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052|回復: 8

太極拳全體大用解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6 17:3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6 17:36 編輯

斜走單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著封:

按照基本攻防招法運用的方法來理解:如果對方用左手順步直拳迎胸打來,我急以右手勾掛來手腕部以粘連勁勢化解其攻勢,同時進左步踏彼中門、以左手立掌擊打彼之胸膛,這就是“斜走單鞭胸膛占”的基本用法。如果對方用左手順步直拳迎面打來,我急以右手上攔對方手腕裡側部位以粘連勁勢化解其攻勢,同時進左步踏彼中門、以左手立掌擊打彼之面門,亦是“單鞭手”的用法。古有:“左右單鞭任意行”的說法,可以知道“單鞭手”法乃左右起手常用的手法之一。是連顧帶打以守為攻的反客為主之運用法式。

斜走,乃是“斜行步法”,斜行上步的落腳點為,極為講究:落腳在彼中門位置,遠可發拳掌、近可以靠擊、不遠不近曲肘攻打,皆可制勝。能見境生情如此變通運用者,謂之“落步有眼”。此是實施“單鞭手”法制勝的根本,正是拳訣:“手打三分腳打七”的精義之體現。

對方順步左拳擊打我胸部而來,我急回左半身用左手反提對方左肘外部位,封住對方進攻之勢,即時進右步雙手成虎撲式撲擊對方左肋胸部位,即可制勝。此招式運用的關鍵是閃化反提防守、進步變為虎撲攻擊一氣呵成,具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才得其運用之妙!這就是“回身提手把招封”的“提手上式”中的“上式”所蘊涵的攻法之精義爾。此招法運用之妙,在於“先退而後進”的方法上,是體現“進退”法的靈活運用上。

海底撈月亮翅變,挑打軟肋不容情:

海底針式,存在兩種基本用法,一是海底撈月的抄對方之腿的用法,一是海底針式的俯肩靠法(又名七寸靠)。

海底撈月式:腰為一身之中樞,腰勁為全身靈活變動的樞紐。在對方運用腳法踢來的瞬間,疾速俯身撈抄對方之來腿,同時上步起另一手變成“白鶴亮翅”的招式,將對方打翻。

海底針式:當對方運用腳法踢來的瞬間,疾速進步、俯身手做撿物狀、俯肩靠擊對方的胸腹肋部位,即可制勝;如果對方縮步閃過,複進步起手臂挑打彼之軟肋不容對方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挑打軟肋是“白鶴亮翅”的用法之一內容,亦可通過手法的微妙變化挑打對方脖頸、胸部、面部等部位以制勝。

亦可採取巧妙硬接對方手臂的方法,攻擊彼之軟肋以制勝。如:對方以右手拳掌迎頭打來,我斜進左步運用左手小臂疾向上迎挑之;在挑架的同時,出右手直拳擊打對方的軟肋部位,動作疾速敏捷,使對方來不及還手而被擊出跌翻了。

摟膝拗步斜中找,手揮琵琶穿化精:

對方運用手法攻擊小腹或運用腿法踢來,高不過膝時,急速屈身以手從內向下、向外“摟”之。運用此式摟時要“大摟”。所謂“大摟”,是指出手上護著上身正面和兼顧著膝下的防禦法式。在運用摟法的時候,對方亦同時向我胸腹、頭面打來,故而不能單純運用防禦腳踢的手法,在運用一手摟迎對方的來勢時,要同時發出另一手直奔對方的胸部擊去;因為拗步路線是斜上方位的進步法,故而手法要在觸及胸部的斜方位中找到對方受擊之“脊椎實中”的位置發之必中。因為“斜中找”正擊的方法才能使對方容易失去重心,被擊跌出以勝之,此是“斜中找”的精華所在。

手揮琵琶,乃是起手反關節的用法,繼而實施穿手化解對方的防守反擊而運用撲擊的方法戰勝對手的法式。拳訣雲:“好漢怕三穿”,就說的是手揮琵琶穿化精的不攖人之力的穿手之用法巧妙的意思。

如對方以右手向我的正胸打來,我微進左步起雙手左手掌在前拍擊彼之肘外部,同時右手掌拍擊彼之右腕內側,左右兩手掌同時拍擊到位,此乃手揮琵琶式反關節的用法,用法要輕靈敏捷,彼必不能化解;如果對方在我雙手實施手揮琵琶式的反關節法式已接未觸的瞬間,運用松沉右手臂的方法化解,同時左手掌擊我面門而來,我就勢順勢在微進左步左手下按彼之右肘彎,右手上穿起直接撲擊對方的面門,彼受此穿掌的撲擊必跌翻而敗矣!此穿掌的巧妙用法,乃是採用不招不架,就打一下的方法,故曰:“穿化精”以喻之。之所以能連續實施以制勝,實際上在於步法的及時調整進步到位是根本的原因。

貼身靠近橫肘上,護胸反打又稱雄:

攻防手法的實施,極為講究 “手為頭外門,肘為內二門,肩為內三門”的三門連擊用法的;故知,三門的手、肘、肩雖然是三個門戶、三道防線,同時又是出奇制勝的三支奇兵。拳訣雲:“遠拳近肘貼身靠”,“遠了拳擊,近了靠跌,不遠不近,肘打膝沖”,這是運用三門法、三支奇兵攻防的基本法式。也就是說當我進攻到對方的二門內或對方進攻到我的二門內,就要運用肘擊的方法勝之;當我進攻到對方的三門內或對方進攻到我的三門內,就要及時的運用胯、肩、腹肋的靠擊法勝之。

例如:當我運用雙手捋住對方的手和臂運用捋法時,對方乘我捋帶之勁勢,進步俯肩向我胸部擊,他的勁勢是直線向前的,或者說是“豎勁,”我運用屈肘左右橫擊的方法,乃是採取橫線運行的橫勁,使對方所來的豎勁落空,又遭到我的橫勁的擊打,其必敗矣!這在太極拳把法中占了一個“肘”字。


護中反打是說的運用肘法和拳法相互變化的複合用法。此法和橫肘運用方法迥然不同。例如:我右手和對方右手接觸,以左手從右手腕下撥迎對方的右手碗裡側,同時進步以右肘尖向對方胸部沖頂擊打,對方必用左手推按我的肘部掩護,此時我用左手從自己肘後摘拿對方左手腕,同時右肘稍微裡合以右手反背捶劈砸對方面門;或左手由自己右手臂上出搬壓對方左手腕,同時右手臂稍微抽撤下旋,右手以右肘尖為軸心急甩右拳作圈形,有自己胸前翻出,向對方面門劈砸進擊。

上述這兩種基本接手進肘護中反打又稱為雄打法式,即英雄打的法式。

進步搬攔肋下使,如封似閉護正中:

