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639|回復: 4

《形力須歸一 神意不著象》注解·點評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9 18:59: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4-29 18:59 編輯

昔日我師郭雲深先生,一世之中曾以鑽、裹、踐三拳立於不敗之地,暮年他曾總結一條經驗,說道:“力不歸一,形無所居,意無所趨,神不瀟逸。故此,任你千招萬術,我有一定之規。”此真千古絕唱也①。鑽、裹、踐三拳,作成一個動作,即三種力之歸一也②。我青年時,曾隨郭雲深先生習學形意拳,每日晨,郭先生只站混元樁,將鑽、裹、踐三拳操練數十下。下下如氣錘,觀之大有震地欲鳴之感,功力實臻化境也,有見於此,故大成拳所運用力雖多,接發力之法雖不一,但最後必須綜合而歸於一,定於一;純於一;精於一;人之本能活力方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應,應則必驗③。平日操之純一,遇敵時則能得心應手,手到人翻矣④。

鑒定一門拳術是否高明,要在於養生效果與技擊效率而已。從技擊角度看,拳術之高明在於精簡⑤。查中國古代之拳術,皆是形簡而意繁,當初形意拳只有鑽、裹、踐三拳,八卦掌也只有單雙換掌⑥。故習學任何一門拳術,大成拳也不例外,學者本人鬚根據個人情況對所學之拳術進行一番篩選工作。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姿勢,每一個方法,都要用“奧砍剃刀”削減一番,以求歸一⑦。姿勢確為神意之代表,本能活力之所循⑧。然姿勢若繁多,則神意不易統一,活力不易果速,故對於姿勢應提出下列質疑:一,能不能將這姿勢取消?二,能不能將這一姿勢與別的姿勢合併?三,能不能用更簡單更合理之姿勢取代這一姿式?昔日我曾用此法對中國古代拳術進行過篩選,結果倡出大成拳,習學大成拳者同樣也可用此法對大成拳進行篩選工作,以求得形力歸一也,形力能歸一,又須求神意不著象⑨。要使歸一之法出之無念,成為隋性本能之反應⑩。身動起象外,法在無念中,其機其秘全在於有意無意之間耳⑴。有意為之即是法,即是局部;無意為之而為,即是本能,即是混噩⑵。有形在意都是假,技到無心始見奇,卻有隋性之本能反應,此大成拳斷手之化境也⑶。

【題名解】

形力歸一,就是外形、內勁渾化歸一太和一氣的意思。正是“健順和之至,太和一氣,道也”的說法。神意不著象,說的是“內動不令人知”的功夫藝境。

拳家說:“造乎神者,方稱為法;化乎一者,始謂之拳。”而化乎一者,就是“形力歸一”的說法。

文章中論述了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所奉行的“融化法融化”的方法來“約繁就簡”,使之簡單易行。這正如《易經•繫辭上傳》中所說: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這段論述,乃是歷代拳術攻防之道大家所遵循的法則,而無一例外。否則,其不能成為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功夫大家”的。而這種融化法融化的法式,就是老子所說的:“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這不就是拳訣所說:“有形練到無形處,練到無形真功夫”的過程之始終嗎!即“始於有形拳術,終於無形拳道”的修煉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修煉過程。既然曰:“煉”,就是煉去糟粕,提取精華的意思。也就是“形力須歸一,神意不著象”的意思。

再看其是如何具體論述的。
【注解】

①、昔日我師郭雲深先生,一世之中曾以鑽、裹、踐三拳立於不敗之地,暮年他曾總結一條經驗,說道:“力不歸一,形無所居,意無所趨,神不瀟逸。故此,任你千招萬術,我有一定之規。”此真千古絕唱也:昔日我的拳術老師郭雲深先生,一世之中曾以鑽、裹、踐三拳立於不敗之地,暮年他曾總結一條經驗,說道:“力不歸於太和一氣,則外形就無所居處,意就無所趨使,神就不會“放蕩喪失”而專。故此,任你千招萬術,我自然有一定之規。”此真乃拳家千古絕唱也。

歸一:就是人身 “神、氣、形” 三才渾化歸於“太和一氣”。然“神、氣、形” 三才如何渾化歸一呢?前賢有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而並解之如下:

