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150|回復: 2

中華武功揭秘 -------- 關於中華武功的另一種詮釋(藍晟)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1 10:3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03年2月17日,《中國新聞週刊》在總第119期上以《國術沒落》為題,表達了中國新聞社記者對於中華武功正在消失的擔憂。該刊記者方玄昌說:“就在‘散打王’、‘中美對抗’等比賽舉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時,作為國粹的傳統中華武功卻正逐漸流失。”

記者的擔憂不是危言聳聽。正是源自這樣的擔心,中國少林寺的方丈永信才竭盡全力地想把少林功夫申請為聯合國批准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他曾經開玩笑地對弟子們說:“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產,有形的,保護的是文物;而無形的非物之類的,則保護的是人。你們好好練功,申報成功後,都是人類的寶貝了。”其實,隱藏於這番話背後的潛臺詞則是深深的擔憂:“而現在少林功夫正在被曲解!少林功夫也不是樣板武術……少林功夫原有一條規矩叫‘踢腿不過膝’。若按照國家現行標準來衡量,少林功夫便成了‘次品’。”

以傳播中華武功為己任的《武林》、《武當》近些年也接連不斷的發出了喟然的歎息:真正楊式太極拳已經很難尋了!太極操越普及,真正太極功夫就越出不來……

作為國粹的中華武功並沒有完全流失。她隱跡在民間,正發出最後的星星之火。如果,我們不再給之予她極大的關注,她也許就會真的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像她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也許,熱愛她的人們再尋不回她的真髓、她的風采了——中華武功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按照西方規則進行比賽的花拳秀腿,也不是讓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天下第一的自我欣賞。她是契合中華人性情和文化氛圍的行為方式,是充滿大智慧雨露的自我的澆灌。

中華武功如果只是與他人一比高低的搏擊之術,則真就是慢怠了她、誤解了她,讓她含羞蒙垢,讓她自降了身份變成了尋常之物。


在當代,中華武功面臨著許多認識上的誤區。

第一大誤區,中華武功令人尷尬的遭遇著技術性和標準化的改造。

1928年民國政府成立中央國術館,參照西方體育競賽規則,中國武術開始走向標準化。1958年國家成立中國武術協會,頒佈《武術比賽規則》,1959年武術在第一屆全國運動會成為正式比賽專案。1990年武術進入亞運會,徹底標準化了。

對此,少林寺現任住持釋永信頗為著急:“現在少林功夫的最大威脅是競技體育的標準化。少林功夫標準化的工程中,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含蓄、小幅度、講求內勁的傳統風格,被類似於雜技和舞蹈的高空旋轉、大幅度沖踢等比賽所取代。這種動作風格不僅盛行於全世界的少林武術館校,而且也已經影響了少林寺,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拿金牌。再這樣下去,少林功夫就是一具空殼了。”

第二大誤區,中華武功令人遺憾的被世人當成徒手打敗別人的工具。當代愈演愈烈的散打比賽;街頭流氓的鬥毆;群體性的不安全感等等,都促使許多人投身于習武的行列。

對於,我在燕山腳下居住的一位老師告誡我們:不能去和任何人爭強好勝,如果有人跟你比試,你馬上就要表示甘拜下風。他說,許多練武之人,由於經常與他人比試高低而桎梏了對武功的認識。老師認為,真正的武功其實是一種人生修養、一種精神道義的淨化、一種讓人的自然本能變為自覺智慧的生活方式。老師說,以前,也有人為了報仇雪恨而去學武功——就像武俠小說中所描述的一樣;但是,如果這個人有機緣拜師學到很高級的武功時,其學成後的表現卻和武俠小說不一樣,因為他們練武的過程中殺人報仇之心反而給練沒了。

第三大誤區,中華武功令人遺憾的變成了一些人撈取名利的生意場。有些人對中華武功並不瞭解,只是學了一些表演的套路,但是,卻往往把“大師”“創始人”的名號往自己頭上攬。近來又聞某掌門人竟然把金庸武俠小說中杜撰的降龍十八掌給練出來了。其實,現在的中華武功的真髓如果能繼承下來也就很不錯了。

一開始,我遇到魏樹人老師的時候,非常吃驚於他的揉手功夫——在室內,讓彈跳而起我們就彈跳而起;讓我們落在沙發上我們就輕輕的坐在沙發上了。但是,接觸久了,我卻更欽佩於他對自己使命的定位——完整而系統的讓楊式太極拳的真髓保存下來。由於現在社會上已經見不到太極拳內功心法的傳授了,所以,當魏師寫出《楊式太極拳術述真》一書時,有的人就建議說,你的太極拳和別人的不一樣,你最好改名為魏式太極拳。魏老師堅決反對,他說,這就是楊家原來的太極拳,我所做得就是讓其傳承下去;這一脈如果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了……