對方右掌順步奔我胸部正中擊來,我急進左步起左手下搬其右肘,對方微撤右身化解的同時起左手攻打我面門,我疾起左手上攔其左手臂外側,同時乘機出右手向其左肋下進擊,在進右手的同時,要上右步與手取得一致行動;如果對方以左手順步來攻時,我就急進右步起右手下搬其左肘,對方微撤左身化解的同時起右手攻打我面門,我疾起右手上攔其右手臂外側,同時乘機出左手向其右肋下進擊,在進左手的同時,要上左步與手取得一致行動。這就是“進步搬攔肋下使”的基本法式。
如封似閉式乃是保護正中門不受對方侵犯的拳勢。其用法是:當我右手的肘部或腕部被對方左攔住時,要及時出左手,從右肘底部直向右手腕部接應,取掩撥的式子,這樣可以救出被封攔的右肘或手腕,右手便可乘機反掌拍擊對方的臉面,如果對手出右手來遮攔,我右手就勢下掛其手腕,複起左手正掌拍擊對方的臉面以勝之。如封似閉式的護中的意思,就是保護自己的中門和肘彎部位,不讓對方占位搶得先機的法式,這是常用的攻防技術法式。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6 17:38: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6 17:38 編輯

十字手法變不盡,抱虎歸山采挒成:

雙手小臂交叉胸前、手心向著自己臉面的架式,名曰:“十字手法”。然而,各種方位的雙手小臂十字交叉的方法,都可以稱為“十字手法”。可以說太極拳的種種攻防手法,全都可以由各種雙手十字交叉的法式中“交接替手”的方法中變化出來,故曰:“攻防手法十字變,十字變化無窮盡”。簡單的說,十字手法不外是雙手一開一合的變化;然而開有開的法則,合有合的法則,開合有秩序法度;就其用法不外是一顧一進擊的法式,體現的是“顧打同時”,才是運用的至妙的所在。進與顧同時,顧與打同時,所謂“整齊化一”者,此也!進顧打不可有快慢,是為均勻,不然在實施時就要出現措手不及的可能而落敗了。

如進步法: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手腕一手擊打對方面門,即可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肘彎一手曲肘擊打對方胸腹,即可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肘彎一手下垂以肩靠法擊打對方胸腹,亦可哥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撤步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手腕一手反掌擊打對方面門,亦可勝之。

如撤步法: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撤步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手腕一手反掌擊打對方面門,亦可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撤步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手腕一手曲肘擊打對方肘外,亦可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撤步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手腕一手旋轉到對方後背處擊打對方後背當心同時進一足下攔用足後跟後踢其足踝處,其必跌僕在地,亦可勝之。此名“剪打、剪摔”,古歌訣說:“仙人背後把人傷”即此樣用法。

由上所述,可知“十字手法變不盡”句的精旨妙諦了。此條與進步七星合而觀之,妙趣橫生矣!

“抱虎歸山”在太極拳法十三勢勁別中占“採、挒”二字。採、就是摘取的意思,拳法中分為“上摘下採”,即向上者為摘法;向下者為採法。訣言:“採在十指”,說明運用下採的的方法,乃是運用手指向下迅速的抓捋的方法,可使對方跌僕在地!採法的運用,是使對方向自己身體的左右側跌僕。

當運用右手下採法採捋對方右手腕,對方有回奪之勢,則就勢進步起左手展肱骨用左手小指側挒打對方右手臂的肘彎肱骨部位,則對方必向其身體右側方跌翻。

訣言:“挒在展肱”。這就說明挒法的運用,在於展開自己的肱骨,以手小指外側擊打對方的肱骨部位,使其向彼之身體左右側跌翻的法式。所以說“採、挒”乃是相對應的手法。而抱虎歸山式的技擊用法,內中存在採、挒連續運用的法式,故訣言曰:“抱虎歸山採挒成”,此真是說出了“抱虎歸山”式的連續技擊方法的精妙所在。

肘底看捶護中手,退行三把倒轉肱:

肘底看捶存在兩個技術概念的意思,一是自己出手,另一之手要成捶看住所出之手的肘部,以備對方攔截侵犯,當對方攔截侵犯時就可以及時運用掩撥摘捋的種種手法救護而取得變化的主動權;一是得勢進攻對方的時候,一手看住對方手臂肘頭部位,另一手成拳乘機從其肘下進攻擊打彼之肋脅部位,即可制勝。

拳訣雲:“中節不明全身是空”。上述兩方面內容,都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即出手進攻的時候,做好自己防護中節肘頭部位的準備;當實施中平手法攻擊對方的時候,要“不攖人之力”的看住對方的肘頭部位,才能實施從彼肘下這條暗道達到擊打對方肋脅部位以制勝的目的。這就是“肘底看捶護中手”句的練用之精旨妙諦。
退行三把倒轉肱:乃論說的是連續運用“退”法中取勝的“倒轉肱式”的實戰運用時的秘訣,這在十三法中占了一個“退”字。亦可以說是“敗中取勝”的法式,這是太極拳中有意設計的一種有效地招法,是在時刻的提醒修煉者:不能只有進攻才是制勝的法寶,有計劃的以弱示敵,運用假敗的手段誘敵深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反敗為勝,一是制勝的法寶。

當對方實施進攻手法的拳勢兇猛,我自己一手運用不攖人之力的轉動自己肱骨之接手引領的法式,另一手假作撲擊對方面門的虛勢。當對方認為我的拳勢軟弱可欺,實施劈砸手法進擊,我就連續三次同樣的運用自己一手運用不攖人之力的轉動自己肱骨之接手引領的法式,另一手假作撲擊對方面門的虛勢,達到誘敵深入驕狂其心而失之戒備,如此退到第三步的時候,正當對方劈砸我前手臂的瞬間,我的後足蹬進另一手用掌撲擊對方的面門,其必後仰跌翻而落敗矣!這就是“倒轉肱式”之用法的基本概念。

然而,在實戰運用中,並非連退三步。有時一個縮步、一個卸步,就能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退中進擊以制勝的效果。

墜身退走扳挽勁,斜飛著法用不空:

第一句是說明運用“倒轉肱式”的退法走化的法式,要運用腰為中樞之松沉的身法退走的法式,手法要運用裡搬法的沉肩墜肘的板、挽勁勢,才能引領對方前進落空而自己又不失中正安舒的掤勁。如果是運用或左或右腰為中樞之半身的旋轉之引領走化的法式,可有兩種手法的運用:一是逆纏的裡扳手法;一是順纏的外挽手法。運用這兩種旋轉的板、挽手法的共同點,就是在實施的過程之始終,運用腰為中樞之松沉的身法,沉肩墜肘的手法,以身法帶動手法的掤勁不失,必須是不攖人之力的“靠吃”法式才能達到牽引對方而又不驚動對方的目的,這才給進一步伺機施手用招、施招用手奠定的制勝的基礎。這就是“墜身退走板挽勁”句的精旨妙義。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6 17:41:32 | 顯示全部樓層
斜飛式,乃是左、右手臂順步斜橫向外展的手法。繼前面“墜身退走板挽勁”的引領對方到自己得機得勢的位置時,即可運用“斜飛式”的招法戰勝對方而不會出現落空的現象。這就是“斜飛招法用不空”句的精旨妙義。

運用“墜身退走板挽勁”的方法創造有利的戰機,其接續手段並非“斜飛式”手法的一個法式。如果以七星拳法的概念認識,後續手法就多的很了。如白鶴亮翅的用肘、海底針的靠法、撇身捶的擊打、單鞭手的掌法等等,多的數不清。然在實施各種後續手法,全憑對方的變化之勢隨機而用的法則不變,這就是太極拳施招用手、施招用手的“順隨施招用不空”的精旨妙諦。

