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343|回復: 0

內勁與外力的區別論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8 07:54: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拳術中“內勁”之實質、產生、運行的論述在“太極拳全書”陳譜中說:“發于丹田,以意行氣,輕輕運動,運於骨縫之內,再由骨縫內運於肌膚,貫注於四指稍,複歸於丹田。纏繞往來,輕靈圓轉,逐漸產生一種綿軟而又沉重,外如棉花,內如鋼條的一種內勁。功夫越高,內勁的品質越高。”武禹襄形容這種勁為“似松非松,似展非展”,“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動如百煉鋼,無堅不摧。”

“內勁”是潛移默化地在體內旋轉的,它像水銀似的流動極為快速;在外形上看,它是輕靈而不飄浮,沉著而不呆滯,富有纏綿曲折的意趣。它是極為沉重而又極為虛靈的一種渾厚靈活的勁。內勁之功用:“但引而不擊,有順勢牽之使進,其不敢不進;但引至之地,以抖他人之勁,放之使去,不得不去;抖足則其勁自散,全身無力,欲進不得勢,欲退又不敢,此引進之妙境也。”這種“抖勁”之用,即來源於充沛的“內勁”。
外力,乃外形的力氣的簡單說法。

  由上述各家所論,“內勁、筋筋、骨力”的概念基本已經清楚了。以內氣強化筋勁、骨力的拳法,是為剛勢的外家拳法,是尚力派拳法之運用;以內氣柔化筋勁、骨力而達柔弱無骨之外形,以“內勁”為主的拳法,是為柔勢的內家拳法,是尚巧派拳法之運用。這個觀點也論明白了。可觀拙著《再論內外家》一文自然明之。

  故此,可以知道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對“勁和力”的概念之認知,有本質的區別。基本上這樣認識:勁,是通過正確的內功方法修煉,經過系列功法有序的訓練才能出來的功夫,才能掌握和運用於攻防技擊中,包括“內勁、筋勁”皆為“勁”的概念;力,是人體本身所具有的本來能力。諺雲:“內勁為功夫,力氣是本能”。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本能的筋勁、骨力,又突出骨力而用於較技中,此種稱為“力”。故可知:“氣力”是內在的“內勁”功夫,即“內壯”的功夫;‘力氣’是外形體的外壯功夫。一內壯,一外壯,功夫藝境自然有區別了。“內、外家拳法”之所以分別了。

  “內勁”就像多股按撚度擰成的繩索;“外力”就像獨股的一根棍;勁,可大可小,隨時隨意可變化;品質不變;力,大則不可小,小則不可大,不能隨時隨意變化,品質不保。重要的是:“勁”有用形之能力,力受形的運用之約束。

  勁和力在拳術較技過程中,所顯示的功能特徵也存在本質的區別。試論如下,拳勢攻防之變化中:勁迅速而力遲緩;勁圓活而力僵直;勁暢通而力澀滯;勁沉穩而力飄浮;勁凝聚而力渙散;勁靈巧而力呆拙;勁剛健而力蠻橫;勁善變無形而力不善變,變即帶形;勁可以在體內騰挪而力不能騰挪。等等區別。

  由於“勁和力”有如上種種區別。前賢曾諺雲:“力不打術,術不打巧,巧不打功”。此力者,乃內氣強化筋勁、骨力的尚力拳法之“力”也;此“術”者,攻防招法變化技術、技巧也;此“功”者,“內勁”之功夫,外形柔弱無骨之功夫,此內外合一的“意氣君來骨肉臣”之功夫。此乃“拳以德彰,非以力顯”的道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9:39 , Processed in 0.00608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