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8 12:31 編輯
有數位練傳統武術的網友討論膝蓋不過尖的問題,就有位散打選手提出他的經驗談,稍加整理後如下:
“膝蓋的位置”要在“腳尖”的前面、正上方、或是後面,是可以視需要再做調整,只是移動"重心"的位置而已。
先拿前屈立為例子:膝蓋若超過腳尖,則重心在偏前面的位置,這個動作適合做突進(突然往前衝攻擊敵人),這只是舉個例子。
有時候要攻擊敵人不會做膝蓋超過腳尖的姿勢,因為這個動作太大了容易被看穿,膝蓋位置在腳尖的後方時重心偏後,你個前面那隻腳就會變的比較靈活,可以做提膝防禦(把腳抬起來用膝蓋防禦敵人的迴旋踢),也可以做前腳側踹,後退的速度也比較快,擺明了就是要"防禦",這只是舉個明顯的例子,不能用對打的情況太過認真的探討。
以上兩種站法如果站不好,很容易違背"立身中正"的原則,這是對初學者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為什麼立身中正很重要呢?因為立身中正,人體的"重心"才會穩,所以通常都會要求初學者"膝不過尖",前屈立的膝蓋若是超過腳尖,大腿必定承受較大的壓力,腿力不夠的人這時就會很想"把身體往前頃"讓自己輕鬆一點,上半身的"立身中正"就無法達到了。
膝蓋超過腳尖的確是容易使膝蓋受傷,因為這個時候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比較大,久了可能會造成膝關節中一個拿來做緩衝能力的軟骨磨損,這個軟骨磨掉就沒了,長不回來的,但若股四頭肌肉力量大到足以代償膝關節的壓力,則這時"膝過尖"的動作是可以被允許的。
騎馬立是例外,一樣要保持"立身中正"原則,一整條"脊椎"要與地面"垂直",並且做到"尾椎骨端正",所以做騎馬立動作膝蓋一定會超過腳尖一點。
總而言之,"膝不過尖"不是一項定律,而是一項對初學者的要求,目的是了解立身中正的觀念與防止膝蓋受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