第四大誤區,中華武功令人遺憾的被當成一種拳藝技術,一種軀體體操、一種健身方法,這也是近代以來稱中華武功為中華武術的原因所在。

當代的一些有識之士並不認為武功是一種“術”。少林寺方丈永信說,“少林寺申報的是‘功夫’,而不是武術。功夫是修行,是參禪。練‘功夫’的真正目的,是為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品行素質;少林僧人的練武,正是一種修行。”

“說到底少林功夫並不是套路。”永信說,“誰能把‘少林功夫’的內涵說清楚呢?我在少林寺出家都20多年了,我也說不清楚。我現在也只能理解為‘中國傳統文化’而已。”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1 10:38:30 | 顯示全部樓層


在當今這個追求健康長壽的時代裡,中華武功能有效的幫助人們實現健康長壽的目的。

在古城安慶鬧市區狀元府、吳越街和人民路一帶,人們經常見到一個老者身穿筆挺西裝、足登烏亮皮鞋,邁著穩健有力的步伐從人群中匆匆走過,他頭髮花白,臉膛紅潤,腰板挺直。他就是張震東。張震懂看上去不過80歲左右,身高1.62米,體重116斤,不胖不瘦,結結實實。其實,張震東先生今年已經105歲了。

張震東記憶力過人。幾十年前的事情,時間、地點、人物、始末,不假思索,均能一一道來。不僅如此,他現在依然堅持飯菜自買、自做、自吃,衣被自製、自用、自洗。更讓人稱奇的是他現在還能劈叉,而且在劈叉的過程中依然能做到屈伸自如,起落有度。

以105歲之高齡達到如此之健康境界,這緣于他一生習武。他是少林派太祖門的傳人。張震東從15歲入師門那天起,武術便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習拳、教拳,靠拳為生,以拳養生。即使在武術受冷落的年代,他也明處不練暗地練,外形不練心默念,故功夫始終在身,從而得享超百歲之高夀。

110歲的武術家呂紫劍依然思想敏捷,耳聰目明,白髮紅顏,拳腿利索,行如輕風,至今仍在開設武術館,教徒練武。呂紫劍的健康長壽也得益于他終身習武。

呂紫劍1893年生於湖北宜昌,7歲時隨母習武,稍大就讀國醫學堂,曾到宜昌拜“鐵腿”江英為師,18歲去北京拜八卦掌尹福為師,後又去四川峨眉山九老洞拜李長葉為師。呂紫劍精通八卦掌,擅長刀劍,並獨創了八卦混元養生功。他被評選為第五屆全國健康老人,新世紀春節時,還在中央電視臺輕鬆自如地表演拳術技藝。

少林寺釋延王法師是少林寺易筋經洗髓經傳人。1995年他底覺得右肋下疼痛,到北京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得了晚期胰腺癌,只剩下兩三個月命。他躺在床上想起以前在少林學的《易筋經》。“因為《易筋經》有臥式,躺著也可以練。我就一邊治療一邊練。”一年後他可以下床,身體基本無礙,就回到寺裡專心研究《易筋經》。

“什麼是易筋?易就是變化,筋就是筋絡,易筋是改變筋絡。在金庸小說裡,要練上乘功夫的話,就要打通任督二脈,這沒有錯。中醫理論中,縱向叫‘脈’,橫向叫‘絡’,任督二脈正好在人體的前後中心,前面是任脈,後面是督脈,是人體的子午線。但人並不止這兩條脈,按中醫理論,人體有十二正脈和奇經八脈,《易筋經》就是疏通人體經脈從而強筋壯骨。”釋延王如是說。

八卦掌程系第5代傳人的鐵恩方認為,中華武功的真正價值就在於修養身心和讓人健康長壽的,離開了修養身心和健康長壽的目的就不是真正的中華武功了——身心修養是播種,是耕耘,而結出的果實則是延年益壽。他說,“我老師劉世奎在教我的時候,從來沒有讓我去和他人爭名聲比高低。”

被認為太極拳創始人的張三豐更是直截了當的認為,練太極拳的真正目的是“延年益壽不老春”。而他本人據說至少活過了200多歲。

在我們這個時代裡,健康長壽的人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因為,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人的真正潛能是旺盛的生命力。人本的勝利是人的生命力的勝利。中華武功就是讓人的生命力發揮到極限的健康長壽之道。