神氣形三才渾化歸一論

噫!大矣哉!渾之為體也,純而篤靜;其為用也,動而多玄。即曰純靜,以其本乎天之一,養氣於至清;則乎地之一,融精于至寧;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又渾化清、寧而一之,更至於空靈。是統三才於一致,內而精氣神無少缺欠,外筋骨皮一息堅融,至是則內空靈,而外靈便。此渾元功驗之所以然也。 《渾元劍經•劍髓千言》

闡釋:

  是呀!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最大的事情就是知道、明理、得法,建體、至用。而最大之體,莫過於“渾之為體”也,即神、氣、形三者渾化合一的敦厚太極之道體也,其純而篤靜;此道體之用亦大矣!其動而多玄機,即神、氣、形三者總會之地的一氣流行之太極一點子,至用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即“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於密,“卷放得其時中”。故其至用亦大矣哉!此“體、用”兩者至大至極,故後人以“太極”立拳種之名,皆取此意爾,必達此藝境者為真。

  既然說“渾之體純靜”,其至用又動而多玄,又是如何修煉而得之的呀?

  天得一以清,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第一件事,就是本著天道的法則,養真元之氣於至清。即內功法的煉精化氣,煉氣生神,煉神還虛。至煉神還虛之境時,就是養真元之氣於至清之境了。乃得天之一也。即拳術攻防之道說的“內勁、中氣”。就是健之體,此乃從天道之法而修得。

  地得一以寧,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第二件事,就是按照地道的法則,修煉外形筋骨皮于至寧。即外功法的抻筋拔骨,展筋伸骨,柔弱無骨。至柔弱無骨之境時,就是融精于至寧之境了,此時外形自不妄動,惟順從內勁以動,故曰:“至寧”。俗稱“脫骨力,臨皮靜”者也。就是順之體,乃從地德之法而修出。

  人得一以自身正,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第三件事,就是按“誠之者”的人道法則,“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何謂“此於艮之一”?艮者,艮卦也。《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故此可知“涵神於至靈”是指將“神”止於“至靈”之處。而此點論述,見於“艮卦”的卦辭:“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人的身體,最不容易動的靜止部分,是背部。背部靜止,身體就是想動,也不能動。這就是為什麼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有活臂通背法,達到以“不動之腰脊催動動之手足”的攻防用招之方法、準則的道理。外形體功夫是這樣的。通背拳遵之。

  而“背部靜止,身體就是想動,也不能動”。背與胸對,故用此來比喻“內心寧靜”,不為外物所動,就不會妄動了。即或在行動中,內心依然保持在寧靜柔和狀態中,就可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當達到這一境界時,對外界的一切刺激,心都不會感動,所以在走過有人的庭院時,也不會覺得有人存在。能夠象這樣,不論動靜,內心都保持安和寧靜。必然理智冷靜,能夠適可而止,故不會有災難。這是卦辭說。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9 19: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4-29 19:02 編輯

  神乃心之主,拳訣講:“心死神活”。上面艮卦之卦辭將心死之境界描述了一番。只有達到“心”的物我兩忘之境界時,神的功能才充分地顯示出來。因為此時之境界,乃最靜、最虛之時境。“靜無不應,虛無不靈”此乃“至靈”之境。涵養元神於此“至靈”之境,方有“元神”的內外神通之至用。此乃前賢用“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的修煉之本義,而修煉之法也在此中談明白了。無此修養則“神”不能至靈。

  上面三件事做到了,還要以“靈神”再渾化清、甯而達到合一之藝境。而使自身更昇華得達至空靈。而對“空靈”的描述,拳家們多有所論。如“有形如流水,無形如大氣”。“筋骨空靈意,精神要切實”。“全體透空;無形無象”。從不同方面多有妙論。然最精彩者,乃孫祿堂先生之兩段論述:

  惟身體如同九重天,內外如一,玲瓏剔透,無有雜氣摻入其中,心一思念,純是天理,身一動作,皆是天道。故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此聖人所以與太虛同體,與天地並立也。拳術之理,亦所以與聖道合而為一者也。

拳術至練虛合道,是將真意化到至虛至無之境。不動之時,內中寂然,空虛無一動其心,至於忽有不測之事,雖不見不聞,而能覺而避之。《中庸》雲‘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 《拳意述真•練拳經驗及三派之精意》

