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觸而動”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動猶靜”。 對於“動猶靜”似乎難以理解,其實這是一種辯證的說法,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動猶靜”其實是並不陌生的。 物理學中的動和靜是以某個認為是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所確定的相對的物理概念,動靜的判斷方法是當某物體與參照物發生相對位置變化了就是動的,不然就是靜的。 日常所謂的動和靜都是這樣相對的概念,比如確定公路上的汽車是行駛還是停著,就是以公路等作為不動的參照物;參照物不同,物體被認為的動靜就會不同,如從運輸角度出發以公路為參照物,行駛中汽車上的貨物就是動的,而從相對固定角度出發以汽車為參照物,行駛著的汽車上的貨物就是靜的,從辯證地全方位地看待,這貨物就是一種“動猶靜”的例子。
太極拳與所有其他武術相比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動猶靜”。 “動猶靜”的實質就是內家拳所謂的“以靜制動”的一個反映,從力學方面講就是太極拳活動的肢體,總可以從某角度發現其動態中的靜態,實質就是不主動、不用力。楊澄甫先生則稱其為“練太極拳者不動手”。 由於“動猶靜”,太極拳任何拳式的動作都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其一、從某角度看,人體的某些輪廓姿勢是基本不變的,人體的某些部位對軀體的相對位置或對其原來的空間位置基本上是不變的。 比如從俯視角度看,兩大臂似乎總是呈現著向前圍抱狀的“開合按勢懷中抱”的姿勢,兩大臂與胸部的角度似乎基本上是不變的,兩大臂幾乎沒有明顯的以肩為軸的左右運動;又如從俯視角度看,在右野馬分鬃整個過程中左手臂在原來的空間位置上似乎沒有動,而右手臂對於軀體的相對位置又似乎沒有動;再如拳或掌在運動中與身體的相對位置似乎始終變化很小,即使象搬攔捶拳式搬拳的始終,這拳與胸部的相對位置幾乎始終沒有變,而這捶拳,大部分過程中這拳與胸的輪廓相對位置也沒有變。 這就是一種就相對位置幾乎沒有變化的雖動猶靜。
其二、練拳中手腳的動作是被動地被由腳而起傳遞而至的內力即“如練一氣”所催帶動的,練拳中手腳的內外旋也都是因為“如練一氣”和軀體運動的影響而被動發生的,手腳本身並沒有主動自動;而由腳而起之內力又是小腹丹田部的內力沉降引起腿發力所發生的,小腹丹田部的內力又是由於頂勁和氣沉丹田所引起的,而頂勁和氣沉丹田又是由全身松沉和地心引力等所引起的,因而人體所有部位雖然都在運動,但似乎都是被動的,其本身都沒有動,這是一種靜態與動態互存中的雖動猶靜。
其三、太極拳發勁瞬間,手臂移動很少,甚至幾乎是不動的,這是因為實質為“氣”的強大內勁的傳遞需要這種狀態,這也是一種動態與靜態互存的雖動猶靜。
其四、手臂及全身是藉人之力隨人而動的,與人接觸的手臂是不主動自動的;練拳中則是以適當的慣性模擬與人接觸的隨人而動,手臂也是沒有主動自動的,這也是一種動態與靜態互存的的雖動猶靜。 在推手中,如果攻擊一方接觸的是另一方的手臂,另一方雖動猶靜的化解會使得這一方明顯地感到其所攻擊的手臂雖然在動,但手臂是沒有絲毫主動自動的。 這是很顯然的“動猶靜”實例。
“雖動猶靜”使得太極拳成為了“靜中之動”、“動中之靜”、“似動似靜”,從而能夠使得在練拳中追求精神的十分松靜,全身肌肉的十分鬆弛不用力,既體力消耗很小又具有一定的運動量,這樣不僅對健身益壽十分有利,而且其武術應用尤其由於能夠使人“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因而令人感到莫明其妙,這正是太極拳與眾不同的“神奇”之處。 這種“雖動猶靜”充分體現了內家拳的“以靜禦動”,是太極拳的精髓,太極拳最根本的特性和奧妙也正在於此。
【考辨】 《乾隆抄本》、楊氏《太極拳使用法》和武、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中,上句都相同。 後句在李亦畬先生贈郝和先生抄本中為“因敵變化是神奇”,其它本均為“因敵變化示神奇”。
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十三勢歌》探釋(6) 【原文】
B4 勢勢揆心①須用意②,得來不覺③費工夫④。
【字詞註釋】 ①揆心——“揆心”即“揆於心”,“揆”之義為度量、揣度等,如《漢書•董仲舒傳》:“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 上文中“揆心”被引申為指在心里分析、揣度。 ②用意——“用”是指使用、施展。 “意”指精神功能。 ③不覺——“不覺”有多義,可表示沒有發覺,如漢•張衡《東京賦》:“放心不覺樂而無節。”又可表示想不到,如《水滸傳》二回: “不覺荏苒光陰,早過半年之上。”清•古奘《山行》:“偶然乘興往,不覺入雲深。”上文中之“不覺”之意為始料不及,一般人想不到。 ④工夫——所用的時間和精力。 如《抱朴子•遐覽》:“藝文不貴,徒消工夫。”
【語法修辭分析】 “得來”的賓語“用意”和主語“習練者”均被省略。
【今譯】 在心裡細細分析十三勢長拳的每一勢動作都是由意所支配的,獲得這種本領,想不到是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精力的。
【探討】 “勢勢揆心須用意,得來不覺費工夫”反映太極拳達到懂勁以後每勢每式都是“意”作用的結果,這種“意”的獲得是十分不容易的,所以這“意”不是日常的思維意識,因為日常的思維意識之“意”對於誰都是不需要經過專門學習、不需要化費想不到的工夫去練習而能夠做得到的。
這種“意”應該就是《楊氏老譜•太極懂勁解》所說的“無須有心之運用耳”之“意”,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心中不知”之“意”,就是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說的“有意無意”、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說的“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之“意”,這句話中的“用意”指的就是“用真意”。 所謂“真意”就是指不需要思維意識活動、沒有意識活動的“意”,相當於是近現代催眠術研究中的所說的不經過意識支配的潛意識、條件反射,練拳用“意”就是要達到不假思索地完成動作。
《楊氏老譜•太極懂勁解》指出能夠這樣進行武術活動是太極拳所謂“懂勁”的重要標誌,這種功境是需要有很大的毅力和化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孜孜不倦地去實踐和體悟才能達到的,沒有這樣經歷的人是想不到的,所以是“得來不覺費功夫”;這種功境也是許多中華武術所追求的。 當然各種拳術所追求真意支配的具體內容是不同的。
然而,這種“真意”的獲得是必須經過相當時間的日常思維意識的工作才能形成的,“勢勢揆心須用意”也反映太極拳懂勁之前的初學階段每勢每式也是必須使用日常思維意識的,比如在一定心靜前提下有意識地專心地記憶、回憶動作,指導動作、想像動作的用途等等,由這樣的方法來形成潛意識。 然這種“用意”是初步的、臨時的、過渡的,不是太極拳所要最終追求的“用意”。 因此,這“勢勢揆心須用意”的“意”既是包括了初學時日常的思維意識,但主要是指先天的“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