海底針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海底針的招式,乃是運用靠法制勝的的法式。如對方左中平式順步直拳擊我胸部而來,我則起右手臂由上下披對方左手臂裡門,俯身肩靠對方胸腹部位以勝之(右手式亦如此法)。這就是“海底針要躬身就”的說法之運用的精旨妙義。訣雲:“俯肩一靠破銅牆。”說的就是海底針式妙用的所在。故知海底針式,在十三法中佔有一個“靠”字的意義了。

在和對方互相搭接右手臂時,運用先發制人的進法,就是在搭接右手的同時,要迅速地發左手,順對方的右手臂下向上穿出,並且要用左肘作出接骨鬥榫的小臂托架的架勢,把對方的小臂托架起來,亮出對方的右肋胸時,急用右立掌(要與左手掌虎口相對的方式)直奔對方胸肋進擊,彼必敗矣!這就是“扇通臂上托架功”的說法之精旨妙義!

撇身捶打閃化式,橫身前進著法成:

如果對手對方以靠吃拿閃化(即不攖人之力的極快的轉動)的方式向我側身來攻擊時,我就運用不招不架的橫身撇身捶的招法向對方胸肋部位進擊,每有招法突然之對方意想不到的制勝效果,這就是“撇身捶打閃化式”句的精義。

如果對方將我的撇身捶式的攻擊閃過化解,而又向我側身進擊,我就進步橫身運用撇身捶的法式再向對方胸肋部位進擊,亦能取得制勝的效果。這就是連續實施同一招法的進攻手段,術語曰之:“打一打二不二法門”的法式。這就是“橫身前進著法成”句的精義。

腕中反有閉拿法,雲手三進臂上攻:

手法攻防變化技術中存在拿法和閉拿法的分別。閉拿法,就是如何破壞對方拿法的方法。然在閉拿法中存在:打破法、反拿破拿法兩種方法。

打破法:我的右手腕,被對方右手捋住的時候,就要急用左手,把對方捋住我手的右手,用力按住;同時墜身下拉對方的手,讓對方身體向前俯彎,這時就把我被捋住的右手腕奪出,同時向上反出即刻奔向對方的頦下托起,在奪反右腕時,要用左手緊按住對方的右手腕,才是閉拿法的關鍵。

如腕中反拿閉拿法:我的右手腕,被對方右手捋住的時候,我即時鬆開自己的勁勢,反叼拿對方的右手腕或小臂,使對方不得變化;同時左手實施攻擊手段,擊打對方的肋脅、臉面,即可取得勝利。

雲手三進臂上攻:當對方運用順步右直拳擊打我面門而來,我急進左步起右手挑攔,同時起左手從對方的右手臂下向上穿出,並用左肩直抵對方對方右腋下,把對方右臂稍微抗起時,疾速用肩靠勁勢反抖,我左手同時向外橫撥,彼必敗矣!注意此手法,力點位置在反抖勁勢的運用上。

雲手三進撩陰打:當對方運用順步右直拳擊打我面門而來,我急進左步起右手挑攔,同時起左手從對方的右手臂下向上穿出,並用左肩直抵對方對方右腋下,左小臂將對方右臂架起,同時右手臂下迴旋以掌心撩打對方下陰部位,即可取勝。

此兩個變手法式,都是因為:右手先進架其右手腕,複進左手挑其右手臂,三進肩靠抖擊或右手撩陰,所以名曰雲手三進法。故而,雲手在太極十三字中,占了一個進字。

高探馬上攔手刺,左右分腳手要封:

高探馬式,就是左手上攔手、右手順纏(反之亦然)的刺咽紮喉的“攔打”手法。此手法快捷無比,自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制勝效果。

如果對方順步左直拳向我面門擊打而來,我即進左步起右手上攔化解其攻勢,同時運用左手順纏掌(手心向上)迅速相對飯的咽喉、面部直刺。

如果對方順步右直拳向我面門擊打而來,我即進右步起左手上攔化解其攻勢,同時運用右手順纏掌(手心向上)迅速相對飯的咽喉、面部直刺。這就是“高探馬上攔手刺”的精旨妙諦。

分腳,有踢腳和蹬腳的分別,踢腳運用腳尖部位;蹬腳運用腳跟掌的部位;側身蹬腳運用腳外沿邊棱部位。正身踢腳、蹬腳有左右踢腳、蹬腳、十字蹬腳的區別;還有高級用法的轉身蹬腳。其區別在上面手法運用的方法上,基本上分為裡裹手的左右蹬腳和外裹手的十字蹬腳用法。踢腳以腳尖部位、蹬腳基本上以腳掌根部位踢擊、蹬踏對方的膝、腹、肋脅等部位為主。踢腳、蹬腳在實戰中具有極大的威力和制勝效果,是下盤攻防基本技術功夫。

我要運用腳法踢、蹬對方的肋脅、腹部的時候,必須先運用攔、裹、掀、劈、捋、分等種種防守手法將對方的手控制住是方可實施;這樣可以防止我的腿被對方利用而導致失敗的現象發生。訣言:“兩手相加敵擾攘,無心思到下盤傷。”這就是“左右分腳手要封”句的“手要封”的精義。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6 19:06: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6 19:10 編輯

轉身蹬腳腹上占,進步栽捶迎面沖:

轉身蹬腳的運用特點是:在與對方交手,倘如沒有運用手法攻擊對方的機會時,利用疾轉身法出腿,直奔對方腹部位置上蹬之、踹之以制勝;或是運用手法誘敵深入再疾轉身法出腿,直奔對方腹部位置蹬之、踹之的轉敗為勝的招法。這就是“轉身蹬腳腹上占”句的攻防技術實施的精義。

栽捶,用逆纏拳式直接搗入之法,形態類似手心向下手背向上的沖拳。然而,其特點是捶之勁勢具有滲透深入的擊打能力,故而名之曰:“栽捶”;基本上分為上栽捶和中栽捶、下栽捶三種法式。上栽捶,用於攻擊對方的頸部、臉面;中栽捶,用於攻擊對方的胸部、大腹、肋脅;下栽捶,用於攻擊對方的小腹部位。運用栽捶,分為進步栽捶和退步栽捶兩種法式,都具有極強大的攻擊威力。現在所說的“貫通力”,就是栽捶的勁勢之描述。

這裡所說的“進步栽捶迎面沖”,是論述的“上栽捶”的運用方法。運用的技術手法類似于“高探馬”式,然高探馬須用另一手作防守開路,栽捶乃是不招不架只打一下的法式;亦可以另一手運用防守開路的法式來運用栽捶,這要看自己的攻防技術水準來定奪了。

例如:當對方運用順步右直拳向我面門擊打而來,我進右步同時起左栽捶向對方臉面擊打,運用不招不架只打一下的方法,即可制勝;當對方運用順步左直拳向我面門擊打而來,我進左步同時起右栽捶向對方臉面擊打,運用不招不架只打一下的方法,即可制勝。

