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605|回復: 2

中華氣功對儒家哲學的影響 作者:林士傑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7:41: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網友

壹、前言

中國,是氣功的發源地。氣功的歷史悠久,遠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在原始舞蹈中發現,某些動作有舒筋壯骨、通脈活血的效果,透過智慧、經驗累積,遂發展為原始氣功動功招式。


遠古時代,江河氾濫、環境潮濕,又加上勞動繁重,人們患病的機會很高。其時,人類主要依靠自身機能的調整,如自然入靜、舞蹈、伸懶腰、嘆氣、下意識的拍打按摩等方式,來強健身體,後來古人歸納這些自發性的放鬆、運動、入靜動作,慢慢形成氣功的鍛鍊方法。

古代氣功經過時代智慧的累積與淘選,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諸子百家爭鳴的學術高潮,而有了大幅度發展、改善,習練氣功的人士也散佈各地,日後並漸漸分為醫、儒、佛、道、武術等五大門派。 本文主要是探討古代氣功對儒家哲學的影響,從養生健體、氣功體驗到習靜養氣、改變氣質,一步一步了解儒家靜坐的思路歷程與學說演進。


貳、孔子思想中的養生之道


孔子名丘,春秋時期魯國人,身為儒學的開山宗師,他的學說奠定了儒學的理論基礎,對以後儒學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孔子思想的一般特徵是繼承並改造了傳統的夏、商、周的天命神學思想,自覺地從思想領域將天命神學體系轉化為一個人文文化的思想體系,注重現實的社會與人生,尤其是以人為本的思想。


孔子博學多聞、精通六藝對於養生之道,孔子提出一些精闢的見解。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在論語中的這段話,表明孔子對於人體之氣確有深刻的理解。孔子認為:色、鬥、貪這三種行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必須有所收斂約束,因為這與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血氣」有關,後代醫家與養生家對此有許多論述互相呼應。由此可見,孔子指出「未定」、「方剛」、「既衰」三各階段上要分別「戒色」、「戒鬥」、「戒得」之時,說明孔子對於人們應該如何保養「血氣」精神的問題有很深的認識。氣功在當時中國是一種重要的養生方法,但在早期儒家文獻中,並沒有孔子論及氣功的記載,這有其歷史客觀因素存在,孔子志在以周公之禮治國平天下,終其一生周遊列國,其與朝廷王宮貴族交往的多,同山林隱士交往的少,所以對於古代氣功的認識,只是外在的觀察,無法抓到其實質。但是,孔子畢竟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在他觀察中也歸納出某些重點,融入其「以人為本」的思想中,形成純粹養生的觀點,而非氣功修練體驗。


在【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這裡孔子揭示了社會生活中兩種不同氣質的人物。一種是「知者」喜遊歷增廣見聞;一種是「仁者」,追求是「靜」的境界,觀察入微的孔子還提出「仁者樂山」,自古以來,山林之地就是隱士練氣修練的所在,隱者淡泊名利、與世無爭,所以稱「仁者」,而且這些注重養生的仁者,常是長壽的。

參、孟子思想中的習氣體驗


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人,他是繼孔子而起的一個著名儒家人物,經常「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四方游說君王來施展政治抱負。 孟子思想以性善論為出發點,認為人性本善,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系,其基本特徵是由內聖來貫通外王的社會理想,由人性之善而行王道施仁政,所以,孟子學說具有強烈的時代影響和對於現實政治的責任感,他要把自己的理論應用到現實社會中,干預社會政治,並以此作為衡量現實社會與政治的尺度,發揮著社會批判的功能。


孟子的學問非常廣博,可從荀子評論其為「材劇志大,聞見雜搏」看出,因此,在氣功風氣鼎盛的春秋戰國時代,孟子深刻體察到古代的氣功現象,我們由孟子的著作中可以發現這個事實。

在【孟子‧公孫丑】篇,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說明孟子有修練氣功的體驗,並與其思想體系相配合,對於氣與意識的關係有較深刻的研究,所以,孟子又曰「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所謂的「配義與道」,就是說一切從儒家所謂的道、義出發,才能在精神狀態上無所畏懼地培養出浩然正氣,但如果,所作所為有愧於心,那麼就會氣「餒」了。孟子告訴我們練氣功要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平時要光縣,不能心存邪念,否則氣功是練不好的。心念與氣是有相當大的關聯性,宋儒張載謂:「心和則氣和,心正則氣正。」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常講「心平氣和」這句話,就是呼應這個道理。


