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922|回復: 4

我對太極拳掤勁的體悟 ....... 魏坤梁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 07:18: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 07:24 編輯

(一)太極拳“掤勁”的概念

太極拳的掤勁是怎麼樣的?現代太極拳界眾說紛紜,其中有的說法相互抵觸。對照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近代太極拳家的論述、一些老前輩的心得與我的體會,我認為大多數說法存在著片面性,有的甚至是錯誤的。現談談我對太極拳掤勁的體會和認識。

    首先必須認識到不能將太極拳語言中的“勁”字僅僅理解為力量。漢語中的“勁”字有多種概念。雖然從古到今,“勁”字的主要詞義是與力量有關的;但從古到今,“勁”字除了表示力量外,也表示與力量無關的。比如“勁頭”、“乾淨勁”就不是表示力量,而是表示樣子、神態、情緒、興趣、程度等。太極拳語言中所謂的“勁”字也有多種概念,並非都是表示與力量有關的,比如所謂的“聽勁”就是與力量沒有關係的;太極拳之“掤勁”又簡稱為“掤”,既可以表示力量,也可以表示姿勢、也可以表示技能、也可以表示技法;“掤”或“掤勁”還既可以表示這些意思中的單單一個,也可以相兼涉及數個意思。而表示技法的“掤”或“掤勁”又稱為“掤法”,近代出版的太極拳著作從1921年的《太極拳勢圖解》到1949年的《太極拳刀劍散手合編》都反映了這一情況,這種語言使用法在古代至近代的書籍中是常見的現象。所以,“掤”和“掤勁”都是多義詞又可以相通。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從現代漢語的觀念出發臆斷“掤”和“掤勁”是詞義不能相通的不同的兩個詞,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當然,在現代的表述中,完全可以將“掤勁”與“掤法”作清楚、嚴格的有區別的不同詞義的確定,但由於古代和近代的先人對“掤”、“掤勁”與“掤法”沒有作明確的區分,所以,現代的詞義確定是不適用於古代和近代太極拳文獻的。縱橫分析近代出版的太極拳著作,應該認為“掤勁”是太極拳最基本的要素,必須認識到太極拳的其它七勁不僅都包含了“掤勁”,而且都是“掤勁”不同的表現形式;而“掤勁”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屬於沾粘連隨的,另一種是屬於發勁的。

(二)“掤勁”總的姿勢特徵

    太極拳的“掤勁”無論是沾粘連隨的還是發勁的,總的姿勢特徵就是古拳譜歌訣所說的“開合按勢懷中抱”。這是一句藏尾句,完整的應該理解為“開合按勢如懷中抱月”。所謂“開合”,就是葉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所說的“裡開外合”。意思是胸腹面與大臂內側就像是自行車的內胎,背脊面與大臂外側就像是自行車的外胎;“裡開”就是內胎被充了氣膨張開來,對於人來說就是感覺到由下而上地胸腹部面貼向背脊、肩與大臂向兩側伸張開去;“外合”是指這種“裡開”的結果由於胸背大臂呈弧形,又反而使得環形兩臂的兩手在前方相互合攏靠近了。而所謂的按勢”是指胸部與肘微垂的兩臂就像是擁抱著、撫按著一個或大或小的氣球那樣的姿態。這樣的姿態就像是“懷中抱月”。

