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550|回復: 2

小議研練楊式太極拳的誤區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18 19:52: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18 19:53 編輯

作者:陳雄

筆者于1986年拜特級太極大師林墨根先生為師學習楊氏太極拳,二十年來對拳藝極慮求精,搜尋探索,刻意上進,偶有些粗淺體會。加上利用每年的出差外地機會,喜跟眾多太極拳愛好者交流心得體會,遇上明師或前輩則誠心請教,質疑問難,通過近幾年的觀察,發現了一些研練拳藝的誤區。由於自己拳技不高和知識水準有限,文中的某些提法或觀點若有不當之處,懇請讀者多加批評和糾正。就太極拳而言,其動作的細微之處及道理的深奧玄妙處,多有可以意會而難以言傳的困難, 只有經過實踐及明師點撥,才可悟其真義。請初學太極拳的讀者在研修拳藝時多加思考和比較感受,那麼,練拳的誤區就會在自己眼前消失了。正所謂:功夫憑苦練,奧妙賴深思。
一、柔姿動作不是太極拳松柔的體現
有些人練起拳架時動作運行像自由體操或健美操的表演,或像隨曲起步的舞姿,或像蛇拳個中動作。甚至為了追求優美大方,手掌變成了外家拳的柳葉掌,弓步站得過低過寬以至不合技擊要求。所以這些柔姿動作自認為是太極拳中松柔的體現,自認為松柔的感覺良好。外行人從形體動作上看動作好像很松柔,很優美,其實這是人為故作的刻意美,不是自然質樸的歸真美。太極拳屬於內家拳武術,動作運行講究松靜自然和樸實無華,太極拳技擊家李雅軒先生說:“太極拳要內外放鬆。所謂內者,即心性思想意識。所謂外者,即五官面目,腰身四肢,所有的這些內外部位,如有一處不松,或松的不均不勻,不整不滿,也就作不到好處……太極拳所講的柔軟,是指的周身均勻,配合一致合度。”學拳伊始,就應同時掌握每一拳式的意與形,從一式的起始、運行、終止、變換到下一式的過程中,意與形必須要表裡相通,以意導形才能使拳式動作做得閒適自在,輕鬆圓活,毫不僵滯。若把拳勢練得大松大柔,首先要心靜。盤拳架過程不宜有音樂奏,否則較難做心靜。心不靜則意難專,意不專則內外難松,尤其初學者更是如此。在四處皆靜的環境中,容易進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行拳狀態,收到較好的練拳效果。避開不必要的外界干擾,專心致志地在內外皆靜的狀態下探究拳勢現理法和各種勁道。
踏入誤區的練拳者有時疑惑起來,自問拳架練得這麼“松柔”了,為什麼會在推手對練中不是頂就是丟呢?使力猛推不是松啊。那麼說松的標準到底是什麼?上海市太極拳明師戴英先生在1989年抵達湖南省長沙市授課時說:“標準應該是你的架子松到什麼程度,你的推手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練拳是單練,推手是雙練,不是比武。所以松的標準還是向自己身上”。可以從這樣角度作簡單認識,松就是說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都要統一起來。關節統一了就均勻了,均勻了就是比較松了,一節節能接得上,不是這個地方用力,那個地方不用力。松首先一點就是內部先要松,心裡不能緊張,不能有什麼東西捨不得放下。松容易產生兩個方面的錯誤:一個是容易懈或容易丟;另一個是沒有松他講松了,身體不聽指揮,一旦碰到問題就是緊,這是常人的本能。沒有放鬆去推手的話,自己身上的肌肉就是負擔,負擔大了變化就慢了。如果碰到問題能松,需要有一個較長的練拳過程。在練拳中你若感到再松沒有了,那麼這種松己經丟了,松是把身體鬆開來,而不是松得縮了。鬆開以後畢竟是大,而不是小,縮小不松而是緊。這是局部的松,而不是整體的松。把體操、舞蹈、蛇拳般的柔姿改掉,不要苦練呆死樁功(宜練活樁)和伸腰拉腿,認真追求太極拳境界的大松大柔才能使拳藝提高。
