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海大富

楊氏太極拳起勢的練法

[複製鏈接]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3 07:01:55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DYwDX8KoVE

網友表示:

很高興看到開拳時並沒有兩腳雙合.

虛實分明,身手腳貫串,並無分動跡象.但好像未能擺脫現場影響,頭似乎受壓,神不舒...奈何!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2 20:40: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3-22 20:41 編輯

太癡在舊論壇發表。

轉貼一文關於楊氏太極拳的養生架和技擊架, 本文主要是講出了作者瞿世鏡先生的楊氏太極拳內容及授拳, 養生架和技擊架等流傳及觀點, 有可取之處.

由此可知, "云楊氏太極拳(老架)技擊架只由楊建侯(不傳兒子不傳弟子)死前只傳給13,14歲的某某, 某某(不傳兒子不傳弟子)又在死前只傳給某某....."之說之謬也.

楊家太極拳傳授的“內、外”之別---瞿世鏡
2008-03-31 22:31


楊家授拳,分為拳法、用法、心法三步。

楊家教授拳法,內外有別。對於一般學生,是集體練拳,由一位元師兄在佇列前面示範帶教,澄甫公端坐觀拳,練完一套架子,澄甫公略作講評,當天功課就算完畢。對於行過叩頭拜師大禮入室弟子,由澄甫公個別傳授,每次只練一個動作,仔細講清要領,反復加以糾正。待各個動作均達到標準,方始連貫成整套拳架。

第一步是教拳法。
楊家太極拳有養生與技擊兩路。

養生架有大、中、小三種,即地、人、天三盤。基礎功夫應由大架著手。健候公以大、中、小三套架子授徒,北京汪永泉、上海田兆麟等均學過中架,葉大密師承田兆麟,雲手有一開一合、兩開兩合、三開三合之分。少侯公以小架授徒,田兆麟、吳圖南(拉布)曾學楊式小架。澄甫以大架授徒,但其早、中、晚期拳架略有不同。試以攬雀尾為例,澄甫公最早之拳架,左向西南,右向西北,這兩個斜角方向動作均稱為攬雀尾,然後才是擠、按。健侯公所傳之大架如此。武匯川、田兆麟為澄甫公早期弟子,他們的拳架在起勢之後均有兩個斜角式,田師伯門徒陳炎林《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一書之插圖以及武師伯門徒張玉之拳架可資佐證。澄甫公中年之拳架,左轉腰面向正南,可參閱陳微明師伯《太極拳術》一書之圖照。澄甫公晚年之拳架,左面向正西,可參閱《太極拳體用全書》第二節圖像。景華師曾教導我仔細區別澄甫公早、中、晚期拳架,並且說:"是哪個時期楊門弟子傳授之拳藝,一看拳架便知!" 雅軒師伯乃澄甫公時期弟子,看到《體用全書》之拳架與其本人所學者略有不同,遂誤判為曼青師伯擅自修改。路迪民教授則認為雅軒師伯擅自更改澄甫公拳架。其實澄甫公本身拳架在不斷演進,因此而產生種種誤會。

第二路技擊架,變化更大。楊式技擊架稱為"太極長拳",吳式則稱為"太極快拳"。楊式太極長拳速度快慢相間,動作剛柔相濟,步法要走滑步,發勁吐氣出聲。澄甫公在上海,將整套長拳拆開,作為散手教授入室弟子。景華師在澄甫公門下學拳,慢拳、長拳都是拆開架子一招一式反復苦練。澄甫公親自將拳架連貫示範,僅有3次而已。一次打慢拳上半套,一次打慢拳下半套,一次將全套長拳放慢速度打。澄甫公指出,長拳各招式熟練之後,可以自由銜接,可長可短。因此,澄甫公所授太極長拳共60勢,董英傑師伯所傳為23式,陳微明師伯所傳為108式。微明師伯在他所著《太極劍》一書後半部,附有《楊澄甫先生所授太極長拳目錄》和他自編的《增加太極長拳目錄》。目前大陸書鋪中有兩種"楊式太極長拳"著作出售,均自稱嫡傳。我翻開一看,各有百餘式,都是在微明師伯所編套路上稍加變化,決非澄甫公所傳長拳原本。作者在序言中無論使用多少花言巧語,都掩蓋不了事實真相!澄甫公晚年,不但拳式變化,刀、劍有改動。據景華師分析,改動之主要原因有三方面:第一,澄甫公功夫越練越深,內勁增長,則外形收斂含蓄,滬火純青,絕無劍拔弩張之態。第二,澄甫公晚年體重達到280餘斤,練太極拳速度自然需要放慢,拳、劍、刀中的跳躍動作必然要刪除。第三,早期弟子習武者多,晚期弟子養生者多,動作自然要求簡化。