因此,孟子強調:「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就是要用正直的心理,去修養煉氣,所得之氣才能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孟子認為這氣「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說明浩然正氣是由於不斷地累積義而形成,非偶然行義就能產生,所以說煉氣是一個長期累積、不斷修正自己行為的過程,絕對不是一觸可及。 孟子對氣功有著深刻的體驗,提出「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的煉氣要領。孟子認為一定要從事培養這種氣,而不要停止,心裡也不可忘掉,但又不能人為地去幫助氣的生長。這句話點出了煉氣的關鍵,要似有若無、有意無意,靜靜地涵養氣息,既不能停止,也不可急於求成,煉出的氣才有火侯。

從以上論點,我們發現孟子將人性本善觀點自然融入氣功修煉中,強調在日常生活保持正氣正行的觀念,並由自身的實踐去累積氣機生長。 在【孟子‧離婁】篇,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認為,君子要以某種方法進行深造,這種方法只能靠自我獲得。透過自我鍛鍊,就能保持健康;運用這種方法再進一步深造,就能積蓄的很深;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君子要自我鍛鍊。 從這段話看出,孟子說明了煉氣的具體方法,主要是依靠自我鍛鍊,來保持健康,同時要氣沉丹田,在小腹形成一個氣源中心,等到積蓄深了的時候,就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地繞著身體任督兩脈乃至全身其他脈絡循環運轉。


孟子是一個氣勢澎湃的思想家,在【孟子‧公孫丑】篇,孟子提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在【孟子‧盡心】篇,又曰「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孟子這種捨我其誰、自視甚高的精神風貌與其善養浩然之氣有關,所以才導致孟子產生一種仗義行仁、藐視王侯,並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胸襟氣度。

【禮記‧樂記】篇,也提到這種現象「氣盛則化神」,意即人體之氣旺盛就能產生較佳精神,所以在儒家想法看來,人的精神狀態興衰取決於人體之氣的盛竭,現代中醫理論也支持這種觀點。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往往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以迫人氣勢隨機應變地游說、折服王宮貴族,尤其孟子向各國王侯游說時,總是先聲奪人、以浩然氣勢完全壓倒使人服氣,在【孟子‧盡心】篇也說明了孟子提倡「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蘶蘶然」就是說向當權者進言,首先在氣勢上藐視他,不因他高高在上而有所畏懼。所以孟子正氣凜然,是平常養天地之正氣的實踐成果。


肆、荀子思想中高深的氣功境界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7:4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荀子名況,戰國時期趙國人,是一位境界很高的儒學思想家,其對於儒學的發展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貢獻,並以孔子傳人正宗自居,對當時社會上各種思想流派進行嚴格批判。荀子在批判過程中,總結諸子百家思想結晶,容納到儒學思想體系來,發展出更為豐富的思想成果。尤其,荀子特別吸收了老莊的道家思想與法家的法治精神,使得孔孟以倫理為本位的哲學思想,能更有效地運用到現實社會中。
荀子主張性惡論,在【荀子‧性惡】篇,荀子曰:「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又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中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所以,荀子認為若順著人性發展,社會就會發生動亂,因此要用禮義去改鑄人的自然本性。

荀子學說吸收法家思想外,重要的還有道家思想影響,荀子曾在齊國遊學時「三為祭酒」,當時齊國各家雲集,不乏道家人士,因此,荀子對於氣功的認識比之孔孟有更廣闊的經驗與閱歷。

【荀子‧修身】篇,記載:「扁善之度:以氣養生,則身後彭祖;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舜。」荀子將氣功與養生列為善的普遍原則,並把精通養生之道的彭祖與儒家崇奉的堯舜並列,由此可見煉氣養生在當時戰國末年已成為儒家修身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荀子‧修身】篇,又記載「凡治氣、養生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

夫是之謂治氣、養心知術也。」,荀子認為氣功養生必須要以禮來約束平日的活動,因為氣功必須培養良好的心理狀態,光明正大、俯仰無愧,而且鍛鍊氣功必須有師長的教導,若無師長口授心傳,往往會不得其門而入,還有鍊氣時精神要集中、凝神專一,才能有好效果。荀子並總結治氣養生之術可以涵養性情,矯正某些性情之偏,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荀子‧解蔽】篇,記載:「故治之要在於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荀子認為治理天下的關鍵在於了解「道」。但人如何認識「道」的存在呢?荀子認為要從「心」去認識。但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心呢?荀子告訴我們要做到「虛壹而靜」,「虛」就是在認識事物時要排除既有的成見;「壹」即認識事務時要全神專注地學習,符合「虛壹」的原則,就不會有混亂不清的錯覺來干擾學習新事物,就可達到「靜」的境界。

