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410|回復: 9

《九要論》理論發展及練功體證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8 20:5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李昌

 《九要論》是一篇武學經典,它不僅從理論的高度上概括了武術的總則,而且系統全面、文字優美,不僅可以指導普遍的武術修煉,更能獲得藝術的享受。
  《九要論》九篇有內部完美的數理結構,內容包括:一貫,二氣,三節,四梢,五行,六合,七進,八身,九步。而每一部分又不是截然分開的,各自獨立卻又互相包含,在每部分中都包含著作者圓融的武學思想。通篇看似分為九章,而氣勢一貫,始終在表達著一個思想——返本歸一(合為一氣)。如何透過紛雜萬象,拋開千姿百態的外形動作,來把握住武術運動的核心,使萬殊歸於一本(返本歸元),作者無不從原理上著眼,從普遍法則上給出答案。
  《九要論》的理論來自哪裡,又是創作在什麼時候呢?從其武學思想和所用術語來看,無疑是來自心意六合拳的理論體系,從與《九要論》合抄在一起的《心意要訣》和《交手法》這兩部分來看,更是與心意六合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其內容基本上都是出自《心意六合拳譜》,字句皆相同。那麼,《九要論》與《心意六合拳譜》孰早孰晚,誰是誰的發展演變呢?心意拳譜的《六合十大要》已經系統整理了心意拳的內容,其十則為:一曰三節,二曰四梢,三曰五行,四曰身法,五曰步法,六曰手法、足法,七曰上法、進法,八曰顧法、開法、截法、追法,九曰三性調養法,十曰內勁法。《六合十大要》的體系不僅有理論的,也有技術的,每一篇都能夠指導修習,互相之間沒有聯繫,是各自獨立的,這與《九要論》有本質的差別。《九要論》中解說三節、四梢、五行、六合等時,無不是似有所指,可見,在《九要論》之前已有相關三節、四梢、五行、六合等內容出現,所以《九要論》一定是在《六合十大要》之後出現的。《九要論》在行文時或有所否定,或有所強調,否定意在防止流弊,強調意在深入重點,皆有所指,否則,《九要論》的很多論述就成了無矢之的。然而,因為有人託名嶽飛所做,所以更有人認為《九要論》早成於《六合十大要》。其實說為嶽飛所做並無任何證據可佐證,再者《九要論》的八股文格式也是明顯的明清特徵,而非宋朝的文風。
  “一要論”論一貫,也就是武術所追求的“整勁”,《九要論》中描述為:“從上至足底,內有臟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膚、五官百骸,相聯而為一貫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如何達到整勁呢?文中說:“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體百骸,終歸於一氣。”心意拳是通過基礎“六藝”的練習達到一貫狀態,六藝為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六藝合一稱為“六合”,在百目之內,初步修證到“體整如鑄”的境地。
  “二要論”論呼吸,呼吸即陰陽也,“渾而言之統為氣,分而言之為陰陽”。陰陽相依相成,互相轉化,熟解陰陽之理,拳術莫非太極。心意六合拳譜曰:“吸在海底呼在天,呼吸二字緊相連,有人解開呼吸意,打遍天下是真拳。”一吸陰氣入于陽,一呼陽氣入于陰,眼一翻陰氣落玉枕,鼻一抽陽氣落額角,這種陰陽變化即正是心意拳裡所說的鷹、熊二意。呼吸是連絡人體內外的門戶,所以至關重要,但是雖然分為二氣,練習時意、氣、力相合,渾然如一,也不能在此處膠著。
  “三要論”至“六要論”,論述了三節、四梢、五行、六合,和《六合十大要》有聯繫又有區別。十大要中分明了三節,提出了“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原則。而《九要論》更強調道:“上至頭頂,下至足底,四體百骸,總為一節。”既繼承了前人說法,而又有補充完善,使後學者不落入窠臼。然為初學者告,三節猶須分明才‘能指導練習,原因在於“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渾身是空;下節不明,自家吃跌。”三節之論不可忽視,然而起、隨、追三字形成一體,三節猶是一節,又何須再區分也。四梢之說十大要中已經明確,但在《九要論》中則又深入一步,從原理上分析了四梢的地位,使我們對《六合十大要》中的理論加以理解。“四梢足而氣自足”,四梢齊的根本目的仍在於完整一氣。十大要中的五行只說到“內對人五臟,外應人五官”,而在《九要論》中則洋洋灑灑把人體內外部位器官的五行歸屬逐項羅列,可謂是對《六合十大要》之“五行說”的進一步深入,把人體五行學說發揮到了極致。“心者為心,窩者為肺,骨之露處皆為腎,筋之聯處皆為肝,肉之厚處皆為脾”,更是對人體各部屬性做了詳盡的概括。五行是中醫學的基礎,科學性毋庸置疑,而有真實體驗者卻很稀少,唯有內功有成者才可以體證,作者對其重要性再三致意,引導當局者自為體認,可謂用心良苦。然而作者也說明了“五行百體,總為一元”,不必要執著於某一經絡某一局部。至於六合,《九要論》與十大要所述相同,並且又深入了一步,說到“豈但六合而已哉”,一動無有不動,一合無有不合,“六合”不過是一個方便的說法罷了。我曾有一首偈子作總結日:執著六合,無有是處,沒有六合,更無是處。
  初學時三節要分別習練,三節不明則無法去練,所以十大要中說:“此三節之則貴乎明也。”練到一定的程度,則又不能執著於三節,三節猶須總為一節、合為一氣,方才是作者本意。心意拳諺語雲:“把把不離鷹捉,勢勢不離虎撲,步步不離雞腿。”“把把不離鷹捉”說得是上肢三節勁力的貫串,腕、肘兩處關節打開,則肩部力量貫穿至手指;“步步不離雞腿”說得是下肢三節勁力的貫串,斂臀提肛剪子股,合襠掩膝雞形步,則下肢力量抱住,下盤自然穩固,力量由腳下傳至軀幹;“勢勢不離虎撲”說得是中節三節勁力的貫串,虎抱頭一領,尾間骨一卷,則脊椎拱起,如弓之張滿,蓄勢待放,周身勁整,如虎撲人。三句口訣煉成一塊,上中下三節合成一體,此時方能體會“一貫”的意味。四梢不是說肢體之梢,而是言氣之梢。四梢足則氣自足,四梢齊則內勁出。五指摣開,求其甲欲透骨;舌頂上齶,求其肉梢充足;咬牙切齒,則骨梢驚起;怒髮衝冠,則血梢飽滿。在內五行合五臟,全是一氣之內運;在外有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外五形,五形合一處,則五體鍛成一體,三節總為一節。一動無有不動,一合無有不合,靜中有合,動中更要相合,能在運動中做到相合,這才是武術中所追求的“六合”。靜止能合,動之則散,還僅僅是紙做的老虎,不堪一擊。三節合一,則體整如鑄;四梢飽滿,陡然警起,則毛髮如戟;待五行有了切實體驗,則經絡敏感身如鉛灌;皮膚筋肉張弛有度,周身內外無不相合,則肌肉如一。這正是王薌齋先生的“四如”之喻。
  “七要論”論七進,何為七進?頭、膊、腰、步,合左右共為七進。腿、臂左右易分,腰似乎難分左右,太極拳中將腰分為左腎、右腎,則容易區分了。頭是唯一的不分左右。《九要論》強調的是“頭為六陽之首,而為周身之主”,這便是心意拳身法的虎抱頭之秘——進身必要先進頭。頭為先導,頭領身進,以身帶步,以身催手,這也是內家
拳發力之秘。《九要論》中又說:“未及其進,合周身而毫無關動之意,一言其進,統全體而俱無抽扯之形。”歸根結底,進法還是一個“一貫”狀態,上下合為一氣的狀態。
  “八要論”論身法,縱橫高低進退反側八種,在十大要中也敘述了此八種身法。一切變化,都在身法,武諺雲:“手法打莊稼,身法打行家”,所以此八法至關重要,即《九要論》中說:“機關在眼,變通在心,而握其要者,則本諸身。”起為橫,落為順,這是心意拳練習之初所必須掌握的,身法、手法都要做到起橫落順、起鑽落翻,而步法與之相反,要做到起順落橫、起翻落鑽。退步高,進步低,高則揚其身,為起為展,低則秀如蛋,為束為落。進如縱虎,放其勢一往而不返,收如伏貓,領其氣而回轉伏勢。王薌齋先生正是依“縱、橫、高、低”之法創編了“健舞四形”,其揮浪、游龍、白鶴、驚蛇所表現的就是八法之“高則揚其身,低則抑其形,橫則裹其力,縱則放其勢”。反側者則是照顧四門,所謂“一扭四門清”是也,反身顧後,後即是前,側身顧左右,左有亦不為左右矣。心意拳以單把為主,平時在單把的練習中,不僅要有前進後退、回身調頭,還要走三角、四門、八方、圓形、s形,總之隨心所欲不拘一格,則八法盡在其中了。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8 20:51:39 | 顯示全部樓層
  “九要論”論步法,“步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前文已經說到身法的重要,而身法的發揮,則又全靠步法的承載,所以步法實乃為第一重要,“九”是至尊之位,作者把步法一節安排在此想必有其深意在焉。然而步法的妙處又在於純熟自然,《六合十大要》中說:“習之純熟,用之以無心,方盡其妙也。”《九要論》中描述:“不期然而然,莫之驅而至。”十大要中講了五種步法:寸、墊、過、快、踐。而在《九要論》中雖一再說明步法的重要,卻沒有講解技術練法。參照《六合十大要》町以練習,適合於初學者的口味,而《九要論》則已經跳出了技術的框縛,完全抽象為理論了,這也看出二者之間的差異和先後次第。心意拳講究“步步不離雞腿”,初練時踩雞腿一步只是一步,也可以按照寸、墊、過、快、踐五法練習,熟練後則接二連三,前後貫穿,起前腳帶後腳,催後腳過前腳,前後無一定之定位,拳譜曰“雖然兩腿有前後,不如兩腿並一腿”,步法也是渾然而動,也即是動作出於無心,鼓舞出於不覺,,上欲動而下自隨之,至此一任天然方為如法。
  另外,在《六合十大要》中還講到手法、足法、上法、進法、顧法、開法、截法、追法等等,是很具體的講解技術和應用,可以分別指導練習,更出現了很多的動作名,如:出手、起手、領手、截手、鷂子穿林、燕子抄水、丹鳳朝陽、橫拳、沖天炮、掘地炮、梢捶、斬拳、括邊炮、括身炮等等,而在《九要論》中則沒有出現任何的具體動作,無不是從內勁的角度來解讀。心意六合拳最早提出了“內勁”的概念,從創拳之初就是從危機本能人手,“雖黑夜之間,有觸必應”,非若他人之鉤連擁架也。內勁寓於無形之中,可以意會而難以言傳,亦無法解釋其所以然,惟有達到此境地者可以做到。《九要論》在字裡行間無不是在內勁的高度描述,由五臟而至五官,乃至四體百骸,總為一元,合為一氣,相聯而為一貫,則四梢無不齊,內勁無不出矣。
  由動作描述進而到勁力,這是習武者從初學到入門的過程。馬雷石先生向來主張學生記筆記,而每個學生的筆記從始到末無不體現了這一發展趨勢。開始所記都是手腳動作,位置高低,如何進身,如何換步,點點滴滴都是細枝末節,練出勁以後則一切從內勁的角度,寥寥數語,直中肯綮。筆記之始,可以參照習練,而後面部分無法指導人如何練,只有練出內勁的人可以看明白。這中間的變化,正和《六合十大要》與《九要論》相同,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也是針對不同層次練功者的需要。正因為《九要論》沒有停留在技術層面上,而是對原理和規律的描述,無法直接指導初學者習練,初人手者看到《九要論》的美,也直如鏡花水月,而《六合十大要》不同,它就是為初學者所作,分門別類,記載了具體的技術,可以直接參照練習。十大要中專有一節《內勁法》說內勁及其原理,若要達到內勁則必須勤學苦練,按照十大要前面所述之練法練習,“以上九法合而為一”則功成可待。此時將來《兒要論》開卷再覽,又是一番別樣風光,字字珠璣恰如在心內流淌,此中清滋味,惟願諸君親自品嘗。