這兩種栽捶法式,亦可以當對方運用右直拳向我面門擊打而來,我進右步起左手上攔截彼右腕裡側化解其攻勢,同時起左栽捶向對方臉面擊打,即可制勝;當對方運用順步左直拳向我面門擊打而來,我進左步起右手上攔截彼腕部裡側化解其攻勢,同時起左栽捶向對方臉面擊打,即可制勝。這就是“進步栽捶迎面沖”句的實施之精旨妙義。

反身白蛇吐信變,采住敵手取雙瞳:

吐信的攻防技法,有白蛇吐信、黑蛇吐信的說法,在傳統拳術中分為兩種法式:白蛇吐信,乃手法刺喉的法式;黑蛇吐信,乃是腿法踢襠的法式。

白蛇吐信的手法,在運用時,就是對方直拳來擊打我的胸、面門,我用一手采捋住對方的攻擊之手,另一之手成雙指叉狀態,直取對方雙眼刺之。然在具體攻防較技時,亦有出手詐敗反身退走,乘對方追趕而來,突然轉身一手護住另一手,直取對方雙眼刺之,此即“反身白蛇吐信變,采住敵手取雙瞳”句的精旨妙諦。

右蹬腳上軟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當對方出拳攻擊我的胸面而來,我用雙手交替的方法將對方的雙手控制住,同時起右蹬腳踢踹對方的軟肋脅部位以制勝,此即“右蹬腳上軟肋踹”句的精旨妙諦。左蹬腳亦然。

披身伏虎式,就是側身搶外打裡的招式,大約類似“扇通背”招法的運用。只不過披身伏虎運用的是旋轉旋進的法式;扇通揹運用的是擰轉直進的法式而已。

例如:對方順步右直拳擊我而來,我速起右手進左步採捋對方右手腕部、左腳落在對方的右腳外側後方,左手勾挽對方右肘彎,右手變拳擊打對方右乳頭部位;再有一法:當自己的左步落在對方右腳外側,彎曲左手成拳,擊打對方的右肋後部位,同時右手亦成拳擊打對方的右乳頭部位,左拳與右拳要相錯對擊,而左右兩拳成一點擊打之勢,乃是關鍵。如果分出現後,乃不得要領。這就是“左右披身伏虎精”句的實施的精旨妙諦。此法亦名“釘心捶”,是雙拳同時擊打對方前後心的法式。能如此實施,只是步法的落位點來決定的。

上打正胸肋下用,雙鋒貫耳著法靈:

“上打正胸肋下用”句,還是論說披身伏虎式的用法要領的,就是前後兩拳,往上要打對方的胸乳部位,往下就要大軟肋部位,才算披身伏虎式運用的精妙!

單風貫耳、雙風貫耳,都是較技中隨機用勢常用的攻防手法。當我運用虎撲手,對方雙手下按破解,我隨機順彼下撥按的勁勢,雙手分別左右向上旋繞成拳或掌直奔對方兩耳,取雙對拳、掌的方式猛擊打對方雙耳的方法。

單風貫耳、雙風貫耳,不單能夠面對面的正面應用,亦可以側身分出長短手的來運用,這樣適用的機率就相應的多了,這就是“雙風貫耳著法靈”句具體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精旨妙義。

左蹬腳踢右蹬式,回身蹬腳膝骨迎:

前面有右蹬腳上軟肋踢的說法,此句訣言又說左右蹬踢、蹬踹,說的是兩個內容:一是自己有左右蹬腳的用法;一是當對方起右腳蹬踢我的膝骨而來,我起左腳蹬踢對方的右腿,即可破解其攻勢。此乃“以其人之法,還致其人之身”的法式,而又是靜以制動的“剛發他力前”的具體用法的一種提示。

如果和對方較技交手時,對方攻勢緊迫逼近,來不及抬手還招,隨機回身閃化避開,急以腳踢方式,向對方膝下軟骨蹬踢,亦可制勝,這就是“回身蹬腳膝骨迎”句具體實施時的精旨妙義。

野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野馬分鬃式,屬於側身運用手掌和手臂攻擊他人的法式。重在不攖人之力的順勢借力來運用,效果最佳。

如與對方交手時,對方的左手捋住我的左手腕,我乘其捋手的勁勢急進右步同時起右手掌托拿對方的左腋下順勢發放,彼必跌翻矣;或是與對方交手時,對方的左手捋住我的左手腕,我乘其捋手的勁勢急進右步同時起右手從對方的左腋下順勢穿進以左手臂外側順勢推進展放的勁勢發放,彼亦必必跌翻矣!這就是“野馬分鬃攻腋下”句的具體運用的精旨妙諦。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6 19:09: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6 19:13 編輯

玉女穿梭式,存在上、下、左、右四種化解、攻擊對方的方式,所以名之曰:“四角封”。即玉女穿梭手能夠封住對方向我的上門、下門、左外門、右外門四個方位的進攻,同時我又能從上門、下門、左外門、右外門四個方位運用不同的攻擊技法將對方跌翻在地的。如果以太極拳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法的運用來說,玉女穿梭手都能夠隨機順勢的運使出來。

如:與對方較技,幾次試探,對方的掤勢非常嚴謹,我不能得機進手,就要左手按住對方的右肘,順其下式化解的勁勢,運用右手撲擊對方的面門;左手按住對方的右肘,順其上抬化解的勁勢,運用右手撲擊對方的軟肋部位;左手按住對方的右肘,順其右旋化解的勁勢,運用右手撲擊對方的胸腹部位;左手按住對方的右肘,順其左旋化解的勁勢,運用右手按住其右小臂部位,同時起左手撲擊對方的右肩髃穴部位。此四法皆可將對方跌翻以勝之。這就是“玉女穿梭四角封”句的精旨妙諦。所謂“四角封”,就是封鎖住對方四向變化而得以制勝的意思。

搖化單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此句繼續說明玉女穿梭式的用法,要點著重在把握對方單臂的動向猶如托在手上一般聽探的清楚,才能繼之隨而實施四向動變之有效地攻擊手段以制勝。這樣,不管是以左手看住對方的右肘,還是用右手看住對方的左肘,運用的方法、準則是同樣的。這就是“搖化單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句的精旨妙諦。

單鞭下式順鋒入,金雞獨立占上風:

如果對方採用由上向下的招法向我擊來,我急順其來勢向下運用不攖人之力的“靠吃”法熨貼順隨,等對方下擊之勢落空,我即運用貼隨的手撩擊對方陰部或腹部以制勝。運用此法的關鍵是運用撩陰手法時,同時運用腰、胯、膝三個關節由屈而伸之勢向前衝擊,才能是渾身的整勁之勢。這才是“單鞭下勢順風入”句的實施之精旨要義。

金雞獨立,就是一腿屈膝提起,一腿直立的架勢。此時有兩種用法:一是提膝擊打對方下陰、小腹或背後以足根勾踢對方下陰或小腿明骨;一是下跺對方足弓腳面。但是,運用時必須有上面的手法為配合,方能取得制勝的效果。否則,不得其要領耳。這有歌訣為證,以資對照,錄而並解之如下:

十三、問曰:用膝可以敵人,何也?