太極拳套路從頭到尾的每一個瞬間的每一個姿勢都體現了“開合按勢懷中抱”,也就是體現了“掤勁”。這“開合按勢懷中抱”得最大的,比如倒攆猴的兩臂前後張開,這個“氣球”就很大;“開合按勢懷中抱”得小的,比如攬雀尾的“按”,兩手相距約一手掌左右,兩臂中間夾著的這個“氣球”就小了。只是這個“球”無論是大是小,必然是緊貼著胸部的正中的。如用幾何方法俯視圖來表示,兩臂的任何一肘外開都不會向後超過兩肩前緣的連線,兩腕也不向對側超過胸正中線。如果有手或肘的活動向後超過了兩肩前緣的連線,腕向對側活動明顯超過胸正中線了,那麼就反映“掤勁”丟失了。這種“掤勁”姿態,就是據說楊班侯拳訣之《十三字行功訣》所說的“掤手兩臂要圓撐”,意思是無論什麼拳式,胸、肩、大臂所圍成的一個無形之圓的或近似圓的圈,呈現著均勻向外膨大擴張開去的姿態。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推手》中對此明確指出:“掤法向外……手(當然這“手”是指手臂)向外掤”。由此可見,所謂“掤勁”總的姿勢特點就是這“開合按勢懷中抱”之“氣球”的離心性向外膨脹的形態。

太極拳“掤勁”的這種所謂“按勢”、或“圓撐”姿勢大致又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兩手臂與肩胸近似圍成一個前方開口或不開口的圓圈,如攬雀尾的掤、擠、按等,一種是小臂與大臂折迭與肩、胸形成一個半圓形或彎月形,如攬雀尾的捋、單鞭由左往右的捋等。還有一種是無形的“氣球”沒有完全被胸、肩、臂、手抱住,有時可能僅僅抱了這個“氣球”外周不到幾十分之一,比如倒攆猴兩手前後張開時、單鞭拳式完成時,這種時候,胸、肩、臂、手就向上或橫向地只抱了這個無形“氣球”很小的一部分外周;也就是說這倒攆猴與單鞭的兩手臂、肩胸所形成的一個淺淺的弧線如果繼續延長就必定會相連接而形成一個很大的圓圈;倒攆猴與單鞭如果不是這樣的,那就是失去掤勁了。所以,這“掤勁”向外膨脹並不是單單指向上向前,而是向這個“氣球”的上下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從這一觀念出發,可以明確兩點:①拳式動態中手的形態不論是向上的還是向前的,肩背都同樣具有向後的趨勢,有時儘管在外形上身軀抱著這個無形“氣球”是在向前移動,由於這個無形“氣球”必然是均勻地向上下前後左右四面八方膨脹的,背脊仍是向後撐的;②手臂不僅向上向外體現著掤勁,向下向內同樣也是體現著掤勁。或者說,太極拳不論是什麼樣的姿態,只要是符合了“開合按勢懷中抱”,就是體現了“掤勁”。也就是說太極拳的“掤勁”有無窮的姿態。由此可見,現代太極拳界有人說:“在太極拳拳法中,將向上向外之力稱為掤”,這種說法至少是很片面的。

(三)沾粘連隨“掤勁”的五個基本特性

太極拳沾粘連隨的“掤勁”不僅反映為“開合按勢懷中抱”這種離心性向外膨脹的姿勢,也體現著“開合按勢懷中抱”這種離心性向外膨脹的象浮力那樣的力量。這種離心性向外膨脹的象浮力那樣的力量可以說是太極拳的生命特徵。如果象現代奢談什麼“松柔”、“松空”得與別人接觸,別人感覺到就象沒有接觸到一樣,就反映為根本就不是太極拳,因為這樣的表現連“雙輕”拳病的資格也沒有了,只能認為太極拳的生命特徵已經徹底消失了。太極拳的生命特徵徹底消失的拳怎麼能夠認為是太極拳呢?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 07:19: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 07:20 編輯