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77.htm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9 08:36:25 | 顯示全部樓層
標題:九要論 ….. 馬國興闡釋

一要論
     從來散之必有其統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地間四面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自有其源。蓋一本而散為萬殊,而萬殊鹹歸於一本,事有必然者。
    且拳事之論亦甚繁矣,而要之千變萬化,無往非勢,即無往非氣,勢雖不類,而氣歸於一。夫所謂一者,從首項至足底,內而有臟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膚、五官、四肢百骸,相聯為一貫之者。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
    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之也。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泰山;當時動,如雷如崩,出乎爾而疾如閃電。且靜無不靜,表裡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動無不動,前後左右並無抽扯遊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禦之也。若火之內攻,發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煩擬議,誠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是豈無所至而雲乎?蓋氣以日積而有益,功以久練而方成。觀聖門一貫之傳,必俟多聞強識之後,豁然之境,不廢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盡,不可躐等,不可急遽,按步就班,循次而進,夫而後官骸肢節自有通貫,上下表裡不難聯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體百骸,終歸於一氣而已矣。

闡釋
  本文乃《九要論》之首篇。即為首篇,必有提綱挈領之意義,精通此篇論述之宗旨,才能通讀以下各篇,自有一氣貫通之感。然在本篇,最關緊要之句,乃“觀聖門一貫之傳”。何為聖門一貫之傳?一貫之傳的內涵能辨析清楚,本文宗旨就可以明白了,也就能抓住前賢所論之精義。
    一之為言,兼上下,會古今,聯物我,統內外,是無可分別之名,所以謂之為貫。聖人之道盡在《易》象、《春秋》。《易》象則大本大用,全具無遺,天人合一之道,盡在其中;《春秋》全顯大用,天人感應之機,盡在其中。讀《易》而不達天人渾一之道,讀《春秋》而不達天人感應之機,如何能識“一貫”之道哉?
    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自序》中說:“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日命,在人日性,在物日理,在拳術日內勁。”其根據自己的經驗體會描述了完善的內勁之性狀,他說:“惟身體如同九重天,內外如一,玲瓏透剔,無有雜氣攙人其中,心一思念,純是天理,身一動作,皆是天道。故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此聖人所以與太虛同體,與天地並立也。拳術之理,亦所以與聖道合而為一者也。”
    自然法則告訴我們,鬆散的一切,必然有其能夠統一的道理;分離的一切,必然有其能夠集合的機制。所以說,天地間四面八方多而雜亂的一切,都各有其所從屬,這樣可便於我們認知和掌握;千頭萬緒的事物,雖紛亂複雜,自有其生髮的根源。我們探本窮源,就可把千頭萬緒的事物,條理清晰。因為,一本而有萬種不同之表像的現象;萬種不同之表像的現象都歸於一本之根源,這就是一切事物的本質與表像演化過程存在的必然規律。我們人類能夠完成我們所能夠完成的一切,其根本原因就是遵守客觀規律,遵循自然法則。修煉拳術攻防之道亦不例外。
    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和應用論說起來太複雜了,我們從其最重要的千變萬化攻防拳勢來認識,往來運用無非是拳勢而已。拳勢,無非由外形之勢與中氣之勢所組成,那我們先認識形、氣的關係。易數,一二三四五,氣之生也;六七八九十,形之成也。生者在內而握機,成者在外而具體。拳勢,莫不生於氣而成於形,迨形之既成,莫不氣中而形外。可知拳勢者,中氣生者在內而握機為主;形態成者在外故為臣。
    故而說,拳勢攻防之往來,莫不是中氣所為之;拳勢形態各有不同的類別,皆由中氣所主。
    這就是所謂的“一”者,從頭頂至足底,內而臟腑、筋骨,外而肌肉、皮膚、五官、四肢百骸,皆由中氣一以貫之,而達虛靈妙境的一個有機整體。
    由於中氣不偏不倚,不過不及,中正中和,與形體結合而不失接人拳勢勁力之功,故其所成之拳勢具有破之不開,撞之不散的獨特功能,使自身之拳勢變化達到上欲動而下自隨,下欲動而上自領,上下動而中節應,中節動而上下和。
    練形以合外,練氣以實內,二者合一,是謂內外相連,即神、意、氣、勁、形、中六合一統;氣動形隨,自身各處三節前後之動靜有序,皆內氣為主、外形為臣,兩者相需而成,這就是形成各種拳勢而一成不變的法則,由此而能達一虛靈妙境的藝境。
    這種“虛靈妙境”的功夫不是刻意造出來的,也不是模仿他人而裝出來的,這要依靠扎實的修煉而得到,此即後人說的“太極”藝境。
達到這種藝境與人較技,當靜而不動時,寂靜的像清水無波,清澈透底,居其所處之位,穩如山嶽而不可侵;當時而動,動勢如震雷,如山之崩塌,出乎人的意料而疾如閃電。當他一靜下來的時候,神、意、氣、勁、形無有一處不靜,其表裡上下沒有一點參差不齊、相互牽扯之意;當他動的時候,他的全身內外、上下、前後、左右沒有一處不是按序而動,其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沒有一處存在抽扯、游離、移位之形態,故能全力以赴而戰之,但又並非是力量之大。其實實在在的一身功夫,若動起來,就像決堤之水一瀉千里,其拳勢浩浩蕩蕩,不可抵禦;其勁勢又如火藥爆炸,使人不及掩耳。拳勢攻防之變化,不及思索,有感而應,觸而隨勢即發。這種拳術功夫藝境之修得就是每日堅持以正確的方法修煉、積累在自身中能夠獨立存在的中氣,不但對技擊有益,更可以修成“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的上乘之藝境。
除修煉內功、外功,還要觀習聖門一貫之傳學,研修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等內容,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運用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方法,才能做到以文觀法,以形鑒真,洞察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之精髓,達到豁然貫通的“虛靈妙境”。凡事沒有難易的分別,只有知與不知的分別。習拳而能成,是件難事,如果從容易的地方著手習練,也就成為容易的事了。這就須要習拳者盡心、盡意、盡力的堅持練功,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要超越自身之力所能及而冒進,練功不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按內功、外功、內外合一而用的步驟,循序漸進,假以時日,自身內外自會由中氣而貫通,內外上下自然就成為有機之整體了。這是修煉拳術攻防之道的中氣一氣貫穿、由始至終、順隨為法的上乘藝境之“一貫”的道理。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9 08:37:11 | 顯示全部樓層
二要論
    嘗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夫氣主於一,可分為二。所謂二者,即呼吸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吸則為陰,呼則為陽。主乎靜者為陰,主乎動者為陽。上升為陽,下降為陰。陽氣上升而為陽,陽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下行為陰,陰氣上行即為陽,此陰陽之分也。何謂清濁?升而上者為清,降而下者為濁;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清者為陽,濁者為陰,而要之陽以滋陰,陰以滋陽。渾而言之統為一氣,分而言之為陰陽。氣不能沒
有陰陽,即所謂人不能無動靜,鼻不能無呼吸,口不能無出入。此即對待迴圈不易之理也。然則氣分為二,實在於一。有志於斯途者,慎勿以是為拘拘焉。