二、會推手不等於掌握太極拳功夫
有些太極拳愛好者憑著多年的推手實踐去和水準不高的外人較技,結果輸下來,過後想想平時對練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為何用不上,或是用上而技擊效果不好。其原因除了他本人的推手技藝不精之外,主要是他還沒有掌握較為完整的太極拳功夫。李雅軒先生說:“練架子是基本之功夫,是沉氣之功夫,腳下穩固之功夫,定步推手是沾粘綿隨之功夫,及腰腿轉變之功夫,活步、行步推手、大捋推手是練身勢活潑、腳步輕快、進退跟隨之功夫。散手是練手眼身法步功夫,比手是練心膽精氣神功夫……在對打時,只憑身手腰腿的功夫及感覺靈敏還是不夠用的,其決定勝負的主要環節,是要有決鬥的精神,豪橫之心勁,必勝之志向為主宰方可。如果沒有決鬥的精神,必勝之志向,雖有很高的功夫還是不足以談比手的。其次虛無的氣勢,莫測的變化,輕如百無所有,重似泰山立崩,金石俱碎的氣勢,以及冷狠脆准的手段也很重要……打人不入內,是松的功夫不夠,尚未松淨,還有拘滯之力牽。動先被人知,是尚不軟,有明力還未退淨。比鬥未久,便喘息不定,是缺乏練功,拳不管用,是身勢手法呆板,無虛靈變化……人從剛來,我以柔化;人以硬力,我以鬆軟;人以速快,我以精細;人鬥力,我鬥智。練的是手眼身法步,心膽精氣神,用時是神經之動,冷快絕倫。打的是丹田冷勁,驚心動魄,這才是太極拳真功夫。”以上前輩的話句對描繪太極拳功夫是相當清楚的了。在此補述的是,與人較技就是技擊散手實踐,技擊教散手實踐的基本條件之一是必須具備太極拳技藝的基本功夫,推手功夫相當熟練,內功勁道較好,掌握化、拿、引、發技巧,綜合技擊水準達到較高的程度,方可言散手實戰,與人決一高低。如果沒有熟練的基本功,一上來就練散手,最終也不過是個“打熟”,不能成為拳家上乘;但是散手又是練習技擊的必經之路,只有身經百戰才可謂“實作通家”。
北京市太極拳名家汪永泉先生說:“技擊功夫主要體現在招術的實際應用上 ”。內功為“術”,是無形無像的;手法為“招”,是有形有像的。“術”為陰,“招”為陽,兩者必須相互結合。光有招而無術的結合,是外力較量的動作。光用術而不用招領出,其效果不是輸得遺憾,就是贏得不爽。只有招中有術,術隨招出,才是內外相合的太極拳功夫。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18 19:53:31 | 顯示全部樓層
技擊散手實戰的基本條件之二是個人的心理素質。要使精神凝重渾厚,忘我無俱,鬥志昂揚。有關科學研究表明:人體運動的潛能的發揮,在於體能、技能和心理因素的有機結合。為了取得較技的勝利,心理訓練不容忽視。因為與人較量,就是較技、較力及鬥智的綜合體現和運用。事實表明,人們在精神力量的作用下,能夠克服許多困難,產生非凡的動力,幹出超乎尋常的事情。訓練有素的太極拳愛好者,可控肌的範圍大大加強,使大量的分散肌力集中起來,加上源自丹田的能量,具備了常人所發不出的那種威力大、均整協調的內勁,這就是太極拳技擊高手的功力。較量過程中,個人的心態是複雜的,主要心態變化有二種:一是較量前心態的延續和發展;二是較量中新發生的心態變化。較量前要調整好輕敵、怯敵、緊張三種心態。以精神為主,氣勢爭先,“劍到身邊意不亂,拳到眼前亦等閒”。不管出拳踢腳,必須神在手腳前,意透敵背,做到“人未動,意先動,藝要壓人,手要打人,身要摧人,步要過人,神要逼人,氣要襲人”。意由心生,心靜氣發,四肢皆動。
