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372|回復: 4

王薌齋先生談拳學要義 答記者問 ..... (2)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 10:46: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 10:47 編輯

三、現實各門派拳種之修煉的基本狀況

3、問:“形意”、“太極”、“八卦”、“通臂”俗稱為拳術之內學,未知其派別如何?

答:社會常雲:“形意”、“太極”、“八卦”、“通臂”為內家,餘不知內外之名由何而起,似不值一論。姑就前輩名家論之,以見一斑。

“形意”嫡派與河南“心意把、六合步”為一家,查河南李岱東(鄉稱老岱)為李致和先生之曾孫,致和先生乃戴龍幫太夫子之業師也。濟源阮氏,命名雖異而實宗于李。戴先生雖以“心意”變“形意”,然也不悖原意,故以拳拳服膺之意名之曰拳。要知“形意”嫡傳並無十二形練法,然周身十二形之意當盡有之。亦無五行生客之論,不過指五行為五種力之代名詞,非手法與拳套也。曾記先師簣語:“五行相某某,謂金者如筋骨含力,意如鐵石之堅,有斬金截鐵之意;木者,謂曲直面積而言,若樹木支撐形勢;水者,勢如汪洋遊動,活潑若龍蛇,用之無孔不入;火者,力如火藥,手如彈發,有一觸即燒身之力;土者,用力敦厚,擴大沉實,混元氣壯,有與天地相結合為一體之勢;此之為五行合一。”非若今人動輒謂某拳克某拳也。若以目之所見,一再思之,然後出手以迎敵,鮮有不敗者。

“八卦”原名叫“川掌”。余幼年時曾與程廷華先生晤,回憶其神情類若神龍遊空,百折千回,令人難追其功勁。遙想董師海川先生,更不知入法海,博道要,深邃何似?劉鳳春先生與余交善,功極深,而造詣稍遜,然亦非習六十四掌及七十二腿者所能望其項背。希望習“八卦”者,專研雙單“川掌”在一舉一動上加意體會,深造力求,而於理論上亦當切實研討,行之有素,庶乎近之。

“太極拳”嫡傳宗匠、當推少候、澄甫楊氏昆仲。此亦余之老友也。故知該拳卻有幾種力學含義,得其要者百不得一,即或能之,亦非具體,因基礎體認功夫早經銷亡,故身之下部無理力只可百四五十式之多,此失真一大原因也。若以養生而論,徒使精神氣質被拘而不舒;若論技擊,專為制裁肢體之用,而使有用之身成為機械呆板之物,亦不過徒使學者神經擾亂、消耗時日而已。至於練法,這一拳,那一掌,左一腿,右一腳,說來可憐亦可笑。對於應敵,如遇高手則勿論,倘對方是不緊滯呆板者,縱令該拳名手則也無所施其技矣,流弊所及大有成為棋譜勢之“太極拳”。近二十年來,習此拳者多是非莫辨,即或能變亦不能行。至於一般學者,大都以耳代目。故將該拳葬送而破產,是為可惜耳。願該門有力分子,迅速嚴格整理,以圖進益於將來。他日有成,以作拳好知音之良友。餘對“太極拳”敢雲知之深,不覺論之切,知我罪我,為高明者有以諒之。同時想“太極拳”學之有得者,觀吾所論,恐將頷首默認,啞然失笑矣!

“通臂拳”通行華北,都門猶盛,餘所遇者大都不成形,然亦有持理論而近是者。考其功能,相去甚遠。想前輩當不如是,抑後人之失傳也。雖偶有局部深邃之絕大功力者,然終不易走上拳學軌道。

“梅花拳”,又名“五式樁”,其嫡派至今仍有輩行流傳,河南、四川最盛,與福州、興化、泉州、汕頭等處操“五枝散手”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於應敵亦多有深造獨專之長,惜片面多具體少。

“八翻”、“綿掌”、“劈掛”、“八極”、“大功力”、“三皇炮”、“連拳”,互有長短,大多偏於剛多柔少,缺乏精神內斂功夫。至於“大小紅拳”、“彈腿”、“戳腳”具知各拳長短。及其他各家餘不欲論之矣!