闡釋
    首先要知道此段所言之“氣”乃氣沉丹田所成之“真氣”,又名精氣、中氣、內勁。自古就有“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說法,稱為真氣運行呼吸法;而口鼻之呼吸,為吐納呼吸法,雖皆以呼吸而言,卻有本質的不同。這一點,習拳者務必分辨清楚。拳學所用,皆真氣運行呼吸法,即後人所論“內勁運行的吸提呼放”之方法,此段文章,可能是後來吸提呼放運用內勁的“雛形”之論述吧。
    常有論拳術攻防之道而兼論氣的運用之人,以氣之陽人扶陰、陰人扶陽等種種說法,而使習拳者難於理解及應用。
    實際上,人體內中氣是一個獨立體,可分為兩種用法,即氣體本一而有二之用。所說的二,即指中氣的吸提呼放上下運行。呼吸是陰陽的一種屬性,吸則為陰,呼則為陽。拳的外形不能沒有動靜的運動,內氣也不能沒有吸提呼放的運行。主乎靜的動態為陰,即內氣的歸根、歸中的動勢;主乎動的動態為陽,即內氣由根、由中向上向外的動勢。上升的動勢為陽,下降的動勢為陰。在身體陽位的內氣上升而為陽,如臍上內氣向胸、手等部位運行;陽位之氣下行而為陰,如臍上之氣下行到腿足部位。陰位之氣下行為陰,如臍下丹田少腹之氣下行到腿足部位;陰位之氣上行即為陽,如臍下腿足之氣上行到胸背等部位,此陰陽之分也。所說陽氣、陰氣,言其位使之然也。
何謂清濁?此乃根據天人合一之理,清輕者上升以為天,重濁者下沉以為地,天地間本一氣,乃有陰陽之兩用也。拳法將自己肚臍至命門穴一線定為人才部位,臍下為地,臍上為天。內氣升而上者為清,降而下者為濁;清氣上升自然輕靈,濁氣下降自然松沉;清者為陽,濁者為陰。清陽濁陰,內氣的上下運行,必然要以清陽之氣下行以滋陰,使之松沉之勢濃重;以濁陰之氣上行以滋陽,使之清輕之勢虛靈,故渾而言之統一皆為一氣,是言氣之體為一也,分而言之為陰陽,是內氣有陽升陰降,陽發陰收之用。內氣不能沒有陰陽吸呼升降之用,就像人要有動靜,鼻要呼吸,口要言語說話一樣。這就是一而二、二而一,陰陽相互轉化、相互根生、對立統一、迴圈不已的自然法則,充分體現了陰陽吸呼之二用實乃內氣為一體之理法。

三要論
    夫氣本諸身,而身之節無定處。三節者,上中下,或根中梢也。
    以身言之:頭為上節,身為中節,腿為下節。
以上節言之:天庭為上節,鼻為中節,下頜為下節。
    以中節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
    以下節言之: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
    以臂言之: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
    以手言之:指為梢節,掌為中節,掌根為根節。
    觀於是,而足不必論矣。然則自頂至足,莫不各有三節。要之,若無三節之分,即無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渾身是空;下節不明,動輒跌傾。由此觀之,三節之論,豈可忽乎哉!
至於氣之發動,要從梢節領起,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然此,猶是節節分而言之者也。若合而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體百骸,總為一節,夫何三節之有哉!又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雲乎哉!

闡釋
    夫內氣之生成本諸身,即成之亦敷布於全身,內貫周身而不能分節段。內氣之所用,必依附於形體。而形體之節段部位甚繁,若逐節而論之,則有悖於拳術從簡的宗旨,故依《易經》天地人三才定位之法,而以三節論述,則易明瞭,所謂三節者,上中下也,又名根中梢者,其意相同。可謂“位有定處,自有其用處”之意也。
    以一身而言之,頭為上節,身為根節,腿為下節。
    以上節頭而言之,額為上節,鼻為中節,頜為下節。
    以中節身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少腹丹田為下節。
    以下節腿言之,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
    以手言之,指為梢節,掌為中節,掌根為根節。
    觀於上述所論之意,足之三節就不必論述而能自明之。然自頂至足莫不各有三節之分,重要的是,一身如沒有三節定位分明,拳勢攻防變化的用招就沒有著意之處,內氣也就沒有著落之處,內氣、外形不能合一而用,拳勢必然自亂矣!三節分明乃是自身處理局部與整體統一協調的好方法。因為上節不明失去了應起的作用,中下節就失去了首領,失去了號令;中節不明,自身的防守就不嚴謹,要害部位就容易暴露,而遭到對手的重擊;下節失控,即根節不穩,可以說不用對手擊打,自己一動便會跌倒。由此觀之,三節分明之重要,是不可忽視的。
    至於內氣催動,形體傳導所發起的拳勢,皆是梢節領起,中節順隨,根節催動所為,如此而已。然此,這是以節節相關氣形合一運用的說法,要是從拳術攻防之道的整體觀念出發來論,那麼自身從頭項到足底,從根到梢,乃一虛靈的全體透空之整體,哪裡還有什麼三節!三節之中又如何會有三節呢?
修煉拳術有一條“練用有別”的法則,而又有初修功夫藝境和上乘功夫藝境的區別。先肯定三節的重要性,是初修入門的必修內容,後否定了三節之論,而闡述全體透空的整體之用,乃大成藝境的說法。一論而兼顧,乃論拳從簡易處著手,可省去多少筆墨;習拳者觀文得法,乃行家裡手也。