【荀子‧解蔽】篇,接著說:「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壹而靜,作之則。將須道者,虛則入;將事道者,壹則盡;將思道者,靜則察。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這段話是荀子更進一步闡明實際的做法,就是對於尚未了解道而想求道的人,要用虛壹而靜作為認識的原則:想要追求道的人,要使心靈排除既有的成見就可接納道;想要學習道的人,要專心一志就可徹底認識道:想要研究道的的人,要能靜就可以明察道。荀子最後總結,達到「虛壹而靜」能使人對事物的認識保持大清明的境界,屆時就能辨別萬事的一切形象,並能加以歸類,使萬物各得其所,並通觀整個世界進而掌握實際情況,通曉真實社會的界限而利用自然的原則和世事的規律,掌握萬事萬物使得整個天下得到治理。

另外,在【荀子‧解蔽】篇談到:「人心譬如槃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鬚眉而察理矣,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下,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荀子比喻人心如同槃中之水,端正擺著而不去搖動擾亂,則足以照見人們細微的鬚眉,其清明之境就會浮現,而一旦微風吹過,水就變得混濁,甚至還照不出龐大的人形出來。 在【荀子‧解蔽】篇接著提到:「心亦如是矣:故導之以理,養之以清,物莫之傾,則足以定是非決嫌疑矣。」,心就是這樣子,所以要用義、禮來引導它,維持一股謙和之氣,使心保持一種清明狀態,對於萬物不偏頗,就足以明辨是非曲直、解決疑惑了。

最後【荀子‧解蔽】篇總結說:「濁明外景,清明內景。」,荀子已經認識到到如果精神狀態混濁,最多只能察覺外界事務的表象而已,除非透過習靜養氣達到精神清明的狀態,才能明察事務的內在本質。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7:43:25 | 顯示全部樓層
伍、氣功對歷代儒者的影響

漢代名儒董仲舒也曾提到練氣養身的觀念,他說:「君子閑欲止惡以平意,平意以靜神,靜神以養氣,氣多而治,則養生之大者得矣。」認為君子要平和意念來鎮靜精神而達到適合練氣的心理狀態,氣越盛其身體會得到調理,這樣就能把握養生的重點了。到了宋代,儒家提倡靜坐,非常強調習靜養氣對身心修養的重要。程頤「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羅從彥、李侗「專教人默坐澄心,看喜怒哀樂之未發時作何氣象。」

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對靜坐更是推崇備至,朱熹說:「始學工夫,須是靜坐。靜坐則本源已定,雖不免逐物,及收歸來,也有個安頓處。」認為開始學習必須先將心安頓下來,這個功夫就是靜坐。接著,朱熹提出:「讀書閒暇且靜坐,教他心平氣定,見得道理漸次分曉,這個卻是一身總會處」基於這樣的觀點,朱熹向他的學生提倡「人若逐日無事,有現成飯吃,用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如此一、二年,何患不進。」 明代儒生對於練氣養生之道較之宋儒的境界更高,如在涵養身心、付諸行事方面有著更深的體會。陳白沙說:「為學須從靜坐中養出個端倪來,方有商量處。」接著又說:「作聖之功,其在茲乎!有學於僕者,輒教之靜坐。」

明儒王陽明年輕時「因聞養生之說」,就在道觀裏與道士「對坐忘歸」。後來王陽明遭政敵之迫害而被貶至西南瘴癘之地,在【王文公全書】中王陽明「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並且「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而從者皆病」,記載王陽明用習靜養氣的方法來鍛鍊自己,雖在瘴癘之地,仍能在身心方面獲得極大的成果,為其日後內聖外王的事業扎下厚實的基礎。所以後人稱讚說:「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故以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王陽明由於有切身的體會,故終其一生提倡:「日間上,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接著又說「吾居滁時,見諸生多務知解,口耳異同,無益於得,姑教之靜坐。」

陸、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觀念

以孔子為代表的早期儒家抱持經世致用之願望,反而忽略了對宇宙自然現象的探索,四處周旋於王公貴族、士大夫之中,只注重人際關係、打揖作禮,而時常感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個現象到了宋代有很大的轉變。

