Fred Hao 寫到: | 二泉 寫到: | 易然 寫到: | 太癡 寫到: | 易然 寫到: | [table=90%]
| Dr. John K. Fung 寫到: | 勁原在背後是,用的是背光,也就是整勁。高層次勁原上手時,用在手的也=一小背光。
腳也不須用力,因為胯圈也=地圈。接圈=接地之力。 |
拳諺:[其根在脚, 發於腿, 主宰於腰, 藏於背, 形於手]
以本人所知, 這句話包含了三個勁源。一, 是脚。二,是腰。三, 是背。馮先生何以只言[勁源在背?] |
請問"藏於背"之拳諺出於何經何典? |
拳諺:[其根在脚, 發於腿, 主宰於腰, 藏於背, 形於手]
這句話很久以前在太極拳那書, 那諺, 那文章讀過?已忘記了! 因為看到[藏於背] 三字有補拳經之句之不足, 是以印像很深。而汪先生之書,只特別强調[背], 不提其他两源, 是以不期然將此句重提!
有說勁:藏於背, 藏於脊, 藏於肩;蓄於脊, 蓄於背, 蓄於肩;發於脊,發於背,發於肩。這肩, 背, 脊, 藏, 蓄, 發彼此之關係和作用如何?請太癡兄及網友們發表一下! |
我覺的藏於脊這字眼不錯,勁串至此而對手不覺,此法短而脆。
2Spring |
為何要藏? 讓"人不知",如人巨力來,對應為收斂藏入則人為落空拔根態勢,雖為
貼近,但人不知,同時我能"清楚明白"可用任何打法"制人"
拳的"藏"是要做到拳理"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這藏就有拳味,
絲裏,綿裏讓人落空,藏針不讓人知我針將落人何處,但我要明白在人的態勢中
,藏針針在人何處效果最好
玉女穿梭如是, 搬攔捶如是,其他用法皆如是
陰不讓人知,陽不讓人知,能用之神器要藏好
聊天有了,茶沒喝到,手也沒推到,只好到熟處去喝,和近處同好搭手
但搭手者常死在手,因不內知細微身心[/td][/tr]
[/table]
行功心解:牽動往來氣貼背, 而斂入脊骨。
汪永泉:位於背部两肩胛骨下角連線正中, 是控制內勁集散之所。
李亦畲:勁起腳根,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發於脊背。
本門:沉肩, 使上身氣血, 內勁往下注至脚底湧泉, 再回經腰胯上注藏於肩。
綜上而言, 氣,勁是藏於脊,背,肩之間。藏-有儲而待用之意, 蓄-有藏儲足夠欲用之意, 發-有蓄滿而起上了動作之意,其中藏,蓄,發之間往來調配,惟識者微妙運用, 恐非筆墨可以描述也!
愚見!飲番啖茶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