答曰:在推上擊下。

兩手相加敵擾攘,無心思到下盤傷。
橫直撇膝因穴道,縱是英雄也著忙。

《張橫秋秘授跌打抓拿拳譜千金秘訣》

闡釋:
用“膝”在攻防較技中即可以防守破解對手向我下盤的攻擊,又可以各種膝擊的方法攻擊對手的中、下盤,奏效顯著,其道理何在?原因何在?技法為何?

答:膝乃全身的“七星”點位之一,又是下盤腿法、步法的“三才”中樞之“人才”的部位。是地戶的三道防線之一,膝為二道門戶。而腳(踝)、膝、胯,是下盤的三道門戶防線,同時又是三支奇兵,在較技中,皆可即時出奇制勝;又可回防固守無隙。故膝具備著提上擊打,下跪擊打,裡扣、外撇的橫向擊打,乃前後左右的擺動擊打對方樁腿等攻防能力,乃是正常技術方法的。即攻防點位的全方位擊打和防守能力。膝擊屬於下盤之法。

較技時,雙方手法攻防拆變不可開交之際,這時誰也想不到下盤膝擊至勝的方法。其實,此時此刻正是用膝攻擊對手下盤最好的時機。故于平時多加習練各種膝擊方法,熟而又熟,必能在與對手攻防變化不可開交之際相機而用,易獲勝利。此乃出奇制勝之法。

膝擊可有,直膝擊打,橫膝擊打兩種基本形式;有提膝擊打、跪膝擊打兩種姿勢。如橫提膝擊打對手大腿的市風穴、環跳穴、血海穴、箕門穴;少腹丹田氣海穴、關突穴、臍中、中腕,直膝跪擊對手的梁丘穴、陰市穴、伏兔穴。搖擺法的膝擊打對手樁腿的陰、陽陵泉穴,委中、承山穴,撇膝擊打亦如是。還有搖膝轉打配合腳勾的反關節摔法。可有破解對手抱腿摔或黑狗鑽襠的直提擊打對手面門,橫膝擊打對手太陽穴,頰車穴的用法。或採用飛身跪擊對手頸、背的跪砸擊法。更有正面對敵的飛身抱頭雙膝直擊對手胸部,胃脘部的兇猛方法。故較技中一旦被膝法擊中,常有疼痛難忍,力不能支而慘敗,就是鐵打的英雄漢,著了膝打重擊的道兒,一樣會忙亂而自顧不暇的。

故平時多練膝擊諸法,純熟達到出擊自然而然,能與各種攻防招法配合緊密無間,方可在較技中至用,而能出奇制勝。也就必然能出奇制勝了。但運用於切磋較技中,最好不用重擊傷人之法,才是武德淳厚的表證。

與人攻防較技,當與對方糾結在一起時,我挑起對方手臂,就疾起一腿,用膝蓋頭撞擊對方襠部,緊接著腳落蹬踏對方的腳面足弓,即可制勝。如果落腳下踏的同時,另一腿屈膝提起,使全身之勁勢向下踏擊,又名“千斤墜”法式。由此可知“金雞獨立占上風”句的精旨妙義了。

提膝上打致命處,下傷二足難留情:

此句進一步說明金雞獨立的招法運用得當是非常兇狠嚴厲的手段,如果運用提膝向對方襠部撞去,對方就存在有性命的危險了,如果運用腳法下跺對方足弓腳面,對方就會存在毀傷雙足的危險。故而,在切磋較技的攻防變化中,不可輕易運用。這就是“提膝上打致命處,下傷二足難留情”句的精旨要義。只有達到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懂勁功夫,具備掐手功夫能力,才能運用實施達到“用必打犯,而不傷人”的境地。


十字腿法軟骨斷,指襠捶下靠為鋒:

十字腿,顧名思義,就是上面運用雙手式的開手勢,下面運用腳法的蹬、踢動作攔截或蹬踢對方膝蓋、膝下明骨、軟骨部位,達到攔截或攻擊制勝的效果。從“十字腿發軟骨斷”的句意來理解,可以看出十字腿法的威力了,故運用時要格外精心,才不被對方所損傷,亦不損傷對方!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6 19:15: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6 19:24 編輯

指襠捶、海底針的運用方法中,出了擊打對方下陰、小腹部位的用法;還有借勢用勢的靠法蘊藏在其中。而所用的靠法,就有“俯肩七寸靠,側身肩側靠、肩後靠,下勢腹肋靠,大法背折靠”等數種之多。

如我以右手指襠捶法攻擊對手,在對方運用右手採捋我的右手臂瞬間,就勢借勢進步運用右俯肩靠法勝之;如果對方運用左手外採捋我的右手臂的手法,我就勢進左步運用左肩靠彼之胸腹以勝之;對方運用右手採捋我的右手臂往其右邊捋帶的勁勢較大瞬間,就勢借勢進步運用右肩側肩靠法以勝之;如果對方運用右手採捋我的右手臂往其右邊捋帶的勁勢較大,就勢借其勁勢進步運用右肩後以肩後胛骨部位的肩後靠法以勝之;對方運用右手採捋我的右手臂往其右邊捋帶的勁勢強大,就勢借勢進右步運用左肩的肩後靠法以勝之,此名“背折靠”。

由此可以看出“指襠捶下靠為鋒”句的精旨妙諦了。鋒者,先鋒之謂,亦是鋒刃的意思。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胯虎閃正中:

上步七星式的用法基本上和十字手法的運用方法相同,同是取十字手防守的式子,所連續而用攻防手法都是由十字手法變化出來的。

七星是指頭、肩、肘、手、胯、膝、足等七個部位為攻擊點位;上步七星和十字手的一點區別,就在於上步七星主進攻取勢的施手用招、施招用手以制勝;十字手法則可進攻取勢,又可以退步取勢以制勝。

雙手小臂交叉胸前、手心向著自己臉面的架式,名曰:“十字手法”。然而,各種方位的雙手小臂十字交叉的方法,都可以稱為“十字手法”。可以說太極拳的種種攻防手法,全都可以由各種雙手十字交叉的法式中“交接替手”的方法中變化出來,故曰:“攻防手法十字變,十字變化無窮盡”。簡單的說,十字手法不外是雙手一開一合的變化;然而開有開的法則,合有合的法則,開合有秩序法度;就其用法不外是一顧一進擊的法式,體現的是“顧打同時”,才是運用的至妙的所在。進與顧同時,顧與打同時,所謂“整齊化一”者,此也!進退顧打不可有快慢,是為均勻,不然在實施時就要出現措手不及的可能而落敗了。

如進步法中: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手腕一手擊打對方面門,即可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肘彎一手曲肘擊打對方胸腹,即可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肘彎一手下垂以肩靠法擊打對方胸腹,亦可哥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撤步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手腕一手反掌擊打對方面門,亦可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手腕一手看住對方另一手進步提膝攻擊對方襠部,即可勝之;當對方順步直拳攻擊我頭面而來,我以十字手法上架攔截,旋轉身法一手采捋對方手腕一手看住對方另一手進步屈膝用腳跟勾住對方一足踝用胯下切其小腿,其必後仰跌翻,自可勝之。

由上述內容可知,進步七星的使用必須由十字手法開始,而必須進步運用有效地後續手段,即七拳打法才能奏效。這就是“上步七星架手式”句的精旨妙諦。

退步胯虎式,屬於敗中取勝的法式。當和對方攻防較技,雙方接近時,對方的進攻之勢過於猛烈不願意運用對法降服對方及發生頂撞或來不及還手用招,就要即時運用撤步方式的閃開正中定橫中的法式,再乘對方之來勢可以進攻的點位疾而進擊之,自可取勝。有關這方面的技戰術的運用之妙,前賢亦有論述,以資對照,錄而並解之如下:

問曰:弱可以敵強,何也?

