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332|回復: 0

武術技擊功夫失真失傳緣由淺析 ...... 車星辰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8-24 17:09: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2-8-24 17:11 編輯

作者:車星辰

任何傳統武術,它的訓練目的都是「技擊」。不講「技擊」的武術,只能是徒具外形而無「靈魂」的「武舞」。自古以來,衡量武術水平高低的唯一標準也始終只有一個——「技擊」。因此說武術中的各種訓練手段都是緊緊圍繞「技擊」而設計的。而這些為「技擊」精心設計的訓練手段,便是為提高格鬥技能而練習的種種「功夫」。這些「功夫」,則是我國武術的「精髓」和「靈魂」。但是由於諸多因素的制約,我國大多優秀的技擊功夫都失真或失傳了。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在於:

一、時代禁錮了武術真功

無論何種技術,都會被打上時代的烙印。武術也不例外。過去,習武者的目的幾乎都是為了格鬥技擊,而現在人們習武大多是為了健身或表演,追求技擊者已寥若晨星。這便是時代和社會導致武術技擊真功失真失傳的一個宏觀因素。從微觀上來看,尚有以下幾點:

1、人為的摧殘。明清時期,是我國武術水平的巔峰時期,也是歷史上武術活動的鼎盛時期。在清代,「反清復明」活動此起彼伏,武林義士為了反抗滿清的壓迫,前赴後繼地跟清王朝頑強鬥爭。為此,統治者在加強朝廷武備的同時又嚴禁民間練武,大大地阻礙了我國民間武術的發展。據說福建九蓮山的南少林寺就是因「反清復明」而被官府以「少林寺整軍經武,圖謀不軌」的罪名圍剿並一舉焚燬的(大概是在康熙年間),最後逃生者只有五位高僧。可以說這是對南少林武術的一次大浩劫。而位於河南登封的嵩山少林寺卻在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放火整整燒了四十五天,大量珍貴文物均被付之一炬。若不是寺僧永祥和尚在火焚寺院前,將四十多卷少林禪武秘籍復抄後於養病期間帶回東北老家秘藏的話,也許我們再也無法看到有關少林武術完整的記載和理論體繫了。

十年文革,武術被誣陷為「教唆小青年打架」的「復古典型」而倍受摧殘。記得我的一位武術老師在回憶他跟爺爺學武時說,只有在夜深人靜時偷偷學練,只怕有人知道後被「戴帽子」,批鬥。還有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師,說他幼時家庭殷實,因自己酷愛武術,父親便四處聘請武師來家給他授藝,甚至凡在街上見到賣藝的,都將其請至家中拜師求學。就這樣,他先後經師十數位,學了不少東西。但「文革」時卻被抄家、體罰……自己多年來收藏的各種武術器械和珍貴資料也均被沒收。當我問他那時還是否堅持練功時,他苦笑著對我說:「那時候成天想的只是能吃一個饅頭填填肚子,在飢餓的折磨下,哪還有練武的勁兒。」以致後來我隨他學藝時,他已將以前所學的東西忘了大半。另外,現成都草堂幹部療養院方宗驊先生(峨眉劍派內功23代傳人),在自述他隨武醫高手羅海林習藝時,羅師正被當作「技術權威」、「巫醫」而批鬥、抄家、體罰。因此只能「授余皮毛,權作應付」。而方宗驊要拜羅海林為師時,羅海林當時的心情卻是:「余今生死未卜,尚在『改造』中之罪人,相形之下,大談天淵,拜師授徒之事,誠可宜乎?」可見,「文革」對老一輩武術家的身心摧殘是何等嚴重!

俗話說:「一朝被蛇傷,十年怕草繩。」即使在「文革」後,倖存的好多武術家也因心有餘悸而息隱武林,終生不談武。就是重開山門者,「文革」對他們身心的摧殘也令他們心灰意冷,只教些所謂「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健身武術,很少涉及到武術的深層方面。這種對武術的人為摧殘,是令武術技擊失真失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環境和條件的限制。記得在以前的《武林》雜誌上,曾看到過一篇著名武術家萬籟聲先生回憶其師劉百川的文章。依稀記得文中說劉百川自跟隨少林高僧楊澄雲後,每日必在深山中與老和尚踢打滾翻、騰閃跌撲地練實戰技擊。老和尚希望劉百川學到的是真功夫而不是花拳繡腿,所以每次對搏都毫不留情,劉百川常常被摔打得遍體鱗傷。凡此整整十數載的真打實摔,才使劉百川成為清末民初譽滿海內外的一代名家,人稱「江南第一腿」。另外,《武林》總第24期中有一篇署名為「曉悟」先生的《自然門問答》,該文中說「南北大俠」杜心武的師父徐矮師當年習武時「每日除課讀外,即是練功。環境、經濟都無須考慮,老師跟隨十年,練的都是真刀真槍的廝殺。從小練就各種軟硬功,方得成功」。文中又談到萬籟聲先生說:「杜師曾言:『我的功夫,與矮師比起來,誠九牛之一毛耳。』而今我的功夫,比起杜師來,可能抵其一半而已,真是每況愈下,曷勝浩嘆。」因此該文作者寫道:「究其原因,皆為時代不同,所習之程度亦不同之故。今之青年要學自然門,有此時間否?有此環境否?亦有此經濟條件否?倘若能辦到,亦有此老師跟隨其十年否?」這一連串發問,對生活在快節奏現代社會的人來說,每一句都如一記重鎚敲在心上。所以說武術技擊失真失傳的又一大原因便是學習環境和條件所造成的。

