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902|回復: 10

馬國興之 《拳術三論》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25: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6-15 07:27 編輯

向來修習拳術攻防之道,存在三種練習的方法,即文練法、武練法、橫練法,簡稱“三練”。
文練法:即指練空,悟空,用空;武練法:練實,物實,用實;橫練法:練橫,橫練,用橫。
三種不同修煉方法,最終達到三種不同的境界。


文練法:乃拳術的正統練法。文者,體也;武者,用也。自己懂勁,階及神明,是爲文成,
而後較技,可有武之用。假以時日,可達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功夫藝境。
武練法:擊打拍物,可速成武事之用,然無文體之功,而不能使功夫爐火純青。
橫練法:雖可制敵,取一時之成效,而非拳術攻防之道的真諦,終難成正果。
上論乃是“三練”的大概情況。


文練法,乃遵《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則,精研拳術理論,運用
拳術攻防變化規律,掌握拳術練習與運用的方法、準則,修煉拳術攻防之道的內外功夫,以練己爲宗旨。
自練時,拳以打空爲能,沒有實物爲物象,全以意境爲第一大要,求的是內勁的自然生成和外形
之體靜而不躁、柔弱無骨。進行攻防招法訓練時,面前雖無人而意境似有人與其拆手破招一般,以心意體察自身變化技巧的運用。
而動手較技時,視對手如無人而知其勢,防守疏密得當而不可侵,攻擊對手而不傷人,使對手攻
擊不得機勢而無法出招還招。此爲拳門上乘功夫的要旨。
練此功者,須要有較高的悟性。一旦入門上道,則能終生習拳而不輟。運用拳術攻防變化,可達
出神入化的妙境。


武練法:不修煉文體而直修“武用”,以實物操練拳法招數,如打砂袋、擊木樁、踢巴鬥,或借
助于其他器物如樹木、磚牆、電杆等,以此物象類比要擊的人,練習打、踢、肘、靠諸法,其特點是借物而貪重。此種習拳之人,較技用招力量較重,然絕非“文練法”擊手用招之“沈”的功夫可比。


故此種人功夫雖可速成,與一般拳手較技確有成效,但已違反“手爲天盤”而清輕之理,因此如
與文練好手較技則顯示出攻防動作粗糙,欠缺靈活敏捷而攻防招法少變化,因貪而易失勢,故易落下風而至敗陣。


此種人,在平時訓練過程中不知氣沈丹田調息之法而氣浮;不知漸法,常即興突擊訓練;不懂藥
洗調理養護之法,所擊重物的“反作用力”,通過擊打部位傳導造成體內臟腑氣機不暢淤滯,使臟腑生化機能失調,甚至造成暗傷,影響身體健康,此類習拳方法乃養虎爲患之舉動,不可取。


橫練法:是武學拳門發展過程中,因歷史的種種原因和一些人對中華拳術攻防之道不正確的認識
而産生的一種習練方法。這是一種特殊的、超出普通習拳者身體功能承受能力的訓練方法。


如插沙:以木桶盛砂使密實,每日以雙手指插之,日久,指硬如鐵石;搓掌:每日以掌根內外搓
磨巨石、門邊、桌角,總以掌緣堅皮翻起,硬如鐵石爲止;扛膀:以雙小臂三裏穴肌肉處扛樹或木樁,直至皮厚硬如鐵石爲止;碰碑:每日以木棒擊頭、或以磚碰頭,直至一頭能碰斷尺厚的碑石爲功成;排打:以木棍、木板,每日依次拍打前胸、後背、臂、腿等處,直至棍打棍折,板打板折。更有甚者,以懸吊檁條沖打自身胸、腹、胯、背部等;拍釘:將鐵釘拍入木內,再依次起出;打樁:以身體各個部位依次超重量擊打。還有燙法,有水燙法、火灰燙法,現代還有用電擊法練功的。


總之此種方法舉不勝舉,而練出看似超越一般人的特殊的攻防功能。採用此種方式練拳術,不僅
不是去追求文體武用的文練法的功夫藝境來提高攻防技藝,就是視武練法的物象貪重練法都覺輕。


採用這種非正常拳術功夫的訓練方法,練出“橫”的功夫,用則雖能傷人,甚至置人於死地,看
似可得一時之能,但終不得拳藝之奧妙、拳術的真功夫。由於橫練功夫者對身體的生化機能的暗傷更爲嚴重,故歷來橫練功夫者都多不能長壽。


民間中,歷來因練功不得當而早亡者,舉不勝舉。因其不按修練拳術攻防之道的自然法則訓練,雖在青壯年時,可逞一時的威風,但成爲不了拳界功夫上乘的高手。此種人如與文練高手較技,亦多落敗,胸隔膜水平用力是爲“橫”。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武練和橫練功夫之人,以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壽命爲代價,換取並非真正的
拳術攻防之道的功夫,損失太大了。
1978年秋,我出差到銀川,住在銀川新城旅館二樓,晚上八點多鍾,見一九歲兒童用實拳擊打樓
道牆壁,擊打動作嫺熟而有力度,自思此少年擊牆練拳已非近日之功,如在三年以上肩胛骨處必有暗傷無疑。


出於愛護兒童之心,上前訊問:“你打牆練拳誰教的,有幾年了?”少年回答:“有四年了,我
父親教的。”我說:“能請你父親出來,我認識認識好嗎?”


少年將其父親喚出,我對其父說:“您教孩子打牆,看看孩子的手,都變形了,指背成方楞平面
了。據我揣度,孩子的肩胛骨部必有暗傷,請孩子脫去上衣驗看可否。”


其父把孩子上衣脫掉,在其兩肩胛骨下部靠脊椎側,果然各有一個乒乓球大的硬包塊。我仔細驗
看後,告之其父,立即停止孩子擊打牆壁等實物,以打空爲法,回到家後立即找中醫調治,將其硬包塊用藥消解,否則,腫瘍潰爛,孩子要殘疾。


其父自悔不及。此事過後時常憶起,細思之,習拳不知文體武用的“文練法”,而以武練、橫練
的方法釀成悲劇,實乃人生之不幸,今記之以告來者爲戒。


當然,“武練法”並非毫無意義。有一種人,習拳練功,悟性較低,單純採用文練法,對其則顯
得抽象而不能徹悟拳理、拳法和拳術攻防變化,因而可借助于“武練法”的形式。但必須注意,這種練法同那種“借物而貪重”的作法不同,借物時毫不著力於所借之物上,而純是實物“物象法”。


此法習練拳術攻防之道亦佳,當練到一定悟性時,應再完全回到文練法上來,或間斷採用,以提
高拳藝。此法頗多效益,雖在技藝成長過程中走了點彎路,但亦不失對拳術真諦的追求。有的拳師,亦樂採用此方法授人拳技而取得良好效果。


至於那些不曉練拳術之宗旨,不知練功方法奧妙的人,用物象的形式,而採用“借物而貪重”的
武練法,甚或採用連“借物而貪重”都嫌輕的橫練法修煉拳術攻防之用,而自以爲得到習練拳術攻防之道的良法秘訣。長久練習,置身體本身受暗傷而不知,真可悲之舉措,希習拳術攻防之道的人勿犯之。更有以此法傳授他人,而自己又以爲得意,自己受害無知可悲已極,再誤人子弟,真可惡之舉也!