太極拳的“掤勁”對於別人來說就是一種具有抵擋作用的阻力。這種阻力是太極拳鍛煉者在正確指導與體悟下,經過至少幾年時間始終刻意追求不用力、不主動的套路與推手練習之中漸漸形成的。沾粘連隨的“掤勁”有五個基本特性:①肩臂是不用力地放鬆的,表現為手臂綿軟得就像是皮鞭、濕毛巾;②沒有主動、故意的向內外左右上下的用力,沒有支撐性的頂抗作用,但卻具有重量性的阻力,這阻力就像是浮在水面上的葫蘆對往水下按葫蘆者所呈現的浮力。這種情況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如搭手,如皮條搭在敵膊,所以我未用力,敵覺我手重如泰山矣”,這就是說手臂雖然是綿軟的,然而別人無論是承載還是推動都感到很沉重。楊澄甫先生還將這樣的情況作為太極拳功夫達到一定層次的標誌,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說的“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綿裹鐵,分量極沉”。黃元秀先生在一篇回憶文中對楊澄甫先生的一個主要印象就是“手臂柔軟沉重”;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通玄實》中也這樣說:“吾師澄甫之臂,其重過於常人不啻十倍……然餘不能逮乎師,較人也重數倍,可以驗之矣。”李雅軒先生也說:“兩臂松得又沉又重,似鋼鐵樣的重,而不是鋼鐵樣的硬”。滬杭一些太極拳前輩也往往以這樣的方式檢驗學生的“掤勁”來瞭解其太極拳功夫的進步情況。本人身高1·6米,體重50多公斤,與有的身高體壯的人推手,對方使用大力時就說我的手象鐵一樣重、阻力十分大,其實我一點也沒有用力,相反,與這樣的人推手我的肩臂是更加尤其放鬆,將整條手臂都交給對方承擔了,但我又想我的整條手臂也不可能會有鐵那樣重,於是我想還可能有手臂各關節由於放鬆發生的阻尼引起對方沉重的感覺吧;當然,推手夥伴也放鬆著與我推手,並感覺不到我的手臂有多少重,於是我才體會到李亦佘先生在《五字訣》中所說的既是“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又是“彼有力,我亦有力……彼無力,我亦無力”原來是這樣的,也是確確實實的。③向外的抵擋作用對自己的身體重心沒有關係,尤其手臂就像是與身軀脫節的鏈條那樣的連接。④“掤勁”是全身反應的結果。⑤“掤勁”向外力量的大小既與自己的功底有關,又與別人所施加的力量有關;功底越深,“掤勁”向外的力量越大;對於具有一定功底的人而言,別人施加的力量越大,“掤勁”向外的力量也越大。

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推手》中對這種“掤勁”有一段經典論述,他說:“掤法向外,駕禦敵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貼近,故曰掤。此掤……最忌板滯,又忌遲重;板者不知自己之運動,滯者不知敵人之取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則不成其為推手矣;遲重者必以力禦人,便成死手,非太極拳家之所取也;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己之掤手與胸部貼近,得化勁全賴轉腰,一轉腰則我之掤勢已成矣。”(這段話換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掤法的趨向是向外,用以承接控制敵人推按攻擊之手,使敵人的手不能夠達到推按至與我的胸腹貼近,所以稱為‘掤’。……掤法最忌惡板滯,又忌惡遲重。所謂‘板’,就是不懂得自己如何運動;所謂‘滯’,就是不清楚敵人之動機企圖;這樣,既不知己,又不知彼,那麼就不成其為推手了;所謂‘遲重’,必定是以力抵擋人,便成為死手了,這不是太極拳承傳者之所採取的。準確地說:所謂‘掤’,就是沾粘承接敵人,不是頂抗敵人,手臂的態勢雖然向外掤撐,然本能的潛意識其實是企圖將敵人承粘住往回引,但又不使自己所掤接的手臂與自己的胸部貼近,要實現這樣化解敵人攻擊的態勢完全依賴於自己轉動腰胯,只要一轉動腰胯,那麼,我的掤勢就實現了。” )楊澄甫先生的這段話,將沾粘連隨“掤勁”的前四個特性都包含在內了,尤其突出地說明了“掤勁”不是只向外不向內的。“掤勁”向外的趨向,也就是對外有阻力,因而對敵人的手具有“駕禦”與“粘”的作用;但這種向外的“駕禦”作用又是不“以力禦人”的,而且是“非抗”的也就是不頂抗的,是借對方之力“欲粘回”的;這種“掤勁”對自己的身體重心沒有影響,也就是對方的力量是不能作用到自己身軀的,因此身體可以“運動”;這種“掤勁”發生作用的樞紐是“腰”。由於存在著這樣的“掤勁”,別人與其手臂相接觸,就會感到這手臂似乎是一條浮在水面上的斷臂,有重量、有阻力,用力推按卻又不能將力落實,推按這條手臂就像是推按浮在水面上的葫蘆而“終不得力”。此外,這種“掤勁”對於有一定功底的人,別人施加的力量小,這“掤勁”的阻力也小,就象推浮在水面上的一條小船,並不費力;而如果別人施加的力量大,這“掤勁”的阻力也大了,就像是推浮在水面上的一條大船了,或者是要將浮在水面上的一條小船往上抬,那是十分吃力的。如果將別人力量的大小比喻為船的大小,那麼,這“掤勁”也就像是水的浮力。船越小,浮力越小;船越大,浮力則越大。用李亦佘先生在《五字訣》中所說的話表示,那就是既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的,又是“彼有力,我亦有力……彼無力,我亦無力”的。