中華武功不單是拳腳功夫和內功心法,也不單是延年益壽的養生之法;延伸開去,更深刻的內涵是人生境界的修養,是文治武功,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近代史上許多傑出的人都曾經試圖理解過你——中華武功。有資料顯示,20初葉,“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秋瑾先生曾習練過巫家拳(流傳於中國南方的中華武功);在天津上學的周恩來曾經學過形意拳(中國內家拳的代表拳種);在日本留學的魯迅曾經學過柔道(一種從中國傳過去而變成日本國術的武術流派)。也許正因為他們學過中華武功,所以,他們的肝膽之氣才會照亮中華民族新生的道路。

2003年,鐵恩方老師已經90歲了。這是一個濡染儒釋道耶回等道統文化的民間學者。90歲,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是一個讓別人照顧的耄耋之年了,但是,鐵老卻依然能一個手指把我打得蹦跳而起,依然能堅持到東單公園來指導我們練八卦掌之基本功——八卦走轉。他告誡我們,習武之人一定要文武參研。文者開蒙智慧,武者提升勇氣。他說,學中華武功就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智慧之人。他的在自己編寫的八卦掌口訣中更進一步指出,學練八卦掌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智慧融。”

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生前有四句留言:“海福壽山永,強毅定國基,昌明光大陸,道德建無極。”許多研究八卦掌的人都把其當成掌門人傳承順序的留言,豈不知這是對董海川留言的極大誤解,不知耽擱了多少練八卦掌的人。這四句話的本意,其實是告戒練八卦掌的人,不要把八卦掌當成一法一術的技藝,而是要通過八卦掌的修煉,讓生命邁上更高的境界。鐵老解釋到:“首句:‘海福壽山永’,意心胸廣闊似海,無所不可容納;氣魄如山,剛健沉著,堅定穩重;永不動搖。是所言”生‘。次句:‘強毅定國基’,意忠貞效國,無私奉獻;再句:‘昌明光大陸’,意見義勇為,維護社會。所指是‘命’。末句:‘道德建無極’,意悟道培德,修造化自然之果。”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11 10:39:11 | 顯示全部樓層

魏樹人老師對太極拳內功心法做過這樣的表述:“神意氣是構成傳統太極拳藝之內功的三要素。通過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途徑和方法訓練、積儲而成內功。太極拳內功蘊藏在拳架之中,主導、催促著形體產生與內功變化相關的動靜、開合的運動姿勢。這是太極拳陰(內功)陽(拳架)相生,內外相合之基本規律的體現。”

而我的一位隱居在燕山腳下的老師則認為,太極拳至少應該包括太極拳架、太極術(內功心法)、太極道三部分內容,缺少了這三部分內容的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太極拳。

這和汪永泉老師少年時在楊健侯家所看到描述楊家祖孫功夫進階的一幅圖很相符:“全圖共十三層臺階,最高處繪著一座南天門,第八層臺階標誌著師祖楊露蟬的名字,健侯公排在第六層臺階上,班侯公排在第五層,少侯公排在第四層,當時汪師曾就此圖請教師爺太極拳的功夫等級,健侯公答曰,第一層為懂勁,第二層是能用勁……,到第十三層才能達到出神入化之境……(見魏樹人《楊健侯秘傳太極拳內功述真》)”

出神入化之境,是中國道家修道達到至高境界的形象化描述。現在看來,太極拳本身也是關於修道的(修築自己人生之大道的過程)學問。

少林寺流傳著許多揭示中華武功真正秘密的故事。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

少林寺有一位禪師,有一位武師找他比武。武師的箭術厲害,可以百步穿楊,他說兵器、場地都由禪師來定。禪師說,就比射箭吧,將場地定在了懸崖峭壁上。第二天兩人如約而至。武師站在懸崖畔,弓未拉開,已嚇得抖如篩糠。其實禪師並不會武功,但他定立崖頭傲然如松。武師問有何秘訣?禪師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什麼是中華武功,司馬遷在《史記》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習練劍術,“內可治身、外可防身、君子比德”。就是說,功夫不僅是防身健身的技術,更是一種道德追求。它是一種技、身、心的價值體系。

中華武功的本質是幫助人探索宇宙人生奧秘的;是通過神意氣形之千錘百煉的磨礪,讓精神之光普照自己的人生大道。

我們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所經歷所追尋所嚮往的,其實就是讓無明的自我,找到光明的自我的過程,而中華武功就是讓人通向光明的自我的一把鑰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3:07 , Processed in 0.00717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