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太極拳的弓步必需要適應三種情況: ①弓步往往用於攻擊,儘管太極拳的“引進落空”往往能夠很大地減弱攻擊中發生的反作用力,但反作用力不一定能夠消減到零。弓步就必須能夠克服因為攻擊敵人而發生的沒有完全消失的反作用力而保證站立的平衡。因此,後腳必須有強大的後撐力量,這樣的後撐力量還有利於身體重心垂線落在兩腳所形成的下支撐面的中心,從而形成所謂的“雙沉”。 ②當萬一攻擊落空時,用於攻擊的弓步能夠保證身體重心垂線仍然落在兩腳所形成的下支撐面的中心或附近與後方而站立沉穩,因此,弓步也必需有足夠的弓腿的前撐力,身體重心儘量不能前移。 ③當攻擊遭到敵人“順手牽羊”拖拉時,由於身體重心垂線落在兩腳之間的後方,前腳可以順勢提起向前移動,從而不僅可以保證自己重心的平衡,還可以順勢再攻擊或迅速轉移。 這三種情況都要求太極拳在攻擊中弓步的身體重心始終偏後。因為重心始終偏後,由於身軀靠前,後腳仍可以迅速提起,而前腳也可以迅速提起,重心垂線可以迅速地從一腳轉移到另一腳,從而任何一腳都始終能夠迅速靈活地提起向任何方向移動。這就是所謂的“偏沉則隨”;不然的話就是犯了太極拳的大忌“雙重”了。而上述兩種“三尖向對”,對於後兩種情況的適應,顯然吳式太極拳的“三尖向對”的效果要遜色于楊式太極拳的“三尖向對”。而對於前一種情況的適應,克服因為攻擊敵人而發生的反作用力主要是依靠“沉坐”,重要因素之一是後腿的胯(髖關節)下陷,表現為後腿的臀紋溝下陷。顯然楊式太極拳的“三尖向對”比吳式太極拳的“三尖向對”更有利於“沉坐”,而吳式太極拳的“三尖向對”較難“沉坐”。由此分析,大多數武術包括楊式太極拳之“三尖向對”無疑是要優於吳式太極拳之“三尖向對”的。 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太極拳知識的混亂,有的人不僅對於吳式太極拳的“三尖向對”忽略了前後兩腳的距離規定,將吳式太極拳的“三尖向對”的前後兩腳的距離畫成了超過了兩腳多,這樣要形成鼻子尖、膝尖與腳尖在同一垂線,身軀的前傾比傳統吳式太極拳“三尖向對”的身軀前傾必定要大得多了,身體重心也必定還要前移得多,站立的穩定度也必定就更差了;而且,有的名家還將吳式太極拳一家特殊的“三尖向對”說成為是所有太極拳所有步型的規矩;甚至說成為是所有武術所有步型的規矩。比如在圖中將形意拳的三體式步型也說成為是鼻子尖、膝尖與腳尖在同一垂線的“三尖向對”,這無疑就是胡說八道了。因為三體式、虛步步型的膝尖與腳尖是不可能在同一垂線的,膝尖與腳尖在同一垂線的步型也是不能稱為三體式或虛步的;而且吳式太極拳這種“三尖向對”也僅僅是對於吳式太極拳練拳中的弓步而言,吳式太極拳的虛步、馬步是沒有這種“三尖向對”的;吳式太極拳在推手中也是幾乎不出現這種“三尖向對”的。這在很多吳式太極拳老前輩之推手視頻的觀看中可以清楚地體會到;而且這種“三尖向對”在吳式太極拳老前輩的實戰中幾乎也是不出現的。被稱為全面得到吳式太極拳真傳的吳公儀先生與練外家拳的陳克夫先生1954年澳門擂臺比武視頻就清楚地反映了這種情況。而楊式太極拳等武術的“三尖向對”,除了並立步外,所有兩腳前後步型的拳式幾乎都是適用的;並且所有實戰中這種“三尖向對”是頻頻出現的。由此可見,應該確認:吳式太極拳這種鼻子尖、膝尖與腳尖在同一垂線的“三尖向對”是只適用于吳式太極拳練拳中弓步的特例,包括其它太極拳的絕大多數武術的無論練拳還是實戰都普遍適用的“三尖向對”那就是鼻子尖、手指尖與腳尖三點形成直角的“三尖向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