  我們從孫先生的這兩段精彩的論述中,能更明確地認識到“空靈”妙境的狀態和功能了。這一點,在《太極拳經》中以“用力日久,豁然貫通;日新不已,自臻神聖。渾然無跡,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虛靈;豈知我心,柢守一敬”。這樣的論述方式,說明了“虛靈妙境”的,也就是“空靈”之境。于此可知:“空靈”乃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神聖之藝境”。古今各武學修煉家的認識始終是一致的。這從《渾元劍經》的一切論述中都可以體現得到的。從這裡就可以見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開宗明義之宗旨,始終一而貫之。《渾元劍經》的真實價值也就此而體現了出來,因為其早于或同於各家之論,而有此系統全面而又鮮明的見解。

  “是統三才於一致”。由誰統?自身的神、氣、形,天、地、人之三才統於一,是由誰統一呢?首先是“道”統,即“誠者,天道”。以“道”統三才歸於一。這是對“道”的理解認識,方能知“道”的道理。即以“道”統,就要知“道”!這就是“為學日益”的知“道”的過程,有了對“道”的正確認識,才能自覺地認可“道”統三才於一致。理性的認知,正是修煉的開始。此說明“理心、道心”的重要作用。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本是人的修煉,既然是人自己修煉之事,就要“以神為主,以氣為充,形從而利”的統三才於一致,此乃是以“神”統之事。即“誠之者,人道也”之意思。此乃知“道”統以後,而“體道”的過程。這就是“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的“誠之者”無為而修之內容。

  只有以“誠之者”的人道之修,才得以做到“無為而治”,才能統三才於一致。而使自身內的“精足、氣充、神全”。精足則不知饑,氣充則不知疲,神全則達於至靈。而精氣神無少缺欠之狀態,即自身致“全體透空,虛靈妙境”。按本文所講,乃“渾之為體也,純而篤靜;其為用也,動而多玄”之功夫藝境爾;外筋骨皮一息堅融。即一氣貫串之剛堅:具有“破之不能開,撞之不能散”之藝境;一氣貫串之圓融:“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毫不受力之化境也。練功至此,神統內氣、外形,三才歸於一致,至是則內空靈,而外靈便。即是“體純靜”而“用之動則多玄”的藝境。又見“內主外從”之體用的精義了。

  上述乃“渾元”之功,驗證之所以如此,皆“唯道是從”所致也。本道法自然而成之。

  序文從開篇至此段,皆談論“渾元”功法之道理等內容的。而揭開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練、體、用之宗旨、精髓及其種種妙義,而得以見其真諦。又一次論證了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本自一家之精義。讓今人無可挑剔而信服之。此乃《渾元劍經》的又一重大之功果,其功德無量矣!

而序文的下半部分,又以“形劍、氣劍、神劍”之內容,分為“地仙、人仙、天仙”三個修煉功夫藝境之品位,來論述“渾元”的具體之內容。因此為“劍經”,故以“劍論”。而我只論“拳”,故假借劍論而論拳,亦在情理之中。拳術攻防之道乃械術、拳術通論之名,故以論拳而闡述之。自可使習拳者能通解之。習器械者通用之,此乃兩不相悖之論,因一家無二言。

無所居:無所居處的意思。

意無所趨:意就無所趨使的意思。

瀟逸:瀟,放蕩的意思也;逸,散失也。兩者的意思合之乃是“放蕩喪失”的意思。

②、鑽、裹、踐三拳,作成一個動作,即三種力之歸一也:鑽者、手法也;裹者、身法也;踐者、步法也,這三拳,作成一個攻防動作勢態,即三種能力之歸於一氣所用者也。

③、我青年時,曾隨郭雲深先生習學形意拳,每日晨,郭先生只站混元樁,將鑽、裹、踐三拳操練數十下。下下如氣錘,觀之大有震地欲鳴之感,功力實臻化境也,有見於此,故大成拳所運用力雖多,接發力之法雖不一,但最後必須綜合而歸於一,定於一;純於一;精於一;人之本能活力方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應,應則必驗:我青年時,曾隨郭雲深先生習學形意拳,每日清晨,郭先生只站渾元樁,將手法、身法、步法三法合一之三拳操練數十下。下下如氣錘,觀之大有震地欲鳴之感,功力實臻化境也。有見於此,故大成拳所運用勁力雖多,接手蓄髮勁力之方法雖然不一,但最後必須綜合而歸於太和一氣的一勢,定於一個攻防勢;純於一氣貫串;精於一氣漲渺的法式;人的良知、良能相互為用之本能活力方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應,應則必能證驗也。

④、平日操之純一,遇敵時則能得心應手,手到人翻矣:平日操練之純粹的一氣貫串之漲渺自如,遇敵時則能運用的得心應手,感而遂通,則必能手到人翻矣!