希習拳者明察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29:55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訪客先生!是您把我的文章集中起來了。但是,沒有了大家的議論,就會失去論壇的氣氛。我還是願意與大家共同論壇,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才是春。
為了感謝您的大力支持所作出的努力,今天全文發表“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攻防功夫三層九段論”的文章。這篇文章的立意,旨在統一認識傳統拳術各門派、拳種,實戰攻防功夫昇華的三個層次九個階段的論述,具有普遍性的作用及其指導意義。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
攻防成手功夫藝境“三層九段”論
或問:您老在《中華拳術明鏡錄•龍涎集》中闡述了傳統拳術的“法分三修,遊歷三境,功成一也”的觀點,是將攻防成手功夫分了形拳招熟,氣、意拳懂勁,神拳神明的三層藝境。又在“八個體能論”一文中闡述了八個體能說。如果按攻防成手功夫的修煉層次階段來劃分的話,又應當如何的分法呢?您老是否可以詳細的解說清楚,而又分析論述的明白,做為對前賢治學的總結,又給後來的修煉者指出一條明確的修煉之進階的道路。豈不一舉兩得矣!
答曰:可以,此篇文章一旦完成,可以說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這門學說中一篇劃時代的傳統拳學中的“學術論文”了。據我所知,從古及今,武學拳門各門派、拳種之中,尚無一人涉及此個問題而立論的。自古流傳的“三年一小成,七年一中成,十年一大成”。只將修煉年限說明了,並未全面的涉及到修煉者的攻防成手功夫昇華的層次、階段之內容。早已甚覺遺憾。故現在就先生所問,我就極盡自己的全部能力而全面的展開來以解答之。以彌補傳統拳學中的這方面之不足吧!
就在《陳氏太極拳圖說•總論拳手內勁剛柔歌》中也只談到了七個階段,錄其歌訣如下:
純陰無陽是軟手,純陽無陰是硬手;
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
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顯好手;
惟有五陰並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
妙手一著一太極,空空跡化歸烏有。
而宋書銘先生在論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動手功夫藝境時也只是用“五乘功夫,曰:骨、筋、皮、毛、發”的說法立論的。如果加上其引用《易經》的“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的拳道之論述,亦不過分為六個層次,或曰六個階段的功夫而已。錄其歌訣與論如下:
歌訣雲
磕格碰撞是骨打,全身五弓為筋發。
皮打抖彈震死牛,毛髮松彈守三陽。
陰陽互感通天下,氣形化一歸無象。
論曰淩空勁不達,體不松而用招,招不熟而言勁,勁不懂而煉氣,氣不感焉得通天下。
《易》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
然在《渾元劍經外篇•初基等級詳序》中亦只是籠統的分了十步功夫的進程階段說,亦未能將傳統手戰之道的“遊歷三境,九個階段,成功一也”的相應的修煉之階段、進功之階梯、步驟分辨的清楚明白。為說明這一點而能以資對照,錄其原文如下:
夫涵神、養氣、固精、本也。按式單演練習,協和百骸。本立而後,百靈效命,始能禦猝防變。按式、體也,單演隨變致著(招)用也、末也。此之謂本末互生、體用兼備也。涵養固基為之初功。至若背向、屈直、高低、斜正、左右、前後、上中下,乃紫宵形化、二十八式中變化之妙,為次功也。再三十六宮劍母,前十二奇中奇,中十二正中正,後十二分左六門奇、右六門正,乃劍母蔭化之源,此三步功也。始必尋乎規矩,終當超乎規矩。後再靜養九日,步飛罡三百六十五日。每夜子時,持一點天清之咒,用左劍訣插腰中,踏罡完,飲五雷電符,吸真罡氣三口,以外合內,靜坐一時,再隨意揮舞。如此年餘,活靈異眾,四步功也.再擇一性善知己、毫無忌心者,同伊日較。每件兵器,要逐件精比無遺,為五步功也。件件入妙,力非朝夕,到則內外功純、百靈司職、步穿似箭如電、浮脂化完、陰消陽長、日夜可免大寐,只有小憩而已。三寶堅凝,此六步功也。再靜百五十日,皮肉無少缺欠之處,力亦無邊,再隨演式子,隨上杉木操,為此功五十五日,七步功也。此後再上銕操,四十九日,八步功也。每操前,必先吸罡氣三口,以外合內,運遍周身。操完以後,再開用雙手,引、按、搓、提、運、抖、轉、定八法,活血順氣,引神以和皮肉,去燥火為沐浴周身,此九步功也。再將刺猿、飛仙二劍,靜習百五十日,再靜息三十六日,則十步功圓滿也。可為身劍皆完,而道法幾乎悉備,誠非兒戲之功,力能造於斯也。
以我數十年修煉、實戰的體會,參照多家拳譜論述的體、用之精義,及我二十多年的教拳經驗和弟子修煉攻防功夫的進程之證驗。對於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成手功夫的進功步驟階段的劃分,我得出的結論是:“乃法分三修,遊歷三境,九個階段,成功一也”這樣的說法。有了這樣一個基本的劃分之認識,下面就可以詳細而又具體的分析、解釋、論述其中各階段的練、體、用之精義了。
關於“法分三修”的說法,就是內功法修煉的建健之體,外功法修煉的建順之體,內外功法齊修煉的建立法身德之體。這就是《清代楊氏傳鈔老譜•太極分文武三成解》一文中所闡發的:
蓋言拳道,非自修身無由得成也。然又分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誠之者成也(中成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
我之所論,就是針對其對“建體”的法分三修之基本觀點的詳細解釋之論述。
然其文中所論的“法分三修,成功一也”之說法的精義,又是有至用的遊歷三境之含義在內的。這就是形拳招熟,氣、意拳懂勁,神拳神明的三成之三層攻防功夫藝境說。即每一層攻防功夫藝境都可以認為是一個成功的功夫層面,這就是形拳招熟為小成,氣、意拳懂勁為中成,神拳神明為大成。這符合傳統的地、人、天的三才劃分的法則,及昇華的步驟。
而這“形拳招熟,氣、意拳懂勁,神拳神明”的三成之三層藝境說法的觀念之形成,又直接來源於王宗嶽《太極拳論》中所說的:
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其在這一段論述之中的精義。就足以證明,關於攻防成手功夫的三成之三層藝境說法的觀念之論述,並非只此王、楊兩家。歷數數家的論述以為之證,錄之如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30:32 | 顯示全部樓層
《渾元劍經•劍髓千言》中說:
故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功用到此,謂文兼武全將相身,更必出處有道焉。
《內功四經•神運經》第三章:“言神運之用”一文中說:
擊敵有用形、用氣、用神之遲速。被攻有僕也、怯也、索也之深淺。以形擊形,身到後而乃勝;以氣擊氣,手方動而可畏;以神擊神,身未動而得人。形受形攻,形傷而僕於地;氣受氣攻,氣傷而怯於心;神受神攻,神傷而索於膽。
形意拳門郭雲深先生雲:
形意拳術,有三層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種練法。
三層道理:
一、煉精化氣。
二、煉氣化神。
三、煉神還虛,練之以變化人之氣質,複其本然之真也。
三步功夫:
一曰、易骨:練之以築其基,骨體堅如鐵石,而形式氣質,威嚴狀似泰山。
二曰、易筋:練之以騰其膜,以長其筋,俗雲:“筋長力大”,其筋縱橫聯絡,
生長而無窮也。
三曰、洗髓:練之以清其內,以輕鬆其體。內中清虛之象,神氣運用,圓活無滯;身體轉動,其輕如羽。拳經雲: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三種練法:
一、明勁: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拳經雲: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二、暗勁: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圓通活潑而不可滯。拳經雲: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