三、消極退讓不等於舍己從人
有些拳友在對練推手時,自認為把四肢“松”開而不跟對方頂牛便是舍己從人,這種消極退讓沒有技擊效果,實際上這種“松”是丟、是懈。太極拳泰斗楊澄甫先生說:“與敵對手,要隨人所動,不可自動。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便得落空之妙,由己反不能由己,能從人便能由己”。理雖奧妙而確切,惟功夫未到,則不易領略其意。
若要感受到舍己從人的妙處,那就首先搞清楚基本勁道的關係並要練得扎實。譬如說什麼是沾粘勁,它就是不丟之勁,如果不明沾粘勁,就不能聽,這個“聽”是指周身皮膚觸覺的聽。不聽,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這個走即不頂之勁,走者走避人的重力,而不與之相抵。不走,就不能化,這個化勁由粘勁與走勁而成。化之要點全在我順人背,化勁中應略含掤勁,無掤勁則化不好,且宜用腰腿。若用手或肩,是謂硬撥,不是太極拳的化勁。初學者多以退步為後化,實不知這是逃避,並非其真化。不化,就不能引,這個引即人不動而引其動,或人既動而引其入於己之路線。不引,就不能拿,發之不中皆因拿之不准,拿之妙,妙在人不知不覺之間。楊氏太極拳自第三代傳授之拿多數不是抓筋、錯骨、斷脈,乃是拿對方勁道,從而控制周身九大關節。拿人非手拿,手拿鈍而易化,拿之樞紐全在腰腿。拿人非力拿,力拿呆而易脫,拿之主使全在意氣。不引不拿就不能發得乾脆。僅是以上勁道就了不好練到位,確需明師指點迷津,言傳身教。奧妙功夫雖由明師教授,然而非本身持之以恆不會有成。到了這步便可理解和感覺到太極拳中一些實在的東西,譬如說是沾連粘隨和不丟不頂,粘就是走、走就是粘和退就是進、進就是退……推手中,如果對方找我的中心(人是一個圓柱體,守住中線,就可使自己重心穩固,隨時化解對方的攻擊),我亦能自然的全身鬆軟圓活,掤住對方將來力引向身外,這就領略到舍己從人的妙處了。
舍己從人和引進落空關係密切,引進落空只是具備戰勝對方的條件,要最後戰勝對方,還須把功夫上升到舍已從人的高度。從人指戰術,舍已講實質。所謂引進落空?就是引動交手對方的重心,使其失去平衡,為我的取勝創造條件。引進落空的條件之一是需要靈敏的“聽覺”,為了取得主動權,彼方總是不間斷地調整向自己的重心和勁點,因此我方必須先于彼方掌握變化的動態。條件之二是靜和蓄,心愈靜,分辨彼方的虛實愈細緻,掌握彼方的動向愈精確,這一層功夫是無止境的。從人的中心思想是根據自己皮膚觸覺“聽”到的,神經系統感覺的,眼睛注視的,綜合對方情況作出分析判斷,然後運用各種手段迷惑對方,調動對方,使對方不知不覺來上當受騙,最後為我所制。舍已要求得機得勢,身心合一,練氣歸神,氣勢騰挪,雖動猶靜,雖靜猶動,最後進入忘我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舍己的功夫具有忘我無私的品格,它不但是技擊功夫,亦是修德功夫。林墨根老師說:“擊倒對方不為強,讓過別人方為高,這是楊氏太極功夫的技藝追求,也是武德的表現”。舍已從人是太極拳用於技擊的精華,它是牽動四兩撥千斤的終點,但又是起點。因此王宗嶽在《太極拳論》最後告誡道:“本是舍已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考不可不詳辨焉”。
四、四兩撥千斤需強調牽動二字
拳諺雲:“任他巨力來打吾,牽動四兩撥千斤”。意思是說自已用四兩之力來化解對方千斤之力,是以小力勝大力、以弱勝強的技巧。近幾年來,筆者從拳友同道口中聽到的、雜誌文章看到的,說什麼這招或那招用法是四兩撥千斤之妙,少見四兩撥千斤前面有牽動二字。由於把牽動二字省略而淡化了,故有部分太極拳愛好者對此疑惑起來了,四兩是否能撥開千斤?在現實的太極推手對練或散手較技中,有“四兩撥千斤”之妙的拆招用法真是少見,拳友們想體悟感受一下卻難以辦到。