可見這“掤勁”就像是水的浮力,水浮力具有阻擋性,卻並不是因為水有動力而產生的,一個人有“掤勁”也不是自身用力而產生的;水的浮力是向上的,“掤勁”的“浮力”則是向上下前後左右四面八方的;水的浮力是沒有頂撐性的,“掤勁”也是沒有頂撐性;水的浮力對水的整體是沒有影響的,“掤勁”對自身的重心也是沒有影響的;水的浮力對於體積越大的作用者阻力越大,體積越小的作用者阻力越小,“掤勁”也是對用力越大的作用者阻力越大,對用力越小的作用者阻力越小。總合“掤勁”以上這五個特點,應該可以這樣簡明地定義說“掤勁就是外向的浮力”。

(四)沾粘連隨“掤勁”形成的解剖學原理

“掤勁”的這些特性是可以從運動解剖學那裡得到解釋的。太極拳鍛煉必須不用力,尤其是千方百計地使得手臂既毫不用力、沒有主動,然而又能夠活動。這是太極拳首要的、始終的、也是最主要的鍛煉內容之一。但是這所謂的“不用力”是一種根據自我感覺的模糊概念的說法。實際上,手臂的懸置的自我感覺的“不用力”的掤勁是將自我沒有或較難感覺到的可以被忽略的一些用力忽略了。那就是隨著太極拳鍛煉長期追求放鬆不用力、局部不主動、以“氣”或“勁”也就是動量傳遞由腳而起來帶動肢體活動,肢體中擅長于持久的、慣於慢速度的、只能承擔小負荷的紅肌漸漸發達結實起來了;這樣,對於手臂的懸置,其肩臂局部就幾乎都是紅肌在工作了,這種狀態中肩臂中的白肌等大部分肌肉組織都是鬆弛休息著的;這樣的手臂就是掤勁的解剖學原因。別人的手臂一與這種有掤勁的手臂相接觸,一方面,這條有掤勁手臂的自重就有了支撐;另一方面,別人要推動這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 07:21: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 07:21 編輯