四要論
    試於論身論氣之外,而進論乎梢者焉。夫梢者,身之餘緒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氣者亦所罕論。拳以內中而發於外,氣由身而達梢,故氣之用,不本諸身則虛而不實,不形諸梢則實而仍虛。梢亦可不講,然若論手足之指為梢,此特身之梢耳,而猶未及乎氣之梢也。四梢為何?
    發,其一也。夫發之所系,不列於五行,無關乎四體,似不足論矣。然發為血之梢,血為氣之海,縱不必本諸發以論氣,要不可離乎血而生氣,不離乎血,即不得不兼乎發。發欲衝冠,血梢足矣!
其他,舌為肉梢,而肉為氣囊,氣不能行諸肉之梢,即氣無以充其氣之量。故必舌欲催齒,而後肉梢足矣!至於骨梢者,齒也;筋梢者,指甲也。氣生於骨而聯於筋,不及乎齒,即未近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亦未近乎筋之梢,而欲足乎爾者,要非齒欲斷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則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氣自足矣!豈複有虛而不實,實而仍虛者乎!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9 08:37:44 | 顯示全部樓層
闡釋
    前已論身、論氣,而現在進一步論述末梢了。所謂末梢,就是梢節的梢節,最能表現氣血的終端部位。以往談論拳術身體一貫、三節運用的人沒有講過,講渾圓一氣而有陰陽二用的人也沒有涉及到過。拳術之攻防是以圈內打圈外,拳勢由內氣生髮而達於外形而體現的。內氣由身中達到末梢,故內氣之所用。不以身體為根本,必飄然散逸虛浮而不沉實。雖然內氣以身體為本,傳導內氣沒有達到末梢,自覺內氣實實在在,可實際上仍是虛而不及位元的不足狀態。內氣由身體傳導而能達到末梢,才能更好地發揮拳勢的威力。所以,關於末梢的問題,習練拳術怎能不有精細的講求。然若論手足之指為末梢,此乃特別標明是身體的末梢,而還未涉及到氣之梢的內容。那四梢是什麼?各有什麼功能表象?是為極關重要的。
    頭髮,就是四梢之一。頭髮所聯繫的,內不列於五臟之內,不牽連五臟,外不連系四肢,亦不妨礙四肢,似乎不值一論。然發乃血之末梢,血又是氣的源泉,即使不一定要從毛髮上闡述氣的運行,但總不能離開血來解釋氣的來源。所以講氣就不能不講血,也就不能不講毛髮了。毛髮豎立,即發欲衝冠,就是血梢充滿的表像。傳統醫學認為,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反之,血行則氣盛。中醫講:心生血,脾裹血,肚藏血,皆賴腎之元精,即元陰、元陽以滋生,又賴肺之呼吸吐納而成之,又時刻離不開口能飲食、腸胃消化吸收以補充。此文發之所系,不涉及於五行之髒的說法,乃純以拳術觀點論內氣的生成及運用而說的。中醫講:“發,乃心之苗”。身體各個部位之毛髮,根據具體部位所屬而能察知各臟腑氣血之勝衰。此文雖未明講,實已含中醫的生理、病理知識在內,精研中醫學的理論知識,才能瞭解練拳基本法則及其道理,方能對己有利。
    其他,如舌為肉梢,即舌頭為渾身肌肉的末梢,而渾身肌肉就像個蓄放內氣的大囊。所以說,肌肉蓄放內氣的功能,是產生拳勢的重要機制之一。如果渾身肌肉蓄放內氣之量不足,就不能產生足夠的氣勢,拳勢也就不具有威力了。故必須以舌頭由內向前向外抵住牙齒,肉梢才能夠飽滿,才能使自身肌肉蓄放內氣的能量達到最佳狀態,這就是肉梢足而產生的攻防拳勢之效果。
    骨頭的末梢是牙齒。中醫雲,齒乃骨之餘。筋的末梢是指甲。內氣生於腎,而腎生骨,骨在內,又賴於筋的連結才能為有機之骨骼系統。如果內氣沒有達到牙齒,也就沒有達到骨的末梢;筋附於骨表,內氣沒有達到指甲,是為全身筋系之氣不足,要想內氣有充足之勢,非要有齒欲咬斷牛筋,指甲有穿皮透骨之勢不可,否則就不為骨梢、筋梢的氣勢充足。
    果能修煉拳術攻防之道而能達到發欲衝冠,舌抵牙齒,齒欲斷筋,甲欲透骨,那麼四梢就充實了,內氣自然就充足了,那麼,所成之拳勢,哪裡還會存在“虛而不實”或者“實而仍虛”的內氣不足之現象呢?
    通過上面對四梢的論述,一個習拳者應在修煉拳術攻防之道的內外功夫時以四梢功能為標準來要求自己,檢查自己練法是否正確。
雖前賢以四梢立論,實乃闡述如何在符合自身生化機理的條件下,修煉出全體大用的攻防之道。

五要論

今夫捶以言勢,勢以氣言。人得五臟以形成,即由五形而生氣,五臟實為生性之源、生氣之本,五臟名為心、肝、脾、肺、腎是也。心為火,而有炎上之象;肝為木,而有曲直之形;脾為土,而有敦厚之勢;肺為金,而有從革之能;腎為水,而有潤下之功。此乃五臟之意,而必准於氣者,以其各有所配合焉。此所以論拳事者,要不能離乎斯也。其在內也,胸膈為肺經之位也,而為諸髒之華蓋,故肺經動而諸髒不能靜。兩乳之中為心,而肺包護之,蓋心居肺之下、胃之上,心經之位也。心為君火,動而相火無不奉合焉。而兩脅之間.左為肝,右為脾。背脊十四骨節皆為腎,此固系五臟之位,然五臟之系皆系於背脊。脊通腎臟而生髓,脊又通全身之髓,故為腎所主,至於腰之兩側,則腎居之本位,故腎為先天下第一,尤為諸髒之根源(實中氣之主也)。故腎水足而金木水火土咸有生機,此乃五臟之位所使之然也。且五臟之存於內者,各有其定位,而具於身者,亦自有所專屬。
領、頂、腦、骨、背皆腎是也。兩耳亦屬腎,兩唇兩腮皆脾也,兩發則為肺。
    天庭為六陽之首,而萃五臟之精華,實為頭面之主腦,不啻一身之座督也。印堂者,陽明胃氣之沖,天庭性起,機由此達,生髮之氣,由腎而達于六陽,實為天庭之樞機也。
    兩目皆為肝,而究之,上包為脾,下包為胃,大角為心經,小角為小腸,白則為肺,黑則為肝,瞳則為腎,實為五臟之精華所聚,而不得專為之肝也。
    鼻孔為肺,兩頤為腎,耳門之前為膽經,身後高骨亦腎也。鼻為中央之土,萬物資生氣源,實中氣之主也。
    人中為血氣之會,上沖印堂,達于天庭,亦為至要之所。兩唇之下為承漿,承漿之下為地閣,上與天庭相應,亦腎經位也。
    領、頂、頸、項者,五臟之道途,氣血之總會,前為食氣出入之道,後為腎氣升降之途,肝氣由之而左旋,脾氣由之而右旋,其系更重,而為周身之要領。
兩乳為肝,兩肩窩為肺,兩肘為腎,四肢為脾,兩肩背膊皆為脾,而十指則為心肝脾肺腎是也。膝與脛皆腎也,兩腳根為腎之要,湧泉為腎穴。
    大約身之所系:中者、凸者為心,窩者為肺,骨之露處皆為腎,筋之聯處皆為肝,肉之厚處皆為脾。象其意:心如猛虎肝如箭,脾氣力大甚無窮,肺經之位最靈變,腎氣之動快如風。其為用也,用其經。
    舉凡身之所屬於某經者,終不能無意焉,是在當局者自為體認,而非筆墨所能為者也。
至於生克制化,雖別有論,而究其要領自有統會,五行百體,總為一元;三心四體,合為一氣,奚必昭昭於某一經,而支支節節言而為之哉!