三、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專以神意運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矩仍如前二者不可改移。雖然周身動轉不著力,亦不能全不著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拳經雲:三回九轉是一式,亦即此意義也。
——摘自《拳意述真》
上述關於“法分三修,遊歷三境,成功一也”的蘊含之精義,已經剖判、分析的清楚明白了。這個認識上的觀點,對於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的各門派、拳種中的修煉者來說都是適用的。凡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者有了這樣一個正確的認識,對於攻防成手功夫藝境之層次的劃分這個問題,也就基本上可以達成共識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對“法分三修,遊歷三境,九個階段,成功一也”之說法所蘊含的練、體、用之精義,細緻的分析剖解了。同時,又可以指明各層次攻防功夫中每個具體階段的修煉、建體、至用的核心內容及鑒定標準、遞進階梯之昇華的順序了。
法分三修,乃指內功修煉,外功修煉,內外功齊修煉的三種修煉方法而言的。
遊歷三境,即指法身形之體的形拳招熟,法身德之體的氣、意拳懂勁,法身道之體的神拳神明的三層成手的攻防功夫藝境而說的。
九個階段,即小成的法身形之體的形拳招熟中劃分出的骨力、筋勁、招熟,三個階段;中成的法身德之體的氣、意拳懂勁中又劃分出的逆從、粘走、皮打,三個階段;大成的法身道之體的神拳神明中又劃分出的三陽、淩空、神化,三個階段。
成功一也,是說達到神拳神明藝境、具備神化之功,最終成功於無形無象的無極的真一不二之境,即拳道合一之境界,是名“絕學無憂”的無上境。
上述的這一觀點的形成,及證驗的指導思想,並非孤立的。除直接來源於自身的修煉、實戰之證驗,此為根本;及教學中弟子的實踐的驗證,此為佐證;主要來源於以融化法融化各家拳譜之精闢的有關這方面之論述的融會貫通,又能一而貫之,此為根源。而又來源於曾子撰著的《大學》中所講的一段話之對於修煉者的指導和落實,以此為指導思想。現將這段經文錄之如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亊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明白了所說的“法分三修,遊歷三境,九個階段,成功一也”之說法產生的來龍去脈、本末緣由。下面就可以依序的闡述遞進之“九個階段”了,即小成的法身形之體的形拳招熟中劃分出的骨力、筋勁、招熟,三個階段;中成的法身德之體的氣、意拳懂勁中劃分出的逆從、粘走、皮打,三個階段;大成的法身道之體的神拳神明中劃分出的三陽、淩空、神化,三個階段。成功一也,達到神拳神明藝境,具備神化之功,最終成功於真一不二之道境,是名絕學無憂的無上境。這一說法中的每個階段中的具體之細節的修煉、建體、至用中之內容了。
一、形拳招熟中的骨力、筋勁、招熟,三個階段
形意拳訣中說:“練拳始練形”。這是形意拳門對于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建體”的法分三修之後,至於如何開始修煉攻防動手功夫的精闢的見解。即本著《易經》的“難從易處始,無從有處得”的修煉法則立義認知的。有關這一觀點在畢坤先生撰著的《渾元劍經•內外篇序》一文中早已有了明確的論述,自可對照,錄之於下:
至於形拳①之名,後天之功,果能以先天之神為體用,亦足以向機禦變,因變致神。是形拳①又顧名思義者也。
遂乎其藝,幽乎其氣,柔乎其質,剛乎其神,悠久也其功,變化也其驗。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者器之體,器者道之用。是因形練形,極至道成者。其妙存乎虛靈之人,其幾速於影響。此拳①也,實亦入道之基。
注:①、拳字原文為劍字,為適應習拳的讀者,故而改之。並不影響原文之義。 ——作者
這兩段論述中基本上表明了三個觀點:
第一,形拳之名,後天之功。說明形拳招熟的層次、修煉的是後天外形的筋骨皮的攻防功夫;
第二,是因形練形,實亦入道之基礎階段。果能以先天之神為體用,亦足以向機禦變,因變致神。是形拳又顧名思義者也。充分的說明了形拳招熟的攻防功夫層次,具備著一定的攻防之能力。由於是外形的攻防功夫藝境,只能為築基的初級階段了。這就是形拳招熟之所以能立名之精義的來源了。
第三,雖是形拳招熟的攻防功夫層次藝境,但也要有內勁功夫的運用。即“果能以先天之神為體用,亦足以向機禦變,因變致神”。這句話就清晰的表明了這一點,這一點又非常的重要。是說果能以先天之神為體用,除即時亦足以向機禦變外。還可以因變致神。即通過能以先天之神為體用的形拳招熟的修煉之階段,可以達到神拳的神明藝境。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31:12 | 顯示全部樓層
什麼是先天之神?簡單的說就是修煉出來的內氣功夫,或曰內勁。細緻的說,就是“聽探之良知,順化之良能”相互為用的能力。如何這樣說,因有“馭靜以動,動中亦靜,動靜互為其根;柔化剛發,以柔用剛,陰陽迭神其用”的說法以為證。
到底在形拳招熟的修煉層次過程中,需要經歷哪幾個修煉的具體階段?內勁又是如何的運用?這就須要下面具體而又詳細的解釋論說了。
1、骨力:
這是從宋書銘先生所撰述的拳訣雲:“磕格碰撞是骨打”一說中摘選而出。乃為形拳招熟中的第一個修煉的階段。那什麼才是骨力的拳法呢?這從心意拳門的“交手法”一文的論述中可以知道,其文中曰:
占右進左,占左進右,發步時足根先著地,足尖以十指尖抓地,步要穩當,身要莊重,捶要沉實而有骨力,去時撒手,著人成拳。用拳拳要卷緊,用把把要有氣。上下氣要均停,出入以心為主宰,眼手足隨之去。不貪不歉,不即不離,肘落肘窩,手落手窩。右足當先,膊尖向前,如是換步,亦如是勢。拳從心發,以身力摧手,手以心把,心以手把。近人進步,一步一捶,一支動,百支俱隨。
從這段的“捶要沉實而有骨力”的說法中,我們可以知道“磕格碰撞是骨打”為形拳招熟功夫層次的第一個修煉階段了,這是定而不疑的事實了。
從形意拳門郭雲深先生的三步功法:“一曰、易骨:練之以築其基,骨體堅如鐵石,而形式氣質,威嚴狀似泰山”的論述中,也可以看出這樣的觀點來。這就足以說明“骨力”打法乃為形拳招熟中的第一個修煉、運用的階段之事實了。
骨力打法之修煉、運用的攻防招法中的手法招式、步法有什麼特點?
由於是初始修煉運用招法之攻防,故所運用的攻防招法亦從最簡單、從最容易把握的手法入手,正所謂:“蒙以養正”也。而最簡單、最容易又最實用的手法招式莫過於“九宮手”了,其中就只有簡單的單手的九個攻防手法,左右兩手皆可通用也不過十八個攻防手法,此即所謂世傳的“一步椽十八打”,卻有見境生情的無窮變化之妙用。如以掌法立論,就是“降龍十八掌”了。此乃傳統拳術各門派、拳種通用的起手入門的攻防手法,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只不過而今的修煉之人不認識不知道而已。在古拳譜《易筋經•貫氣訣•論手》一文中就有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之如下:
至於用法,則有九則。直出直回,一也。仰上攉挑,二也。俯下沉栽,三也。外勾外擺,四也。內勾擺包摟,五也。斜攉右上,六也。斜劈左下,七也。斜領左上,八也。斜摔右下,九也。四正四隅,兼以直出中路,又合乎九宮焉!
至於步法,亦由於是初始修煉運用招法之攻防,故所運用的步法亦從最簡單、從最容易把握的步法入手,此亦所謂:“蒙以養正”也。而最簡單、最容易又最實用的步法招式莫過於“五行步”了,其就簡單的虛實的五個攻防步法,左右兩足皆可通用也不過十個攻防步法,卻有變化無窮之妙用。此即所謂世傳的“五行步法”,如以步法精熟的妙法立論,就是“五步躲影法”了。此乃傳統拳術各門派、拳種通用的起手入門的攻防步法,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只不過而今的修煉之人不細識、不全知而已。在古拳譜《易筋經•貫氣訣•論足》一文中就有關於步法之用法的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之如下:
古人雲:頭圓像天,足方像地。以其能載一身之重,靜如山嶽,有磐石之穩;動如舟楫,無傾倒之憂。如地之鎮靜而不動,平穩難搖;隨天之靈動而不拘,循隙能入也。
其用法,有虛有實。有兩腳一虛一實者;有兩腳前虛而後實者,後虛而前實者;有左虛而右實者,右虛而左實者;有一腳之尖根楞應虛實而虛實者。總之,不虛則不靈,全虛則輕飄不穩,有搖晃之憂;不實則不穩,全實則動移不利,有傾倒之患。虛實相濟,方得自然之妙。
至於“五行步法”,只好借用良輪先生撰著的《張橫秋秘授跌打抓拿》一譜中的“五步躲影法•歌訣”的內容來論說了。錄之如下:
一、歌雲
大敵重圍誰敢當,梅玄五步有奇方。
機關透徹無虛謬,萬人隊裡獨爭強。