條手臂就必須克服這條手臂的自重,所以就感到推動這條手臂有阻力。然而這紅肌的特性是作用的力量小,只有手臂使用小於手臂最大力量之四分之一的力量時,才會是紅肌在工作,由於太極拳長期放鬆不用力的鍛煉,功夫高者手臂懸置可能也不是手臂全部紅肌在工作,手臂中紅肌工作的效果只是將手臂懸置;所以,別人又感到這有“掤勁”的手臂雖有阻力卻沒有頂撐性。既然手臂的“掤勁”對別人是沒有頂撐性的,自然對自己身體重心也是沒有影響的。如果別人對這有“掤勁”的手臂對抗的力量小,這手臂中由於有紅肌在工作而具有自己維持懸置的能力,別人所承擔到的這條手臂的自重就較小,這就象別人僅僅將手放在浮在水面上的葫蘆,相互對抗的力量不明顯,所以“掤勁”的阻力就較小;而如果別人對這有“掤勁”的手臂對抗的力量大了,這手臂中的紅肌幾乎用不著工作了,別人就承擔到的這條手臂的全部自重了,加之手臂各關節活動也是存在阻尼的,這就象別人用手將浮在水面上的葫蘆向水下按壓,水的浮力就體驗到了,而且越往下按壓,水的浮力就越大;因此別人就會感到這“掤勁”的阻力或重量變大了;如果此時功夫高者還具有使內力下降的能力,從而使得手臂的“掤勁”還具有向下的力量,別人就會感到這手臂十分沉重、阻力十分大,但同時又感到這手臂仍然是可以移動的,沒有頂撐的,就象一條沉重的斷臂綁到別人的手臂上了。

具有化解別人的攻擊、置別人於背勢、甚至讓別人攻擊落空的“掤勁”雖然表現于手臂,其實是全身活動造成的。簡單地說,手臂就像是門板,肩、肘、腰胯、膝、踝等關節與腳就像是門軸及閘臼,有人用力猛推虛掩的門撲地而倒,門板和門軸、門臼其實都沒有用什麼力,這人之所以撲地而倒,是因為這門板有一定的阻力,但又沒有頂撐力,這與太極拳沾粘連隨“掤勁”是相同的。

由上述可見,“掤勁”的形成是存在著解剖學改變原因的,主要就是紅肌負荷能力的增強和發達與肩、胯、膝等關節的靈活等,而這些改變和形成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一個人初學太極拳是不可能很快就能夠有“掤勁”的,是至少需要幾年時間的經常正確練拳和推手才能夠得到的。

(五)沾粘連隨“掤勁”的技術原理

太極拳沾粘連隨“掤勁”的形成,從技術方面講,概括起來一句話那就是“放鬆”。不過太極拳這“放鬆”不同於一般所說的“放鬆”;這“掤勁”之所以能夠形成的“放鬆”包含了以下三個意思,那就是:①要求在保證兩臂懸置的前提下肩臂自覺極度的不用力,因而充分呈現手臂向下的自重;這種向下的重量是沒有絲毫故意主動的用力,是一種不由自主的肢體沉墜;但向下的沉墜又保持著一定限度的潛意識,一旦別人突然脫離承載性的接觸,手臂不會掉下去。②要求肩臂相對於腰骶而言是絕對的被動,也就是不主動、不自動、不動手的,推手時手臂主要是被別人所作用動的,對於別人而言,手臂就像是浮在水面上的葫蘆;再就是隨從別人的作用力被自己的腰胯所傳遞的力量所帶動、催動的,對於腰胯而言,手臂就像是鞭子,腰胯就像是鞭子把手;但腰胯這種傳遞性的勁力(也就是“氣”)是很小的,古拳譜稱為僅“四兩”而已;對於沾粘連隨而言,手臂局部是絲毫也沒有要將別人往上下左右作用的反應,所具有的就是在一定機會出現時,由腰骶作用將手臂逼向對方,或者由腰骶作用將手臂以自己的身軀為圓心或以對方的身軀為圓心發生旋轉;③對於別人的作用力,要求借體位的變化、腰胯很小的活動與勁力,必要時腳的移動等,使得手與胸部之間經常地保持有一定的空間,在別人將手臂推到胸前的瞬間總是能夠由於別人的用力而離開胸部,很快仍然恢復兩臂所圍成的一定空間,也就是“開合按勢懷中抱”。如果做到了“掤勁”的這三個技術要求,自己的突出感覺就是自己的手臂就像是斷掉而浮在空氣中的,是沒有主動活動能力的。