闡釋
    此一文,是以五行理論而論述自身內外之所以能夠“散之必有其所統,分之必有其合,紛紛者各有所屬,攘攘者自有其源”的道理,是繼第一要所論一身以一氣貫串、氣形合一而用的自身生化之機制。此文以中醫學的自身全息理論,系統地闡明“五行合一”而用以統一自身內外、上下、左右、前後各個部位能夠為拳術攻防所用;以五臟、經絡、身體各部位的聯屬關係,為拳術攻防能夠修煉到自身內外統一而用提出了科學的論斷。此文是拳學的經典文章之一,習拳者不可忽視,如欲深究者,可觀習《黃帝內經》便可更為明瞭。
    講拳法不能不講拳勢,講拳勢不能不講氣勢,講氣勢之用,就不能不講氣的根源及氣的生成之理,就不能不知道氣的運用之機制。人靠五臟的正常生化而得以生存運動,靠五臟的生化機制得以生化成生命之活氣,這就是“氣由五臟而生” 的說法。五臟,確實是生命性狀的源頭和內氣生成的根本所
在。五臟之名為心、肝、脾、肺、腎。按五行學說而論,心屬火,而有炎上之象,故顯輕靈;肝屬木,而有曲直之形,故形有曲直之用;脾屬土,其具敦厚之性,故有無所不化,無所不容之能;肺屬金,其性虛靈,故有隨勢變革之能;腎屬水,其性松沉,故有潤下之功。此乃五臟的屬性之本意。能準確的生髮內氣,得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及自身正常的神意、形態之運動,皆因五臟之間各司其職而又配合默契來得以保證。
    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和運用,時刻不能離開對自身五臟、經絡、各部位所屬的認知,這對自身一氣而統貫周身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離開這一點來研究探討拳術攻防的修煉和運用,皆成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此文所論五行之意,後來發展到形意拳,而又具體以“崩拳屬木,似木之直射如箭;炮拳屬火,似火爆烈而又輕靈上炎之勢;橫拳屬土,似土敦厚,其形如彈丸;劈拳屬金,似金之利也,如下劈之勢,從金氣肅降之意;鑽拳屬水,似水無孔不入之意,但要拳勢松沉為本”而立五行拳法,來論述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和運用之理法術功,是以此文為根基而闡發的。由此而看,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一脈真傳,不在於從師何門,而在於是否得到一脈真傳之理、法,而又能集理法術功於一身。得成者是為真傳,非得真傳者,言拳必無根本,故多謬言。
    現在,再來看看五臟在自身內的位置及其重要功能。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9 08:38:30 | 顯示全部樓層
    肺臟處在胸腔間,胸膈膜之上,手太陰肺經由此而連於手,由於其處位在最上,而為諸髒之華蓋,肺氣以清涼肅降之性潤滋臟腑。肺司呼吸吐納,瞬隙不可以止息,肺之所以動而不靜,諸髒隨之亦不能停止生化之活動。故肺臟躁動而不能行肅降之令,是會影響到諸髒亦不能安靜。上極則降,乃肺臟之功能,清涼肅降乃肺臟之性。
    心臟處在兩乳之間的胸中,而肺臟包護其外。心居肺之下、胃之上。心為君火,動而相火無不奉合,相火,醫家認為乃肝膽春陽之火。手少陰心經由此心包絡而聯手。
    心肺同居上焦,乃示天位的陰陽平衡之象。心屬火其性炎上,肺屬金其性肅降,是上焦乃似天之位,故醫家有上焦如霧之氣化功能。
    而膈膜下兩脅之間,肝臟居右,而其用事之功能為陰盡陽升之象,其經名為“厥陰”,下而連足。人體左為陽,故此文日“左為肝”乃從其用而論的;脾臟在左脅間而居,而其用事之功能為陰中之陽升之象,人體右為陰,故此文日“右為脾”,亦從其用而論的。足太陰脾經,由此而下與雙足相聯繫。
    背脊十四個骨節皆為腎之所主,此固然為系五臟之位置,五臟皆系於背脊。脊通腎臟而生精髓,脊又通全身之骨髓,故全身之骨皆為腎所主宰。至於腰之兩側,則為腎臟所居之本位,故腎為藏貯先天元精,即元陰、元陽之所在,故有先天之第一的說法。即修煉拳術攻防之道不以後天筋勁骨力為用,而以後天之形體,修煉元精化成之真氣以為用者。腎屬水髒,水能生木;肝屬木髒而主筋,乃生肝而長筋;木能生火,心屬火髒而主血脈,乃生心而生血脈;火能生土,脾屬土髒而生肌肉,乃生脾而長肌肉;土能生金,肺屬金而主皮毛,乃生肺而長皮毛。五臟依次而長,六腑依次而生,是形之成也。形乃氣之聚也,故日:“腎為先天之第一”,尤為諸髒生成的根源。故腎水,即精之氣足而金木水火土諸髒的“生長化收藏”皆有生機,此乃五臟之位所使之必然。
且五臟之存於體內,各有其固定之位,而具體到身體各部位,亦自有所專屬。
    後脖領、頭頂、腦、骨骼系統、背皆為腎之所主,兩耳亦屬腎,兩唇和兩腮部位皆屬脾,兩發,即毛和發,皆附生於皮,故屬肺。
    天庭,為六陽之首腦也,此處薈萃五臟之精華,實為頭和麵之主,乃一身之座督。印堂,陽陰胃氣流注之所在,天庭性起,機由此達,但生髮之氣,由腎而達于六陽,故腎之生髮之機,實為天庭之樞機。天庭部位所屬心肺也,心生肅殺之機,由腎而達于六陽薈萃天庭,故此,古拳論有“眉尖一線露殺機;殺機之神在眉尖”的說法。“天庭乃一身之座督”,即為“殺機在此”的意思。而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故腎之生髮之氣,又是“天庭殺機之神”的樞機。
    兩目皆屬肝之竅,而仔細論之,上眼皮屬脾,下眼皮屬胃;大眼角屬心經,小眼角屬小腸經;白眼球屬肺經,黑眼珠屬肝經,瞳仁則屬腎經。眼實為五臟之精華所會聚同司之官,而不得專為肝之所主而論。以此論為引,身體各部位器官皆相互為所主屬,即現在的“全息論”在身體的運用,古人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了,故有自身臟腑、經絡、部位相互所從屬的系列性論述。
    鼻孔也為肺經之竅,兩頤為腎經所主,自門之前為膽經,耳後高骨屬腎經。鼻為面部之中央,屬土,其與肺共司吐納呼吸之職。吐故納新,得天之精氣所養,乃自身資生之源泉,實乃中氣生成之主要因素。無吐納呼吸之資生,中氣就不能生成。
    人中穴部位,為血氣會聚之地,上沖印堂,達于天庭,亦為至要之所在。唇之下為承漿穴,承漿之下為地閣,地閣與天庭相對應,承漿、地閣亦腎經所主之位也。
    後脖領,頭頂百會穴,有日領上為項者;頸,脖子左右兩側;項,脖前為項。此四個部位,即脖子前後左右及頭頂,皆為
五臟之氣運行的道路,氣血之總會處。又分為,前為飲食、呼
吸之氣出入之道;後為腎氣升降之途。肝氣由之而左旋,脾氣
由之而右旋,其系統更為重要,為周身內氣運行的關鍵部位。
前《易筋經》有言,頭為諸陽之首,全身之氣入與不入皆以頭為
領,即此文之要領說。
    兩乳乃筋聚所成,故為肝經所主;兩肩凹陷之窩,為肺經
所主;兩肘為腎所主;四肢為脾,醫家言:脾主四肢之謂也;兩肩頭肉厚之膊處,皆為脾所主,脾主肉;而十指則為五臟所主:心為火主中指;脾為土主大指,肺為金主無名指,腎為水主小指,肝為木主食指;膝與脛骨皆腎所主,兩腳根為腎之重要部位,湧泉為腎經的穴位。
    大約而論,身體各部位歸各髒所系:中者、突出者為心經所系;內陷即成窩者,為肺經所系;骨之露者皆為腎;筋之連處皆屬肝;肉之厚處就為脾經了。像其五行之意,心火,其性猛如虎;肝木,其形直如箭;脾土,其性敦厚,蓄勢最足,故其氣力無窮;肺經之位,輕靈便捷,故變化靈敏;腎水,其氣動快如風,似冬日疾風之強勁也。以上為用法之論五行的五臟之“經”者。
    舉例說明,凡身之所屬於某經者,終不能無有其意義,是在習拳者自己修煉、自己體認,才能知之。這個問題,不是筆墨書寫、言語表達就能夠明白了的。
    至於五行的生克制化,雖然自古醫學就有其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是,追究五行學說的核心,自有統一會中的宗旨。運用五行學說論述自身百體之所屬,盡可一言以概之,總是一元生髮而成。自身之四體,即,頭為諸陽之首,一體也;身,頸下至尾骨、會陰,二體也;雙腿足,舟車者,三體也;雙手臂,門者,四體也。三心者:頭頂之心,百會也,一心者;兩足之心,湧
泉也,二心者;兩手之心,勞宮也,三心者。以此四體三心合為一氣所用。即“一陰一陽是為拳”,一陰者,四體三心之總合為一的說法;一陽者,即氣沉丹田所生成為中氣。此中氣所統一陰形而用,便成拳勢攻防以為用,多麼簡單易行的修煉拳術攻防之道的方法呀!既然如此簡單明瞭,又何必非要把拳法、拳勢,組成拳勢之形體部位與經絡一一對號人座來論述呢,把原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用毫不相干的方法,拆開來再零零碎碎地解釋呢!大道從簡易,約繁就簡之論述。
此五行要論,初論是習拳者人門應知應會的內容,而不要執著於經絡之氣說,亦不要執著於五臟髒氣說,此兩者皆為醫家所用之。拳家借此而明理、法,一旦理、法明之,即要進入到內氣、外形的一陰一陽是為拳的理、法中去修煉,即本文的四體三心,合為一氣的說法。習拳不知取捨之法,不算醒悟;凡知取捨之法之人,必是醒悟者,大乘之藝境便指日可待了。