五步深藏不測機,傳來秘訣少人知。
等閒未得真宗旨,誰識梅玄禦敵奇。
歌訣中表明,大敵重重圍困而攻擊,一人要抵擋四面八方之攻擊,有誰能敢當之?用什麼方法擋之?這一問問的妙。
梅花五行步法中有此力破重圍的奇妙方法。簡稱“梅玄五步”。細分有“之字步,玄字步,直步”。再細分有“斜步躲影,卸步躲影,碾步躲影,橫步躲影,直步躲影”的大全躲影活神仙之五步綜合變化的身步法。具備此大全躲影身步法的人,此為一個條件。
大全躲影活神仙
勢倒如山打進來,斜步躲影挨身撥。
碾步躲影閃後靠,卸步躲影留胸前。
橫步躲影封膀送。直步躲影劈胸栽。
五樣躲影隨身用,顛法敵人要連顛。
轉身偏閃一樣打,翩躚周圍蹬四邊。
此法若要練得熟,管教場中得勝還。
從歌訣中我們知道五行步法就是:
斜步,乃正隅八方進退的之字斜行步法,古雲:之字步法,現在所說的蛇行步法。
碾步,古雲:倒騎龍步法。此法見於戚繼光撰著的《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此法有“正進騎馬,倒退騎龍”的兩種運用法說。
卸步,後步後撤者為卸步,這從裝卸騾馬車的技法中:裝車時先裝前面,免得後沉吊壞牲口;在卸車時先卸後面,亦是免得後沉吊壞牲口。得到啟發,卸步法是後撤後步者為“卸”。如微撤前步則為縮步法式了,這從烏龜縮頭的現象中得來。
橫步,凡前後左右橫向拉開的步法,皆為橫步法式。
直步,此乃是前後一字的:疾剪步,即進前步、後步跟進,退後步、前步跟回。或後步倒為前步;前步倒為後步之一字順肩的兩儀倒步法,作為“千字襠裡好翻身”躲影法的步法。
由此可以看出此五行步法的單練是極為簡單的,但是能精熟的綜合起來運用卻有變化無窮之妙用了。
然九宮手法和五行步法,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上邊的手法和下面的步法又由什麼法來連接呢?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31:50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三才觀點的分工合作的法式立論,手法司攻防,步法管進退,身法①主變化,三法合一而至用。也就是說九宮手法中的任何一個手法,都可以運用五行步法中的任何一個具體步法來完成攻防的預期目的;五行步法中的任何一個步法,都可以適用於九宮手法中的任何一個具體手法來達到進擊退守的的預期效果;上面的九宮手法和下邊的五行步法之所以能夠順利的完成攻防進退的預期目的、效果,主要是有身法為中樞主管變化的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之結果。
外形的手法、步法、身法的三合一之攻防法式清楚了,而此時運使的是骨力的打法,即捶捶要沉實而有骨力的用招方法。那內勁又是如何運使的呢?
由於此時為初時修煉動手較技的攻防功夫,內勁在體內尚未形成獨立而不改的獨立體。又是煉精化氣的功夫階段,故內氣只能是以丹田為歸宿、為核心的內收外發的法式來運用。即拳勢外出擊時內氣隨之到達四指梢及體表;拳勢外收束時內氣隨之回歸丹田中。此即是明勁法式。因為此時的攻防技術的發揮,主要在於外形骨力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以制勝。而此時的內勁之運用只能有助於拳勢的收放之威力而已,在具體的攻防招法實施中其並發揮不了多大的制勝作用。雖然此時的內勁功夫尚稚嫩,不足以為之“拳”。但是,必須如法的運用之,才能使自身外形松靈空透,達到內清虛而外脫換的築基之目的和效果;才能夠修煉的內勁在體內獨立存在而不改,才能夠最終使內勁成為自身的法身道之體,而能達到拳道合一的大成之神拳神明的藝境,具備神化之功。拳家有論曰:“造乎神者,方稱為法;化乎一者,始謂之拳”。此言中的“化乎一者”即自身的內勁必須經過法身德之體的懂勁之“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神知的階段的修煉,才能達到“寂感隨通”的先知先覺的神拳神明的藝境,即真一不二之無上境。這就是順序。故前賢曰:“不能躐等”。
即曰形拳招熟,就在此時的骨力打法的修煉運用階段,主要是手法中的九宮手法要精熟;步法中的五行步法要精熟;手法、步法的中樞之身法要精熟;手法、步法、身法的三法合一之施招用手、施手用招要精熟;內勁與拳勢的攻防收放精熟的達到同步如一的藝境。能夠在與人比武較技中時時處處體現出“捶捶要有骨力”的風格,時至此境,可謂之形拳招熟的第一階段“骨力”的打法功夫過關了,就可以向第二階段的筋發的攻防功夫藝境轉法昇華了。
【注釋】
①、身法:有手法、身法、步法,三法中的小身法說;亦有手法、身法、步法,三法合一的大身法說。關於身法的調整之細節內容,可觀讀拙著《易經卷•無極太極篇•通用身法論》和《龍涎集•身弓的製作》
2、筋勁,又名筋發:
這仍然是從宋書銘先生所撰述的拳訣雲:“全身五弓為筋發”一說中摘選而出。乃為形拳招熟中的第二個修煉的階段。這從太極拳門的《太極拳全書•一身備五弓》一文的詳細論述中可以清清楚楚的知道,其文中曰:
一身備五弓指的是身軀猶如一張弓,兩手臂為兩張弓,雙腿足為兩張弓。五弓合一,即為全身內外的整體勁勢。方能夠“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能蓄能發,滔滔不絕。
身弓以腰為弓把,臍後腰脊命門穴始終以意貫注,中定而不偏倚搖擺;放勁時命門穴(內的勁意)須往後撐(腰之外形體一定要往前頂),“暗門”(頸椎第一節)和尾閭骨為弓梢,上下對稱,調節動度,加強其蓄吸之勢(武式的身弓,以大椎為弓梢之一,較“暗門”的調節動度為小)。身弓備,則要不柔韌中定而下沉,上於“暗門”虛豎,大椎微微鼓起有上提之意(即拔背、氣貼背的作用);下於尾閭骨前送而內勁有上翻之意。尾閭骨要前送,則無突臀之病;臀又要有上泛之意,則內勁自襠中上翻,經脊背至頭頂而下,氣落丹田,日久任督二脈自然接通。
手臂弓以肘為弓把,以意貫注於肘節,使沉著松靜而有定向。手腕和項下鎖骨為弓梢,弓梢必須固定,前後對稱。手在松柔靈活(動變)中用“坐腕”來固定(掌根微微著力而下沉,腕節柔而不軟謂之“坐腕”)。鎖骨用意來固定,不使偏倚搖擺,鎖骨管著兩手的動向,鎖骨的固定是兩手固定的前提。
腿足弓以膝為弓把,胯骨與足跟為弓梢。腿足弓備,則膝節有力而微前挺,胯骨松沉而後撐,足跟下沉而勁往上翻,腰腿之勁自然相順相隨。是謂“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相反相成,對拉勻稱,自然能勁起腳跟,主宰於腰,通於脊背,形於手指。
五弓法以身弓法為主,手臂弓法腿足弓法為輔。是以腰為軸,上於兩膊相系,下以兩腿相隨,(手起足自落,手落足要起,手足)上下相隨,中間(身法)自然相隨。每站一勢(動變勢勢如此)五弓具備,(自然)形成八面支撐的蓄勢。(攻防動變),源動腰脊,周身勁整,就能“機由己發,力從人借”,弧形走化,直線發勁,蓄髮相變,滔滔不絕。功夫極深者,觸處成圓,但依著何處即從何處放勁。
從這段論述五弓法的修煉、運用的核心內容來看,主要是強調了外形的周身一家的攻防功夫。而能如此的周身一家之攻防動變的關鍵,在於能夠連接全身骨骼系統的十二經筋之系統的修煉運用。雖然一身備五弓的修煉、運用之內容論述得很詳細了。但是為何如此而修煉,才能一身備五弓呢?似乎沒有論透。這在古拳譜《易筋經•貫氣訣•練形論》一文中有明確的論述,補之可以說明,錄其文如下:
練形者,又名曰展筋脫骨。骨為枝幹,支撐人身;筋以連骨,不致脫散。故骨在內而筋在外,兩相依託。骨有三百六十五節①,筋有十二經絡。練形之首務,筋骨為先,蓋骨節不松活,筋道不舒長,欲屈而骨不能屈,欲伸而筋不能伸,往來牽扯,何以靈動捷便?練形之次序,先膊,次腿,次膊腿合練以練身。
【注釋】
①、此骨有三百六十五節的說法,是指周身的神氣交會的所在。並非是指骨關節而言的。如欲詳細瞭解此中的內容之精義者,可觀讀拙著《龍涎集續編•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節”之精義解析》一文。