第二步是教用法。
楊式太極拳用法有兩個特點。

其一是變化多端,一式多用。例如:搬攔錘有左搬右擊錘、左攔右擊錘、絞化錘、筋斗錘、連珠錘等各種用法,必須順應對方來勢,隨機應變,不可拘泥。

其二是因材施教。例如,提手用法有二,提上打、沉下打皆可。身材高大者,用"上提手"之後,即以松沉勁劈肩,武匯川師伯善用此法。50年代我在上海外灘公園觀看推手,常見田兆麟師伯運用提上打法。但身材矮小者卻難用此法。澄甫公教用法,往往要一對師兄弟同練,相互在對方身上試手,務必使身法、步法、手法熟練,隨時可以應用。景華師曾與守中師伯結對同練用法,澄甫公詳細講解各式變化。身為楊門弟子,萬萬不可見到某種用法與自己早年作學者不同,就妄下結論。雅軒師伯在某些用法上說曼青師伯"自己造想",或許就是沒有充分注意到"一式多用""因材施教"兩大原則。《體用全書》之用法,確系澄甫公口授。雅軒師伯所學之用法,是澄甫公所授。澄甫公曰:初學需講用法,否則不知足往何處踏,手往可處放。懂勁之後,內勁通靈,萬法歸一,運化無跡,一觸即發,即無所謂用法矣。

第三步傳授內功心法,最為嚴格。

弟子叩頭師正式入門之後,須經多年考察。拳法基礎扎實,用法熟練,人品高尚,方可傳授內功心法。按楊門規矩,"心法不傳六耳",必須閉門單獨傳授,學得心法之後,不可隨便洩漏。所謂心法,是內氣內勁運行之路線。心法未能貫通,則所用之勁仍為腰腿勁,尚非純正內勁。楊家素有心法不得妄傳妄議之規定,故雅軒師伯《眉批》引起之種種爭論,僅局限於拳法、用法,尚未涉及心法。《體用全書》亦只講拳法、用法,不授心法。澄甫公早、中、晚期拳法有異,用法一式多變,是客觀事實。然而異中有同,澄甫公"太極拳十要",乃共同規則也。海峽兩岸與世界各地之楊式太極拳,只有一家,均為澄甫公傳授。懇請各地同門師兄弟,求同存異,相互尊重,友好切磋,加強團結,不必再打筆墨官司。此外,各地師兄均標榜本人乃楊門正宗第幾代傳人,亦令人困惑。太極拳乃內家拳法,是一門卓越的武術,楊家素有"出手見紅"之說。澄甫公"出手一丈八",因此折服武林群雄。如今不論哪位師兄,在推手之時能夠從容不迫,輕靈柔化,松沉彈放,"出手一丈五",甚至"出手一丈二"者,即是楊家正宗傳人也!

(本文作者瞿世鏡先生是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50年代曾拜楊澄甫入室弟子黃景華為師,深得楊式太極之道及熟知楊氏門弟逸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26 14:23:2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26 14:28 編輯

標題:楊澄甫門下十虎將
來源:太極網


楊氏門下十虎將,盡人皆知。近來偶然見到以“第一”特色形容諸位楊氏太極前輩傳人,似是模仿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迦旃延尊者,議論第一;富樓那尊者,說法第一;須菩提尊者,解空第一;大迦葉尊者,頭陀第一;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優婆離尊者,持律第一;阿難陀尊者,多聞第一;羅睺羅尊者,密行第一。故轉錄於此。

一.陳微明,通達第一。先拜孫祿堂為師學形意拳,八卦掌。再跟隨楊澄甫練太極拳。陳翰林人脈極好,且根緣皆厚,能文能武,能打能寫,晚年吃齋念佛,由武入道。

二.李雅軒,智慧第一。大松大軟,寸草不沾,真太極也,人稱四川太極拳王,李雅軒繼承楊澄甫師的精神,由松得定,境界第一。一生研究,晚年頗有著述。澄甫師主要三相手之一。

三.鄭曼青,多才第一。精詩書畫醫拳,人稱五絕老人,可謂千古奇才,編創鄭子簡易太極拳,英文有著述,且占英文太極書籍市場的一半以上。

四.田兆麟,神勇第一。得楊家兩代三人真傳,網路世界言論自由,有講楊澄甫師功夫不好者,但無人講田兆麟功夫不好者。來者不拒,出手見紅,能以一當十,楊門亨哈二將之一。

五.牛春明,通靈第一。太極神功,神乎其神,得他心通,手掌托雀,雀不能飛。 得楊健侯真傳。

六.崔毅士,松沉第一。先學武式,後入楊門,澄甫師早期弟子,曾單獨替師傳藝於南方數地,推手善發松沉勁。

七.董英傑,推手第一。善柔挫之力,功高膽大,擂臺賽上,指遠打近,以推手鬥散手,連勝十場。聽勁極佳,懂勁最好,為澄甫師主要相手。

八.褚桂亭,散手第一。自幼習武,精形意拳,並八卦掌,入楊門之前即已是散打高手。

九.武匯川,剛猛第一。自稱揚氏首徒,為楊門亨哈二將之一,楊澄甫師對練相手。

十.張欽霖,內力第一。師承兩代,技藝最精。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45 , Processed in 0.00627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