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混沌之後,一畫初開,一陰陽而已。天地此陰陽,萬物亦此陰陽,惟聖人能葆此陰陽。以理禦氣,以氣行理,施之於人倫日用之間,以至仰不愧天,俯不怍人,而為天地之至人①。
耍手亦是以理為主以氣行之,其用功與聖賢同。但聖賢所行者全體,此不過全體中之一端耳②!
雖然,由一端以恒其功,亦未始不可即一端以窺其全體。所以,平素要得以敬為主,臨場更得恭敬;平素要先養氣,臨場更要順氣而行。勿使有惰氣參,勿使有逆氣橫。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機趣橫生,妙理悉現,萬殊一本,豁然貫通焉!不亦快哉③!
今之學者,未用功先期效,稍用力而即期成。其如孔子所謂“先難後獲”何?工夫何以用?必如孟子所謂“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而後可。理不明,延明師;路不清,訪良友;理明路清而猶未能,再加乾乾之功,進而不止,日久自到④。
問:得幾時?小成則三年,大成九年。至九年之候,可以觀亦!抑至九年之後,自然欲罷不能,蒸蒸日上,終身無住足之地矣⑤!
神手複起,不易吾言矣!躁心者其勉諸⑥。
【題名解】
經者,綱領也;路途也。這篇“太極拳經論”的“經”字,乃是系統的通講太極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之理、法、術、功,形、意、體、用,及攻防功夫藝境進階的必行之路途的。其以此為“經”。
【注解】
①、自古混沌之後,一畫初開,一陰陽而已。天地此陰陽,萬物亦此陰陽,惟聖人能葆此陰陽。以理禦氣,以氣行理,施之於人倫日用之間,以至仰不愧天,俯不怍人,而為天地之至人:
陰陽未判,稱為混沌,即老子所說的“道”。道生一,則陰陽剖判,此時此景只是一陰陽而已。陰陽者:體、能也,氣、形也。能者,作用者也。這就是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之精義者也。天體的存在及其功能,亦是此陰陽;地體的存在及其功能,亦是此陰陽。萬物的存在及其功能,亦是此陰陽。惟獨修煉而得道的聖人能把握陰消陽長的法則、規律,永葆陰陽動變平衡朝氣蓬勃的發展態勢。即煉而得道的聖人能夠“養至真息圓滿,百慧從生,永生無滅。小可經綸,大可讚譽天地,故曰則塞於天地之間”。
理者,道的法則、規矩、規律,形成的行為規範的文字之表達。故理者,道也、體也;氣者,道的功能、作用者也。理氣者,體用一元之說法也。以體為用,用之合道,就是“以理禦氣,以氣行理”的妙義。將以體為用,用之合道的法則,實施於人倫日常事物中,才能“唯道是從”的遵從清靜“無為”的法則,平和的處理任何事物而能達到預定的目標。這樣,自己一生所做的任何事情,才能仰頭視之無愧於天道,俯身而對紅塵亦無愧於人,則不枉為人一世。能作到此者,可以稱為至人了。
怍,音作,zuo,慚愧的意思。全句語本《孟子·盡心》:“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②、耍手亦是以理為主以氣行之,其用功與聖賢同。但聖賢所行者全體,此不過全體中之一端耳:
修煉太極拳術攻防之道,施手用招、施招用手亦同樣是以道為體,以元神為用的陰陽法則。就是“以理為主,以氣行之”句的精義。其用功亦是通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人一之,吾百之;人十之,吾千之” 的修煉法式而取得成功的。這就是“其用功與聖賢同”句的精義。賢人的基本修煉法則就是“遵從天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法則四時”;聖人的修煉法則是“處天地之合,從八鳳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然而,聖賢之人所行的是“齊身、治家、安邦、定國、平天下”的系列之全部的內容而已;而太極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者,只不過是完成躬身自厚追求以成文兼武全將相身之才的“齊身”之過程的內容而已。這就是“聖賢所行者全體,此不過全體中之一端耳”句的精義。
③、雖然,由一端以恒其功,亦未始不可即一端以窺其全體。所以,平素要得以敬為主,臨場更得恭敬;平素要先養氣,臨場更要順氣而行。勿使有惰氣參,勿使有逆氣橫。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機趣橫生,妙理悉現,萬殊一本,豁然貫通焉!不亦快哉:
雖然,太極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只不過是完成躬身自厚的“齊身”之過程的內容,乃治家、安幫、定國、平天下之全體內容之一開端的事情,即自己的法身道體得矣,此法身道體的攻防之用的能力具備了。這就是躬身自厚的“功用到此,文兼武全將相身,出處有道焉”!如果再能持之以恆的用功索求,亦未始不可從此一端以窺視到“治家、安幫、定國、平天下”之道的系列之全部內容。
知道了修煉太極拳術攻防之道能夠達到並具備“養至真息圓滿,百慧從生,永生無滅。小可經綸,大可讚譽天地,故曰則塞於天地之間”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平時就要對太極拳術攻防之道持以敬重的態度來修煉,尤其是臨場打拳或是與人較技,就更要恭敬太極拳術攻防之道,恭敬對手了。修煉太極拳術攻防之道者平時要以先養真元之氣為主要的內容,臨場打拳或與人比武較技更要體順氣暢而行功,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太極拳術攻防之道本是意氣君來骨肉臣之太和一氣的運用法式;故而,千萬不能有懶惰心態之氣性參與其中,亦不能逆道用的肌肉爆發力和尚血氣之橫力的現象參與其中。
至於用功修煉,從小成形拳招熟漸至到中成的氣、意拳懂勁之“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階段,而一旦進入“毛髮松彈守三陽”的全體透空的太極藝境,則黏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機趣橫生,靜以制動,小力打大力,柔勝剛、弱勝強的妙理據悉顯露無遺,攻防招法萬殊之景象全都由法身道體之一本幻化而成之。功至此時,太極拳術攻防之道的法分三修修,遊歷三境,經歷九段,成功一也之系列方法、系統過程,豁然貫通,一目了然矣!不亦是天下最快活的事情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