從前賢論述的“練形之首務,筋骨為先,蓋骨節不松活,筋道不舒長,欲屈而骨不能屈,欲伸而筋不能伸,往來牽扯,何以靈動捷便”之精旨要義中我們知道,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攻防動手功夫第一層藝境的形拳招熟之第一階段的骨力打法精熟了,就要修煉第二階段的筋勁之攻防功夫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從生化機理的角度講,人身的腎主骨,肝主筋。以中醫的五行學說立論,腎為肝之母,肝為腎之子。內練功法的氣沉丹田,內氣充足首先強骨堅骨。骨堅強後,則內氣方可養筋潤筋,周身十二經筋得真氣所養,則筋自然可複其最佳的柔韌性能以為用。這就是為什麼在形拳招熟的骨力攻防功夫階段後繼之修煉筋勁之攻防功夫的根本道理。這個觀點早在古拳譜《易筋經•貫氣訣•中氣論》一文中有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之如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32:29 | 顯示全部樓層
腎屬水髒而主骨。水能生木,肝屬木髒而主筋,筋附於骨,乃生肝而長筋。木能生火,心主血脈而屬火,乃生心而生血脈。火能生土,脾屬土髒而生肌肉,乃生脾而長肌肉。土能生金,肺屬金髒而主皮毛,乃生肺而長皮毛。金能生水,腎屬水髒而主骨。五臟依次而生,六腑依次而長,是形之成也。因真乙之氣妙合而成,形乃氣之聚也,曲成百骸。畢俱而寓:一而二,二而一,一二故不可須臾離者也!
【注釋】
①、真乙之氣,乃真氣說法和太乙之氣說法的簡約之說法。真氣者,真元之氣;太乙之氣,醫學經典《八十一難經》中說:人有兩腎,左腎者,藏真陰;右腎者,藏太乙之氣。此句經言是說:人的有形之身,皆真元一氣所化生而成之。此即“五行本一氣”的論述之精義。拳家論拳之練、體、用,皆取此觀點。
從前賢的這段論述中我們清楚的知道:為什麼在修煉攻防功夫的骨力之階段後,繼之以筋勁攻防功夫的修煉、運用的道理了。但是,由於修煉者的先天稟賦不同,故同在修煉、運用筋勁之“一身備五弓”的攻防功夫的階段內,雖然“一身備五弓”的身法之建體、至用的要點一致,主要攻克的方向目標不變。可在具體的修煉建體、至用等諸方面還是因人稟賦所異而稍有不同的,這種不同之處又不是一言能盡之的。故只好看前賢的論述之精義,方可以徹底的明白。古傳拳譜《易筋經》中有段論述,分析講說的最為清楚明白,可以對照,錄之如下:
筋,人身之經絡也,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經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與骨配合。如人肩之能負,手之能攝,足之能履,周身之活潑靈動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然而,人身之筋骨由胎稟而授之,有筋弛者,筋攣者,筋糜者,筋弱者,筋縮者,筋壯者,筋舒者,筋勁者,種種不一,悉由胎稟。而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豈可容其人之筋:“弛、攣、糜、弱、縮、壯、舒、勁”者存焉。必修拳道先于“易筋”以堅其體,壯內以助其外。故先聖以力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攣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強,筋弛者易之以合,筋縮者易之以長,筋糜者易之以壯,即棉泥之身,可以立成鐵石,何莫易之功也。身之利也,聖之基也,此其一端,即形也。此所以有易筋之道理,有易筋之理,必然有伸筋之法。
上述所論的自身其所以堅硬如石者,“骨”也,之所以變化通靈者,筋之所系的“骨節”者也。骨節者,骨之空隙也,乃人體之壑穀,轉動之通靈敏捷,為神明所流注,柔弱無骨之藝境即指此而說。言“節節貫串的柔行氣”之變化時;骨節處精神填實,則形如鋼鑄,如鐵如石,屈之不能伸,伸之不能屈,氣力方全;此即言骨節要對,不對則無力的剛落點的發勁之時。由此可知:骨質強度(骨密度)增大,骨堅如鐵石,此乃由“意斂內氣入骨”便可得之。而骨節的通靈變化,“肌膚骨節,處處開張”成最大的動變蓄勢,以使自身即時做到外形的“接骨鬥榫”,內勁的剛發之用,就需易筋易骨的功夫,包括各種“抻筋拔骨”功法之修煉才能得之。
以上述之論知道筋骨修煉之目的,而外形的筋勁、骨力的修煉是不能截然分開的。故前賢將“筋骨”的修煉常結合而說,故有“抻筋拔骨”的說法,早有“展筋拔骨,展筋脫骨”之說,又有“抻筋拔力”之說。總之,皆是一個意思。以拳法功夫改變自己的氣質。
這就是為什麼在形拳招熟功夫層次中的第一階段修煉骨力之攻防功夫熟練後,繼之修煉筋勁的一身備五弓的攻防機制之功夫的根本道理。再有就是骨力階段的攻防功夫主要修煉運用的是手法、身法、步法的三法合一之運用的攻防能力,尚不能達到外形之攻防動變的周身一家。只有修煉筋勁的“一身備五弓”的攻防功夫,才能在比武較技中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達到外形的周身一家之攻防動變的能力。從宋書銘先生所撰述的拳訣雲:“全身五弓為筋發”一說中摘選而出,亦可知道筋勁攻防功夫乃為形拳招熟中的第二個修煉的階段。其攻防功夫藝境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皆以五弓法的運使變而化出的,故曰為筋發的攻防功夫階段。
從形意拳門郭雲深先生的三步功法:“二曰、易筋:練之以騰其膜,以長其筋,俗雲:“筋長力大”,其筋縱橫聯絡,生長而無窮也” 的論述中,也可以看出這樣的觀點來。這就足以說明“筋勁”打法乃為形拳招熟中的第二個修煉、運用的階段之事實了。
筋勁打法之修煉、運用的攻防招法中的手法招式、步法有什麼特點?
由於在第一階段的骨力打法之簡易的九宮手法的純熟修煉為基礎,對於攻防手法招式有了基本正確地認識了。故在第二階段的筋勁打法的手法上有了品質上的變化,即由九宮手的單手攻防手法昇華為雙手合用的手法,這便於一身備五弓的筋勁之攻防打法的純熟。傳統拳術各門派、拳種的修煉者,皆可以從本門派拳種中,精選出十數個雙手攻防的手法即可以做為基本攻防手法招式來修煉了。以我教拳之現成的經驗來說,只有十個雙手合用的攻防手法,開列如下:中門中直拳,單鞭手,壓打,攔打,搬打,摘打,提打,分打,托打,搓打。雙手組合的攻防手法的妙處在於能夠“以定用手”,而又變化多端。繼之與身法、步法的密切配合又便於實施肘法,靠法,摔法於比武較技之中以制勝。給形拳招熟的第三階段之全體大用之攻防功夫的修煉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於攻防手法的在熟不在多,是在建立攻防機制上下功夫的觀點指導下而形成的正確修煉概念。這一正確地修煉觀念,前賢在《拳經•千金秘要•問答歌訣二十首》中早就有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之如下:
二十、問曰:拳法何由得精也?
答曰:在熟不在多。
拳法千般與萬般,何能精透沒疑難。
須知秘要無差漏,一熟機關用不完。
由於手法改為雙手組合的攻防手法的緣故,步法亦相應的有個調整,還是原來的五行五步法不變。只不過由原來骨力打法的大開步之步法,改為小開步的步法,這樣的步法更適應雙手組合的攻防手法之運用。而關於在比武較技中如何正確地運用步法的問題,前賢在《拳經•場中切要•走場》條目中已經早有明確的論述,以資對照,錄之如下:
走場
大凡進步,後腳必從前腳跟邊出,腳到務要比前腳過三四寸。去時不可直挺,腳膝漸彎,要循腰藏陰,而腳尖不可過勾向裡,腳指不可離地,兩膝要分陰陽,不可平分,蕨似腿樣,名曰巽風腿。到時一齊壓下,身法要直豎帶偏,胸必開,背必合,臀必挾,頭與頸必直豎而帶偏轉。兩目精神,緊望敵人眼。手腕略帶彎,不直挺,打下神至。必望敵人面,直栓至胸前,通身一齊著力,所謂百骸筋骨一齊收也,一齊放也(又,拳以猛快為主,所謂迅雷不及掩耳也)。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33:07 | 顯示全部樓層
【注釋】①、巽風腿:虛靈巧妙如風的腿法。
筋勁攻防功夫階段內勁功夫運用有什麼顯著的特點?
