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147|回復: 6

我讀李經梧 …….. 梅墨生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0 09:52: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無論如何也不敢說“曾經滄海”這四個字。不過,以我四十餘年的浮生閱歷,也算經見過不少人和事。有些人和事,真的就是過眼雲煙,早己隨歲月而淡忘,而有些人和事則不然,歲月愈久,反倒愈加浮現,常常憶起,難以釋懷。
一代太極宗師李經梧先生仙逝已近十年,然而去年一年內我竟四次夢到老人家,其中三次是為我說手,一次是他抽著香煙,坐在沙發上笑眯眯地看著我。每次覺醒,不禁悵然若失,以至雙眸為濕。
  我是一個深信緣份的人。與恩師的緣份達十二年之久,可惜,後來我到了北京,見老師的機會少了。
  當我命筆之際,忽覺先生顯隱行藏的一生我是既熟悉又陌生,對於老人家的道德與功夫修為,我究竟知道多少?儘管,我曾經數年間親承謦欬,多蒙教誨,然而,我仍然覺得老師是一座山,仰之彌高,老師也是一汪海,俯之彌深。回想老師的風範與為人,點點滴滴,就算我再次閱讀一本厚重的書,記下一點筆記,以供與我一樣景仰前賢熱心太極文化的人士同享。
  武功沒有天下第一
  幾乎沒有人不對中國武功抱有幾分神秘感。中國武功本身就是傳統文化——包括神秘文化的產物。我的武術蒙師俞敏先生在我少年時代也確實展示過神奇的功夫,比如點穴術,親眼所見,不能不信。少年時讀古代武俠小說,也不禁神往於那些神奇的超人本領。至今我依然認為中華武術的特徵之一便是“在內不在外”,它的神秘性是與它的武學文化基礎密切相關的。由於重內功,所以人難見其妙而常易領受其外發,於是以為神。易雲:陰陽不測之謂神。人的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合其德,所以常人不解其道,故神奇而神秘。
  一次,經梧先生對我說:世上沒有天下第一的武功。怎麼證明你天下第一?你與天下所有的高手都比試過嗎?無法全比試。當然也就無法證明你無敵手。所謂的“無敵”都是相對的,在你能遇到的人中你取勝了,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高手也許根本你就未遇到。楊露蟬號稱“楊無敵”,陳長興被譽為“牌位大王”,說明他們有真功夫,功夫過人,但也不能說天下第一了。功夫有假的,那是走江湖賣藝的,也許他謀生混飯吃,不得已。而真功夫呢,也不一樣,有一人敵,三人敵,十人敵,百人敵,千人敵,甚至萬人敵。萬人敵,也是形容。所以,功夫不可誇大。但功夫確實沒法窮盡。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武功高度,高手多的時代,大家都高。真正的高功,不戰而勝,不用動手,人家就佩服了,你是最高的功夫。什麼東西能如此呢?只有道德,德性。以德服人,是最高的太極拳功夫。
當時我聽了老師這番話,以為就是《孫子兵法》的思想。今天仔細想想,不止如此,其中還有老子的思想,既辨證又樸素、又深刻。這是迄今為止,我聽到和讀到的最好的“太極拳論”。老師畢生修煉太極功夫,人們說他功夫高,多是說他的手高,其實,我今天才明白,老師是心高、品高,也就是人高。別看他普普通通,老人家的不普通處人或未見到。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和境界,經梧先生的人生才那麼平常而超常。對了,他末了還說:就算你功夫再好,給你一槍試試?在今天,練功更不是為了打別人了。打什麼人也不行,都得償命。練太極就是為了強身健體,修心養性,有一種樂趣。我忽然明白,老師對武功的求真背後,還有一種超脫的認識,難怪他老人家的後半生,那麼隨和平常,與世無爭。
  述而不作
  經梧先生活了86歲練武70年,拜師訪友與武林中人相識頗多,20世紀40年代即為“太極五虎上將”之一而聲噪京城,50年代又折桂北京與全國武術賽事榮獲金牌,還出任過北京武術隊教練和全國比賽的裁判等,不但精通陳、吳式太極拳,同時研練孫、楊式以及一些國家競賽套路,但是,他竟然從不著述,我多方搜求,也只找到二、三篇文章,再就是他在耄耋之年在弟子們幫助下整理出版的《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集》和《太極內功》了。此外,50年代中後期,在國家体委的組織下,他曾講述了(李劍華執筆)《陳式太極拳》第一路的動作說明(此書稿初版時寫上了李師的名字,後來再版時則無李師之名了)。除了上述這些“著述”,先生就幾乎沒再寫過任何別的東西。一代太極高手卻只有片言隻語留下。而且,《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集》一書,約30萬字,彙集了先生畢生演練的主要拳械,然而遍閱全書,老人家竟然一句心得也沒說!這實在讓人費解。試看如今坊間所出太極拳書籍,優劣混雜,東拼西湊的東西比比皆是,誤導著學習太極拳的人,而先生藝融四家,深通內功與醫道,卻無一點心得體悟?絕不可能。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是不會寫、不能寫嗎?也不是。本書所收先生《練習太極拳的要領、要求和特點》一文,不僅闡理精要,文字也極簡約通達,讀者可參看。《太極內功》一書雖有學生幫助整理編寫,但其邏輯結構之嚴謹,述說表達之清晰也是事實。客觀上說,先生文化水準確實不算高,只在早年讀過私塾,前半生多在經商,比起一些文人墨客自然不長於文墨。但是以先生之聰慧與水準,寫些習武經驗是毫無問題的。不然,他為什麼能反復閱讀趙鐵庵老師所贈《太極拳秘宗》一書,並從其“太極陰陽顛倒解”一篇而悟創“太極內功”呢?
