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317|回復: 8

六水先生談猶龍太極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6 08:13: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內家修煉以逆,以返為宗旨。為本質。我們門里有一句話叫“不自然中求自然,不舒服中求舒服”。
這一切都是武當派原始的東西。因為它是清咸豐年前後傳出來的。而門里傳人不多。規矩又是很嚴,所以沒有人敢動絲毫當初傳出來的理法!這是武術界的規矩。我們猶龍派一直不普傳。一是普傳不了。而是怕人多生事。所以,我們不會減掉原來的授受。也不會隨意增加人為的練法。歷代扣模子就是指的這一點。一個人可能有一個人的練法。但是,東西不能變,宗旨不能變,否則就不是猶龍派的弟子,練的也不是猶龍派的太極。
GENT先生提出來的問題很好。我覺得您是用正常的心態研究,對待武術的人。我就回答您的體問。
猶龍太極以五步七星和周身法為核心。原來只有三十六勢。後來在我們第三代掌門司星三先生學而後化下,而演變成了“四氣”---六十四式。因為先生從前學的是楊家的武當悟修派太極。而此一派也是道家正宗,所以,在以猶龍核心的基礎上,我們的太極吸收了武當派別家的精華。這里還有江南派太極的東西。當然,這是在猶龍的基礎上,以猶龍核心去圍繞的完善。如此,我們保留著倒丁步,一字線,斜肩吊背等的練法。
武術自古是一家。武術肯定是同一源流。而後才有分支的。此不出道生一,一生二……的過程概念。這是我們門里的認識。不關乎別家!我們近尊三豐真人為祖師,遠及軒轅皇帝為道祖。我師爺曾留有“蛇纏雀躍黃氏遺,八面熊拳創始記。三豐接續追真理,使此留傳稱太極”的話語。因此,我們承認許宣平,李道子等的存在。在北京,我曾接觸一派武當太極,挺特別的!後來,我根據蛛絲馬跡,以及我的思索,我判斷此派可能就是李道子傳下來的一脈。他們也很保守。功夫也是了得。自那以後,我收斂了我自大的想法。始信天下高人高功多的是的事實!
我們不是要求練的筋骨皮肉。而是我們在練的時候很難避免這個過程的出現。不能避免那麼我們就要正視,甚至重視。但並不能停留或用功于此段。在後天返先天的過程中,有感覺,有沖突才是具體的修習現象。也是我們的一大特征。象我在北京遇到的那一派就是另一種練法。純是在神上,在內里的東西。修習的途徑很多,我們是內外俱修的,因為這里有“羽化”的這個階段,所以肉體的後天雜質終究不能避免不把它去掉。如此才能有“蹬萍渡水”之能。說來容易,練起來多難啊!我以前不敢說這些,就怕天下的朋友誤解,偏解。如果有人提出尖銳的詰責,那麼我肯定不會回話的。我承認我說錯了就是。因為我也沒練到,我沒練到,那麼我說的再多,你不信還是不信!我也有感很多東西要用今天的話語,道理去認識,去解說才有益天下。才對得起祖宗。可是,關鍵的地方卻在于此中有我說不出來的部分,也有我無法說的一部分。如果你真正的接觸了傳統文化,你就會知道,很多東西用現代的理念是無法解釋說明的。那麼,我們又怎麼才能用現代通用的術語,詞語去解說?道的性質古人怎麼說的?也很模糊。如果說的清楚,那就不是道的本質。也就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道理所在。因此,道宗---老子才不得不說強名曰X!
武術是一家。有相同才說明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有不同更能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演化無拘。我們的倒丁步應該不是您想的那樣。您看過心意六合嗎?說點真的,和他們倒象點!可還有不同。心意六合有熊出洞一式,我們的五步七星的懶扎衣和它就象。只是我們上盤不同。我們下盤的一字線也別具一格。前腳是翹起來的。內里的意氣也本質的不一樣。我們是太極的東西。它是心意的東西。我說這個,行家應該是明白我說的是本質上的分別。當然,拳在于練,拳的本身在人的面前是不應有高下之分的。這也應該是我們每一個真練太極的學人應該保持清醒的地方。
八卦掌的高明之處我曾在我韓哥家里看過一盤碟。很是精彩。我看了後,真的覺得和猶龍象。可它不是猶龍。
這一點您要分清了。我也心里明白的很。因此,我不會混肴它們的區別與共同。
猶龍太極是從鬆軟慢入手的。而後的練法就是我前篇說的那些。老師在傳拳的時候,沒有強調筋骨,也沒有說要特意的練。那是我在修習中體會到的。可能我的悟性很低。所以我的功夫不是很好。我還停留在琢磨其中道理的階段。我如今只能練到神與身的分離,有時又是比較混的!我還沒有達到身心的分別,而又合一的境界。這是一個質的階段變化。我們的拳很是特別,因此我只能借鑒別家的理法,而不能全取,有時甚至是不能用!但我知道,神是先天的本來,只有徹底的讓它主宰,我的拳才算步入了先天的修習。可我真的做不到。我不能糊弄自己。我也不敢奢求多麼高的境界。只要獨善其身我就滿足了。
在練拳中,呼吸隨著境界的變化是有體會的。越往後你就越會覺得呼吸對每個動作的重要。可呼吸又不能強為!老師告訴我,道法自然,拳法也是這樣的。呼吸不能強為。老師也沒說過。我只知道釣蟾功里的呼吸是先天的呼吸。是另一種人們不能理解的呼吸。我認為,太極拳呼即是吸,吸即是呼。呼吸之間不過一個。這就是陰陽互轉。太極本一。而不是二的道理真諦。當然,這種呼吸是深遠,綿長的。甚至是胎息。是體呼吸。高手之動,呼吸之間,勝負立判。道理有其中的一部分。
學太極拳。不可心急。不能求速。太極十年不出門。甚至二十年,三十年都不會。這里有個人素質的原因。還有,太極本身就起點高。沒有高悟性的學人,你練的只能是一個你悟性決定的境界。另有一點,在此道修習中,微觀的變化處處都有,只是你若總是想在有形有象中去找東西。去于宏觀上看東西。那麼你就是凡人看神器--神也不神。陳鑫說的好啊!“人言此藝別有訣,往往不肯對人表。

