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982|回復: 4

我對太極拳擠勁的體悟 ....... 魏坤梁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4 08:34: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 07:28 編輯

太極拳的“擠勁”是怎樣的?現代太極拳界也有多種說法,大多認為外形姿勢是兩手相迭向前推,也有認為可以“單手擠”的。而認為是兩手相迭的,大多認為是兩手在胸部一手置於另一手臂的內側,以前手為主、後手為輔,用後手加強前手的力量一起合作向前平推;也有認為以肩或背貼住對方身體攻擊也是“擠勁”。而對於“擠勁”所適用的,有認為是在對方捋自己時使用,有認為在自己捋對方後使用;而對任何“擠”的使用,都被認為是進攻。那麼,這種認為正確嗎?

應該明白古代和近代太極拳先人所謂的“擠勁”和“擠”是通用的。所謂“擠”明顯體現了相互擠壓。但必須認識到這相互擠壓不是指敵我之間的擠壓。因為僅掤、按、挒、肘、靠哪一種不體現為敵我之間的相互擠壓?所以這“擠”的相互擠壓指的僅僅是自己前後相迭兩手的相互擠壓。由此可見,所謂“單手臂的擠”是不存在的,“以肩或背貼住對方身體”攻擊也是不屬於“擠”的。至於“擠”是否都是攻擊?應該明白對於太極拳而言,“收即是放,放即是收”,這句話包含了沾粘連隨是既是對於敵人攻擊的化解,而化解的同時又始終體現著攻擊對方。所以,對於太極拳而言,不僅有發勁之“擠”,還有攻擊包含於化解之中的沾粘連隨之“擠”;太極拳的“擠”也是為分沾粘連隨的和發勁的兩類才是客觀的。太極拳“擠”的適用也是應該可以千變萬化的,既可以用以破解對方對自己的捋,也可以在自己捋對方後使用,也可以在自己的掤、按及其它攻擊等之後使用,而且,“擠”是具有很多形式姿態的,不僅僅是前方手臂橫著才是“擠”,只要是兩手交迭,無論是否發勁,都是屬於“擠”。但是,對於“擠”最擅長與典型的,應該認為是化解對方對自己的捋。太極拳四正推手正是體現了“擠”的這種最擅長與典型的用法。

四正推手鍛煉到脫離固定程式化之後,推手中很多情況下都會出現可以使用“擠”的機會,而四正推手練習中的“擠”大多是屬於沾粘連隨不用力的。當然這種“擠”既屬於化解對方之攻擊的方法,也是屬於我發勁攻擊對方之前奏的“軟著落”,就是說在對方還沒有處於背勢、我還沒有完全控制與貼實對方之前,“擠”僅是一種姿勢而不發勁的。

現代太極拳界對於發勁之“擠”的解說大多是來自于和引述于陳炎林先生《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對“擠”的論述。然而,應該明白書中的論述其實僅僅是反映了田兆麟先生對陳炎林先生的部分傳授。現將該書對“擠”的論述摘錄於下:“擠者乃以肱部(即小臂)擠擊人身之謂也,為推手中主要動作之一,不可過高或過低;擠生於敵捋己之後,故欲擠之勢足,先須故意任彼捋足而變擠擠之;擠亦可用於人靠之後;但擠不能用手臂之力,須用腰腿勁加以意氣,其姿勢圓滿,勿生棱角,頂懸身正、沉肩含胸、尾閭收住、上身勿向前僕,免失重心;若用力擠,則己臂反易為敵借勁,故藝高者能將擠氣貫於人之足部,使人處於背勢,身體不得自由;其發可用長勁、沉勁、截勁等。惟初學推手,在四手中泰半缺擠一手,故推手盤圈不甚圓滿。”這段話用現代的語言來說那就是:“擠就是以小臂擠擊別人身體的意思,是四正推手中的主要動作之一,擠別人時小臂不可以過高或過低;擠發生於敵人捋自己之後,故而企圖使得發勁之擠的力量充足,先必須故意任由對方捋完全形成而自己再變為擠去擠對方;擠也可以用於別人靠我之後;只是擠不能用自己手臂局部的力量,必須用腰腿傳遞上來的勁力加以神經反應的配合,擠的姿勢要圓滿,不要出現棱角,另外還要頭頂懸身體正、沉肩含胸、尾骨往前收斂、上身不要向前傾俯,免得失去重心;如果是用手臂局部的力量擠,那麼自己的手臂反而容易被敵人利用而借勁,所以太極拳藝高的人能夠將擠的力量貫注于對方的足部,使對方處於背勢,身體不能夠自由變化;擠的發勁可用長勁、沉勁、截勁等。只是初學四正推手的人,在四正推手中多半缺少擠這一手,因此推手盤圈不夠圓滿。”