答曰:在偏閃騰挪。

偏閃空費拔山力,騰挪乘虛任意入。
讓中不讓乃為佳,開去翻來何地立。
《張橫秋秘授跌打抓拿拳譜千金秘訣》

闡釋:

柔勝可以剛,弱可以勝強,這又是什麼原因?存在什麼道理呢?此問直指傳統拳學真諦,具有普遍性的意義。應該用什麼方法才可以做得到呢?

此問題的提出帶有普遍性的意義。初習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者可能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強勝弱”是人們很容易認識到的現象。而先賢們在強勝弱這一必然規律基礎上,專門深化地研究了弱勝強,即如何使弱與強向各自相反方向轉化的道理、法則、方法、規矩、規律,而使弱者能夠戰勝強者成為事實,這方面的成果,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中極其驕人的核心之靈魂部分。然此“弱與強”的相對比較之說法,所謂弱者,乃指“柔外剛中”的內家拳法者。所謂強者,乃指“努筋突骨”的外家拳法者。正是古人所分辨明白者:尚巧者為弱者,尚力者為強者。這樣,所謂的“弱”和“強”的所指,也就不易混淆了。此中再以四象分強弱。則無誤矣!


答:道理是“無爭為爭”,方法在於偏、閃、騰、挪。任何一個習拳者都會廣泛的與人切磋較技,所遇者有強有弱。古人雲:“遇弱可以力擒,逢強就要智取”。遇強如何智取戰而勝之呢?原則是以“無爭為爭”;方法在於不與之正面對爭、直接衝突,不給強者以用強之機,如“順其勢、借其力;讓力頭,打力尾”。在“偏閃騰挪”法中求得勝利,以上便是以弱勝強的基本方法、準則。即先為不可勝,然後圖謀之。正如老子所說:“反者道之動,柔者道之用。不與人爭,天下莫能與之爭”。拳道用柔,在不與人爭,能以弱勝強的道理即在於此。何神秘之有?正如拳決所言:“在乎用法莫蹉跎”。

偏閃的方法,就為了避開對手實力強大的攻擊鋒芒,造成對手攻勢落空,這可使其拔山般的攻擊力量白白浪費。隨之步法的騰挪,即可載身乘對手空隙之處由我任意而入,繼而發招用手,可立勝對手。可知“偏”是避其鋒芒,閃是貼對手之腳步而閃去,騰挪是繼而閃進,閃去複又閃進一氣呵成,體現了‘避實擊虛’的閃即打,打即閃,逢進必閃,逢閃必進,攻防同時體現的精妙之攻防拳法。此乃歌訣第一、二句說明的弱可勝強的戰略法則,戰術之方法。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6 19:18: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6 19:25 編輯

應特別注意,偏閃,是偏移閃過我被擊的部位,讓過對方拳勢的鋒芒力頭,而我的中軸、中樞是絕不能讓與對手控制的,此即“讓、中不讓”。“中”必由自我心機控制,才能自身中正安舒,做到貼步閃的恰到好處,才能空費對手的拔山之力的攻勢,才能即時以步法騰挪進身從敵空虛之地進擊。“讓、中不讓”,正是攻防施招用手的基本法則之一,誰能做得比較準確,誰就是運用偏閃騰挪以弱勝強的功法之最佳者,這就是歌訣第三句所表達的內容。

“閃”是避開對手攻勢的鋒芒,無隙而退:又是複來進身攻擊對手,乘隙而進。步法的騰挪是身雖閃開,繼又複翻而來,至其最佳擊敵位置,站其位拔其根,跌翻對手。對手已跌,何有其立身之地!此為第四句歌訣“開去翻來何地立”之一意爾。

但我能偏閃開對手的攻擊,複翻而來到攻擊對手之地,而此地是有講究的,步法戰位不對,有反被對手擊打跌翻之險惡存焉。雖在前面“偏閃、騰挪,讓中不讓”都做得皆佳,唯此翻來一步站位不當,也會出現貽誤戰機而失敗的局面。故步法講究“步要有眼”,步法有眼,則站位得當,才能站必是處。步法無眼,站必不是。然此“站必是處”,又有講究;“站必有眼”,又有說法。站遠者,手擊;站近者,靠擊;不遠不近者,肘擊。故知“站必是處,站必有眼”不單從“步法”來說,要與手法、身法上下協調一致中來立論。此意亦是“開去翻來何地立”的又一層意思,讀譜又不可不知。

以上即從以弱勝強的基本觀念而立的偏閃、騰挪、讓中不讓的戰略法則、戰術方法,即“尚巧不尚力”的拳術攻防功夫內容。而其必以“柔弱無骨而又內感通靈”的功夫為基礎。“意氣君來骨肉臣”為宗旨方可用得出、用的妙。根據良輪先生所著《張氏短打拳譜 》中記載有:“斜步躲影、縮步躲影、卸步躲影、橫步躲影、直步躲影”五步躲影的技法內容,皆屬於偏閃騰挪發的內容,即屬於半步打法的技法範疇。這些內容,在後面“五步躲影”條目中再詳細解說,讀者自己可以前後對照研讀。這樣,對“以弱勝強”之技法內容有個全面的認識和瞭解,便於針對性的修煉而無誤,以利於攻防技藝的提高。

以上乃是“退步胯虎閃正中”句所欲揭示的精旨妙義。

退步胯虎: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歷代前賢的定義:進步成馬架為正騎馬;退步成馬架為倒麒麟。這裡提出退步胯虎,就是倒麒麟步法。為什麼稱為“胯虎”呢?這裡是指攻防招法“降龍伏虎”的伏虎式的意思立意的,故而稱為退步胯虎了。因為,是下有倒麒麟的步法,上有伏虎勢的手法。

轉身擺蓮護腿進,彎弓射虎挑打胸:

擺蓮腿法,是抬起一條腿運用旋轉慣性力如鞭抽擊對方軟肋、腹部的一種攻擊手段。有正面實施,和側面、後面實施的三種不同法式。正如訣言:“出腿半邊空。”所以,為了防止對方運用防護手法破壞我的百蓮腿法,就必須先要控制住對方的雙手,使之不能產生對我百蓮腿的威脅,才能得以實施擺蓮腿法以制勝。

如對方以順步右直拳向我胸部擊來,我速進左步同時以左手看管住對方的右手臂肘彎外側,起右腿從彼之身右側向上旋起以右外擺蓮腿法如鞭抽擊對方右腰軟肋脅部位以制勝;如對方以順步左直拳向我胸部擊來,我速進微左步同時以左手撥法看管住對方的左手臂肘彎外側,左傳身起右腿從彼之身左側向上旋起以右外擺蓮腿法如鞭抽擊對方前腹部位以制勝。此兩種法式可以左右選擇運用,皆可制勝。這就是“轉身擺蓮護腿進”句的精旨妙義。

