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太極拳之鍛煉連接實戰的瓶頸——接勁 太極拳包含了沉穩、輕靈步法的“沾粘連隨”對於太極拳的實戰應用還有一個“瓶頸”,那就是太極拳所絕無僅有的“接勁”。“接勁”的重要,正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的《散手》中所說的“余從澄師遊七年,為之所苦而難到者,只有一勁,曰接勁。能接勁,便是懂勁之極致。功候至此,餘勁皆可勿論矣。”“接勁”的特點就是鄭曼青先生所說的如籃球運動員接籃球那樣既與籃球接觸又不與籃球發生碰撞而立即控制住籃球。學練太極拳沒有“接勁”本領,就像是得到了一台電腦卻還沒有鍵盤滑鼠,得到了一輛汽車卻還沒有駕駛盤操縱器,電腦與汽車都還不能使用相同,包含了沉穩、輕靈步法的“沾粘連隨”也是仍然發揮不了武術作用的,那麼,太極拳特點的本領也只能是在相互接觸之後的推手中玩玩而已,一遇到實戰,太極拳特點的本領就沒有了用武之地,以致使用的很可能還是外家拳硬碰硬的以力取勝的方法。網上實況記錄的1954年那位元著名太極拳家與一位外家拳家的澳門擂臺比武視頻就清楚地反映和證明了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實戰搏鬥是不可能雙方先搭手以後再開始的,那種驟分驟合、不可能如柔道、摔跤那樣始終粘貼接觸糾纏在一起,這是所有實戰搏鬥的總特點,太極拳也是不例外的。因此僅僅具有接觸之後“沾粘連隨”的本領仍然是極難在實戰中發揮太極拳效果的。而掌握了“接勁”技能,那就如鄭曼青先生這樣似乎文弱之人居然能將體重二百三十多磅、精技擊的美國兵“接之,跌出逾二丈,撞壁而倒”。由此可見,現代普遍不重視的“接勁”鍛煉對於太極拳是何等的重要! 太極拳的“接勁”似乎並不難學練,因為別人的攻擊,大致可以分為由上向下的劈擊、水準的衝擊、由下向上的勾擊與擂擊、由外向內的摜擊與掃擊等,只要這樣攻擊的手腳都能夠以包含步法的沾粘連隨像接籃球那樣接住,“接勁”也就掌握了。然而其實,要使得不但像接籃球那樣接住,而且要在瞬間發揮沾粘連隨的作用,使得別人不但怎麼也打不著自己,還使得別人立即由於其自己的動作而形成背勢,送上門來挨打,這其實是太極拳沾粘連隨綜合水準的全面體現,如果沒有沾粘連隨的基礎,要想學會這樣的“接勁”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實質上,“接勁”也是“沾粘連隨”的一個組成部分。 太極拳具有獨特武術實戰價值的包括“接勁”與步法之沾粘連隨的鍛煉,涉及到了在追求十分寧靜前提下的神經鍛煉、動態中的最大限度的肢體放鬆與各種姿勢要領的鍛煉,這些無疑都具有十分優良的醫療養生效果,因此,這樣的武術鍛煉無疑又是十分優良的醫療養生方法。 (五)太極拳之強體與實戰的炮彈——內勁 太極拳的沾粘連隨又被稱為“四兩撥千斤”。 太極拳所獨具的、其他所有武術都沒有而絕無僅有的東西就是包含了沉穩、輕靈步法與接勁的沾粘連隨。沾粘連隨之所以被稱為“四兩撥千斤”,就是因為沾粘連隨是以自己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的方法使得別人打不著自己,並且使得別人自己送上門來形成暫時喪失攻防能力甚至站立穩定都喪失的背勢。然而,太極拳的武術作用是使得“犯者應手即僕”。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還必需依靠攻擊性的力量,這種力量發生攻擊還要靠主動的爆發也就是“發勁”。另外,太極拳的沾粘連隨是不能單一的,往往是需要夾插一些小的誘惑性的“發勁”,為的是引誘對方用力達到所謂“任他巨力來打我”以作為沾粘連隨的動力。比如主動的“采”就往往會夾插於沾粘連隨中。顧留馨先生1955年12月10日給唐豪先生的信中說:“曽聽楊澄甫說:‘采時不可用抓,只需在對方手上一抹就是采勁’”,顯然這樣的方法是會夾插於沾粘連隨中的。因為虛虛實實的“閃賺”也就是欺騙、引誘對方犯錯誤是任何武術的需要,太極拳也是不例外的。由此可見,太極拳是不能沒有內勁的。沒有內勁的太極拳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達到“犯者應手即僕”效果的。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術十要》也明白地說明了太極拳“不用力”鍛煉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得到“真正內勁”。因此,內勁也是太極拳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 有很多人認為太極拳的內勁與其他武術所稱為的“勁”與“力”的人體力量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其實這些人既不瞭解太極拳對於“勁”與“力”的術語性詞語的概念,也不瞭解現代運動力學有不需要局部肌肉收縮的傳遞性力量的概念。從古代、近代太極拳經典與近代太極拳家的論說中可知太極拳的內勁就是一種始於腳的傳遞性的人體力量,與一般所謂的局部肌肉收縮的“力”是不一樣的。我在實踐中也真切地體會到通過鍛煉人體是能夠發生這種“勁”的。當然這種“勁”不可能如有的名家所說的可以儲藏在人體中,到需要的時候由“意念”發出來,而是通過學練掌握了發生這種傳遞性力量的技能,需要的時候也是要消耗相當的體能利用地面的反作用才能將體能變為傳遞性力量,而由沒有用力的放鬆的手臂傳遞的。當然發生與使用這種“勁”要比發生與使用一般的“力”所消耗的體能要小甚至要小得多。因此,太極拳所謂的“勁”與一般武術所謂的“勁”是性質不同的兩種力量,是不能混為一談的。而另一方面,也必須清楚並不是凡是太極拳名家所謂的“內勁”就是太極拳的“勁”。事實上有很多名家所介紹與示範的“發勁”並不是太極拳概念的“發勁”,因為這些所謂的“發勁”不僅沒有李雅軒先生所描述的楊澄甫先生髮勁的“坐”的特徵,而且在所謂“發勁”的同時還發生了後腳提起。從視頻中還可以發覺,不少名家所謂的動物抖毛似的發勁其實是利用旋轉慣性的用力,腳僅僅是身軀的支撐而已,發勁的力量並不是由腳而起的,這種“內勁”其實是“力”;從運動力學分析也可以知道這樣的“發勁”與人體力量的傳遞是沒有關係的,因此這樣的力量是不能認為太極拳“內勁”的。 現代太極拳界對於太極拳“內勁”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認為,有的名家認為太極拳不應該有“內勁”,認為講“內勁”是違反太極拳原理的。有認為講“內勁”是不符合《王宗嶽太極拳論》的;有認為凡是爆發性的“發勁”都是“拙勁”,而“拙勁”都是“傷身”的。這些名家不知道沒有了“內勁”,太極拳也就不屬於“拳”了,《十三勢行功心解》等提到“發勁”的拳譜都是屬於闡述古太極拳不可或缺的經典;而太極拳傳遞性的“發勁”要求全身最大限度的放鬆,怎麼可以認為是“拙勁”呢?而且“發勁”雖然需要消耗相當的體能,而將消耗相當的體能與“傷身”劃等號在醫學上也是沒有根據的,而且醫學理論與大量的事實證明相當的體能消耗適度對於身體的強健也是有好處的。當然,“適度”是因人而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