一些太極拳同道包括一些同門師兄弟都曾對此表示不解或遺憾。
  一次,老師說完手,我問先生:您怎麼不多發表些習拳文章?先生笑了笑說:老師肚中沒墨水,不長於寫啊。不像你王培生師叔,會寫、能寫。我說老師太謙虛了。先生又說:不是謙虛,是自己量力。我說:老師多寫些可以啟迪不少人啊。先生深深吸了口煙,吐了一個煙圈,便一直沉默不再答話。老師為什麼不想寫?這成了一個謎。
  在老師辭世後,每當我翻閱《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集》想從中找到老師的一些經驗性文字時都會有些“失望”。這本書當初老師也是不肯出的,是眾多弟子一再勸說他才勉強同意的。書既然出了,卻只寫了傳統套路,收錄了一部分《太極拳秘宗》,其他發揮性文字一句也沒有。真是乾淨。一次,李秉慈師叔也向我表示了對這本書的一點遺憾。
  為什麼?當我在書坊翻著一些含金量不夠的太極類書時,總不免會想到老師為什麼會如此“吝嗇”。要知道,他一生教過的人逾萬,學生逾百,弟子也有數十人,老師是不算保守的啊。
  孔夫子是“述而不作”的。世間事就是如此。無知者、小知者、淺知者總會大言不慚,美言嘵嘵的。真知者都選擇了不說,這緘默讓人難以捉摸!老子說:大道無形。古人又說:聖人行不言之教。我現在似乎慢慢懂得了先生的“述而不作”。記得有一次老師對我說:我教給你們的都是你師爺們教我的東西,我基本上保持原貌傳給了你們。是原汁原味。當然不能說裡邊沒有我的體會。拳是練出來的,更要有悟性。當年你陳師爺教拳很少說什麼,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書上寫的都是知識,要多學習,但也不能迷信書,要是光靠看書就練好了拳,那不都成了家了?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0 09:53:20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不知道先生這段話是不是可以為他的“述而不作”作個注腳。天下的事,本來就不可能都弄明白,老師此舉可以任人猜想。世間的書太多了,有用的也很少。老師這本書,出了也像沒出,它是本無字書啊。至於我們從中領會到什麼,全在自己了。
  不拍錄拳照
  不愛拍拳照,這是經梧先生給弟子們的一個鮮明印象。到目前為止,我知道老師留下的拳照只有1982年大勇、德和、益健、徐翔、志明等幾位元師兄組織拍攝的一套陳式一、二路拳照,算是老師最完整的一套拳照了。2003年我從中選出21張發表到《中華武術》第4期上,立刻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轟動,一時間,許多網站都轉載了。國際音像文化交流出版社出版的《陳式太極精粹》VCD介紹先生,也是選用的其中幾張拳照。要知道,老師從上世紀50年代末移居北戴河以後,很少外出,更不宣傳,他爐火純青的拳藝,外人也難以得見。此次刊發的先生拳照雖僅是露了冰山一角,然而已足讓人大開眼界。
  另外,徐翔師兄自費出資在1980年也給老師拍過一組陳式拳照,約有30多張一、二路定式,這是目前所見老師最早且有系統的拳照了,可是,先生時年已68周歲了。
  而吳式拳,先生竟然沒有一套拳照留下。似乎僅有60年代初的那張“退步跨虎”一張!80年代後雖也偶爾拍一兩張拳照,幾乎都是陳式一兩個動作。
  我曾多方搜尋,也僅止於此。演練器械的照片更近乎無。
  那麼拍攝錄相呢?先生就更少拍,我目前收集的先生錄相資料該是最全的了,然而,也少得有限,有些都是老師晚年坐在椅上與弟子或徒孫們說手了。
客觀地說,那時節拍照、錄相都是費用較高昂的,一般人家都做不到。但是師兄弟們湊錢也不是不可以,關鍵是老人家主觀上不願意拍。印象中,每次一說到這事,老師都是不同意。為此,我專門詢問過先生,他的回答也簡單直白:我老了,拳打不出當年的神氣,有些姿勢也做不到位,留下拳照會讓後人笑話,更怕貽誤後人。
  我聽後愣了半晌。沒辦法,先生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不僅想到了自己的體面,更想到了貽誤後學的責任。
  我曾在友人的幫助下,費盡周折,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找到了先生最早的錄相(實為電影)資料——1958年應國家体委之邀由老師示範演練的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科教片的原始錄相。那一年先生46歲。這是先生最早的演拳影像資料了。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先生中年的打拳風姿。
  有時,我看到許多太極拳家的出版物上有那麼多拳照,十分羡慕,覺得老師留下的打拳資料太少了,不禁覺得有些遺憾。可是,現在想想,世間的好東西總是不會太多。正是因為它稀有,才彌足珍貴。況且,窺一斑而知全豹。就先生留下的有限拳照,我們已經能夠一瞻大師風采了。若是相比于楊露蟬、武禹襄那代人,老師已很“幸運”了。我們也該知足了。
  先生早已遠行。但先生遺世的有限拳照和錄相資料就如書藝中的碑帖,後學可以不斷學習、欣賞、玩味其中的內蘊,我們也可以滿足了。王羲之的墨寶當然不可多得。顏真卿不也只有那麼幾件墨妙留下來嗎?