其實由鄭曼青先生執筆的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使用法·四正推手法》對“擠”也有述及,書中說:“乙趁勢平屈右肱成九十度角形向甲胸前前擠,堵其雙腕,並以左手移撫肱內,以助其勢。”這段話用現代的語言來說那就是:“乙趁勢平屈右小臂成九十度角的形態向甲的胸前擠去,堵住甲的雙腕,擠的同時以左手移按在小臂的內側,以資助擠的作用。”

太極拳是很難用語言表述清楚的,上述這兩段話也是如此。應該認為對於這兩段話的理解是不能僅僅停留在字面上的,是必須接合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思想與正確的太極拳實踐對全書加以綜合融會貫通才能正確瞭解原意的。而接合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等,上述兩段話對“擠”的論述可以歸納和具體化為以下5個要點:

①發勁之“擠”不能用手臂局部的力量,“擠”的力量必須來自於腰腿;“擠”的力量如果是手臂局部的,反而容易被敵人利用。

②“擠”實施對別人攻擊的部位是與敵人相接觸的自己前方的手臂,另一手則置於該手臂的內側,以此作為協助貫通來自於腰腿勁力的資助。

③“擠”是趁勢而為的,往往是自己的一條手臂被對方控制了比如受到對方之捋了、或者自己的一條手臂有牽制對方等其它的作用的情況下出現了可以攻擊對方的機會,而這條手臂不能有效攻擊時,才使用“擠”的。

④“擠”時必須姿勢圓滿,自己的身軀肢體必須有包裹住對方的態勢,具體地說必須將對方的身軀置於自己實施“擠”攻擊的手臂之內;“擠”的勁力方向也就是自己的身軀正中軸與後手所形成的直線必須對準敵人的中心軸線。這樣對方才不容易破壞與化解。

⑤要使腰腿之勁力傳遞到手臂,必須身軀在腰骶的帶動下始終向後撐靠,後腿的臀紋溝尤其承受身軀極力向下沉坐與身軀與後腿之前後擠壓之力,這樣必然造成身軀直豎,自己的小臂則必須與自己的胸部有一定距離,手臂與身軀的運動趨向必須相反。即使身軀是往前移動也是這樣,身軀向前的移動必須是平移的,移動中不應該出現身軀發生前傾。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 07:02: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 07:03 編輯