⑤、鑒定一門拳術是否高明,要在於養生效果與技擊效率而已。從技擊角度看,拳術之高明在於精簡:鑒定一門拳術是否高明,要在於養生效果與技擊效率的雙重功能作用而已。從技擊角度看,拳術之高明在於形式精簡易行。

⑥、查中國古代之拳術,皆是形簡而意繁,當初形意拳只有鑽、裹、踐三拳,八卦掌也只有單雙換掌:查中國古代之拳術,皆是形式簡單易行而意境繁雜,當初形意拳只有鑽、裹、踐三拳,八卦掌也只有單雙換掌。
三拳和兩掌:這一說法,未見於經典著作中,只是王薌齋自己如此的說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9 19:03: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4-29 19:04 編輯

⑦、故習學任何一門拳術,大成拳也不例外,學者本人鬚根據個人情況對所學之拳術進行一番篩選工作。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姿勢,每一個方法,都要用“奧砍剃刀”削減一番,以求歸一:故習學任何一門拳術,大成拳也不例外,學者本人鬚根據個人情況將所學之拳術的修煉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一番篩選工作。這其中包含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姿勢,每一個方法,都要運用“奧砍剃刀”削減一番,或運用“融化法融化”的“約繁就簡”,以求渾化歸一的虛靈妙境。

奧砍剃刀:這是王薌齋接受當時西方文化知識的證明,“奧砍剃刀”的說法,乃是“奧砍姆剃刀定律”的簡稱,詳細內容看專題論述。前賢將此法稱為“融化法融化”或“約繁就簡”法。

奧砍姆剃刀
 奧砍姆剃刀(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的一個原理。奧卡姆(Ockham)在英格蘭的薩里郡,那是他出生的地方。


奧卡姆的威廉像

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有時為了顯示其權威性,人們也使用它原始的拉丁文形式:
  Pluralitas non est ponenda sine necessitate.
  Frustra fit per plura quod potest fieri per pauciora.
  Entia non sunt multiplicanda praeter necessitatem.

  事實上,只有前兩種形式見於他現存的著作中,而第三種形式則由後來的一位學者撰寫。威廉使用這個原理證明了許多結論,包括“通過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結論”。這使他不受羅馬教皇的歡迎。

  許多科學家接受或者(獨立的)提出了“奧砍姆剃刀”原理,例如萊布尼茲的“不可觀測事物的同一性原理”和牛頓提出的一個原則: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釋自然事物的特性,則我們不應當接受比這更多的原因。

  對於科學家,這一原理最常見的形式是:
  當你有兩個處於競爭地位的理論能得出同樣的結論,那麼簡單的那個更好。

  在物理學中我們使用“奧砍姆剃刀”切掉形而上學的概念。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與洛侖茲的理論就是一個範例。洛侖茲的理論認為在“乙太”中運動的尺收縮、鐘變慢。愛因斯坦關於空—時變換的方程與洛侖茲方程在鐘慢尺短效應上一致,但是愛因斯坦和龐加萊(法國數學家——譯注)認為“乙太”不能根據洛侖茲和麥克斯韋方程組檢測到。根據“奧砍姆剃刀”,“乙太”就被排除了。

  這一原理也被用來證明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海森堡從光的量子本性和測量效應中推出了不確定原理。

  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時間簡史》中解釋說:

我們仍然可以想像,對於一些超自然的生物,存在一組完全地決定事件的定律,它們能夠觀測宇宙現在的狀態而不必干擾它。然而,我們人類對於這樣的宇宙模型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看來,最好是採用稱為“奧砍姆剃刀”的原理,將理論中不能被觀測到的所有特徵都割除掉。

  但是“不能確定“乙太”的存在”和“乙太的不存在”都不能僅僅根據“奧砍姆剃刀”推出。它可以區分兩個能做出同樣結論的理論,但是不能區分其他可能做出不同結論的理論。實驗的證據仍然是必需的,並且奧卡姆本人支持經驗主義,而不是反對。