  不願拍錄拳照,更讓後人想往。這也是經梧先生的淡泊隱退吧。君子不器,大象無形。
  沒有門戶之見
  歷來練武之人,多有門戶之見。此種習氣很少習武者能不沾染。所謂先入為主,既有成見在先,就不容易見人之長處而虛心學習。於是門派紛爭,同行是冤家,既不利於武術界團結,也極大地阻礙了中華武術的良性發展。我甚至認為這種習氣之有無,正是體現一位武術家道德修養的試金石。
李經梧先生從無門戶之見,他虛懷若谷,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因此才能練成過人的功夫。上世紀40年代初期,經梧先生已經是吳式太極門的“五虎上將”,但他聽說陳式拳很厲害,在北平有個陳發科與人較技從無敗績,於是便前往拜訪,試手之後輸給了陳發科,便從此帶藝學習陳式太極,直到陳發科去世。據說,陳家拳原來只在河南陳家溝陳姓家族傳授,1928年陳照丕邀請陳發科到北京傳拳,始漸為人知。但是,雖然許多來試手者均一一敗北而去,而真正從學于陳發科的人卻不多。其中原委,一是民國時期在北平人們只知太極拳是楊家、吳家所傳,尚不瞭解陳家太極;二是陳家是河南農民,社會地位不夠高,也被世俗社會看不起;三是陳發科沒什麼文化,又講的是滿口河南土話,人家聽不懂,況且他也不善講話,人們佩服他的功夫都無法從學。據經梧老師講,當時許多學生、徒弟都不敢跟陳師推手,因為他功力太大,放人時一般人都受不了。只有經梧師、孫楓秋、田秀臣、李劍華等極少幾個徒弟敢與陳師推手。1946年是陳師60大壽,經梧先生與田秀臣、孫楓秋、宋麟閣(一說還有劉金生)四人正式磕頭拜師。據說,這是陳師第一次正式舉行收徒儀式,此前,陳發科不知道如何舉行收徒儀式,是經梧先生提出按吳式門規而辦的。前後經梧先生從學于陳發科十三四年之久,盡得真傳。
  那時,經梧先生已是北平太廟太極拳研究會理事和推手組長,與楊禹廷師叔早已熟悉,但未拜門。抗戰勝利前夕,經梧先生的第一位太極蒙師趙鐵庵隱遁,他開始同時習練陳式拳,時或向楊禹廷師叔請教,1953年又正式拜師入門。這裡要交待一句,楊禹廷雖然也練吳式拳,但因師承不同,拳架也不同于趙鐵庵。趙鐵庵是吳鑒泉、王茂齋共傳大弟子,這從1933年的吳式門合影可以看出他的地位。那時吳鑒泉已去南方,而全佑的三個弟子中的兩位弟子都在北方。照片上王茂齋、郭松亭師兄弟居中而坐,左右側則坐著趙鐵庵和張子和,而王茂齋的兒子王子超、王子英以及吳季康等都是站在後排,可見趙鐵庵在弟子輩中的份量。趙所傳授的拳架是吳鑒泉的架子,與楊禹廷所練的王茂齋架子同中有異。經梧師先從學于趙,現在又從學于楊,足見其善學、好學與虛心。此外,經梧師的推手功夫又多受教于王子英。王子英是王茂齋次子,功夫高超,但性情剛烈而孤僻,因此傳人甚少。作為師叔,他對經梧先生恩愛有加,傾囊相授。經梧先師生前多次提到王子英,感恩之情溢於言表。在陳發科那裡經梧先生又結識胡耀貞先生,胡耀貞是山西心意六合名家,學通易醫,內功深厚,經梧先生曾向他請教氣功之學,後亦拜門執弟子禮。由上述可見他的取人之長,好學虛心之一斑。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0 09:53:52 | 顯示全部樓層
淡泊名利
  世人皆崇淡泊,然而一到名利關頭,大多守不住。在我所認識的人中,真能達到此四字的委實不多。然而經梧先生該是一個,他確實是寧靜從容、淡泊自甘,不攀附、不追逐、不炫耀、不經營、不計較,平淡地生活,本真地練功,坦蕩地做人。我作為他不材之弟子,在這一點上對他是十分佩服、由衷地敬重。到了今天,我想明白了,老師的武功高首先是他的品格高、心性高,他的“中定”功夫近乎深入骨髓,對一切利益基本上做到了不動念、不起心。從這點上說,經梧先生永遠是後輩學武者的楷模和典範。
  ——20世紀80年代中華大地興起“武術熱”,蘇聯、日本、新加坡、瑞典等國家和地區慕名邀請他出國教拳,待遇豐厚,名利可以雙收,經梧先生一一謝絕。那時,老人的婉拒理由很簡單:人已老,教不動了。其實,今天可以披露事實,他不出去教拳自然有上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他無比珍惜“國寶”太極拳。他這一代武術家從舊社會走來,經歷過民族屈辱,對自己民族的遺產十分珍愛,是不願意輕易傳給外人的。這一點我不必為老師諱。今天,國門洞開,國際文化交流頻繁,人們爭先出國傳播中華武術,自屬正常,但是,像經梧先生的想法,也代表了一種觀念,也理應尊重。就在80年代中期,一位與經梧先生較技而敗北的日本拳師,此前就曾宣稱:太極真功已在日本!儘管他敗後十分禮貌虔誠地欲拜師于經梧先生,先生自是婉拒。此日本拳師迅即改口說:太極真功仍在中國!此事讓經梧先生印象殊深。他曾對我說:要教我也一定是先教中國人。難道老師不知道那時出國的榮耀與好處嗎?甚至,有外國友人表示可以讓他攜眷定居國外,經梧先生也不過是一笑置之。
  ——還是在80年代,有一年國家体委曾函邀經梧先生赴廣西桂林,請他帶兩名弟子去為全國太極拳師資培訓班授兩月課,來去坐飛機,報酬數千元。經梧先生仍然是謝絕。以至於有些弟子背後著急,說:老師怎麼什麼好事都不去?