吾謂此藝甚無奇,自幼難以打到老;
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貫神理妙!
回頭試想懶惰時,不是先知未說到。
說到未入我心中,我心反覺多煩惱。
天天說來天天忘,有心不用何時曉?
有能一日用力尋,陰陽消長自有真。
每日細玩太極圖,一開一闔在吾身。
循序慚進工夫長,日久自能聞真香。
要功久能無間,太極隨處見圓光。
此是拳中真正訣,君試平心細思量。 ”

我的認識是,我們只要得真訣,遇真師,練真功,那麼你隨時隨刻都有著變化。那是微觀的。而許多事情就是于小事的積累,無形的攢積而終有質的變化的。怕只怕人的急噪啊!憶水寒先生曾說︰“太極不可太急”。說的好啊!
我們的拳是鬆軟慢入手的。和別家的太極沒有什麼分別。只是形體的“不自然”關乎筋骨的感應。我就寫出了我的認識。我想,我師父當時沒有講,可能就害怕我們在這一層出現留戀吧?也很感謝您,您這麼一說,更堅定了我不能在身體上下太大工夫研究的心思。
牛連元曾傳有楊班侯的練功歌訣︰“被打須雀躍,……使蛇纏,……”。還有六合勁“彈抖,擰裹,驚炸”等。這些,在猶龍,李派,江南里都有。我師父告訴我,太極要有一摸即炸,一觸即彈的東西。老師在動手的時候,從不推來推去的。我們給架手,老師就是那麼一纏,一吞,然後一吐,我們就出去了。甚至有的時候,圈小的讓你感不到吞吐的變化。老師只是一動,人就出去了。老師火候,角度掌握的特好。
我曾在雲貴走動了半年的時間。那段時間,我練拳就偏于形體,偏于肉體。拳都給練的變形了!後來,去天津見師父,師父看了很是生氣。又給我改了過來,的確如二水居士說的︰“練拳容易,改拳難”啊!師父告訴我,打拳太低了,架子就疊死了。沒有變化的拳是死拳。拳要活起來。可見,我們雖是三盤俱練,可不能因為形體而使得內里被舍棄。還是內住外。但是不能主內不練外。內外兼修才是真功。那一次,我還在未改拳之前去北京見了我說過的那一派。由于當時我剛剛從雲貴回來,氣候,旅途,心情等等的變化,以及我當時對猶龍理解的還不夠,從而使得我的狀態很是不好。致使沒能很好的把猶龍的特點表現出來。現在想來,很是慚愧!冥冥中,想必也有上天的緣法從中主宰吧!
以上就是我能說的。這已經出了我老師定下的規矩。可是,為了世人不對猶龍太極的誤解。我也就冒一次大不諱寫下這些東西。犧牲我一人,而能全猶龍太極大體。我心甘情願!!!