  厄恩斯特•馬赫提倡“奧砍姆剃刀”的一個版本,他稱作“經濟原理”,表述為:“科學家應該使用最簡單的手段達到他們的結論,並排除一切不能被認識到的事物”。把它引入哲學就形成了實證主義哲學,即認為某物存在但無法觀測與根本不存在是一碼事。馬赫影響了愛因斯坦關於時空不是絕對的論述,但是他(馬赫)也把實證主義應用到分子的概念。馬赫和他的追隨者認為分子是形而上學的概念,因為它們太小而不能被直接探測到。這種主張不顧分子論在解釋化學反應和熱力學上的成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使用經濟原理拋棄了乙太和絕對參照系的時候,愛因斯坦幾乎同時發表了一篇關於布朗運動的論文,它證實了分子的實在性,這就打擊了實證主義的使用。這個故事意味著,我們不能盲目使用“奧砍姆剃刀”。正如愛因斯坦在他的《自傳筆記》中寫道:

  即使是大膽而天才的學者也會因為哲學上的偏見而妨礙他認清事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人們常常引用“奧砍姆剃刀”的一個強形式,敘述如下:
  如果你有兩個原理,它們都能解釋觀測到的事實,那麼你應該使用簡單的那個,直到發現更多的證據。
  對於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比較複雜的解釋更正確。
  如果你有兩個類似的解決方案,選擇最簡單的。
  需要最少假設的解釋最有可能是正確的。
  ……或者以這種自我肯定的形式出現:
  讓事情保持簡單!

  注意到這個原理是如何在上述形式中被加強的。嚴格的說,它們應該被稱為吝嗇定律,或者稱為樸素原則。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使用“奧砍姆剃刀”區分能夠做出相似結論的理論。現在我們試圖選擇做出不同結論的理論。這不是“奧砍姆剃刀”的本意。我們不用檢驗這些結論嗎?顯然最終不是這樣,除非我們處於理論的早期階段,並且還沒有為實驗做好準備。我們只是為理論的發展尋求一種指導。

  這個原理最早至少能追溯到亞里斯多德的“自然界選擇最短的道路”。亞里斯多德在相信實驗和觀測並無必要上走得太遠。樸素原理是一個啟發式的經驗規則,但是有些人引用它,仿佛它是一條物理學公理。它不是。它在哲學和粒子物理中使用的很好,但是在宇宙學和心理學中就不是特別好,這些領域中的事務往往比你想像的還要複雜。或許引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要勝過引用“奧砍姆剃刀”:“天地之大, 赫瑞修, 比你所能夢想到的多出更多”(出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景——譯注)

  樸素是主觀的,宇宙並不總是像我們認為的那樣簡單但從根本原理法則來說亦不複雜。所有成功的理論往往涉及到對稱、美與簡單;還有“黃中通理,美在其中”才是最主流的。1939年保羅•狄拉克寫道:

  研究者在把自然法則轉變為數學形式的時候,應該為數學的美而努力。對於簡單和美的需求往往是等價的,然而當它們發生衝突的時候,後者應該優先。

  吝嗇原理不能取代洞察力、邏輯和科學方法。永遠也不能依靠它創造或者維護一個理論。作為正確性的判別方法,只有邏輯上的連貫性和實驗的證據才是絕對的。狄拉克的理論很成功,他構造了電子的相對論場方程,並用它預言了正電子。但是他並沒有主張物理學僅僅應該基於數學的美。他完全贊同實驗檢驗的必要性。

  最後的結論來自愛因斯坦,他本身也是一位格言大師。他警告說:

“萬事萬物應該儘量簡單,而不是更簡單。”
   
然而,真正儘量簡單的大師,乃是老子,他把任何事物、事務、事情,儘量簡單到無形的“道”來認識,儘量簡單到清靜無為的方法來運作,則能達到無不能為的境地。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9 19:06: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4-29 19:07 編輯

但是,他卻是不單純的運用“奧砍姆剃刀”來完成的,而是複合式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補瀉法式來完成自修身的事情的。

而王薌齋運用“奧砍姆剃刀”定律來完成了自修身的“去掉糟粕”的事情,那又是如何的運用“補益”法式來完成“內勁”之體用功能的圓滿周全的呢?