  ——1984年,江城武漢舉辦首屆“國際太極拳邀請賽”,大會特邀當代太極拳專家與會作表演和報告,李師位列“十三太極名家”之中,大會還給每位受邀名家單印了一本小傳,會前報紙已發了專版介紹。面對如此榮譽,經梧先生仍然是辭謝不赴。
  我很佩服先生這種定力。渾身本領,偌大名望,而不以功夫謀一點名利,這就是李經梧。說實話,老師也不富裕。自1959年移居北戴河,他與師母、三個女兒一直住在療養院內的家屬宿舍。後來分給了院外的宿舍,也不過是三間小平房,院子是一窄長條,直到去世再未離開。先生在解放前可是北京西單“五洲百貨店”的老闆,挺闊氣的。在40年代與陳發科師爺的合影中,他都是西裝領帶的。論名呢?四五十年代先生已享譽京城了。所以說,經梧先生是以一生修習太極功夫並證悟太極文化的“得道者”,他的生平履跡是從顯到隱,真正地以平常心而修證了“大道”。
“淩空勁”與“發功”
  關於太極有無“淩空勁”,說法不一。當年從報刊上看到這一說法,不免好奇,於是專門向經梧老師求教。先生說:老師不懂淩空勁,你幾個師爺也未教過淩空勁。所謂淩空勁,據說是兩人不挨身便有一方會被擊倒,甚至可以被放出一兩丈遠。對此神奇功夫,我曾覺得十分神秘。舊武俠小說上便有“隔山打老牛”的功夫,此或類之,然而那是小說啊。我以為老師功夫精湛,見多識廣,又曾廣拜名師,一定會知道或者會此功夫。不想,老師的回答讓我“失望”。也許,我原來的“希望”本身就不值得肯定。但我不甘心,仍想再探究竟,聽聽老師對此的看法,結果,經梧先生一點也不故弄玄虛,他對太極功夫深信不疑,十分崇敬前輩的功夫,但對自己不知道不認同的說法,毫不含糊。經梧先生說:就我所知,兩個活生生的人,挨著身你還不見得能把對方如何呢,何況不挨身?這不符合科學道理。再神奇的太極功,也是要“借力打力”,不借力而放人丈外,那不是玄乎麼?你陳發科師爺功夫那麼好,也從未說過淩空勁。其實,太極拳理雖然十分深奧,論到功夫本身,仍然是十分具體的,實實在在的,也是很樸素的。不過,功夫出神入化時,也難免有“神來之拳”。先生說,他有一次和我一師兄推手,由於彼此勁力特別熟悉,而且當時老師神意旺足,似乎未及接上手,那位師兄已從老師的肩上被翻身扔過。老師說,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那位師兄驚出了一身冷汗。老師說,事後再專門要出現這個場面和效果,就沒有了。為此,先生說,功夫是實實在在的,練上身與未練上身不一樣。功夫上身後,在特殊的對手面前偶然有特殊的效果是可能的,但這種狀態可遇而不可求。那次老師發手頗近於所謂“淩空勁”,好像他還未觸到師兄的手,似接未接,也算是一種功能場吧。但老師並不以此而認為是“淩空勁”。那次他還為我講述了師祖王茂齋的過人功夫,但老師強調仍然是師祖“聽勁”至為虛靈而已。

80年代大興“氣功熱”,許多氣功大師講“發功”,即利用自身能量為他人治病。為此,我也向經經梧先生請教,他肯定地說:老師不懂。他說這個話時,十分自然平淡,言從心出,表裡如一,也沒有任何唯我獨是的輕蔑意思。由此,我認識到老師雖不大講科學(一如他不大講玄學),但他是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待太極拳功的,絕不會自欺欺人,更不會故弄玄虛。人品即拳品。另一面,先生也用非常客觀的心態向我講述了功夫可以出神入化,可以練至師祖吳鑒泉“一羽不能加,一蠅不能落”的境界,然後,他告訴我:今人多不肯下苦功。功夫前人好,理論今人高。我對此事印象殊深,終生難忘。通過此事,也使我進一步瞭解了經梧師,同時,也進一步瞭解了太極拳。
支撐八面
  太極拳經講“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要“支撐八面”,首先要管好自己,重要的是中定功夫。筆者以為,中定說來易做來難。練太極者人人知道“中定”,然而知而不能至者多。為什麼?人皆有爭強好勝之心,貪念隨時即生,一起勝負之貪念,則非丟即頂,非軟即剛,做到真正的不偏不倚,不丟不頂、不貪不欠,殊非易事。在我看來,“中定”不止是一種功夫,更是一種心態,是一種境界。魚之咬餌、犬之入套,皆因有貪欲之心。顯現在功夫上是自己丟中失中,體現在生活中是不能把握自己。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守住中定,才能八面支撐,從容中道,人不可犯。
  經梧先生一日與某師兄正面說手,某師兄欲一試老師“八面支撐”的真功,突然從後身擊向李師一掌,霎時間,前面的師兄人被放出,而後面的師兄也同時被老師強大的內功所擊倒。必須說明,“偷襲”的師兄毫無惡意,他只是想驗證一下老師的理論與功夫倒底是否一致,好奇心與求知欲讓他為此付出了代價。事後知道,他的膝蓋骨被摔傷了,治療休息了三個月才好。後來李師告誡弟子們:千萬不要試這樣的手,因為我在沒知覺的狀態下,受到外力擊打,身上完全是自然反應,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很容易傷人!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0 09:54:29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實生活中的經梧先生,同樣是“支撐八面”的,特別是晚年的先生,淡泊自甘,奉公守法,無私教拳,無欲無求,那種定力,確實少見。什麼閒言碎語、是非榮辱,都不動心。高幹領導,伙夫百姓,三教九流,凡與先生交接,他都一視同仁,都是一團和氣,“謙虛謹慎”一點不走樣兒。對人對事,周全體諒,一絲不苟,外示圓融,內含方正,真的讓人無“懈”可擊。你說這不是真正的“支撐八面”的“中定”功夫嗎?如今回想與師相處的日子,實在是溫馨親切和平美好的時光,讓人懷念。我以為太極拳的修為必須上升到太極文化境界,那才叫“技進乎道”。