.......空空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7 18:59:47 | 顯示全部樓層
空空 寫到:
也不會隨意增加人為的練法。

東西不能變,宗旨不能變。沒有變化的拳是死拳。拳要活起來。

請教空空兄,可以露多少猶龍太極的宗旨和練法嗎?
六水是?

.........網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7 19:00:35 | 顯示全部樓層
六水居士才是練猶龍太極 的, 我不認識他. 致於GENE兄是網友, 不過沒有見過面. 但和他的弟弟交流過.

我收集過一些猶龍太極的東西, 有興趣可給大家看.


...........空空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7 19:00:58 | 顯示全部樓層
識即是空,先謝。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7 19:01:20 | 顯示全部樓層
请多介绍!谢谢!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7 19:02:34 | 顯示全部樓層
猶龍太極的養生與技擊(一)
陳慶國

猶龍派太極拳法自武當山紫霄宮道師裴遠臣傳出以後,得其真傳者世代都是單傳獨授。我小時曾問過恩師張鴻逵,什麽叫單傳獨授?張師說:“一個老師不管教了多少人,其中必挑選一個,背後單傳獨授、手口相教,只限師徒二人。叫做三口不傳,六耳不說。有時還得發誓升表。在表面上和大家練的是一樣的,而深奧及獨到之處別人是沒有的。”所以單憑模仿外形和意想猜測,任你多麽聰明,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東西。凡事都有利弊,猶龍太極鮮爲人知,面臨失傳,此乃原因之一。“不傳有罪,濫傳也有罪。”今不畏天責,替天行道,願有德者得之,無德者失之。問心無愧,以求功德。蒼天有眼,善惡必應。
猶龍太極不但自身功法拳理獨到,而且也同時符合於普遍的太極拳理。其養生與技擊是溶於猶龍太極自身功法和拳理之中的,同時也保持和體現了世代師師相傳、聖聖相授猶龍太極的原始面貌。即便是猶龍太極的諸多功法層次包括被裴遠臣點化的司星三以前所練之拳及功法,也必須按著猶龍太極原始面貌的拳理功法去打,不准任意改動。一經人爲的改動,就失去了本來面目,就不是猶龍太極的。所以每代相傳都是要像扣模子一樣,這樣才能保持原始面貌的風格和韻味來,並且是從一開始的最初功法中就萌生著養生與技擊的兼顧。無論是每一個樁功,每一個拳架,及每一層功夫和拳法,都有具體的要求和切合實際的練法及作用。