如封似閉顧盼定,太極合手式完成:

在運用如封似閉手法中,要光明正大的預先顧好自己的三前:眼前、手前、足前;隱蔽窺盼對方的七星,就是嚴密監視對方的肩、肘、手、胯、膝、足、頭七個點位元的動態;定乃是中定,氣沉丹田穩定心神,心神安定則鎮靜,鎮靜則聽探靈敏,聽探靈敏則形體攻防動靜變化準確。不單是如封似閉,一切攻防招法的實施皆是如此,這就是意氣君來骨肉臣的練用宗旨之體現。

太極拳套路修煉到太極合手式已經完成了套路演練。在演練套路招法時,不只知道套路招法的演練,更重要的是通過套路演練建立攻防機體、攻防機體的機制秩序,以及各種攻防招法實施的種種變化及其相互間轉化的機制要領。這是練用結合、體用結合修練模式。因為,在太極拳中存在練用有別,體用有別的客觀事實。只有如此的修煉,才能達到小成的形拳招熟攻防功夫藝境,繼而達到中成氣、意拳懂勁的攻防功夫藝境,再生華才能達到神拳神明攻防功夫藝境,最終具備神化之功,是為功德圓滿。有關神拳神明藝境,具備神化之功的功德圓滿之候,前賢有過清楚的描述,以資對照,錄之如下:

巧從熟生,靈從快生,剛生於柔,智生於拙。非養得目有神光,身有靈光,體有元光,難使敵一見生畏怯於心。非神光難禦亂敵。非有靈光,難疾勝勁敵。非有元光,難臨大陣而耐久。靈光者,身外有紅光繚繞。神光者,目中有青蒼之氣,足以照遠出威。元光乃身外黃光閃爍,是內外功滿,毫無缺欠,輝光普照,無隙可乘。惟目中劍內手上,更有一番穩准氣象,足使人畏。故敵人動得其咎。學力至此,乃為練家,方不愧居其名,亦可留芳千古,令後世慨見而神警。

故聞聲而懼者,因實稱其名,威感夙著也。此真向戰不持寸鐵,何待矢折而勝也耶?古之將帥,操不勝之術者,以其訓練精細,百戰無敵,誰敢慢視哉?

《渾元劍經劍髓千言》

全體大用意為主,體鬆氣固神要凝:

修煉太極拳以意為主,拳訣講:“意就是氣,氣就是意。”這裡的意是意識,氣是真元之氣。意屬脾,真氣屬腎。神屬心。根據內主外從的生理機制來看,乃是心意一動則真氣動,真氣動則外形隨之而動。修煉太極拳就是強化這一“神、意、氣、勁、形、中的內主外從”的生理機制,根據這個生理機制而獲得的攻防功夫技藝,達到修煉太極拳術健身、技擊,功德藝境並行不悖的保身之計的目的,這就是“全體大用意為主”句的精旨妙諦。

拳訣言:“練時情中有,用時形內含。”“情中有”和“形內含”都說的是“內氣”的功能作用的;“情中有”說的是“意氣”為主導的活動的現象;“形內含”說的是內氣、外形的內主外從統一完成攻防之柔化剛發的功能作用的,就是如何完成聽探、順化相互為用之攻防過程的。
在太極拳的修煉、建體、至用的“全體大用意為主”的基礎上,明確的提出“體鬆氣固神要凝”的三點基本要求和階段。

體松:太極拳明確提出:在修煉、至用的過程始終全身上下不用拙力(有意無意的肌肉凝挺呆板僵拙的笨力),要輕鬆自然的活動,可以催掉僵拙的力,而能自然生化出筋骨間的勁(即內勁,有單獨內功修煉法,而且快、品質高)這種內勁發出來一般稱為“驚勁、彈勁、顫勁”;並且因為骨節鬆開,可以擴展四肢身軀的長度及拓展骨關節的變化空間、角度,適應更為複雜的攻防變化之運用。所謂:“筋長力大”,是說“筋長則變化適應能力大大加強”的意思,並非是“力量大”的意思。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6 19:22: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6 19:30 編輯

氣固:是指丹田真氣固,氣沉丹田則氣歸根而不浮,則上不生喘滿呼吸急促、胸腹內不出現憋悶的現象,方能使攻防動作流暢自如。才能更好的做到內氣與外形的虛實相須,內外一而貫之的完成系列的攻防變化動作。有關“氣固”這一點,歷代眾前賢亦有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而並解之如下:

氣法指要

緊閉牙關口莫開,口開氣泄為何來。
須分存氣常充腹,貫通筋骨壯形骸①。
翻覆迴旋身輾動,殺手休將氣放懷②。
終朝習練常如是,體堅勝似鐵鋼胎。
【題名解】

古人雲:“練拳莫先於煉氣,煉氣要首在於存神。存神之始功,根於固精。能此方可以論拳之練法,否則作輟之。鮮有成為完壁者。直外便能和中,煉形亦可長生。活動筋骨身輕靈,周身氣血力加增。工夫貴剛勿緩,和平得中,且存且養,內外兼濟。和合坎離,要乃清心寡欲,妙在築基。此入道之機,成道之具,豈可杳視?惟晝夜無間,則陰陽協理。呼吸定則靈光生,而三寶定位,同居其中。金丹日益,身法愈輕”。提出練拳修煉內功之重要性。內功,又名“氣功”。即有氣功煉真氣之法。就有運用真氣之法。此“氣法指要”,就指出了內功練法,用氣之法的要點,修煉者可遵此而行,自不會誤入岐途了。

下面依每句內容給予細解闡釋,述其精義。

緊閉牙關口莫開,口開氣泄力何來?

闡釋;

修煉內功,或站或坐或臥、或動,都要閉目垂簾,收神光返視內照。故牙關合住,秘閉咀唇,降心氣沉入少腹丹田氣海中,煉精化氣以築基,神伏丹田,氣息丹田,兩者潛伏其中靜而不動,謂之“閉息”,又名“伏練”。皆在一神專志靜候其動機,如真氣充足,氣機自動,即時可以氣為念,以意導引之,使真氣在體內上下貫通而行,是為內氣運行騰挪,有將此稱為“搬運”功夫的。只有這樣練去,才能使內氣具備“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藝境;外形可脫拙換靈,具備通靈的順從藝境。則內外合一,虛實相須,具備“聽探”的良知,“順化”的良能。聽探的良知和順化良能相互為用的致勝之能力必定得以強化。如果練功時犯“口開張”之病,則必定氣泄,神不能內守,那“聽探、順化及其相互為用的戰勝對手之能力又從何而來呢?此指明修煉內功的要點,關鍵及其總的重要性了。

須分存氣常充腹,貫通筋骨壯形骸。

闡釋;