六要論
    五臟既明,再論六合。夫所謂“六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是為“內三合”;又有“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順序之“內三合”說。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是為“外三合”;又有“背與肩合,肩與肘合,肘與手合;腰與胯合,胯與膝合,膝與足合”的上肢、下肢的順序之“外三合”。上述皆
為“六合”說。
    左手與右足相舍,左肘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胯相合。右之與左亦然。
以及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孰非外合?心與眼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孰非內合?豈但六合而已哉!憑此特分而言之也!總之,一動無有不動,一合無有不合,五臟百骸悉在其中矣。

闡釋
    拳術的六合理論,源於上天、下地、東、南、西、北四向的“天地六合說”。人體身形一成,便具此上之頭頂,下之足底,前胸腹,後背臀,左側面,右側面的六合一體之形,憑此之形,不經修煉,不能用之於攻防。此文所論,乃修煉運用的法則。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9 08:39:00 | 顯示全部樓層
    心為主,意乃心之所動,心意相合動之先機已具備了。氣與力合,所動之氣與所發方向之力相合,便有拳勢之威猛。筋與骨合,是筋所產生的勁要與骨力相合,才能保證拳勢之形態的正確;才能保證心意一動,氣催勁勢達於筋勁骨力之形態,才能“站其位拔其根”,有變化靈活,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產生。然而還要有“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順序之三合,才能有“站位拔根”之拳勢的產生。
內三合的效果,要輔以外三合,即,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才能保證拳勢攻防整體到位;還要有“背、肩、肘、手和腰、胯、膝、足”順序之合,才能保證自身上下整體發揮的及時性。以上是為拳法“六合說”的基本內容。
    還有十字法的左手與右足合,左肘與右膝合,左肩與右胯合的用法。右之亦然。此手足、肘膝、肩胯之相合,指上下垂直虛對。拳勢攻防“三點一線”,又名“三尖相照”是自身穩健、攻防犀利、變化靈活的方法準則。尚有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的四體三心合一氣的方法,這些皆是外合的具體內容。
    心與眼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之皮毛合,腎與骨合,這些皆屬內合的具體內容。
    如以六合理解成“六”為數詞,就片面了。就上面所論各種相合的說法何止六種。拳術的六合說,乃“六合一體”之形的說法,上面所論述的是為使初習拳者容易明白,容易掌握。
    總之,攻防拳勢之變化乃一動而全身內外上下四肢百骸無不按序而動;一合而全身內外上下四肢百骸無不合住,此乃言拳勢攻防之動靜。一旦行動、靜,全身上下、左右、前後、內外同時動、靜,身體內外各部位按序自動協調配合而動、靜。這才是真正完善的“六合說”之內容。
    尚有“神、意、氣、勁、形、中”的六合一統說;“繩、准、規、矩、衡、權”的天地六法度的六合說,亦含“時序六法度”的六合說在內。當然這些都是後人對六合的發展。
    各種六合說皆為分說之法,合一而用,形成自然,便合法度,乃是實實在在的真功夫內容,如能全面理解、掌握六合諸法,則身體四肢百骸之用已在其中了。
    後人之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日動,靜在其中,日靜,動在其中;中正安舒,勢正招圓,等等論述,無不取此六合說法為基礎。
本此文內外三合的宗旨,後人立心意六合拳門,流行於世;亦有單名“陸合拳”名的門派與拳種。即立“六合”為名,無不尊此文之宗旨,可見一脈相承之傳統,非虛言爾。

七要論
    頭為諸陽之首,而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惟首是瞻,故身動頭不可不進也。手為先鋒,根基在膊,膊不進則手卻而不前矣!是膊亦不可不進也。氣聚於腕,機關在腰,腰不進則氣餒而不實矣,此所以腰貴於進矣。意貫周身,運動在步,步不進則意索然而無能為矣,故步尤貴於進也。以及上左必進右,上右必進左,其為六進。
此六進者,孰非著力之地歟?要之,未及其進,合周身而毫無關動之意;一言其進,統全體俱無抽扯遊移之形。六進之道,如此而已。

闡釋
    頭為諸陽之首,諸陽主動,頭乃一身動靜之首領,故為周身之主,五官、四肢、百骸沒有不聽命於頭的,故頭進則周身皆能進也。故講進法,頭為一進也。
手為先鋒,然其根在膊,膊不進則手不得前進矣,故通背拳法有“伸臂探膀”法,即出手膊催進之用法,是進膊之法,為一進也。
    發招用手,氣聚於手腕,然而,發手的機關卻在“腰”,腰不進則手之氣餒,發必不實。欲手發氣實有效,腰貴進,乃助手發之威力,故進腰助手之法,腰為一進也。
    拳法乃整體與局部相互協調才能完成攻防之動作準確,恰到好處是功夫,故必意貫周身,可全身進退,運動在於步,即“上下在手,進退在步”。步若不進,則周身之意必索然不知所措而無法能為。為取得攻擊效果,步必取進為法,故步為一進也。    •
    步為取進是法,但須做到上左步右步必同時跟進;上右步左步亦必須同時跟進,才能保證自身進退攻防的靈活多變性。故上左必進右,上右必進左,各為一進也。以上所論名為六進法,有名七進的,意義相同。
上述所論的六進法之具體內容,哪一項都是習拳者仔細研練精修的課題,最重要的是,未及其進,合周身毫無關動之意,是為靜若處女,靜如山嶽之藝境;一言其進,神意統全身體上下、內外、前後、左右,全沒有抽扯之意、遊走離位之形,故六進之道,精髓得矣。說其難,不知者難;說其易,不練者、不得者不易為之。六進法的內容,或難或易,如是而已,絲毫沒有神秘之處。

八要論
身法為何,縱橫高低進退反側而已。
縱,則放其勢,一往而不返。
橫,則裹其開拓而莫阻。
    高,則扣其身,而身有增長之意。
    低,則抑其身,而身有攢捉之形。
    當進則進,殫其身而勇往直前;當退則
退,領其氣而回轉當伏勢。
    至於反身顧後,後即前也;側顧左右,使
左右無敢當我。
而要非拘拘焉為之也。必先察人之強弱,運吾之機關。有忽縱而忽橫,縱橫因勢而變遷,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低,高低隨時以轉移,不可執格而論。時可宜進,故不可退而餒其氣;時而宜退,即當以退而鼓其進。是進固進也,即退而實以蘊其進。若反身顧後,顧其後而不覺其為後;側顧左右,而左右亦不覺其為左右矣。總之,機關在眼,變通在心,而握其要者,剛本諸身。身而前,則四體不命令而能行矣;身而卻,則百骸莫不冥然而處矣。身法,顧可置而不論乎?

