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3-14 08:29 編輯
ZYYG 發表於 2011-3-14 01:59
曾聽朋友說汪隸賢教此功其中一式練時手掌中指需要比其他手指高作領氣之用。其實是否如此?曾聽過坊間部分師 ...
我所說的保留,是鄭師早期教功時,沒有說明內功分陰陽段各十二式共廿四式。當年學全廿四式的人極少。一般弟子學了十二式後,便以為學全了。因此,在鄭師後來發表了廿四式功式後,有人就聲稱後十二式是鄭師後來自編的。
汪先生來學拳功時,我是當時的助教。據說他是某一小學的校長,趁著暑假來學拳與功。聽說他後來也到別處學太極拳與氣功。
1970年代,國內盛行氣功。連大多數鄭師的弟子也以為自己學了的就是一種氣功。內功與氣功是兩回事,不可混淆。但金庸的小說感染力強。眾人都把太極內功當作是氣功。現在連吳家的後人也稱太極內功為氣功了。太極內功是強壯筋骨的運動。雖然有「固氣」的作用,也有呼吸(吐納)的配合。但沒有氣功的導引運行,也沒有小周天、大周天的修煉,也不煉「內丹」、「外丹」。
回頭再說汪先生。他也是把內功當作是氣功來練者之一。在我眼中,他的拳架與功式都「走了樣」。尤其是陽段十二式更是不像樣。他的第廿四式「老叟燒丹」不是走樣,而是未得真傳。但也可說,他自成一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