尊師重道
  李經梧先生習武70年,早年尋師訪友,殷勤向藝,聰明好學,在其長輩那都是出了名的。算起來,先生的遞帖老師就有劉子源、趙鐵庵、陳發科、楊禹廷、胡耀貞,還有雖未遞帖卻純屬師生之誼的師叔王子英。據知情老輩說,師爺們都十分喜愛經梧師,因為他不僅聰明好學,更因為他尊師重道。
  劉子源是他的秘宗拳老師,他年輕時在哈爾濱,當學徒受風寒才從師習武,孝敬師父沒得說。 “太極拳”就是這位師父告訴他的,臨別叮囑,將來有機會一定去學習當時還不算普及的太極拳。帶著劉師的叮囑,他用上了心。後輾轉到北京後,終於有緣得窺此拳,並幸運地拜在了趙鐵庵門下。趙師乃吳式開山祖師全佑的兒子吳鑒泉和其師兄王茂齋的共傳弟子,深得兩位大師真傳。為了習武,趙鐵庵一生未婚,功夫精湛,但甚少收徒,當時為京中高手,是吳鑒泉的頂門大弟子。從學數年後,值抗戰結束,趙鐵庵將隱去,臨別將手抄本《太極拳秘宗》贈給了經梧先生,足見器重。筆者曾搜查資料,除經梧先生為其嫡傳弟子外,至今尚不知還有什麼人曾師承於他。我想,若不是有經梧先生光大其傳,如今太極拳界恐知之者不多了。
  對於前後師從14年之久的陳發科老師,經梧先生多方面的關照,更是為人稱讚。記得有一位練陳式的同行告訴我,當年,他去拜訪發科公之女陳豫俠,陳豫俠對他說:李經梧對我們家是有恩情的。那時,陳發科無生活來源,靠教拳為生,但種種原因收入有限,經梧先生既入師門,無微不至地接濟生活,直至陳師辭世。記得經梧老師在世時親口告訴我:你陳師爺的喪事都是我一手操辦的。只此一句話,經梧師再未多做過任何表白。倒是我後來聽一些長輩多說到他對陳師的孝行,讓人感動。那年月,大米白麵實在是稀罕物,但李師每月都要給陳發科送兩袋米麵。
  陳師既逝,經梧先生又投帖拜在楊禹廷門下。此前,兩人為吳式門的師叔師侄關係,也經常見面。楊禹廷為太廟太極拳研究會執事,主持會務,經梧先生為理事。當他欲入門時,楊師推卻說:你功夫那麼好,我沒什麼可教你的。李經梧說:那我就跟您老學做人吧。楊禹廷於是欣然收下了這位高徒,一直器重有加。1982年楊公去世,經梧先生已70高齡,仍不辭遠途趕到北京送別。
  收徒入門時,經梧師都是要求徒弟們先向趙鐵庵、陳發科、楊禹廷師爺們的遺像叩頭或鞠躬,然後再給他行禮,此規矩至老未變。先生暮年,做過前列腺手術後腿腳不便,但徒弟們經常看到他顫微微地自己親手擦拭師爺們的遺像鏡框。令人感動的是,經梧師的“太極堂”內從不懸掛自己的頭像,只掛師爺們的頭像,而把自己的像掛在臥室裡。
  從師習拳的過程中,徒弟們經常可以感受到經梧師對長輩的尊敬,那是發自心底的。老師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舊社會的武行有不少規矩。對此,他有棄有取。如尊師重道的“禮數”他取,如門戶之見的“門規”他棄。對學拳的療養員、學生、愛好者,他一視同仁,耐心細緻地教拳,分文不取,從無疾言厲聲,更沒有任何講究說法;對於徒弟則一向要求嚴格,從學拳到做人,只要發現過錯,毫不留情。就說入門的“禮數”,經梧師完全是按老規矩辦,收徒他是謹慎的,拜師儀式要遞帖,要有師兄弟做證,他還要給“授徒證”。筆者就從拜門儀式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尚武重俠的古風,接受到一脈武學儀規上的馨香,那種莊嚴熱烈的場景與氣氛讓人深受感染,你會覺得,從師習武是人生一大幸事,你會珍惜那份緣。不過,經梧先生也有變通:改古時候的跪地磕頭為鞠躬。經梧師常說:我是“傳統派”,我認老禮(理),我就是這麼過來的。
  有兩件事在此須寫上一筆。一是,經梧師曾向胡耀貞先生請教內功心法,並多有所得。但有一次為了一個難題再次請教時,胡耀貞說:“經梧,你拜師吧。”為此,經梧先生只好在西單一個好酒樓請了兩桌客,正式遞帖拜師。事後,胡公才將那個方法傳給了他幾句訣要。老輩講“傳法不傳竅”,大概即是此意。所以說,胡耀貞也是李經梧的業師之一。不清楚什麼原因,經梧師晚年不大提起胡耀貞。因為是歷史事實,有必要寫出來。老師也是性情中人,也有個性,也不能說是完人,不必為尊者諱。時過境遷,胡、李皆已作古,晚輩認為,胡耀貞的做法有他的理由,李經梧的態度也有他的性情。古來武功傳承,尤於秘訣要求“六耳不傳”,筆者早年從俞敏師習形意時,他也是如此做的。珍秘之因,其來有自,並非皆無道理,恐“妄傳匪人”即一端。當然,胡公的方式讓李經梧有什麼不解處,我們已不得而知。不過,晚年的李師有一次對我說:我的內功主要是受益于你胡師爺。經梧先生是十分誠實的。
  還有一事是,經梧先生的吳式推手功夫頗得益于師叔王子英,四五十年代居京期間,李師經常去王師叔家推手,王子英十分喜歡經梧師,幾乎是傾囊相授。劉光鬥高足劉晚蒼先生之徒劉培一先生告訴我,晚蒼先生說過,那時他們常在王子英家相遇推手切磋。王子英是宗師王茂齋的次子,乃一脈嫡傳,推手功夫飲京城一時之譽,但性情孤僻而剛烈,極少收徒,更不當人打拳。經梧師獨得鍾愛,深受指點,但未拜門。雖未拜門,而經梧先生畢生以師禮事之。筆者以為,王子英與李經梧已是實際上的師生關係,不是一般的師叔師侄關係。王子英幾乎沒有傳人(容或我寡聞),李經梧則是他的重要傳人。