此時的內勁功夫修煉還是以丹田為核心的明勁法式為主要內容,只是內氣在身內的的通道更為暢通,氣勢更為猛烈一些罷了。由於是一身備五弓為主,故在自身中體會到一身動變猶如繩束一般,而渾身肌肉已見柔軟現象,自見筋長力大的攻防之效果了。這就是《拳經》中所講的:“練打之時,要雄狠盡力,從硬打做軟”之說法中的從硬打做軟的五弓筋發的攻防功夫階段。此時的攻防招法的攻防變化亦非拳打腳踢的法式了,而是“以不動之腰脊摧動動之手足”的周身一家的運用法式而更為嫺熟了,而肘法、腿法、靠法的一般攻防技法都能在攻防動變中以五弓法運使而又自然了。自然給下一階段的形拳招熟的小成功夫階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了。
3、招熟:
即因形練形的最後一個功夫修煉的小成階段,即勁形順從之明勁法式的形拳招熟的階段。此攻防功夫階段有兩方面的特點,一個功果。兩個特點,一是,內氣功夫明勁法式的運使已經周全;一是,攻防招法的形拳的全體大用已經具備。一個功果,形拳招熟的攻防功夫完備,小成攻防功夫正果得矣。其功德正果的外相乃是:望之威嚴,儼然是個拳門武學的一個修煉者了。然而,心中的猛烈之氣尚存,身上的猛烈之習尚在。
形拳招熟的攻防功夫的功成之特點
形拳招熟的攻防招法之運用乃至妙變化之自出,為其特點。略予以形容之如下:
其身法形式忽高忽低、或左或右,似進非進、似退非退,進中退、退中進,近而遠、遠而近,恍惚形如神飛無定。其中有詐誘、誆騙、虛引、驚駭之式,橫豎、斜直、奇正之機,以數式合為一式而出之,能如此者謂之形拳招熟的藝境。然非身柔若絮、靈活穩准、難以為此也。所貫徹的是曲化直發,避實擊虛為攻防的法式。仍然是以冷、彈、快、脆、硬為主要形勢,故曰:望之儼然。
形拳招熟的攻防功夫之成功的標誌有二:一曰攻防招法運用的熟練、靈活、穩、准,二曰身柔若絮功夫為基礎。
以上乃為形拳招熟的骨力、筋發、招熟的三個階段的修煉、運用之內容。
二、氣、意拳懂勁的逆從、粘走、皮打,三個階段
前賢在分辨明勁法的形拳招熟和暗勁法的氣、意拳懂勁的兩層攻防功夫藝境的區別時說:
明勁: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拳經雲: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暗勁: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圓通活潑而不可滯。拳經雲: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
1、逆從:
根據這段有關明暗勁的練用方法、準則、藝境的論述,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對於什麼是明勁?什麼是暗勁?確實在運用內勁的具體方法上沒有分辨、分別論述清楚明白,致使後來的習拳者,不知如何為明勁和暗勁的具體練、用之方法了。我今日在這裡將明、暗勁的練用方法內容,作一大概的闡述。可使習拳者如法而練用之,自我體現其中的區別。便可即時轉法而功成藝就了。
明勁者,內氣以丹田為核心的外發內收法式為特點。內氣的外發內收,皆與外形拳式的外發內收順從同步運行到位,謂之曰:明勁法式。
暗勁者,內氣以雙足踝為根的吸提呼降或外發內收的法式為特點。內氣的吸提呼降或外發內收,皆與外形拳式的起落開合的升降卷舒逆從同步運行各到其所到之位,謂之曰:暗勁法式。這一內勁外形的匹配法式,又名之曰:陰陽逆從;或曰:勁形反蓄。以此法式運用攻防招法於攻防較技之中,就是氣、意拳懂勁的第一階段:勁形逆從、反蓄法的攻防功夫藝境階段。
就內氣、外形陰陽逆從、勁形反蓄法的說法,古已有之,眾前賢皆有明確的論述,引之以為證,錄之如下:
 三皇炮捶拳門宋老邁曾言:“拳一出擊,有來回勁之妙,內外如一之整,就是鐵人也一樣應擊而飛出”。此中“來回勁”之說,就是“勁形反蓄”的之意旨。
一、問曰:勢去腳不穩,何也?
答曰:在勢去意來。
勢若去時要猛狠,意旋回時身步穩。
百骸筋骨一齊收,後手便順何須恐。
——摘自《拳經•千金秘訣•問答歌訣二十首》
此歌訣中的“勢去意來”的精義就是暗勁法式。
孫祿堂先生的“順勢逆力”;王薌齋先生的“順力逆行”。這都表達的是自身內的陰陽逆從,勁形反蓄的暗勁法式的。
暗勁法式逆從階段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特點
氣(意)拳懂勁,此氣拳,就是意拳,即以“意氣君來骨肉臣”為君臣主從的拳法,崇尚以意用氣,意即是氣。認為意到氣到,氣到則力到,故尚巧。即以內勁為主,外形為從,賓主分明,中道皇皇。而氣拳的功夫藝境,純以勁形反蓄的陰陽逆從法為法式,採用“勁形雙控”的機制。自身內由於有了分身法的修煉為基礎,可以自然的做到及形成:形用半,勁用對五,陰陽逆從,勁形反蓄,中土不離位的伏機雙控的攻防機制之運用了。
其特點是:
攻防招法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要在身心空靈而手靈妙,猝變無心動中徨徨之色,動靜皆自然力也。能潛神熟練,自可時至神知的境界。
文中帶點者的論述內容,就較全面的將暗勁法式陰陽逆從之懂勁階段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特點論說的清楚而又明白了。特別注意的是要將形拳招熟明勁法式之勁形順從的招熟階段之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攻防招法至妙變化之自出的特點和暗勁法式的勁形逆從之懂勁階段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特點之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的特點區別開來。而明勁法式的順從階段形拳招熟所要求的身法功夫是身柔若絮、靈活、穩、准而已;可暗勁法式的逆從懂勁階段所要求的身法功夫卻是身心空靈而手靈妙,猝變無心動中徨徨之色,動靜皆自然力也。
逆從法的攻防功夫階段運用攻防招法的機制乃是內氣、外形逆從的伏機雙控之機制,又運用的是不先物為的無為法式,即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為特點,故而在比武較技之中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自然圓通活潑而無滯,流暢自然了。拳勢以縮、小、綿、軟、巧為主要形勢,故曰:即之也溫的尚巧者也。
莫要小瞧明勁法式順從之形拳招熟階段的攻防招法至妙變化之自出的特點和暗勁法式逆從懂勁階段的攻防招法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為特點之微妙的差異,這是有作法和無為法在攻防機制、法則上存在的本質上的區別。就這一點區別處,是因為適時的轉法而造成的攻防功夫藝境層次和昇華的根本原因。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33:43 | 顯示全部樓層
而此處的手靈妙的含義是指什麼內容而說的呢?這就是指不攖人之力的聽探之良知,順化之良能的相互為用的攻防能力而言的。就是:
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又要提起全付精神,於彼勁將發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先不後,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方能隨手奏效。
摘自——李亦與畬《五字訣•勁整》
能如此而運用者,就是手空靈之精義妙旨爾。這些,就是暗勁功夫逆從懂勁階段的攻防功夫的特點。
由此論述的內容精義可以知道,形拳招熟的功成藝就之小成時,就要及時的轉法了。不及時的轉法,就沒有攻防功夫藝境的昇華,這是實情。而所謂的轉法有三方面的內容:
首要的是內氣外形的匹配法式的轉法,即由內氣、外形匹配的順從法式,轉法到內氣、外形匹配的逆從法式;
再就是由身法功夫的身柔若絮、靈活、穩、准,轉法到身心空靈而手靈妙,猝變無心動中徨徨之色,動靜皆自然力的功夫上來;
再有就是攻防招法的實施,由明勁法的攻防招法“至妙變化之自出”的特點,轉法到“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為特點的方面上來。