所以,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還得要本著如“繫辭下傳”第六章所說的法則:


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剛柔有體。以成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言雖雜,而不越也。


這樣的法則來修煉,方是正確地道路。


“乙太”解
乙太(或譯乙太;英語:ether或aether)是古希臘哲學家所設想的一種物質,是一種曾被假想的電磁波的傳播媒質,但後來被證實並不存在。


19世紀,科學家們逐步發現光是一種波,而生活中的波大多需要傳播介質(如聲波的傳遞需要借助於空氣,水波的傳播借助于水等)。受傳統力學思想影響,於是他們便假想宇宙到處都存在著一種稱之為“乙太”的物質,而正是這種物質在光的傳播中起到了介質的作用。


“乙太”的提出,本是無形之物,要從有形“物質”中去尋找,當然不知其為何了!因為,“物質”是有形的“器”學的內容,而“物”卻是無形“道”學的內容。這從“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以道為體,道以器為用”的“體用一元”之觀點中,早就將這其中的關係論說明白了。

其實,“乙太”觀念的提出,有些類似於老子提出的無形的“道”的體用觀念。這樣理解,“乙太”的提出就是非常高明的了。但是,西方文化注重“器”學知識領域的思維方式限制了他們,故而沒有得出“乙太”一統的一本萬殊的認識論、方法論的觀念來。


⑧、姿勢確為神意之代表,本能活力之所循:一切拳術攻防姿勢確實為神意之表像,其乃是良知、良能相互為用的本能活力之所遵循的法則之體現。

⑨、然姿勢若繁多,則神意不易統一,活力不易果速,故對於姿勢應提出下列質疑:一,能不能將這姿勢取消?二,能不能將這一姿勢與別的姿勢合併?三,能不能用更簡單更合理之姿勢取代這一姿式?昔日我曾用此法對中國古代拳術進行過篩選,結果倡出大成拳,習學大成拳者同樣也可用此法對大成拳進行篩選工作,以求得形力歸一也,形力能歸一,又須求神意不著象:然姿勢若繁多,則神意不易統一,活力不易果速,故對於姿勢應提出下列質疑:一,能不能將這姿勢取消?二,能不能將這一姿勢與別的姿勢合併?三,能不能用更簡單更合理之姿勢取代這一姿式?昔日我曾用此法對中國古代拳術進行過篩選,結果倡出大成拳,習學大成拳者同樣也可用此法對大成拳進行篩選工作,以求得形力歸一也,形力能歸一,又須求神意不著相。

象:應該是“相”。象,在傳統文化中指的是虛構之“景象”的意思;相,在傳統文化中指的是有形之物的形狀。在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一般的用法是:象,指內勁的變化景象狀態而說的;相,乃指外形的變化形態而言的。

神意不著象:說的是內在的神意變化,不能在外形上表現出來的意思,這樣才能使對方不易揣摩我的真實意圖。其實,這句話表達的是:“內動不令人知”的意思。也就是運用“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的一點子黏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才能真正做到“形力能歸一,神意不著相”的。


⑩、要使歸一之法出之無念,成為隋性本能之反應:要使渾化歸一之法出之無念,成為隋性本能之反應。

隋性:順隨的性情。近同于隋和的意思。以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內容來理解,就是施手用招、施招用手含形隨應至變,皆從他力取法的意思。

隋和:出處於:隋侯之珠與 和氏之璧,皆為寶器。亦喻人的美好才德。 漢•班固 《答賓戲》:“先賤而後貴者, 隋 和 之珍也。” 晉•葛洪 《抱樸子•守塉》:“吾子苟知老農之小功,未喻面牆之巨拙,何異拾瑣沙而捐隋和 ,向炯燭而背白日也。” 宋•王安石 《送石賡歸寧》詩:“微詩等瓦礫,持用報隋 和。”參見“隨珠和璧”。

⑴、身動起象外,法在無念中,其機其秘全在於有意無意之間耳:身動起確實在內勁景象之外,所用之方法確實在“感而遂通”的無念中完成,其機制運作之其秘密。秘全在於彼有意我無意之間耳。

⑵、有意為之即是法,即是局部;無意為之而為,即是本能,即是混噩:因為,有意為之即是妄為之法式,就是外形局部的方法;無意為之而為,即是良知、良能相互為用的本能,就是渾化歸一的混噩法式。也就是如前賢所說:“順從以為進退,四兩撥千斤;逆力以為揭獻,借力打人”的清靜無為的法式之實施。

混噩:即渾噩,渾沌無知;淳樸的狀態。這裡指無形法身道體的神以知來,智以藏往之自動化的能力而說的。

⑶、有形在意都是假,技到無心始見奇,卻有惰性之本能反應,此大成拳斷手之化境也:有形在意都是假,技到無心始見奇,卻有惰性之本能反應,此大成拳斷手之化境也。

隋性說與惰性說的體•用之辨析

卻有隋性之本能反應:此句話大多版本中沒有,而有的版本卻寫成“卻有惰性之本能反應”了。尤其是“隋性”給寫成“惰性”了,結果意思全都變了。按此處應該是“隋性”而不是“惰性”。因為本能的反映是“聽探之良知,順化之良能”的“順隨”法式,才是正確的。況且自身內尚有“十三隨”法式的內容呢!皆可以證明之!