無極樁功
站樁前首先平心靜氣,排除一切私心雜念。兩腳內扣,行同內八字,相距如肩寬(功法進展後應縮爲一橫腳之寬),自然站立。全身放鬆,兩腳微微彎曲,膝不過腳尖,臀部不超過腳後跟。注意,只有這些仍是遠遠不合法度的,必須有一個內外相應的正確功法。內家拳是著重於內在因素與外型姿勢相統一的,只有功法正確才能産生實際的練功效果。所以從一開始就必須從一點一滴做好“定勢八法”,即提頂、吊襠、含胸、拔背、鬆肩、墜肘、撐膝、坐胯。要求細則如下:
一、 提頂:提頂者,虛靈頂勁是也。可以有兩種比喻:一如頭頂上系有一線,升降起伏由它牽引,其勁要不鬆不緊;又如頭上頂者一物,怕掉下來之意。頭頂要正直,但不可有強硬之力。下顎微微內收,要不低不昂。神貫於頂,凝神睨視。鎮頭領氣要有輕靈之意。頭爲六陽之首,周身百骸無不由頭統領,能提全身才謂之提頂。提頂要於吊襠相配合,成爲垂直一線才能保持中正。
二、 吊襠:吊襠者,襠要圓,兩股暗中用力,臀部前送,小腹要有上翻之勢(勿過大)即肛門與肚臍之間有相吸之 (勢)意。但不可用力、用意過大。頭頂百會要與襠下部會陰穴成爲一垂直線相對。有時我們把提頂和吊襠放在一起講,爲的是從整體把握,以達到“尾捛中正頂頭懸”。
三、 含胸:心以上爲胸。練內家拳胸部不可挺起,要內含下鬆,兩肩要微向前,內扣前合,要有披肩動作之配合(兩肘應鬆沈、提拔、外撐、內扣腕轉至手心向外,手指及掌有提插之意之勢)。能含胸才能以心運氣,氣運(潤)周身。
四、 拔背:能含胸才能拔背,能拔背力從脊發。兩肩之中(上部)脊骨處似有鼓起之意(拳家多稱“玉樹挂寶衣”),但不可低頭貓腰、燕拔脖。鬆活其肩謂之拔背。
五、 鬆肩:能鬆肩,氣貫於肘到手。用意和氣將兩肩鬆開,一般來講要做三次披肩運動,即氣由腳下上行至後背、脊骨、兩肩,同時向內向前的環扣動作後,氣往下行再沈至腳底。雖(內)動猶靜謂之鬆肩。
六、 墜肘:以心運氣,氣運身,氣行兩肘,同時做手隨腕轉,往來莫教空翻的纏絲動作。肘尖外撩、內扣、下沈,兩腕滾動,兩手提插謂之墜肘。
七、 撐膝:胯往前送,兩膝著力,先向外開胯再吸胯圓襠,保持住一定的法度再向外、向下繃撐而下,並有向下之跪力(並非真跪)。將此意此氣此力送到腳底,空懸湧泉,十趾抓地,兩腳掌外緣踏實於地,腳心空懸成內八字,兩腳間距離最好是由一肩寬練到縮爲一橫腳之寬。
八、 坐胯:坐胯必須尾捛中正,不准前俯後仰,左斜右歪,更不准向前突臀。脊骨下部向前托起丹田,小腹微微上翻,謂之尾捛中正,謂之弓把。使氣下沈不使上浮。打個比方:自行車的老式坤車,車把高座子矮,兩手扶把,身體坐在座子上,保持中正自然。這樣有助理解體會坐胯。

再說說人體四梢:

髮爲血梢。虛靈頂勁,鎮頭領氣,練功發勁,養生技擊,都離不開挑血梢。
舌爲肉梢。又爲舌稍。舌卷氣降,發聲平仄,舌之轉動皆通五臟,手之撚動,拳法動作,全離不開舌頭的配合。喉中納氣,舌動攪海,金蟾開口,調動真氣調其腎氣,叫腎水上行與腹內鼓蕩,通其竅妙都離不開挑起肉梢(舌)。
牙爲骨梢。不是合上牙齒就算了事。前面講了,口之開合舌是要動的,而牙也是要動的,咬牙鼓目是秘傳八法之一。總之挑好練好骨稍,與養生和技擊都是有益的。
指甲爲筋梢。內家拳虎口圓撐,五指通風,行拳練功多爲以大指、食指領氣發功。五指之中皆有訣法,拳法無訣不靈。指示內外關竅,全憑口傳心授。指頭靈,其本身就是養生。用於技擊則鷹拿,虎抓(虎撲),拳家多謂:能挨一拳,不挨一掌。能挨一掌,不挨一指。太極雖言“拳”法,實際上指、掌居多,且尤爲重要,號稱“十指運行手有訣”。
按以上的八法、四稍所要求的認真去做,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養生無極樁,同時也是一個中體圓滿、支撐八方,萌生技擊效果,爲技擊樁打下良好基礎的技擊無極樁。關鍵在於功法姿勢正確無誤,這樣才能上氣快,於養生技擊效果顯著,爲以後的各層功法無疑打下良好的開端。用於養生,按以上各項要求做好,氣沈丹田,在有意無意之間,總之氣越往下沈越好。對於呼吸的氣和內氣之運行,應任其自然,勿忘勿助。在保持功法要求和姿勢正確的前提下,全部鬆下來靜下來。得法後,主要是自己調度好自己。用於養生,鬆的成份多一些。作者本人曾用此樁治癒了一些病症。有些練功出偏的人幾年未好,只站了一會兒樁就好了,關鍵是能調氣順氣。
如果用於技擊要加強各項要求,無論是想用此樁養生,還是技擊,只是在調節角度、法度上變換一些具體要求而已。而且是保持中正安舒,能支援八方的均衡間架,無論是上下左右,內外前後都要有帶有內功內力的纏絲勁來。力是固有的,勁是練出來的。這好比鐵是硬的,通過百煉,才能成鋼。先極柔軟,而後極堅剛,是練出來的。方法得當,功夫練久了自然而然會出現混元之力。首先來講,姿勢角度得法,正確,加之得氣快,會很快得到自然的反抗外來之力的。這種自然反抗,不是單向力的反抗,是從前後左右上下都有此自然之力的反抗。再加深訓練,會産生混元之力。什麽叫混元之力?作者認爲就是縱橫交錯,如古樹之根盤根錯結。又如許多根鋼絲各自都擰成彈簧,又將這些彈簧互相交織在一起,自然會産生全方位的彈簧之力。所以猶龍太極練到高層次是一動就纏,一發即彈。這一切都是由鬆、軟、慢,到纏、繞、裹,及撚擰,是一步一步進展而來的。內家拳法是通大道的,有形有象皆是假,無行無象才是真。無形無象盡浩然。要以養吾浩然之氣爲宗旨,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開始練的無極樁,和後來有了功夫再站無極樁是絕然不同的。前者是以有極返無極,是個艱難過程,而後者是過程的完成,歸於無極。
無極歌曰:“混元一氣在吾先,始在陰陽未判前。須向規中尋大道,洞明此理入玄關。”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7 19:03:02 | 顯示全部樓層
說明:猶龍太極的各種樁法,包括周身法和天罡大力法(實際是一種釣蟾氣、五雷訣 五指蟾之法),都是從無到有,從大動到小動,到不動;從外動到內動,到不動。調息運氣過程,也是胎息過程。這一切都包涵著養生與技擊。並加強了內氣的周身運行,起到了祛病延年的健身作用。猶龍太極的練法是由靜到動,又由動到靜,靜極必動。張洪逵老師說,張三豐祖師高就高在於極靜之中鑽究出來的動。大道淵源始於老子,五傳至三豐。師祖爲隱仙派,言其深隱莫測如龍,故又稱猶龍派。裴遠臣傳司星三,自言是武當紫霄宮道士,是張三豐的弟子。裴是清朝人,與張祖相隔年代甚遠,這或許是“言祖不言師”之故,或者是他有駐顔之術也可未知。此拳原名爲“隱仙羽化猶龍派嫡傳正宗太極拳”。張師還說,內家拳有兩派,一爲鐵蟾派,主剛硬(這裏暫不談門戶);一爲金蟾派,即我們練的這一派太極拳,主要是練氣的,所以猶龍太極有外太極、內太極,和真太極之說法。有行釣蟾氣的周身法與五步七星法,蟾戲金錢的雙按法,又有內天罡、外天罡氣采懸天氣法。總之這些功法對於養生和技擊都是起著重大作用的必修功法。

........空空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7 19:03:49 | 顯示全部樓層
白先生 寫到:
「曾用此樁治癒了一些病症。」
勿忘勿助是關鍵,我信不疑。

白高人,
尚有勿正,是否忘了。

......admin_L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7-7 19:04:29 | 顯示全部樓層
Dustless,
哈哈,這個由你來做示範好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3:41 , Processed in 0.01582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