3、現代社會選徒困難。首先,圈內人都知道,練習武術技擊是一項非常單調、乏味、辛苦的活動,練功時身心方面所受到的痛苦,非常人所能承受。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和環境越來越方便舒適(尤其在城市)。另外,現在的城市人幾乎都是獨生子女,這些獨生子女理所當然地都受到了嬌生慣養。好多孩子在成年後連生活都無法自理,而要他們每天起早貪黑,忍受身體的各種不適去練功,更是無從談起。筆者曾輔導過一些孩子練武,剛開始時他們個個信心百倍,幾天後一個個便垂頭喪氣,把練武視如魔鬼一般可怕,唯恐避之不及。並有不少父母一看到自己的「掌上明珠」在嚴厲的督促下不能偷半點懶地受苦受累,心疼之際,不是對教練產生不滿,便是將孩子帶走。這種不能吃苦耐勞的劣習,使武術真功的普及面越來越窄。

其次,現在有些青少年顯得流裡流氣,滿身「痞子」氣。這種人拳師們一見就倒胃口,誰願收其為徒?武林中素重武德,武術家們對一些實戰性特強的武術功法,遇不到可心人時,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寧可失傳,絕不妄傳」。
4、重套路,輕技擊。當武術的格鬥性逐漸被先進的現代化武器代替後,它開始被一些江湖藝人不斷地加工潤色,編造出數不勝數的以花樣為主的表演套路而供人欣賞。這樣,套路便如文人組詞作文章一般越編越多,形式豐繁,逐漸形成重形式、輕內涵的武術傳承傾向。比如現在的競技武術,越來越向「高、難、新」方面發展,一些與技擊毫無關係的體操、舞蹈動作在套路中的頻繁出現,真使「武術」變成了「舞術」。本人所遇初習武術甚至習武有年的一些武術愛好者一味追求的也仍然是套路。他們常以所學套路的多寡來衡量一個人功夫的高低,誠可嘆也!這種只注重繁雜的套路訓練而輕視單操技法和功力的武術傳承方式,亦是導致武術技擊功夫失真失傳的主要原因。

二、保守思想湮沒了武術真功


1、藝不盡傳,留下一手。人們常說:「文長武短。」武術界的保守思想直到現在依舊很嚴重。師父在教徒弟時常留一兩手絕活不授,直到臨終時才將其秘授給最賞識的弟子。其實,某些功法在身體健康時反覆講解示範徒弟都未必能夠掌握,而在彌留之際的傳授,能得其精義的弟子恐怕就很少了。如此你留一手,我留一手,久而久之,武功中的精華東西也就理所當然的越來越少了。這種思想在我的幾位老年師父身上都很突出。還有,同行互教互學、切磋技藝時也相互保守,不示真技。互留一手,使一些好功法的流傳面越來越窄。不過我也並不贊成毫無保留地將某些殺傷力特大的功法都和盤托出,公佈於眾。這樣,恐怕會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2、對武功「勁道」的保守。
其實,任何傳統武術原本都很重視「勁道」的修煉,不修煉「勁道」的武術是毫無內涵的、殘缺不全的武術。武術技擊的高層次,其實就是互相「較勁」的過程,並非單純的拳來腳往。但武林中素有「寧教十趟拳,不授一種勁」之說。由於對練勁過於保守,人們都一致認為只從拳套中就能練出沾手飛人的懾人「勁道」。其實,練勁是有專門的訓練方法的。所謂「大道至簡」是也。如我國一代武學巨匠王薌齋先生,之所以以其羸弱的身軀縱橫武林數十年而罕逢敵手,這僅僅是因為他領悟了前人勁法勁意的真諦,別無奧妙可言。王老所創「大成拳」一反我國傳統武術以套路為主的傳授方式,一上手就由站樁、試力、走步、發力、試聲、推手、散手「七妙法門」緊緊圍繞「勁道」這個中心展開循序漸進地訓練,因而才使大成拳被譽為「中國實戰拳學」而譽滿武林,蜚聲海外。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現在所見到的大多數拳法徒具外形而無明顯勁路的原因了。

我國武術「技術功夫」失真失傳的因素當然還有很多,以上只是本人的管窺之見,旨在拋磚引玉,就教於方家,決無以一杯之土掩四方之徑之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3:05 , Processed in 0.00668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