手臂這種就像是斷掉的放鬆感覺對於太極拳的進步是十分重要的,鄭曼青先生對此有很深刻的體會,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他這樣寫道:“憶余初習此拳時,楊澄師每日囑餘曰:‘要松!要松!’有時又曰:‘不松,不松。’時或戒之曰:‘不松,便是挨打的架子。’極其至則曰:‘要松淨!’相繼何止複數千遍。余于兩年內聞此語甚至覺頭大如鬥,自恨愚蠢抑何至此?一夕忽覺兩臂已。醒驚試之,恍然悟得松境:其兩臂所系之筋絡,正猶玩具之洋娃娃手臂關節賴一鬆緊帶之維繫得以轉捩如意。然其兩臂若不覺已斷,惡得知其松也?次日與優於餘者較,相顧大為驚異,再三詢問,始知已松,其進境不啻有一日千里之感。”(這段話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回憶我開始學習這太極拳時,楊澄甫老師每天叮囑我說:‘要松!要松!’有時又說:‘沒有松,沒有松。’有的時候又告誡道:‘不松,就是挨打的拳架子。’到了最後還是說:‘要松淨!’這樣不斷重複地對我說了何止數千遍。我在兩年之中一聽到了這話時甚至覺得自己腦袋頓時大得如鬥桶,恨自己為什麼愚笨到了這種程度會總是松不了?然而有一天夜裡忽然夢覺自己的兩條手臂斷掉了,驚醒過來試了試自己手臂斷掉的感覺,恍然悟到了松境原來是這樣的:就是這兩臂與肩頭所聯接的筋腱韌帶正就如玩具洋娃娃手臂的關節是依賴一條鬆緊帶的維繫,因此得以能夠讓別人隨意地將洋娃娃的手臂轉動。(太極拳的松就是這個感覺。)然我的兩臂如果沒有覺得已經斷掉了,怎麼能夠知道這松呢?第二天我(以這樣手臂斷掉的感覺)與原來優勝於我的人推手,對方(因為感覺完全不同了)看著我大為驚異,再三向我詢問是怎麼回事。於是我才知道我終於松了,此後太極拳學習的進程真的有不止一日千里的感覺了。)對鄭曼青先生的這一段話,我深有體會,我深切體會到要使自己儘快具有和不斷增強太極拳的“掤勁”,必須在練拳和推手中時時時刻刻想像自己的兩條手臂是斷掉的,肩臂局部是根本不會用力、主動與動手的,是必須由身體來使得兩條手臂活動的;因為是斷臂,這手臂才既可以因為別人的作用、也可以因為自己體位等的變化而隨之發生移動和旋動等變化,從而實現既具有“阻力”又沒有“頂撐”這樣武術效果的“掤勁”。由於人與生俱來的需要手臂動的習慣反應也就是條件反射就是肩、臂的用力、主動,所以,有的人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有的時候能夠體驗到根本不用力就能夠將別人的攻擊十分順利地化解掉的效果,然而,老師沒有手把手了,由於本能的用力、主動和動手的習慣又出現了,就又化解不了了。可見,沾粘連隨“掤勁”之所以形成最根本的技術原因還是不用力。我也深刻地體會到教別人練太極拳和推手,尤其重要的就是要求別人千方百計地在追求手臂斷掉的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的前提下使得手臂活動,在推手中一定要追求以這樣的方式去化解別人的進攻,這樣,進步會尤其的快。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 07:22:0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 07:22 編輯

(六)沾粘連隨“掤勁”的武術效果

太極拳沾粘連隨“掤勁”的武術效果就是手臂一旦與別人相接觸就能夠:①別人對自己的攻擊會受到一定的阻尼,妨礙了別人對我的攻擊,這樣,自己體位等的變化就贏得所需要的時間了;②阻力對敵人的手臂發生了牽制,使得不能脫離與我手臂的接觸而去作別的攻擊;③阻力對敵人發生了麻痹,使得感到其攻擊發生作用了;④體位變化與沒有頂撐性的阻力能夠使得敵人“終不得力”,攻擊不到自己的身體。由此可見,“沾粘連隨”之“沾”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掤勁”之“浮力”的作用;“沾粘連隨”之“粘連”的形成,“掤勁”的“阻力”有很大的作用;而“沾粘連隨”之“隨”的實質雖是全身反應所形成,而其中“掤勁”的“沒有頂撐”也有很大的作用。由此也可見,重量性的阻力與沒有頂撐性是太極拳“掤勁”具有武術效果的兩個缺一不可的要素。