如果以“惰性”是正確的說法來解釋,惰,亦是說明無形法身道體的“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中的“靜”的狀態之意思。因為有“鎮靜如山,動若長河”的說法。將“靜如山”的靜看作“惰性”亦是說的通的,則存在“以靜制動”的法式。但是,與“大成拳斷手之化境也”的說法又不吻合了。因為,化境,前賢說:“以柔軟接堅剛,使其堅剛化為烏有,神明藝境,化境之極也。”


【點評】

我這裡只將融化法融化的神氣形三才渾化歸一的方法論述出來,說明:“形力能歸一”的內容,就可以說明問題了。

噫!大矣哉!渾之為體也,純而篤靜;其為用也,動而多玄。即曰純靜,以其本乎天之一,養氣於至清;則乎地之一,融精于至寧;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又渾化清、寧而一之,更至於空靈。是統三才於一致,內而精氣神無少缺欠,外筋骨皮一息堅融,至是則內空靈,而外靈便。此渾元功驗之所以然也。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9 19: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4-29 19:09 編輯

闡釋:

  是呀!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最大的事情就是知道、明理、得法,建體、至用。而最大之體,莫過於“渾之為體”也,即神、氣、形三者渾化合一的敦厚太極之道體也,其純而篤靜;此道體之用亦大矣!其動而多玄機,即神、氣、形三者總會之地的一氣流行之太極一點子,至用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即“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於密,“卷放得其時中”。故其至用亦大矣哉!此“體、用”兩者至大至極,故後人以“太極”立拳種之名,皆取此意爾,必達此藝境者為真。

  既然說“渾之體純靜”,其至用又動而多玄,又是如何修煉而得之的呀?

  天得一以清,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第一件事,就是本著天道的法則,養真元之氣於至清。即內功法的煉精化氣,煉氣生神,煉神還虛。至煉神還虛之境時,就是養真元之氣於至清之境了。乃得天之一也。即拳術攻防之道說的“內勁、中氣”。就是健之體,此乃從天道之法而修得。

  地得一以寧,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第二件事,就是按照地道的法則,修煉外形筋骨皮于至寧。即外功法的抻筋拔骨,展筋伸骨,柔弱無骨。至柔弱無骨之境時,就是融精于至寧之境了,此時外形自不妄動,惟順從內勁以動,故曰:“至寧”。俗稱“脫骨力,臨皮靜”者也。就是順之體,乃從地德之法而修出。

  人得一以自身正,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第三件事,就是按“誠之者”的人道法則,“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何謂“此於艮之一”?艮者,艮卦也。《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故此可知“涵神於至靈”是指將“神”止於“至靈”之處。而此點論述,見於“艮卦”的卦辭:“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人的身體,最不容易動的靜止部分,是背部。背部靜止,身體就是想動,也不能動。這就是為什麼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有活臂通背法,達到以“不動之腰脊催動動之手足”的攻防用招之方法、準則的道理。外形體功夫是這樣的。通背拳遵之。


  而“背部靜止,身體就是想動,也不能動”。背與胸對,故用此來比喻“內心寧靜”,不為外物所動,就不會妄動了。即或在行動中,內心依然保持在寧靜柔和狀態中,就可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當達到這一境界時,對外界的一切刺激,心都不會感動,所以在走過有人的庭院時,也不會覺得有人存在。能夠象這樣,不論動靜,內心都保持安和寧靜。必然理智冷靜,能夠適可而止,故不會有災難。這是卦辭說。

  神乃心之主,拳訣講:“心死神活”。上面艮卦之卦辭將心死之境界描述了一番。只有達到“心”的物我兩忘之境界時,神的功能才充分地顯示出來。因為此時之境界,乃最靜、最虛之時境。“靜無不應,虛無不靈”此乃“至靈”之境。涵養元神於此“至靈”之境,方有“元神”的內外神通之至用。此乃前賢用“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的修煉之本義,而修煉之法也在此中談明白了。無此修養則“神”不能至靈。