修煉內功,即練氣法,用氣法。要分別認識清楚,有“存氣常充腹”的方法和“貫通筋脈壯形骸”的方法。及“存氣常充腹”的“貫通筋脈壯形骸”齊修、齊用的方法。這就將煉氣法、用氣法,分為三個步驟了。第一要存氣常充腹,是生成內氣的功法要點。第二要在內氣在少腹充實後,就要導引內氣上貫下貫的周身運行,以使形骸得其所養、所用。第三要一邊能內氣充實少腹,功夫好者為一紫金色圓球,名之曰:“太極紫金球”,以作定砣的權衡之用;一邊能有一部分內氣周身運行形成鐵布衫、金鐘罩①以壯形骸的保身之用。而第三步的功成,才能內氣升降、漲渺的運用於攻防較技之中。這樣的分法,將內氣練用功法的階段在概念上劃分的極為清楚了。可使習拳者對自己所處的功夫階段認識的較為清楚明白,也可以此推度他人的攻防功夫階段所在為什麼層次了。

【注釋】

①、鐵布衫,金鐘罩:乃以內功法修煉而成的兩種自身功夫的景象之術語。鐵布衫,是以內氣按法在自身的皮裡肉外形成的一層薄膜,亦如通身穿上了一件布衫,由於此薄膜的生成存在具有一定的抗擊打的功能,故以“鐵布衫”立名以喻之。金鐘罩,是以內氣按法在自身的皮外形成了一層金色光環氣體層,厚度1-3寸左右,猶如金鐘罩體一般,由於此金色光環氣體層的生成存在具有敏感的聽探功能、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抗擊打的功能,故以“金鐘罩”立名以喻之。

翻覆迴旋身輾動,殺手休將氣放懷。

闡釋;

這句訣言指出在動手較技的攻防變化過程中及在發人放人的刹那間,不要將存留在丹田中作為定砣的內氣升浮起來放入胸中。這樣,會使自身上實下虛上垂下空,頭重腳輕,雙足無根,易被人跌翻;又使氣浮胸中,內所無根,而生喘滿之象,自己動轉變化失靈而呆滯。“氣放懷”有此兩種弊病,又是一般習拳者最容易犯的弊病,故在此處顯明的指出來了。

欲避此病,就要修煉“吐氣開聲貫氣法”。也就是本拳經所提出的“練力法”條目中的練法,用“吐氣開聲貫氣法”錘練,即吐肺氣催聲帶發聲,膈膜下“上脘”內之內氣同時一線貫入丹田,原丹田中內氣同時到達四肢指端及體表,久練成為習慣,則可在動手較技的攻防變化過程中及在實施殺手時內氣就不會升浮入胸懷了。保證氣形合一,神形一片之正確運用了。


翻覆迴旋身輾動時,也不能將丹田定砣之內氣升浮而入懷中的。因不良做法皆可造成內氣浮而失根,產生喘滿之弊病的。凡見動手較技而出現喘滿症狀之現象者,不是因其攻防動作疾迅,或肺活量之大小造成的。皆是所用方法不對,才出現內氣不能固定在丹田中弊病的,使此定砣在丹田中的內氣升浮入胸中所致。故拳諺雲:“固氣而靜心者,修道也!”訣中之“固氣”,就是固住丹田定砣之氣不可使之遊移它處。有此功夫,才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行家裡手之人。

終朝習練常如是,體堅勝似鐵鋼胎。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6 19: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6 19:32 編輯

闡釋;

朝練外形技法,晚練內功氣法,朝夕習練內功外技。皆是存氣常充腹,貫通筋骨壯形骸,翻覆迴旋身法碾動的變化,殺手之時,休將丹田定砣之內氣升入懷中,這是不可違背的法則。如果真是這樣的修煉,即:“本乎天之一,養氣於至清,則乎地之一,融精于至寧;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再以靈神,又渾化清,寧而一之,更至於空靈。是統三才於一致,內而精氣神無少缺欠,外筋骨皮一息堅融,至是則內空靈而外靈便。精足氣清,氣足神靈,內而精氣神,外而筋骨皮,渾成一片,則身自能輕靈。可以通妙,而能超眾,能禦大敵。故精足則戰耐久;氣滿則呼吸細;神清靜而圓融,則變化莫測。正所謂:身完天下無敵手,拳成四海少人爭。習得拳法成於外,則真氣備於內,是爾身心自有主。方可超凡入聖境,庶幾馭眾為高明。此中內氣、外形練、用之精義解析清楚至極矣!

氣法指要觀點明確,論證清楚,點明神形一片之要旨,練用之關鍵,可謂盡心矣!

《張橫秋秘授跌打抓拿拳譜闡釋拳經拳法備要》

神要凝:《太極拳經歌訣》中說:“一窺其勢,一覘其隙。”此句是說:神窺其勢,意覘其隙。能如此者謂之神凝。意有所專注,神有所窺視,兩者合一而運用自如,謂之“凝”。

神要凝有兩個含義:

由己:一是自己修煉,每一式的動作都要有凝視的所在,達到此地步是與“全體大用”的攻防手法分不開的。如果不知道每式的攻防用法和動作寓意,那麼就不容易得到意氣相合、出入有法、內外如一了。這是初期修練“由己”的功夫。有關這一點,歷代前賢都有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之如下:

夫氣起于丹田,升於泥丸,降於背,入於肩,流於肘,抵於腕,至十指尖,此氣之上貫也。氣生丹田,入於兩腎間,降于湧泉,此氣之下貫也。氣隨心到,心逐氣穿,心能普照,氣自周全,久而力自加焉。式如行雲流水,無停無滯,瞬息存養,動靜清輕而靈,入手神妙,可以進退如意,形無定門,非斜非橫,忽高忽蹲。功夫到此,可謂通真。

《渾元劍經氣貫周身法》

論中“氣隨心到,心逐氣穿,心能普照,氣自周全,久而力自加焉”的說法,就是“由己”功夫的意要專注,神要凝注的“神要凝”的修煉方法之說法。

從人:一是與人動手較技的“從人”的功夫。太極拳要求動手較技“順從為法,以靜制動,靜以制動”是基本法則。所謂動手較技“從人”的功夫要從“知人”而來。即“馭靜以動,動中亦靜,動靜互為其根。”能夠做到“神以知來,智以藏往”,謂之知人。也就是“顧三前,盼七星”的內容來決定攻防進退的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種種變化。這就須要“神窺其勢,意占其隙”的聽探功夫才能做到。只有實施順從的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法則,才能在攻防較技中真正做到“順從以為進退四兩撥千斤;逆力以為揭獻借力打人”的藝境。

這就是修煉太極拳者,如果得到這三大要訣的明師真傳秘訣的身傳口授,專心修煉,持之以恆,是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的。

小結

太極拳三十七式攻防招法的全體大用內容,基本上闡釋完畢了。雖然是太極拳的攻防招法,卻適用于傳統拳術各門派、拳種的修煉者。因為,三十七式中的攻防招式手法變化無窮無盡應有盡有。故而,精通三十七式的全體大用的內容,就是精通攻防之道達到神拳神明藝境,具備神化之功的一條正確地道路。傳統拳術各門派、拳種的修煉者皆應當認真精心修煉、揣摩之,作為達到預期目的的一條有效途徑來對待,自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9:58 , Processed in 0.01623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