太極拳的“掤勁”與“開合按勢懷中抱”是不能分開的,這種“懷中抱月”的手臂姿勢使得手臂如同浮于水上的葫蘆總是處於化解別人攻擊的第一道防線,別人很難越過這道防線,比如別人企圖用將我的手臂往下壓撥開,然而,略一壓下,由於我的肩臂是不用力的,因而小臂已經從旁邊浮上來似的到了原來的空間附近反壓在他的手臂之上了;別人企圖用將我的手臂往上抬撥開,然而,略一上抬,由於我的肩臂是不用力的,我的小臂又已經從旁邊沉到原來的空間附近仍然將其手臂擋在外面……正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敵人伏我膊,雖綿軟而不能按下,使敵莫明其妙”,從而敵人就很難接觸到我的胸腹部,許多外家拳的硬碰硬招法就很難有這樣的效果。太極拳如果沒有了這種象浮在水面上的葫蘆既圓膨有阻尼又不抵抗外作用力的“掤勁”,那就如《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所說的“推手時如無掤勁,一搭手後即為人所壓癟,無以相抗”,所以太極拳只要與人相接觸,任何時候都是具有這種極具化解作用的沒有頂抗力的虛性之“掤”的。必須注意楊澄甫先生所說的“膊雖綿軟而不能按下,使敵莫明其妙”不是指硬挺,如果是用力硬挺,他人按也按不下,推也推不動,那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遲重者必以力禦人,便成死手”,如果他人之力大於你,你就必然受制於人了;如果這手臂圓撐的空間位置固定,總是與敵人正面較量,那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板者不知自己之運動,滯者不知敵人之取捨”的“板滯”了,與“遲重”一樣都是“硬頂”,這種“硬頂”談不上“使敵莫明其妙”,要想“以弱勝強”地“人背我順”那是根本是不可能的。然而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卻正是將這樣的“遲重”與“板滯”的“硬頂”當作了“掤勁”津津樂道,比如有的人吹噓一放鬆,他的手臂別人就壓不下去,或者他的腳別人就抬不起來,如果真的是這樣,這也不是太極拳功夫;況且,世界上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因為懸伸的手能夠承擔幾十斤乃至幾百斤的力量,腳能夠抵抗幾十斤乃至幾百斤力量的牽動,這是完全可以應用物體實驗來定量測量確定的,不可能二百斤的力量也壓不下懸伸的手和拉動著地的腳。所以,這種吹噓暴露的是對太極拳的無知和歪曲。

太極拳置敵人於背勢甚至落空,靠的就是沾粘連隨,發勁攻擊人之所以能夠“何堅不摧”也正是因為沾粘連隨創造了有利發勁的前提條件,“舍己從人”是沾粘連隨的特徵,所以,王宗嶽將“舍己從人”稱為“本”。然而,如果僅會推手中的沾粘連隨,卻不會“接勁”,沾粘連隨在實戰中還是發揮不了作用了。所以,太極拳的沾粘連隨還包括了“接勁”。這“接勁”就是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所說的要將敵人實施攻擊的肢體象接飛來的藍球那樣輕輕地接住,既不能讓敵人實施攻擊的肢體對我發生傷害作用,又不能將敵人實施攻擊的肢體頂撞出去,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需十分輕地與敵人實施攻擊的肢體相接觸,而在一旦接觸的瞬間就立即再放鬆與敵人實施攻擊的肢體牢牢地貼附住,這是比推手中的沾粘連隨更加難的技能,只不過,推手中沾粘連隨的手臂是對己對人始終被動的,而這“接勁”的手臂未與人接觸時雖然對己也是被動的,但對人則是完全主動的,然一旦接觸,則必須立即再放鬆而形成推手之沾粘連隨了,李亦佘先生在《十三勢說略》中所說的“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應該就是這樣的意思。而對於“接勁”,如果沒有沾粘連隨“掤勁”的基礎,要想獲得這樣的技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就是說“接勁”鍛煉的基礎仍然是沾粘連隨的“掤勁”。由此可見,沾粘連隨的“掤勁”對於太極拳武術作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七)發勁之“掤勁”