  上面三件事做到了,還要以“靈神”再渾化清、甯而達到合一之藝境。而使自身更昇華得達至空靈。而對“空靈”的描述,拳家們多有所論。如“有形如流水,無形如大氣”。“筋骨空靈意,精神要切實”。“全體透空;無形無象”。從不同方面多有妙論。然最精彩者,乃孫祿堂先生之兩段論述:

  惟身體如同九重天,內外如一,玲瓏剔透,無有雜氣摻入其中,心一思念,純是天理,身一動作,皆是天道。故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此聖人所以與太虛同體,與天地並立也。拳術之理,亦所以與聖道合而為一者也。


  拳術至練虛合道,是將真意化到至虛至無之境。不動之時,內中寂然,空虛無一動其心,至於忽有不測之事,雖不見不聞,而能覺而避之。《中庸》雲‘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 《拳意述真》

  我們從孫先生的這兩段精彩的論述中,能更明確地認識到“空靈”妙境的狀態和功能了。這一點,在《太極拳經》中以“用力日久,豁然貫通;日新不已,自臻神聖。渾然無跡,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虛靈;豈知我心,柢守一敬”。這樣的論述方式,說明了“虛靈妙境”的,也就是“空靈”之境。于此可知:“空靈”乃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神聖之藝境”。古今各武學修煉家的認識始終是一致的。這從《渾元劍經》的一切論述中都可以體現得到的。從這裡就可以見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開宗明義之宗旨,始終一而貫之。《渾元劍經》的真實價值也就此而體現了出來,因為其早于或同於各家之論,而有此系統全面而又鮮明的見解。

  “是統三才於一致”。由誰統?自身的神、氣、形,天、地、人之三才統於一,是由誰統一呢?首先是“道”統,即“誠者,天道”。以“道”統三才歸於一。這是對“道”的理解認識,方能知“道”的道理。即以“道”統,就要知“道”!這就是“為學日益”的知“道”的過程,有了對“道”的正確認識,才能自覺地認可“道”統三才於一致。理性的認知,正是修煉的開始。此說明“理心、道心”的重要作用。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本是人的修煉,既然是人自己修煉之事,就要“以神為主,以氣為充,形從而利”的統三才於一致,此乃是以“神”統之事。即“誠之者,人道也”之意思。此乃知“道”統以後,而“體道”的過程。這就是“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的“誠之者”無為而修之內容。

  只有以“誠之者”的人道之修,才得以做到“無為而治”,才能統三才於一致。而使自身內的“精足、氣充、神全”。精足則不知饑,氣充則不知疲,神全則達於至靈。而精氣神無少缺欠之狀態,即自身致“全體透空,虛靈妙境”。按本文所講,乃“渾之為體也,純而篤靜;其為用也,動而多玄”之功夫藝境爾;外筋骨皮一息堅融。即一氣貫串之剛堅:具有“破之不能開,撞之不能散”之藝境;一氣貫串之圓融:“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毫不受力之化境也。練功至此,神統內氣、外形,三才歸於一致,至是則內空靈,而外靈便。即是“體純靜”而“用之動則多玄”的藝境。又見“內主外從”之體用的精義了。

  上述乃“渾元”之功,驗證之所以如此,皆“唯道是從”所致也。本道法自然而成之。

  序文從開篇至此段,皆談論“渾元”功法之道理等內容的。而揭開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練、體、用之宗旨、精髓及其種種妙義,而得以見其真諦。又一次論證了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本自一家之精義。讓今人無可挑剔而信服之。此乃《渾元劍經》的又一重大之功果,其功德無量矣!

  而序文的下半部分,又以“形劍、氣劍、神劍”之內容,分為“地仙、人仙、天仙”三個修煉功夫藝境之品位,來論述“渾元”的具體之內容。因此為“劍經”,故以“劍論”。而我只論“拳”,故假借劍論而論拳,亦在情理之中。拳術攻防之道乃械術、拳術通論之名,故以論拳而闡述之。自可使習拳者能通解之。習器械者通用之,此乃兩不相悖之論,因一家無二言。

這是王薌齋《斷手述要》中的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9:26 , Processed in 0.011223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