有了這三點的轉法內容之修煉,自然能完成勁形反蓄,陰陽逆從的攻防懂勁階段之修煉、至用的果業,而繼續向第二階段的“粘走”攻防功夫藝境昇華了。
2、粘走:
這裡須要解釋的是什麼是懂勁?懂勁又是如何修煉出來的?什麼是自然力?
王宗嶽《太極拳論》中說: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其在這段論述中明確的提出了懂勁的概念。而又在後面的文章裡解答了懂勁的概念和攻防功夫的具體內容了。其說:欲避此病,須知(分)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在這段論述中明確的提出一條懂勁的秘訣,就是:須知(分)陰陽。這裡有體、用兩方面的內容:從體立論,陰者外形,陽者內氣。陰陽體之功能就是陽剛、陰柔。從用立論,合而用之的基本法則就是柔化剛發,以柔用剛的技術方法。此乃明白自己的內氣、外形的基本功能了,算是懂自身的勁了。此乃自明。還要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內氣、外形的攻防技擊的方法用來知人,能知人之勁形動變之跡象而能“粘走”順隨者,才能具備知人的功夫。只有知彼知己而能利用者才是懂勁的真功夫。
其說: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在這段論述中提出了在與人比武較技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必須做到: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這樣的含形隨應至變的以靜制動的“無為”法則。並同時提出了具體的技術方法: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這就是具體的以柔用剛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無為法。又名無上法。習拳者只有認定此法,遵從此法而修煉,依據此法而運用,才能真正的做到懂勁。即能夠在與人比武較技的過程之始終皆運用的是“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的法式。就是“知彼知己”之懂勁的真功夫得矣。
為了讓習拳者徹底的明白: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式的可適用的範圍的廣泛性,王宗岳先生又在文章中列舉了六個方位的例子,其曰:
左重則左虛、(右已去),右重則右杳、(左已去);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逾長,退之則逾促。
在這段論述中其論說了左右、上下、進(前)退(後),立體六合的六個方位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也就是說傳統拳術中的攻防招式無不是以“粘走”的法式實施的,能於此者,是為懂勁,是為懂拳了。這就是懂勁功夫階段修煉的含形隨應至變,皆從他力取法的精義之所在。即在懂勁階段之修煉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惟此法不用之原則。
到底“粘走”的攻防技法有什麼奧妙所在呢?
就這一點,王宗岳先生又在文章中有詳細的論述說明,其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其在這段論述中闡述了“粘走”法的三點妙處所在。第一,就是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毫不受人之力妙處。能不為他人之力所拘,自己乃是自由之身,其能奈我何?但是,一定要牢牢的記住:要想不為人力所拘,就要有不攖人之力的功法、功夫。功法就是“粘走”法式,與其外形接觸而自己的勁力不與其勁力接觸;功夫就是懂勁。第二,因為運用粘走的無為法式,就是以靜制動的法式。不先於他人而動,又不攖人之力。故而,人不知我欲何為,我確獨知其人意欲何為。這樣,其一動我便知其咎,隨而發之則無不應驗。此就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之以靜制動,後人發而先人至的後發先至的技法之精義。什麼:以弱勝強,小力打大力,以慢打快,以靜制動,等等之說法,無不是在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這一無為攻防技術方法的基礎上論說出來的。第三,由於運用的是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無為技法,此法式具備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毫不受人之力和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兩點妙處,此正是以不變應萬變的無為妙法,故而與人比武較技,即可以所向披靡而無對手可言了。此正是“不與人爭,天下莫與之能爭也”的無爭為爭的精武之妙諦。此法古人視為是:萬人敵的真功夫。
習拳練藝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此的藝境,其法不難,就是習拳練藝遵依: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式即可功到自然成。所謂:“拳打千遍,其理自現”的這一說法,就是在此正確的方法準則基礎上之修煉而說的。如果在錯誤的方法準則基礎上的修煉,就是拳打萬遍,其道理也不會顯現的,功夫亦不會上身的。
什麼是自然力?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的自然力是如何提出來的?最早見於哪一家武學拳術經譜?
根據我所見到的武學拳術經譜的認識來看自然力的出處,乃是元末明初畢坤先生撰著的《渾元劍經》一譜中。其在“靈源秘筏”一文的飛仙劍法中說:
飛仙劍,乃含形隨應致變之劍,亦當暗暗純習,克造其極。皆從他力取法,要在心空靈,而手靈妙,猝變無心動中徨徨之色,動靜皆自然,非勉強也。自然之力,由於習慣也。爾等能潛神熟煉,自可時至神知,山人亦必從而默為誘勸、比較,何患劍術不成也?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34:18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在此文中提出自然之力的概念,簡曰就是自然力。其在《劍髓千言》又進一步解釋自然之力時說:
保合太和之氣,以之生成,在人則空靈無間之氣也,即真氣。其中剛柔渾合、陰陽互生,即所以結丹粒之道也。其大莫喻,其小難破,而來往造化之神涵於其內。故曰:放之彌六合,卷之藏於密,直養即勿妄勿助,直(養)自然先天之力,在神為非人力也。無害者乃順生機之自然,去其害生機者也。養至真息圓滿,百慧從生,永生無滅。小可經綸,大可讚譽天地,故曰則塞於天地之間。
此段論述中的:“保合太和之氣,以之生成,在人則空靈無間之氣也,即真氣。其中剛柔渾合、陰陽互生”的精義。充分說明,自身的健順和之至,太和一氣者的能力,就是自然力。所以,其在後文中說:“直(養)自然先天之力,在神為非人力也。無害者乃順生機之自然,去其害生機者也”。就充分的說明修煉傳統拳術的本質,在於充分的發揮與生俱來的“聽探之良知,順化之良能,及其相互為用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簡稱為:自然力。
而前面所論述的懂勁之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功夫,藝境。如果以能力來論,就是懂勁之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能力了。簡單的說就是自然的攻防能力,在簡單的說就是自然之力,再簡單的說就是自然力了。故知,自然力亦有體、用的認識之分別。以體言,就是健順和之至,太和一氣爾;以用言,就是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之能力爾。