宋儒呂希哲發現,藉著觀察人們外在的意態神情(氣色、氣質),就可以斷定其內在學識修養,由此也能預測未來的「貴賤壽夭」,所以他說:「後生初學須理會氣象(氣質),氣象妙時百事順當。氣象者,辭令容止輕重疾徐,足以見之矣,不唯君子小人由此分焉,亦貴賤壽夭之所由定也。」,宋儒張載亦發現:「人之氣質美惡與貴賤壽夭之理,皆是所受定分,如氣質惡者,學即能移。」「為學大益,而自能變化氣質。」

明末劉宗周歸納出習靜養氣可以涵養氣質的結論,他說:「靜坐是養氣工夫,可以變化氣質。」,明儒洪垣亦說:「變化氣質亦須有造命手,從天命上轉透。」這些都顯示宋、明儒學思想家認為可以將人們內在的學識修養所顯示出來的外在神情意態,透過心境平和的調整,逐漸變化朔造成較佳神情表態,精神氣足的面對人生、改變運勢。因此在氣功實踐與體會中,人定勝天的觀念將不斷影響儒學的思想體系。

我們現代社會中常說「運氣」兩字就與此觀點相呼應,古時的人因靜坐練功可運之「氣」較強、較好,常因此改善命運,因此「運氣」在古代是動詞;但到了現代物質充斥的社會,沒人會練功養氣之術,「運氣」於是變為名詞,也不再有人可以改善氣質、轉化命運,只好認分的活下去。 宋代以後儒家靜坐養氣者從涵養身心出發,得出了習靜養氣可以變化氣質、改造命運的結論,強化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觀念思想,認為不該消極面對命運之安排,而是要在順應天理之下積極努力突破逆境,才可轉危為安,俗話云:「天助自助者。」就是這個道理。

柒、練功修練對天人合一觀念影響

「天人合一」這個名稱是由北宋張載所著【正蒙‧乾稱】篇中第一次出現,但是遠從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即流傳著人、天之間的思維體系,其中,先秦儒學主張要在人性中去效法天,以天性為人的本性,去追求人、天之間的和諧統一之系統思維,所以,先秦儒學在討論天的問題時,從來不離開人,在討論人的問題時,最後總是歸結到天。


天人合一的思維邏輯,除了哲學思想觀點外,其實還存在自然體驗的觀察,尤其在氣功實踐中,往往會產生「天人合一」現象,即個體完全融入天地、宇宙的奇特之心理狀態。所以,這其實是一種體悟、切身感受,支持著天人合一學說持續演進而漸趨完整。

明代儒林之士皆擅長習靜養氣之道,有關天人合一體驗,記載頗多。如【明儒學案‧江右王門學案】紀錄,胡直靜坐六月,『一日,心忽開悟,自無雜念,洞見天地萬物皆吾心體,喟然嘆曰:「予乃知天地萬物非外也。」』。另外,【明儒學案】也記錄了以下兩人的體會,蔣信「至道林寺靜坐,久之,並怕死與念母之心俱無。一日忽覺洞然,宇宙渾屬一身,乃信明道廓然大公,無內外是如此,自身與萬物平等看如此」。而劉宗周「日來靜坐小庵,胸中渾無一事,浩然與天地同流,不覺精神疲憊」。此三人的親身體會,看似神秘玄虛、不可思議,但是,佛、道、儒三家不約而同在綿延幾千年的靜坐養氣實踐中,都不約而同出現此一現象,證明「天人合一」並不是某家所憑空杜撰,而是人類思想史上反覆出現的特殊現象。

天人合一的心理現象,是不去思維任何邏輯,自然而然地用直覺感受到四周的一切,在這種天人完全融合的自然體驗看來,天地固然是一個大宇宙,人體亦是一個小宇宙。中國第一部經典【黃帝內經】甚至將天體演化、宇宙結構,乃至地球上氣象變化、人體生命和疾病變化看成一個整體。而且,道家也呼應只要人體「道法自然」,即藉著模仿天地吐納呼吸而修氣養生,並順應著天地運動的形式與氣機,就可以長存不衰,達到天人合一的體會。


參考書目
1.【大日科學】第六、七課,吳錫銘博士著,大日佛學雜誌社。
2.【嚴新氣功】,前新‧培金編著,大展出版社。
3.【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張榮明著,桂冠圖書股份公司出版。
4.【先秦儒學史概論】,王志躍著,文金出版社。
5.【氣功—功法‧功能‧功理】,張惠民著,曉園出版社。
6.【生活氣功】,黃爾昌著,慧眾文化出版社。
7.【靜坐 修道與長生不老】,南懷瑾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50 , Processed in 0.007027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