闡釋
    身法都有哪些內容?其在攻防拳勢的運用中,都有哪些法則?不外乎縱、橫、高、低、進、退、反、側八法。所謂“身法”,乃指上至頭頂,下至足底,遠至手指,是為一身之法而說的,即通常所言身法、手法、步法三者合一,是廣義的身法。
    縱,即是正面對敵之身法。諺雲:“前足奪後足,後足站前蹤,前後成一線,五行主力攻”。即是正面進攻對手的身法。故言縱,即說進攻的正面之拳勢要放開,才能有勇往直前之勁
勢。此縱身法,後人以“豎”替代而言拳,又名“正”、“重”等,其內容、機理是一樣的。
    橫,即是側身法,又名“扁”身法。諺雲:“前足奪後足,後足站前蹤,前後一面站,單手克雙雄”。即是言說側身攻擊對手的身法,故言橫。諺雲:“攻防進退橫豎找”。就是言說自身的攻防進退,要用身法的橫和豎的正隅變化,來尋求對手的可利用之機勢。身法中縱與橫相對應,縱身法為放開氣勢的方法,而變為橫身法的過程中,必然要收斂其氣勢而有旋轉產生,故雲“橫則裹其力,開拓而莫阻”,此乃自身縱橫互變,自身擰裹旋轉產生離心力或向心力的發放效果。這就是拳訣“閃開正中定橫中”的方法,前人直名為身法之“橫”,可見前賢必通古時“縱橫”術,而引入到拳中論身法。
    綜上所論,縱身法又名“正、豎、重”;橫身法又名“隅、側(扁)輕”,是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個內容的闡述。
    打人長身,是說進攻對手,要揚其身。此言非指“形”也,主要是說“氣要將自身擎舉而有長勢”,故有“而身若有增長之勢”的補充說明。“若有”二字,習拳者應仔細品味。後人論拳
“打人全憑蓋勢取”,即此文之“高”身法的藝境。當然,拳勢之長,必以形顯,揚其身,形必見長,然此長之形,皆為內氣擎舉而成,乃得高身法的揚其身之精髓矣!高身法是開勢,是內氣的開展而擎舉自身之拳勢的身法。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9 08:39:45 | 顯示全部樓層
    拳勢有其高,必複返為低。低身法則抑其身,即一縮、一矮攢聚身形,猶如伏身撲鼠之貓蓄勢之法。古論有“分威法伏熊”之說,即熊在撲食之前,俯身曲伏,以蓄前撲之勢,低身法即此意。前言打人長身而防人矮身,亦是一法。長身攻擊對手,矮身伏縮亦可領帶攻擊對手,故後人雲“起也打、落也打”,即說手法招勢之用,更說身法的長身之起,矮身之落也。
    總論身法高低之用,高則氣勢頂天立地,威風凜凜,如龍升天;低則團簇一團,仿佛入地一般,似龍潛九淵。否則,高身法的霸王舉鼎、霸王倒立碑、猛虎出山、插花蓋頂等招法如何施之;低身法的金絲倒掛、海底針、巧奪鳳凰巢、掃趟腿等下三路的招法如何用之。可見身法的高低變化乃施招用法的根基。
    拳法之用,當進身用招,必竭盡其力,全身以赴,直奔對手要害部位,方能得手。所謂要害部位,並非要命部位,乃指對手空虛、背勢的部位而說。當退之時,要及時抽身撤步回手,以轉為蓄勢伏形的狀態,這才有利於隨時再發動攻擊之勢。
    總論身法的進退法,後人有雲:“進為人所不及知,退亦人所莫名速”。此得進退之精髓者所能言之,拳勢達“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的收放自如之境,方可為之。
    至於反身顧後的方法,是說後有對手偷襲,一轉身形,即將對手置於面前受攻擊的位置上了。此乃言說,拳勢所施無前無後,全在自己得法精熟而隨機勢用之便是。亦可不轉身而施招法,如虎尾腿、倒踢紫金冠等招法皆是“後既前”的招勢,只在自己是否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如能自心常警醒,拳彌六合,拳打八方,自然成為易事。
    所謂側顧左右,使左右無敢當我,是言說或左或右兩側來對手攻擊我,只要我及時側身一轉,身體偏轉隨勢便能化解對手的攻擊。由於我偏轉是隨其勢而又突然,故對手無法阻擋住我由守轉攻的拳。
    上述所論身法之高、低、縱、橫、進、退、反、側八法具體運用之常規,乃練時之規,而在運用時,此八法相互結合、相互演化,只在順其勢、隨其變而靈活運用,莫要拘泥一勢一法。此言是“練有固法,用無定法”的練用有別之認知。
    與人較技,必先察對手之強、弱,針對不同的對手和其所採用的不同手段,運用自身內在機制,身法或縱或橫,忽高忽低,但總要隨對手拳勢攻防變化而變化,形隨時機而變位,不可執練法的格式直接用於攻防較技中。因為拳無常形,拳無常勢,不可能對任何人用同樣的方法都有效。“拳勢不類”,這就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獨特之處。
    故在較技中,時機適合進擊時,就要毫無顧忌地進擊,否則,就會失去取勝的良機;形勢適合退守時,就要及時退守,因為及時的防守就為進擊做好了準備。這就是“是進之時機,固然必進;雖然退守,以蘊蓄著進擊之勢”的進退之法則。故諺雲:“進不知退,莽夫之所為;退不為進,懦夫之所行”;“進而知退,退而為進”。
    身法縱橫反側的四面動轉,是為了嚴防對手的偷襲。而能做到顧其後而不覺其為後;顧左右而不覺其為左右的藝境,才是較技功夫純熟的徵象。
    總之,對局勢的觀察瞭解是眼的事;聞聲變位是耳朵的事;接手問招知情用勢是觸覺的事;變化貫通是心機的事;對局勢的控制是手腳的事,而手腳的根本在身法。身者,一神、一內氣、一外形之合稱也。身體前進,手足不進亦得進;身體後退,手腳不退也得退。“拳打腳踢下乘拳,功夫在身上”的說法,便是對上述論說的注解。拳法千年相傳,雖時異境遷人有別,法不變矣!
身正無令亦行,身不正有令不從。拳術身法運用正確與否,亦關乎自身拳勢攻防之有效與無效,故習拳身法為首要大法。身法之用如此,拳打八方實言身法之用爾。

    九要論
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運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故應戰對敵,皆本諸身,而實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隨機應變在於手,而所以為手之轉移者,亦在步。進退反側,非步何以作鼓蕩之機?抑揚伸縮,非步何以示變化之妙?所謂機關者在眼,變化者在心,而轉彎抹角、千變萬化而不至於窘迫者何?莫非步為之司命歟?而要非勉強以致之也。
    動作出於無心,鼓舞出於不覺,身欲動而步以為之周旋,手將動而步亦早為之催逼,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驅而若驅,所謂“上欲動而下自隨之者”,其斯之謂歟?
    且步分前後,有定位者,步也;無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進,而後步亦隨之,前後自有定位。若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則前後亦自然無定位矣。
總之,拳以論勢,而握其要者,步也。活與不活亦在於步,靈與不靈亦在於步,步之為用大矣哉!