故而知道,現在的拳家在談拳論藝之時所運用的自然力三個字的內容,就是指懂勁之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能力而說的。不要認為其還另有其他含義了。
此文所論的“粘走”的攻防功夫藝境,乃懂勁階段攻防功夫的內容。繼而就要進一步修煉懂勁的第三個階段“皮打”的攻防功夫藝境了。
3、皮打:
所謂的皮打,乃取義于宋書銘先生歌訣中的“皮打抖彈震死牛”一句訣言的精義而立名。此個攻防功夫藝境,有兩個特點:一是,懂勁攻防功夫的功成藝就的階段;一是,太極拳中所說的自身之皮囊勁的攻防功夫的體現。即在懂勁功夫的基礎上徹底的做到從有形的拳術向無形的拳道具體過渡的實施階段。
這一基本法式,重點是在皮囊勁上。此乃氣、意拳懂勁功夫藝境之成熟的境界之描述。即暗勁功夫後期的“陰陽逆從、勁形反蓄”,動靜互為其根,陰陽迭神其用的“懂勁”所能發放的“分勁”打法之說法。即通常所說的“隔山打牛”的“分勁”發勁法之功夫。此時的攻防功夫已在“內勁”的“驚彈、崩炸、抖搜”之蓄放為主而用之,不在“外形”的“擰裹、鑽翻、螺旋”的蓄髮之勁勢中而求之了。所謂“有形練到無形處,練到無形是真功”的第一步,已完全脫離形拳招熟的筋勁骨力的有形之法式,而達到無形之內勁的有形之運用的功夫階段了。所謂無形的內勁之有形的運用,是說外形的全體透空,故曰以皮毛;而內勁的“抖彈”,是說內勁在體內自覺還有騰挪、鼓蕩、抖搜、崩炸的勁形之狀態。即內勁尚未化於無形之候。而此真功是說“真氣功夫”的簡說。此時乃外無形而內有勁形的狀態。自覺自身外形只是一個空皮囊,內氣猶如半灌水,這半灌水在體內可任意雖彼勢而鼓蕩的騰挪,自可隨時發放出驚彈、崩炸、抖搜的勁勢以勝人。
再“淩空勁秘訣”的歌訣中有:“再練蕩勁不費難”的說法。所謂蕩勁,就是“鼓盪”一詞的簡稱。這裡有很微妙的拳之理法存焉,“鼓盪”二字合說,乃自身之內氣、外形“健順參半”合一而用的法身德之體的法式之說法。鼓者,外形順之體的全體透空狀態,以“鼓”喻之。訣言:皮打抖彈震死牛,此句中的皮字就是對外形順之體空洞如鼓的描述。盪者,健之體、即內勁在空洞如鼓的外形順之體內的上下、左右、前後、正隅的旋轉、騰挪、滾動、飛躍之勢態。蕩勁者,乃從“內勁”立論的說法。而關於鼓盪的說法,古拳譜中多有論述。錄之於下,以資對照。
《渾元劍經•劍髓千言》中的詩雲:
休逞歡來歇力行,免將過役倦容生。
中庸萬古傳心法,中以庸行戒律清。
氣欲足兮精為本,神光無滯天地春。
四肢鼓蕩皆符道,力量增加要日新。
《九要論•九要》中論步法時說:
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運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故應戰對敵,皆本諸身,而實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進退反側,非步何以作鼓蕩之機?抑揚伸縮,非步何以示變化之妙?
然本歌訣的“蕩勁”之說法,據我揣度,乃直接取自太極拳門《武譜•十三勢說略》:
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勿使有缺陷處,勿使有凹凸處,勿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向後,(向左、向右),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
這段論述中的精義:即蕩勁,就是指內氣,或曰的“內勁”在外形虛空之體(順之體)內的上下、前後、左右的旋轉、騰挪、滾動、飛躍之態式而言的。此“蕩勁”,正是皮打抖彈震死牛的氣、意拳懂勁之攻防功夫藝境功成的描述。可知,氣、意拳懂勁要具備健順德之體的鼓蕩之攻防機制,方能具備皮打抖彈震死牛的真實的攻防功夫藝境。
關於此時的功夫藝境,歷代前賢亦有明論,記之如下,以資對照。
能隔斷血氣之道路使不接續,能壅塞氣血之運轉使不流通,可以分筋骨斃性命於傾刻,氣之為用大矣哉!但須知其聚,明其發,神其用,方能入殼,如射之中的……。
摘自《易筋經貫氣訣•點氣論》
夫內勁寓於無形之中,接於有形之表,而難以言傳,然有其事理亦可參焉。蓋志者氣之帥也,氣者體之充也,心動而氣即隨之,氣動而力即赴之,此必然之理也……。惟顫勁出沒,其捷可使日月無光,而不見其形。手到勁發,天地交合而不費其力。總之,運於三性之中,發于一戰之傾,如虎伸爪不見爪而物不能逃;龍之用力不見力而山莫能阻。克人其有不利者乎?
摘自《六合十大要序•十曰內勁》
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又要提起全付精神,於彼勁將發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先不後,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方能隨手奏效。
摘自——李亦畬《五字訣•勁整》
神化:我無所能,因敵成體;如水生波,如火作焰。
——摘自吳殳•《手臂錄•槍法六品》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7:34:51 | 顯示全部樓層
此皮打抖彈震死牛的氣、意拳的暗勁後期之懂勁的全體透空的攻防功夫藝境,自是神知的階段。已然不在外形的筋勁骨力之擰裹、鑽翻、螺旋之形勢中求之了,惟以內勁之鼓盪產生的驚彈、崩炸、抖搜之勁勢為用了。故有臨皮打的內勁抖彈摧人致內傷的效果,乃發放內勁勢的技術至巧至妙之功夫所致。有此功夫技術、技巧者,亦可用必打犯不傷人了。這就是:運用圓通活潑而無滯。拳經雲: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即指此時的皮囊勁攻防功夫階段而說。只有外形虛空如皮囊、內勁圓滿,又能運用圓通活潑而無滯,才能產生這樣的攻防功夫效果。能於此者,皆源於懂勁法式的逆從、粘走、皮打三個階段的系列之修煉,時至心能普照,氣自周全,而至神知的功果。即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攻防機制自動化之功果。
氣、意拳懂勁的攻防功夫的功成之特點
乃健順參半的含形隨應致變之拳,皆從他力取法,要在心空靈,而手靈妙,猝變無心動中徨徨之色,動靜皆自然,非勉強也。自然之力,由於習慣也。自然能在與人比武較技的攻防中能夠:馭靜以動,動中亦靜,以動靜互為其根;柔化剛發,以柔用剛,陰陽迭神其用。則正奇進退之機,遲速幻轉之妙,悉出於無心,系自然之運用。因時致變,因力制人。至於方圓立體發用之妙,件件原委之于自然之神,統蓄以先天寸綿之力,為無為無不為也。
氣、意拳懂勁的攻防功夫之成功的標誌有二:一曰攻防招法含形隨應至變,皆從他力取法;二曰身心空靈而手靈妙為基礎。
功到此藝境,則氣、意拳懂勁的法身德之體的修煉功成藝就了。又要轉法了。即由氣、意拳懂勁的攻防功夫藝境向神拳神明的攻防功夫藝境昇華了。
三、神拳神明的三陽、淩空、神化,三個階段
神拳神明,是習拳者修煉的最後的一個攻防功夫層次,亦要經歷三陽、淩空、神化,三個攻防功夫階段的修煉、昇華,才能最終得以功德圓滿。即曰神拳,何者為神?何者為神拳?就必須首先要弄明白,否則,便會修煉而無功夫可言了。神者,一氣靈明而不昧者。此一氣者,乃健順和之至,太和一氣者也。道也,萬物之通理,名之曰太極。拳者,化乎一者也。即化乎太和一氣時始謂之拳。神拳者,此太和一氣靈明不昧,具有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前知之攻防功夫藝境者也。其所運用者,無形的太和一氣而已。故名之曰:神拳神明的攻防功夫大成藝境。下面就分別將神拳神明攻防功夫層次的三陽、淩空、神化,三個攻防功夫階段的修煉、運用、藝境之內容論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9:37 , Processed in 0.01464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