【題名解】

此論中全面的表達了王薌齋先生對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各門派、拳種的傳承、源流的認識,是體現王薌齋先生傳統拳學思想的根源脈絡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現在看來,就其所闡述的觀點,由於歷史局限性之情況的制約,只能是他個人的見解而已。但是,要仔細的領會其遣辭用字的精義,才能正確理解其所闡發的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的精旨妙諦。

【注解】

①、社會常雲:“形意”、“太極”、“八卦”、“通臂”為內家,餘不知內外之名由何而起,似不值一論。姑就前輩名家論之,以見一斑:

王薌齋先生授業于形意拳門,不知道黃百家《內家拳法》這部著作,肯定是不可能的。因為,從黃宗羲、黃百家父子兩人開始,才有了“內家拳法”、“外家拳法”的說法。再有老拳訣中就有:“內煉一口氣,外煉筋骨皮”的“內外雙修”的說法。這兩點原因,導致了後來新興的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都稱自己修煉的為“內家拳”,而將其他門派拳種稱為“外家拳”了。這是近300年的傳統拳術發展歷史的事實。

簡單的說:“以神為主,以氣為充,形從則利”的修煉者,就是尚巧不尚力的內家拳法;“以形為主,尚氣用力,神從則害”的修煉者,就是尚血氣用橫力的外家拳法。這種內外家的分法,不是以門派、拳種來劃分的,而是以修煉者的修煉之理法觀念、功法運用的方法來劃分的。這是非常合理的正確認識之結論;同時亦說明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內家拳法”、“外家拳法”的劃分,亦符合《易經》天人合一理法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的“認識論”、“方法論”的法則及事物發展的規律。

明白了內外家拳法的練、用宗旨不同,對保證正確地修煉,不誤入歧途,乃是從根本上解決的有效方法。

而王薌齋先生並沒有對“內家拳”、“外家拳”,“內家拳法”、“外家拳法”等說法進行探討,所以才說:“餘不知內外之名由何而起,似不值一論。”

其實,學術中的問題,都值得議論。只有議論清楚明白,才能啟迪後學,使之避免誤入歧途。這乃是立言的妙處所在。

②、戴先生雖以“心意”變“形意”,然也不悖原意,故以拳拳服膺之意名之曰拳:

由此見解看來,心意拳演化到形意拳來,是由戴龍幫先生來完成的。其意義何在呢?

心意拳演化成形意拳的意義


其實,心意拳的全名:“心意六合拳”。心意,是說精、氣、神之內三合的;六合說基本上有兩個意思:一是外形筋骨皮的手足、肘膝、肩胯外三合;二是內三合、外三合的內外六合一而貫之的意思。

而形意拳則取“意”字以代表心意二字,又代表精氣神之內三合;取“形”字來代表“六合”二字,又代表筋骨皮之手足、肘膝、肩胯之外三合,則以“形意”立拳名。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 10:48: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 10:51 編輯

“形意”二字的含義內容豐富,如:先見外形,後知其意,故形在前而意在後,乃立名“形意”拳也;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先修煉小成形拳招熟,再繼之修煉中成氣、意拳懂勁,故而“形”在前而“意”在後,立名“形意”拳也;外形有外形的操練之抻筋拔骨、展筋伸骨、柔弱無骨的修煉方法,內勁有內勁的修煉之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修煉功法,表明“內外雙修”方能得以功成藝就,故而以“形意”立名。這也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不斷完善的清晰的表現。

③、曾記先師簣語:“五行相某某,謂金者如筋骨含力,意如鐵石之堅,有斬金截鐵之意;木者,謂曲直面積而言,若樹木支撐形勢;水者,勢如汪洋遊動,活潑若龍蛇,用之無孔不入;火者,力如火藥,手如彈發,有一觸即燒身之力;土者,用力敦厚,擴大沉實,混元氣壯,有與天地相結合為一體之勢;此之為五行合一。”:

筋骨含力,木者、曲直之形,前賢曰:

自身其所以堅硬如石者,則在逐處之骨節也;之所以變化通靈者,骨節也。骨節者,兩骨間之空隙也,乃人身之壑穀,轉動之通靈敏捷,為神明所流注。此處精神填實,則如鐵如鋼,屈之不能伸,伸之不能屈,氣力方全。

《易筋經貫氣訣•十二節屈伸往來落氣內外上下前後論》

水者,勢如汪洋遊動,活潑若龍蛇,用之無孔不入:柔弱無骨似水流也,故而無孔不入,其勢刁鑽!