融匯四家
  近代武學巨擘孫祿堂融形意、八卦、太極三門於一家,乃一代大宗師。此外,也有不少武術家是內家外家共修的。一些太極拳名家也是出入諸多太極拳流派的,然大多兼習兩式者,同時習二式太極者已較少見。當然會有個別“大名家”號稱兼能各式太極,但實際上“能”與“通會”還有距離,真功如何別人無法妄談。唐代大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在所著《書譜》中說:“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此雖論書,移以論武,理為一貫。我們常見不少“拳混子”,什麼都會,今兒學這個,明兒學那個,樣樣通樣樣松,什麼學得都不精。不精也就不是真通。每一家學得不真通,也就談不上“匯通”、“通會”了,此理甚明,不用多辨。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0 09:55:02 | 顯示全部樓層
  經梧先生兼擅吳、陳、孫、楊四式,尤精吳、陳二式,堪稱兼能又專擅,晚年大成,臻於通會境界。前已言及,李師吳式從學于趙鐵庵、楊禹廷、王子英三位老師,40年代中期已飲譽於京城,被譽為“太極五虎上將”之一。要知道,那個時期的武林,沒有真功夫是不行的。整個居京的四五十年代,前後約20年間,李經梧游訪于京津武林,識見頗廣,所交流切磋者非僅限於太極一門。但由於經梧師極少談及“當年”往事,從不自吹自擂,對於什麼“過五關”守口如瓶,我們也就無從知道他的“英雄”軼事。但是從他傳拳時的隻言片語裡,從武林同行或太極前輩的記述中,我們總能感覺到經梧先生的武學知識頗為廣博精到,讓我們感到他的“深”,深而不炫耀,不輕露。
  李師的陳式拳,前後從陳發科公學習14年之久,每週還請師至家“教館”,獨得真傳,甚至被陳師晚年首肯為傳脈之弟子。而李師的孫式拳乃與李玉琳長子李天池友情換拳而得。李玉琳乃山東省國術館教務長,從學于郝恩光與孫祿堂。60年代初,李師在哈爾濱表演過一次陳式拳,李玉琳看後緊緊握著經梧師的手稱讚不已。可以說,經梧先生的太極功夫基礎是吳式和陳式,後又吸收了孫式和楊式之長,經過漫長的融匯貫通過程,在他約60歲後漸臻化境。
  李師1959年48歲時移居北戴河,此前是他學習吳、陳、楊式和國家推廣簡化套路時期,也是他廣參博采,交流切磋,接受大量的太極與武學知識的時期,是他的初成和貯備期。但是,由於正值盛年,又身居京都,自己又有生意要經營,所以不可能專心致志於研究太極拳。自移居北戴河以後,則每天在氣功療養院的工作就是教拳,可以靜心專心於拳功之中,而且,中年所有的知識貯備此時都可以充分反思研究,得天獨厚的工作條件與優美的自然環境,更開闊了他的心胸與心智,成為經梧先生拳功昇華的客觀因素。60年代初,他又學習了孫式太極,日常中又逐漸有了弟子追隨,可以成為他試手的對象。尤其重要的是他的年齡開始進入理解中國文化的黃金期。這一切造就了李經梧“通會”諸家的可能性。
  筆者曾仔細將李師陳式拳照與陳發科公拳照相較,發現李師拳照明顯比陳照含蓄,勁力更內含一些,姿勢更收斂一些,胳膊不挺得那麼直。顯然,李師在陳式拳中加入了吳式勁路,減少了陳式的“剛”勁,增加了吳式的“柔韌”與內斂,我相信這是李師的有意變化。所以,我認為李師不是僅止于學吳像吳,學陳像陳,而是有所取捨,取精去粗,用長舍短,力求融匯並貫通之。可以說,李師善於從其他諸式中汲取東西,先專後博,由博返約,達到高級的“一如”境界,而其中的主體是李師的吳式拳功。在某種程度上,無妨說李師是用吳式來“同化”——約化諸式,使之形成自己的拳術風格與推手特點的。此一認識當然是我的個人拙見,徵詢諸師兄,卻也得到了他們的認同。
  記得李師晚年教我們專門說過,打陳式拳要減少震腳和發力動作,要區分練與用法。在一次講課時,李師言簡意賅地介紹過諸式太極特點,他說:楊式開展、吳式輕靈、武式緊湊、孫式靈活、陳式則最剛勁。所以看過李師打拳的人一致認為其拳風渾厚飽滿,氣勢大,中正安舒,沉著又輕靈,足見其容納性。凡與李師推過手的人都會感到他內力充沛、莫測高深、手法細膩。可見,吳式與陳式的勁力主導了其拳功,而楊式的開展大方、孫式的開合靈活也體現了出來。這即是活學活用。
  在推手方面,李師更是融功力與勁法於一身,將陳式的纏絲螺旋與吳式的輕靈內斂完美結合,令人無可抗拒,引進而不覺,放人於無形,聽勁至微,接點即走,自然而從心所欲,技進乎道而顯示為藝,以至於不知者不相信其真,知者不禁嘆服。李師強調推手“挨哪哪說話”,而接觸點上的處理又無比巧妙難言,是他數十年純功的體現。80歲生日慶典上,他應邀表演推手,三位年富力強的師兄均傾跌再三,被放于數步之外,觀者驚歎,是難得一見的太極功夫。中國文化,大器晚成,老而彌堅,此之謂也。繪畫宗師齊白石、黃賓虹、“當代草聖”林散之在書畫方面同樣是愈老愈成。李師晚年盤架已不及壯年雄風,而晚年推手卻是雄風不減,或更自然從容。太極文化學者余功保先生看罷李師80歲推手錄影後慨然贊曰:“李先生敷、蓋、對、吞之功的確出神入化了”,允為知言。
