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文
二百年前徽班進京為乾隆皇帝祝壽,其後徽班在北方其他劇種影響下,形成了“大戲”京劇。大約在同一時期,或者是在同一朝代裡,中國武術受明末清處發展起來的內家拳的影響,吸取了傳統的民間武術精華,形成了這一套既有高深的理論,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武術奇葩太極拳。用辨證唯物的觀點分析歷史,武術應該屬於上層建築。在康乾盛世,政治上長治久安,經濟文化也有相應發展。武術由於長時期和廣泛的民間實踐從感性認識發展為理性認識,這都是太極拳形成的客觀條件。我們不相信有神仙,太極拳也不可能是任何個人在短短的一生中所能創造。太極拳也不象金銀財物,可以公開的或秘密的隨意傳授。功夫來源於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任何一個武術家,如果沒有長時間勤學苦練,沒有“身經百戰”,在案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就不可能在武術上有真正的成就。因此,我非常反對過去所稱的某人傳某人的那種說法。我想這些道理應該都是容易理解的。
根據唐豪;徐哲東以及本人的考證,在乾隆年代,對太極拳作出歷史性貢獻而有椐可查的有三人,即王宗岳、蔣發和萇乃周。萇乃周論武技書六卷七十四篇,不自稱為內家拳或太極拳,但所論很多與太極拳原理基本相符。書中用語也有許多與太極拳經典著作相同。如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內固精神,外示安逸,以及彼不動,我不動,彼欲動,我先動。可證明太極拳是從我國民間傳統武術演變訛傳而成,此與徽班進京和其他劇種互相滲透而產生京劇情況相類似。這是我個人的見解。
現將萇乃周論武技書中與太極拳論一致部分,作簡單介紹:
“借行氣者,借人之氣方行而打之也。蓋彼之勢即發,已近吾身,尚未落點,我即趁此機會,發我之勢,彼欲退不得,欲攔不及,再無不妙之理。若稍前彼尚可退回,稍後則我已吃虧。所謂後發先至者也。如此則迎機赴節,隨時得益,不患技之不高矣。”
按此法為推手時所常用。行是活動的意思,氣就是勁,借行氣就是在對方出手,但尚未到達目的時,借對方的勁打之,此法猶如排球比賽時在網上打探頭球,勢驟而威脅大,使對方難以防衛。
“手一出,氣著一面,不能四面俱著。力直出者無橫力,我截其橫。橫出著無直力,我截其直。上出著無下力,我挑其下。下劈著無上力,我打其上。斜正、屈伸,無不皆然。我出手他若用此法,我不回手,惟轉手催二氣以打之。他再變,我再轉手催三氣以打之。此埋伏之法,出其不意,但須占其行氣,方能入彀。其氣未停,我乘而摧之,則可東可西,無不左右逢其源。其機只在一動。他動我即動,他自不暇為力。若待他不動而我方動,他反乘我之行氣矣。其間不容毫髮學者宜留心。”
按直勁橫打、橫勁直打,亦是推手常用的手法。如我出手,他若用此法,惟催二氣以打之。他再變,我再轉手催三氣以打之。意思是待他出手打我時我立即變為虛手,接他來勁而再打之所謂占其行氣,就是接其來勁,此方法可以一而再,再而三,連續變化。功夫越好,變化也越多。其機只在一動,即所謂方法先機一動中是矣。
“煉形合氣,煉氣歸神,煉神還虛。形者手足官骸也。氣者陰陽周流也。神者心之靈妙,觸而即發,感而隨適也。陰陽本太極,太極本無極。至無而含天地之至有,至虛而含天地之至實。不參色相,不著蹄筌,以跡求之,則失矣,始不著力,方能引出自然之力,且可便於轉換。”
這一段完全與太極拳原理一致,可以作為王宗嶽太極拳論的補充。煉形合氣,用白話可解釋為練拳架必須與內氣運行一致。觸而即發,感而隨適,已進入拳論所謂之階及神明階段。至無而含天地之至有,至虛而含天地之至實,為老子道德經基本哲學原理。太極拳不是不用力,而是始不著力,方能引出自然之力。
“陰陽入扶論。煉形不外陰陽,陰陽不明,從何煉起?督脈行於背之當中,統領諸陽經。任脈行於腹之當中,統領諸陰經。故背為陽,腹為陰。俯勢為陰勢,卻是入陽氣,益督脈,領諸陽經之氣盡歸於上之前也,仰勢為陽勢,卻是入陰氣。益任脈,領諸陰經之氣盡歸於上之後也。以背為陽,太俯而曲,則督脈交任,過陽入陰,陰與陽附合也。太仰而彎,則任脈交督,過陰入陽,陽與陰俯合也。陰催陽,陽催陰,迴圈無端,凡筋斗旋轉勢用之。
這一段論人體在運動中與平衡動作中陰陽演變的原理,非常精闢。這種原理我們平時慣用而不自覺,主要是由於沒有好的理論指導。學者對此文應熟讀深思,結合實際,默識揣摩,必然大有脾益。在生理學上,身體運動對兩組肌肉,即伸肌和曲肌,必然相互配合,才能保持身體平衡。以翻跟頭作為形象化說明,在前翻時為俯勢,因俯勢入陽氣,不將陰氣扶起,則偏于陽,必有領拉前裁之患。後翻時入陰氣,不將陽氣扶起,則偏于陰,必有推掀後倒之虞。不但前後如此,其他左旋右轉,莫不如此。在打醉拳時,動作忽前忽後,忽仰忽俯,忽進忽退,忽斜忽正,勢無定形,但必然符合陰陽入扶原理,陰陽不相勃謬,亂而卻不亂也。
“回環者,合之半。盡者,小回環。凡拳勢有直入者,此發勢也。有掄圓圈者,有將手一擰者,皆是回環之意,只以退為進一語盡之。但合在為合之先,先將自己氣力一振,一聚回環。即交手之時,所用之勢,因我身初進,為粘他身,上不必著力發洩,故必須回環以擎其氣。若既進彼身上,即便發勢,恐仍力尚未足,故需再加一盡,氣力方勇而人莫當。故學此道者,先掄大圈,漸掄漸小,迨與成時,則有圈而不見圈,純以意知自不著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