闡釋
    拳術較技的攻防變化,主要內容是進退攻守的運動。其進退運動得以實施,主要在於步法的運用。步乃是運用攻防功夫的根基,是拳法攻守進退、輾轉反側等運動的樞紐。拳勢身法一立,就不能不講步型;身法隨拳勢攻防必要移形變位,就離不開步法的運用。臨陣較技,雖靠的是身形手腳、神意氣勁,而始終能使自身中正安舒、上下相隨、活似車輪、隨機應變的中土不離位之身法者,是步形;能夠運載自身施展縱橫、高低、進退、反側之身法,是步法。進退反側的以定用手、以重擊中的實施,乃步法虛實變化的結果;身形的屈伸、吞吐、俯仰等變化,靠步形調節轉換,非步法運用恰當,難以顯出攻防招法運用之妙。所說的觀敵料陣、審時度勢在於眼,隨機應變乃在心機敏捷,身法之所以能轉彎抹角、千變萬化,始終保持主動權,難道不是步法主宰著勝敗嗎?但是,步法與身法、手法的相互配合,並不是簡單的機械式組合或者是刻意追求的結果,而是經過“內清虛而外脫換”的一系列修煉,自身內在機制最終得到完善,達到隨感而應的效果。任何步法的變換運用出於無心,移形換位驅動自身產生以重擊中或用手之勢出於不自覺,身體想動時步法已做好了動勢的鋪墊,拳招未出時步法早已為身法做好出招的準備了。前賢所說的“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也就是這種藝境,即心動意發,形必隨之。
    拳手一站,雙腳自然就分出前腳和後腳,前腳為前步,後腳為後步;只要前後邁步走動,腿腳就會有前步、後步的位置之變動。如前步向前進,後步隨之前進還為後步;後步向後退,前步隨之拉回仍為前步,是有定位的說法。若以前步作後步,後步邁出為前;或後步作前步之前,前步作後步之後,則前
後亦自然無定位矣。不管有定位、無定位,皆為步型、步式、步
法。各種步式、步型、步法都要精熟。
    總的來說,拳雖以拳勢而論,但在拳術的修煉和應用中,
步法的應用是一項極為關鍵的內容。拳術攻防較技動作的靈
活與否在於步;反應的敏捷與否也在於步;最終關係到較技的
勝利與否。
拳術的手法、身法、步法三項內容皆以獨立修煉為法。上有手法攻防之變化,身法之調整,下有步法為根基,如果最後沒有步法之運用,上兩項都要落空。諺雲:“手是兩扇門,全憑腿贏人”,即主要言說步法之重要。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9 08:40:20 | 顯示全部樓層
九要論的意義
  九要論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歷史發展的產物。九要論的問世,標誌著拳學發展到了最終完善的預備階段。而後諸多門派皆以九要論為拳學經典,從多方面、多角度闡發其拳學宗旨。
    從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宗旨來看,九要論是對《易筋經•貫氣訣》的系統總結,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
    其所以“九要”命名,根據一要論中“觀聖門一貫之傳”句,便可知之。孔子所創立的中國儒家學說歷來為聖門之傳,儒家推《易經》為諸經之首,而易學內容所立的哲學命題有九個,即: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
    一要論,闡述一貫之理法,即“全體透空的虛靈之妙境”,是後來太極拳門所推崇的“太極”之妙境。老子日:“道生一”,故一要論闡述拳學“一”之道理而為諸篇之首,總括其宗旨。
    二要論,以一氣而有陰吸陽呼之二用。兩儀學說的內容是陰陽論,以氣的呼吸之二用,闡述了對立統一的原理。
    三要論,文中的三節說實際上是天地人三才學說在拳術中的應用。
    四要論,文中雖以中醫學的血、肉、筋、骨四梢而論拳學內容,實際上是易學中四象說的應用。
    五要論,乃易經中的五行說內容,中醫學中廣泛地應用五行、陰陽學說論病施治,拳學亦引用中醫學的五行、陰陽理論為拳學服務。
    六要論,乃易學中的“天地六合說”。
    七要論,實際上反映了七星學說中“時空統一”的法則,即六進說,或日七進說。
    八要論,以身之八法,闡述八法之變化運用的法則,以合八卦八變之數。
    九要論,論步法,而諸門派多有以《易學》中“洛書•九宮圖”的格式習練步法,並將此種練習方法,命名為“九宮步法”,將此圖稱為“九宮步法圖”。
    從其各篇文章所闡述的內容來看,以自身內外各部位的論述頗多,或引醫學,或用拳學,均以《易經》內容為順序,可見作者是儒家弟子。
    其在一二三四五各要論中,皆依生數之論;而在六七八九各要論中,皆依成數而論。由此可知,當時作者對自己所著之文,是有其統一安排的,其統一于易學體系中闡述拳學,是儒家學者最自然的選擇了。
    從其對五臟五行生克制化和對經絡學說的認知,及其在拳學中運用的論述,說明了作者堅持拳學“中氣、外形合一”之論點。這一點正是傳統拳學的精闢之處,而後的拳術大家無
不持此觀點而論拳。即後人所謂的“一陰一陽是為拳”的各種
論述,無不本此宗旨。
    九要論提示後人,應以《易經》理法認識、論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而最有代表性的是陳鑫的《太極拳圖說》,其中在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等方方面面的闡釋無不精闢,了堅實的基礎。這都是九要論影向。
《九要論》、《易筋經•貫氣訣》這兩本論述拳學的經典著作最明顯的特點是,沒有門派觀點,沒有拳種概念,是純粹的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論述。
剛柔十要論
    夫拳術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然而氣有強弱,勢分剛柔。氣強者取乎勢之剛,氣弱者取乎勢之柔。剛者以千鈞之力而扼百鈞;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尚力尚巧,剛柔之所以分也!
    然剛柔即分,而發用亦自有別。四肢發動,氣行諸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顯輕和,柔勢也;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剛柔相濟,則粘、游、連、隨、騰、閃、摺、空、棚、扌履、擠、捺,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武豈可忽耶!
闡釋
    此文乃陳家溝獨有論拳之文章,為拳術大家之手筆。此文較全面地從剛柔角度立論,闡明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兩種功夫藝境的區別,是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至“大成”藝境的重要“經文”之一。由於其言簡意賅,不單初習拳者不易明知,就是習傳統拳術多年之人,不深研拳理,亦不能通曉此文精髓之處。故筆者從多方面來進行闡述,以求通解。
    夫拳術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
    此言拳術攻防之道所用的是中氣與勢。勢者,拳勢也,拳勢由氣勢、形勢所組成。在拳術中,勢與機相互為用時,稱“機勢”,然有“機從時論,勢從空說”。由此可知,此處所言之“勢”,乃指形體之動態而言,即內氣、外形合一才能產生拳勢。
    然而氣有強弱,勢分剛柔。
    以《易經》學說而論,內氣從乾,健運不息,陽剛之性,乃言內氣之性“剛”,是針對形體之性柔而言的;外形從坤,靜而不躁,柔順陰之德,乃言外形之性“柔”,是針對內氣之性剛而言。這是內氣、外形的本性之剛柔說,是一切拳術剛柔說的根本。
    這樣,攻防拳勢就有內氣的強與弱和外形的剛與柔之區別了。因為從《易經》學說中知道,“天以陰陽分,地以剛柔論”。天地合德,便有陰柔、陽剛的分別,而拳術中內氣和形體的結合而相互為用,就是陽氣之剛與陰形之柔的結合相互為用,而產生的拳勢就分為剛勢和柔勢兩種風格。
    氣強者取乎勢之剛,氣弱者取乎勢之柔。
    此乃剛勢和柔勢兩種不同風格的拳法之區別。用內氣強
化聚筋勁骨力而凝形者,為剛勢之拳勢;用內氣運使形體柔弱
無骨者,為柔勢之拳勢。此兩種拳勢內氣和外形結合的方式
不同,效果自然會不同。
    剛者以千鈞之力而扼百鈞;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
    凡行內氣強化聚筋勁骨力而凝形的剛勢拳法,必然是以硬碰硬的方式行招用手,結果,是以千鈞之力扼制百鈞,是大力打小力的功夫,是浪費能量用心耗精的方法;凡行內氣使形體柔弱無骨的柔勢拳法,是以柔軟接對手之堅剛,以順隨為法,讓力頭打力尾的行招用手,結果,是以百鈞之力而能破解對手千鈞之力,是小力打大力的功夫,是節約能量純粹自然的方法。內氣、外形相互結合為用的立法不同,所顯示的功夫藝境及其效果自然就會不同。
    尚力尚巧,剛柔之所以分也。
    上文已論明剛勢之尚力的拳術功夫和柔勢之尚巧的拳術功夫之區別,是從用剛、用柔的角度立論而分辨清楚的。
    然剛柔即分,而發用亦自有別。
    上文已將剛勢、柔勢兩種拳勢之功夫藝境、施招較技的方法、準則及技擊效果,分論得明明白白,故剛勢拳法不可取,只論柔勢拳法了。
    雖然柔勢拳法因內氣、外形合一而用的具體方法不同,也有發用的區別。
    四肢發動,氣行諸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
顯輕和,柔勢也。
    此言之“內、外”,乃“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之內外。手足發動拳勢之攻防,內氣運行于筋骨皮處,而又非聚筋勁骨力之凝形,是內持靜重為法,此拳勢為剛勢;四肢雖發動攻防之勢,氣皆屯人於骨中,筋骨皮之形態顯示輕靈平和之相,即為拳勢之柔勢。由此論可知,所謂柔勢拳法中的剛柔之分別,除內氣本性為剛、外形本性為柔之外,在發動攻防拳勢時,外形體始終松靜柔順,而只是內氣在形體中的聚而集中,此為剛勢,此用於落點之時;內氣屯於形內散而不聚的運行,而形體松靜、輕靈、柔和地用於拳勢變化過程之中,是為柔勢。故前人有“柔行氣,剛落點”的說法。明言內氣在松靜虛空的外形中的“散聚”之方式,便分清了柔勢拳法中的剛柔發用之區別。如此精妙之論述,不是拳術之大家,難於得此精闢之見解。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9 08:40:50 | 顯示全部樓層
    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
    在柔勢拳法中,陽剛之內勁具有接人拳勢之功,用陽剛之“五陽”的內勁接人拳勢,不能沒有柔弱無骨的半之形體的柔曲走化相配合,否則會使環繞曲化對手的攻擊之勢不能迅速完成,而被對手拳勢所制;用柔弱無骨的外形之半,取直線運行攻擊對手,不可能沒有陽剛的“五陽”之內勁為之配合。如果沒有五陽之內勁的催迫,雖柔弱無骨的外形具有占位之能,亦不能迅速敏捷地“站其位、拔其根”而一戰告捷。此為曲化直發之真諦。
    剛柔相濟,則粘、游、連、隨、騰、閃、摺、空,棚、扌履、擠、捺,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武豈可忽耶!
    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功夫能達到剛柔相濟的藝境時,則攻防拳勢所運用的沾粘連隨、內勁的騰挪、外形的閃展趨避、大身法的伸縮吞吐摺疊,處處能使對手的招法落空、勁勢落空,擁、扌履、擠、按、探、捌、肘、靠諸法的施出,無不運用得自然而然。此即“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藝境成矣!
    陽剛之內勁,陰柔之外形,在拳勢中雖有“主從”之別,但各有其“剛柔”之用,只有順其性而剛柔互濟,才見內勁、外形在拳勢中的功能。明此,便可藝達上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3:31 , Processed in 0.01393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