  綜之,“天下太極是一家”,此其通也;但諸家太極各有特點與妙處,此其分也。言其分,必求專深;能其通,終為化合。由一至萬,由萬歸一,始近於道。李經梧先生正是現代太極名家中真正能夠融匯諸家、專深而通達的一代高手,因此,筆者相信,就此一點而言,李經梧是現代太極拳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代表性人物,有著特殊的研究價值。
關於內功
  毫無疑問,太極拳既有健身作用,又有技擊作用。求啥有啥。以養生健身為目的的練法,與技擊搏鬥為目的的練法,自然不同。太極是理,太極拳是體,太極拳法是用,而太極拳功是兼有體用的。用於健身和用於技擊,都可以,關鍵在練法。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武術界諺語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此已主要是說養生了——你練武一輩子,如果只會耍弄拳腳而不懂內功,很可能不養身反而傷身,不益壽反而折壽,關於這一點,歷來武者驗證已多。
  許多太極拳家功夫上了身,但一味較力鬥狠與人比武,不注意持養,以至壽命並不長。還有不少太極拳家並不能真正實戰,主要是在門內“說手”,心思在於保健,所長在養生。古拳譜所謂:“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能在養生保健和技擊實戰兩方面有所成就者委實少見。我以為經梧先生乃其中之一。

1986年10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李經梧先生所著《太極內功》一書,在其“前言”中李師寫道:“由於個人科學理論水準所限,過去又是在武術界練太極拳,從1959年轉入到醫療體育戰線。”在此,先生非常明確地表明瞭自己的練功旨趣前後有所變化,也就是前半生更熱衷於技擊,而後半生更重視養生了。平日教拳,李師對愛好者、療養員、學生等非入室弟子主要是講授健身內容,幾乎不談及任何技擊方法。只有在教授弟子時才會提到推手、技擊方面的內容。這個分水嶺,在先生言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他的授與施捨是極謹慎明白的,內外有別。
  如果說李師一輩人沒有“保守”思想,恐不符事實。然而對於其“保守”要正確看待。歷來武家都十分重視傳承關係,內家功夫尤然。“十不傳”的門規就印在李師的“授徒證”前面,“不傳無德”乃第一不傳。在我的印象中,李師隨和得很,但講規矩。比如長輩到來,晚輩絕不可以先落座,等等。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0 09:55:35 | 顯示全部樓層
  李師晚年將自己畢生習練研摩所得的“太極內功”公諸於世,不是沒有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在這本薄薄小冊子中,是他數十年甘苦所得的練功結晶啊。可以看出,李師在書中側重介紹了祛病保健強身的功法,而對技擊性練法則較少介紹。這與建國後李師不斷受到國家政策感召、提倡全國健身運動有關。他認為和平時代廣大人民群眾就需求這個,這也是太極拳這門古老運動對新時代的貢獻。因此,他不多談技擊練法也是順應時代潮流和社會需要之舉,並不僅限於“保守”意識。當然,不必諱言,對於武之魂的“功法”,歷來練家視為至寶,秘不示人,已是武界習俗。從民間武術界走來的李經梧經歷過民國革命、軍閥混戰、外辱侵略,也經歷過歷次政治運動,閱世曆人之經驗不少,他深知世故而做人卻不世故。其鮮於披露技擊功法的想法,最主要的乃在於怕“傳之匪人”,而為罪愆。李師生前曾親口對我說:將東西給了不該給的人這是貽害無窮的事。壞人得了好東西,免不了要做壞事。而好東西不給好人,讓祖宗的好東西在你手上失傳,也是對不起祖宗的。話語至為樸素,然理深語重,足見一代大家的責任感與薪火傳人的使命意識。
  如上所言,李師的“保守”之想不排除“私心”,但更多的考慮乃在於為世人計。
  自清末民初楊家幾代人先是教王公貴族健身後是教百姓健身以來,近百年的太極拳一直傾向于向保健發展,尤其是建國後推廣簡化太極拳,使之日益成為老年人的運動。同時,由於太極內功為武家珍秘,所以漸傳漸少,世多鮮知,以至於有人認為沒有這個東西,或者沒必要練這個東西。“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武術訣要在任何一門功夫中都有,只是重要的心法,知者自知,不知者自不知而已,就說楊家太極功夫有沒有內功?我請教過一些楊式傳人,他們說沒有。可是,一些文章中信誓旦旦說楊家有。這些暫且留待考證再下結論吧。這裡只說李經梧先生所傳,他是主張練內功的,不僅主張,而且他特別看重內功。不是入室弟子,他是不傳授內功的。而且他強調“分級、分段、分步、由淺入深”,不可躐等以求。在我理解,太極拳術“極柔軟而極堅剛”,“外示柔軟內含堅剛”,那麼,既然四肢外體都要柔軟,是什麼東西能讓它“內含堅剛”?它的“堅剛”從何而來?結合習拳實踐與得功者的成就,我認為只能是內功修煉。內功可以稱為內丹、內氣、內勁,名謂不一,實質則一。內家拳尚內外雙修,甚至更重視內修。
  李師在世時,曾批評許多在公園習太極者為練“太極操”,在一些大賽中的表演為“太極舞”,站在太極拳家的立場上,先生的批評是否值得深思?太極體操化、舞蹈化,都可以,但其實質已變了,本質的屬性已淡了,我們還繼承和宏揚什麼?