我在1999年觀摩第六屆中國永年太極拳聯誼比賽大會時購買一本名叫《太極名家談真諦》的書,該書文中有解釋四兩撥千斤的語句,文中說:四兩撥千斤其一理由是符合力學原理,只要時機準確,方向正確,用小力勝大力是完全可能的。其二理由是人體的結構使四兩撥斤千斤成為可能,只要不斷地修心練身心,不斷地練勁,直到純熟無比,才可在那零點幾秒的時間內把握一招致勝。我看以上分析不是全無道理,得機得勢、控制時間差問題是大家熟知的,但是講得較為抽象,讓人難以捉摸到位。林墨根老師在1999年抵達廣西領欽州市授課時說:在拳理拳法研討中,我曾想過四兩是否撥得開千斤?這個提法是否科學?經過多次實踐與思考,四兩撥千斤需要強調牽動二字。拳經中的牽動四兩撥千斤不宜淡化牽動,試問不牽動對方的重心,又怎能實現四兩撥千斤之妙呢?打是不對,不打也是不對,要打在對方的腳根上才對,此話會啟迪大家體悟“牽動”之道。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牽動對方重心的方法和技巧。記得林墨根老師在欽州授課示範動作要領時,有一位練了幾年南拳北腿後改學太極拳的青年教師,提出想感受一下四兩撥千斤之妙。年己八旬的林老師,即興站在圈內,只用一根手指(右食指)便把這位青年人發放跌出二、三步。在座的拳友們不禁驚奇了,接著報以熱烈的掌聲。過後這位青年教師對同道談及此事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親身感受更為真實,否則,我還以為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是句過份誇張的話呢!”。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18 19:5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話又說回來,太極拳名家董英傑先生在《太極釋義》書中寫道:推手時要細心揣摩,不可將對方推出以為笑樂,務要使我之重心,對方不能捉摸,對方之重心,時時在我手中。前輩的這番話亦有助於我們理解牽動的意思,“腳根”和虛實有密切關係。就全身而言,虛實就是重心的位置;就局部而言,虛實指力量的分佈。林墨根老師深入淺出的說:“肩是上三關之根,捋就要捋肩;腰是整體之根,胯是下肢之根……”。破根是牽動的手段,最好是有明師悉心指教才能熟練掌握。在實踐中得知:掤勁的品質對牽動對方重心的影響較大,掤勁的主要作用有二個,一是掤使對方腳跟翻起;二是掤承來力。掤的要點是:力求掤勁由腳起,襠勁向前上方翻起,上掤時兩臂先微微後引,使對方無力對抗,再向前上方掀。運用手臂滾動,佔據主動。初學者易犯的毛病是:只有手臂動作,勁滯於上肢,無引勁,硬抗對方。掤的位置以人的關節或拗處為佳,掤勁出好了,又摸准對方的重心,打掉對方“腳根”唾手可得,對方掉了重心而站立不穩,象個醉漢,我則以較小的力量發他跌出身外,是不難做到的事,那不是牽郊動四兩撥千斤嗎?具有相當水準的太極拳愛好者不妨作幾下試驗。但要知道,初學者要運用向自如實在不易,應在明師口傳身授之下,多加揣摩、研練才有所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32 , Processed in 0.01019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