攬雀尾“掤”的姿勢是太極拳發勁之“掤勁”的典型姿勢,這種姿勢對於對方身軀的左右而言,能夠最大範圍地接觸,使得對方很難以身軀的轉動得以化解。太極拳發勁之“掤”不等於僅僅以手臂向外推擊的形式攻擊人,對於太極拳發勁之“掤”的特點是如何的,《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有重要的論述。那就是“若欲發敵,則未掤之先,應往後向下用引勁誘之,使其勁出而顯有焦點,複借其勁而掤之”,並且說“否則對方勢必空虛無由借假,不能掤也”;還指出“掤之地點以人活節或拗處為最佳,蓋使其不易化脫也”。這就是說發勁之“掤”的運動軌跡有點像是老師改作業的對勾,先向自己的下方運動,隨即再倒過來反向前外運動,就像是拍皮球一拍即起,這樣就較容易破壞敵人的站立沉穩並借敵人之力。或者說發勁之“掤”有一個來回折迭的運動軌跡,就是王宗嶽所說的“往復須有折迭”。這種“折迭”與隨人而動的沾粘連隨是不同的,因為這種“折迭”對於對方而言是完全主動的並且是猝不及防極其迅速變化的。由於有了這樣的一個“折迭”,使得對方極難確定頂抗的方向,往往頂抗反而被我所利用,成了對方之所以站立不穩的一個因素了。當然,“先向自己的下方運動”只是舉例,實際上是可以在貼住對方後驟然先向任一個方向運動瞬間再向前運動攻擊的。可見以“掤勁”發人有借人之力或乘人站立不穩的內容,不是單純完全憑自己的勁力。所以,不能將非太極拳武術針鋒相對“一觸即發”拼氣力的小臂向前攻擊技法當成是太極拳之發勁的“掤勁”。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在對方的站立處於穩固的情況下完全是用自己的力量以小臂與手硬碰硬地向對方推按,這種方法顯然是不能認為太極拳發勁之“掤”的。而所謂“掤之地點以人活節或拗處為最佳”,就是“掤”時,要使得對方的身軀沒有轉動閃避的可能,要將對方的身軀如同吞裹住一樣,比如在推手中往往可以使得對方兩手臂在胸前交叉、控制住了對方兩大臂的上部與胸肋部的外側並緊緊地與其相接觸然後發勁“掤”,就是“掤”到了對方的“活節或拗處”了。

發勁之“掤”是太極拳主要的發勁形式,但發勁之“掤”並不等於僅僅是套路中所出現的形式。另外,應該認識到太極拳是變化無窮的,對於發勁之“掤”的姿勢,既應該認為攬雀尾的“掤”體現了典型的特徵,又不應該刻板地將攬雀尾的“掤”當作太極拳發勁之“掤”的唯一姿勢,其實發勁之“掤”在套路中也並不僅僅是攬雀尾,凡是兩手攻擊的拳式,如提手上勢、手揮琵琶、玉女穿梭等也是可以變化為雙手控制對方的發勁之“掤”的。所以,應該認為凡是以臂為主一手或一臂為輔共同與敵人相接觸發勁攻擊敵人的形態都是屬於太極拳發勁之“掤”的。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2 07:05:56 | 顯示全部樓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3:26 , Processed in 0.00744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