  內功的增長就是體能的增長,是精氣神日足,然後有體健,有身輕,有堅強,有敏感,有過人之力量與膽略。“招不打功”,此之謂也。功夫無息,日就月將,積而後得。某種意義上內功為武之本,內功勝則健身自在其中,技擊還有用法(打法),不限於僅有功夫,但沒有功夫的打法是用不出來的。
李經梧先生重視太極拳和氣功的結合,此是古傳之法。太極拳功為道家思想的產物,一切功法、境界,都要符合道理。從虛無求實有,從柔弱求剛強,從外柔求內剛,最後以至於返虛入渾,練虛合道,實非過來人不可知。中華武功,乃體證體悟之道,非身知心到不可。從未接觸過高深內功的人是無法真正理解的,那種感受必須親歷才能體驗。筆者與李師推手多次,當然是李師教我,那種感受難以言說,妙不可言,人的身體很微妙靈敏,“言語道斷”。
  經梧先生的內功無比深厚。一次他讓我用手撫摸其腹腰一圈之帶脈,竟有寬約半尺堅硬無比的東西,當時他面帶笑容看著我,從容而自然,根本不用努氣之類。在一次太極拳講座中,李師強調如何理解拳經上的“不使氣流行於氣”這句話時說:古人明示我們,有兩種氣存在,一是呼吸的口鼻之氣,一是無關呼吸的丹田內氣。此話是說不讓內氣與呼吸之氣一致,是兩種東西。李師傳我內功時說:方法是循序漸進,結果是產生鼓蕩氣——鼓蕩氣才能作用於推手和較技。李師推手時,往往有一種氣概發出,放人瞬間,丹田內轉,神通於背,靈機於頂,偶有低沉的哼哈之音,甚至髦耋之年扔人丈外,令人驚歎,正是得力於他充沛的內功功夫。
  經梧先生享年86歲,也算高夀了。集養生與技擊於一身,且80余歲時仍然能搭手之間頃刻發人,甚至暮年手術後腿腳不便,坐椅上也能展示推手功夫,不能不說是其內功的作用。記得我一次去看他,他說我老了,不中用了,連一籃子雞蛋都提不動了,但是,如果有人給我作用力,我還是可以利用內功引化發放。大概這就是反作用力。不過這種反作用力是長久練習才能運用的。這就是功夫。功夫若上了身,是一輩子都丟不掉的,甚至躺床上也能使用。末了,老師說:內家的內功,一旦有了,終生不退,這就是內家拳的獨到之處。
  孫祿堂《八卦拳學、太極學》言:“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內家秘鑰,此語已揭。又於《太極拳學》言:“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其所闡拳學奧義,在開合收放。而其所謂開合,李師告曰:“是內氣之開合,而非指形體動作之開合。”察今人以形體動作為開合不能說不對,亦不能說全對。至於某些“名家”誤指靈山,告訴習太極者以動作配合呼吸,又謂順逆之類,實為以不知為知,誤盡蒼生,害人不淺,奈何奈何!
  筆者親身領教過經梧師之神奇內功,惜修習功淺,不敢再作深談。但我堅信,只要是真修實練之人,必知吾師之無欺,其暗合深契道家仙學之旨正有待來者不懈以追之。
  就筆者淺陋之見,李經梧先生在太極拳修煉中強調內功,內外雙修,養生技擊兼得的方法,不僅是傳之古法,而且也在他自身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證明。從此角度,我以為,經梧先生的太極拳學思想是值得我們後人認真研究學習的。我也相信,現代太極拳史也必將記載下李經梧先生的傳承與探索之功,並逐步確立起其應有的武學地位。
  李經梧的太極內功除了受前輩的傳授外,主要得益於他過人的領悟力。李師反復研究趙鐵庵所贈《太極拳秘宗》一書,他在其中《太極陰陽顛倒解》一篇中所悟頗多。是篇謂:“蓋顛倒之理水火二字解之可以明矣。如火炎熱、上水潤下者,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則為顛倒。”氣功認為人之意為“火”,精為“水”,故李師內功在“凝神采氣”時將此“意識”(即火)直接送入會陰穴,此即取火在水(腎水)下之意。神下行,精上行,水火既濟,氣通全身。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0 09:56:08 | 顯示全部樓層
  經梧先生通醫知易,長於針灸經絡之術,因此,所創內功嚴謹縝密,其功理功法科學可行,只要按步驟習練,便無流弊。其特點是動靜兼有,內外合一,以抓閉呼吸為基礎,且要行氣通督脈。核心在抓閉呼吸和充實帶脈,用意識守竅,重點在命門,通過前後丹田內轉呼吸之鍛煉,使水火相濟,五臟六腑之氣各歸其原,達到百脈充實,神旺氣足,病去身強,然後神通於背,靈機於頂,在技擊中可以發出超強的爆發力。如此,健身為基礎,技擊為進一步的功候。在體勢上有臥、坐、靠式,適宜祛病健身;還有站式、活練式,適宜強體增長技擊功力。低、中、高三級功夫,深合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練虛合道”的大道。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太極內功對於神經衰弱、失眠症、高血壓、早期腦動脈硬化、陽萎遺精、早洩、胃下垂、胃潰瘍、冠心病、肺結核、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關節炎、月經不調、附件炎、風濕病等許多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療作用,只要持之以恆,一般練習3個月以上皆會有效果。
  在太極拳與氣功相結合的探索上,李經梧做出了自己的大膽探索,創造性地運用在衛生保健與武功技擊上。他的這一創造與貢獻在太極拳界也是畢路藍縷的,開一先河。
  應該說,繼承傳統氣功、武功、醫理、易理而編創的太極內功已成為李經梧太極功夫的一個組成部分和武功特點,其啟示于後人的東西仍有待於我們不斷研探深化和學習繼承。
  最後,以詩一首懷念恩師:
  日悟陰陽日悟空,從來大道自然通。
  平生顯隱行藏內,曠世方圓進退中。
  技化四家真妙手,丹凝一粒有神功。
  開合意氣渾元境,流水行雲最羨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26 , Processed in 0.01414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