從這5點加以分析,由於“擠”的力量是來自於腰腿,而對於相迭的兩手,這腰腿勁力貫通於後手既近又直,由腰腿傳遞而來的勁力必然是先到達於後手,也就是說在前方的手臂還沒有由腰腿傳遞而來的勁力之前,身軀貫通至後手的勁力已經發生發勁攻擊效果了,而勁力貫通于前方的手臂則轉了個彎,可見時間上前方的手臂由該手臂傳遞到的勁力必然是遲於後手的。因此兩手在時間上是不可能合力的。由此也可見,如果我被捋,這前方手臂形成橫於自己的胸前是由於順敵人的捋驟然進一步放鬆自然造成的,這樣的前方被捋手臂驟然進一步放鬆可以使得我被捋之手臂就象同我的身軀突然脫節失去了牽涉,這樣,這條手臂的被捋就不容易牽動扭轉自己的身軀,從而有利於自己實施“擠”;而且容易使得對方驟然形成背勢、腳根浮動、下盤不穩。如果這樣,我以“擠”攻發對方,與對方相接觸的被對方所捋的手臂是完全放鬆一點不用力的、完全被動的僅作為襯墊之用的,這“擠”的勁力是這條手臂之後的手所透發的,我“擠”的效果才可能會很好、成功率才會較高。而如果我“擠”的前方手臂局部用力,我的身體重心必然與前方被捋的手臂連為一體,就必然會被對方所借力利用而牽動我的身體重心,這樣就有利於對方對我之捋。所以,我前方作為襯墊的手臂用力對於我的“擠”顯然是幫倒忙。由此可見,“擠”的兩手,雖然對於對方而言,是前手為主、後手為輔的,而對於我“擠”的攻擊力量而言,是後手為主、前手為輔的,並不是兩手合力的。這就象用錘子敲擊刀背斬切開冷凍得很硬的肉,對於被斬切開的冷凍肉而言,是刀為主、錘子為輔的;但是,刀僅僅是作為襯墊而已,刀斬切開冷凍肉的力量是錘子敲擊刀背而傳遞給刀的,並不是刀與錘子協同用力。所以,就被斬切開冷凍得很硬的肉的力量而言,是錘子為主、刀為輔的;如果這種情況下,刀和錘子同時用力,斬切的效果往往反而不好。對於“擠”而言,這“刀”就是前手臂,而這“錘子”就是後手。而發勁“擠”時前橫襯墊的手臂如果也用力,不僅攻擊效果也是反而不佳的,而且反而有助於對方對我之捋的,這一規律也是完全可以經過實驗得到驗證的。

葉大密先生是先由田兆麟先生傳授楊家太極拳,後又得到南下上海的楊澄甫先生的經常指導,加上葉大密先生的尤其聰明,他的太極拳與推手功夫在上海是頗負盛名的。而據葉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老師說,葉大密先生傳授的“擠”,前手臂就是不用力的。金仁霖老師也是十分強調“擠”發勁時前手臂是一點也不用力的。我雖然在推手實踐上對於“擠”發勁時前手臂應該一點不能用力深有體會,認為這樣才反映了太極拳的理法,但是,金仁霖老師是向我證實這是楊家正宗傳統練法的第一位太極拳前輩。

然而,現代太極拳界普遍將“擠”和“擠勁”理解為是兩手協同合力,以致往往都形成為兩手共同局部用力,而且身軀沒有絲毫的向後撐靠與向下沉坐,反而還有身軀主動向前形成上身前傾、身軀浮起而後腳跟離地;很多人還將“擠”的姿勢作了很狹窄的理解;現代太極拳界還有很多人的四正推手主要表現為兩手上下環形劃立圓圈,沒有平圓四正推手;在立圓四正推手中,不僅“捋”幾乎沒有了,正如陳炎林先生所說,“擠”幾乎也是沒有的。這些都是太極拳在現代發生蛻變失真的反映。所以,重視和研習太極拳正確的“擠”,對於正確繼承和發展傳統的太極拳,應該也是現代太極拳界一個不能不引起十分注意的課題。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2-4 17:28: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2-4 17:44 編輯

《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對“擠”的論述:
擠者乃以肱部(即小臂)擠擊人身之謂也,為推手中主要動作之一,不可過高或過低;擠生於敵捋己之後,故欲擠之勢足,先須故意任彼捋足而變擠擠之;擠亦可用於人靠之後;但擠不能用手臂之力,須用腰腿勁加以意氣,其姿勢圓滿,勿生棱角,頂懸身正、沉肩含胸、尾閭收住、上身勿向前撲,免失重心;若用力擠,則己臂反易為敵借勁,故藝高者能將擠氣貫於人之足部,使人處於背勢,身體不得自由;其發可用長勁、沉勁、截勁等。惟初學推手,在四手中泰半缺擠一手,故推手盤圈不甚圓滿。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2-4 18:51:25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2-12 07: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3:37 , Processed in 0.00704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