火者,力如火藥,手如彈發,有一觸即燒身之力:氣如火藥拳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逃;發機猶如火燒身。

土者,用力敦厚,擴大沉實,混元氣壯,有與天地相結合為一體之勢: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之也。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山嶽;當時而動,如雷如崩,出乎爾而疾如電閃。且靜無不靜,表裡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動無不動,前後左右,並無抽扯遊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佩然莫能禦之也。若火機之內攻,發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煩擬議,誠不期然而然,莫之致而至。是豈無所致而雲乎?

五行能力,正如吳殳所言:神化:我無所能,因敵成體;如水生波,如火作焰。

所以五行的五力說法中的“力”字,表達的是“能力”的問題,並非“力量”的大小的內容。

④、非若今人動輒謂某拳克某拳也。若以目之所見,一再思之,然後出手以迎敵,鮮有不敗者:

就傳統拳術攻防招法的運用,本是見境生情、隨機應變。達到“善變無形又無窮,不疾而速得真宰”的藝境是真功夫。根本就不存在某拳克某拳,某式降某式的說法,何況再犯思誤之病了,沒有不敗者也。這是指運用而言的。

如果初期修煉攻防招法來說,以攻防手法運用五行生克制化的方法、理念來理解攻防招法“曲化直發”的變化規矩、規律,並依此理法修煉,亦可以是良好的方法。所以,也不能完全持否定的態度。因為,傳統拳術中存在“練用有別”的法則之緣故。這樣的認識則會更為清晰了。但是,達到一定目的、效果,就要舍去此法,運用更好的方法來修煉,效果更好!這就須要適時轉法,才不落入“法執”的歧途中去而誤入旁門。這就是“執一法死,得一法活”的要妙。

⑤、“八卦”原名叫“川掌”。余幼年時曾與程廷華先生晤,回憶其神情類若神龍遊空,百折千回,令人難追其功勁。遙想董師海川先生,更不知入法海,博道要,深邃何似?劉鳳春先生與余交善,功極深,而造詣稍遜,然亦非習六十四掌及七十二腿者所能望其項背。希望習“八卦”者,專研雙單“川掌”在一舉一動上加意體會,深造力求,而於理論上亦當切實研討,行之有素,庶乎近之:

單雙川掌,又名單雙穿掌。這有《內功四經•神運經•十二大勁》一文中:

第八大勁 曰:穿骨

敵自上路來,吾將全域極力以伸向前穿之,彼之勁自破,吾自獲全勝矣。但須鬥骨倒起,後步即往前步以極力向前穿之,不然與通捶混矣。

即曰穿骨,是說用勁之法。以掌法論,就是穿掌。所以,單雙穿掌之名較為貼切。

名曰川掌,又說在“專研雙單“川掌”在一舉一動上加意體會,深造力求”,由此看來,可以知道,運用拳術攻防招法操練攻防技術、功夫,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要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功法正確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真攻防功夫。

也就是像程廷華先生那樣神情類若神龍遊空,百折千回,令人難追其功勁。就是劉鳳春先生亦功夫極深,雖然造詣稍遜,然亦非習六十四掌及七十二腿者所能望其項背。而遙想董師海川先生,更不知入法海,博道要,深邃達到什麼程度了?

這個結論,到現在仍是如此的現象!

⑥、“太極拳”嫡傳宗匠、當推少候、澄甫楊氏昆仲。此亦余之老友也。故知該拳卻有幾種力學含義,得其要者百不得一,即或能之,亦非具體,因基礎體認功夫早經銷亡,故身之下部無理力只可百四五十式之多,此失真一大原因也。若以養生而論,徒使精神氣質被拘而不舒;若論技擊,專為制裁肢體之用,而使有用之身成為機械呆板之物,亦不過徒使學者神經擾亂、消耗時日而已:

太極拳中,確實體現了力學中的“杠杆力,螺旋力,離心力,向心力,剪力,合力,分力”等內容,但是,運用力學原理卻不能指導太極拳的修煉。因為力學是器學的內容,太極拳學是道學為主導的內容。

確實,修煉太極拳有百多式之多的架勢,整天的操練,不明“建體、至用”的內容,“徒使學者神經擾亂、消耗時日而已。”這個結論,到現在的太極拳修煉者仍是如此。是因為沒有看到這篇文章的緣故耳!

⑦、至於練法,這一拳,那一掌,左一腿,右一腳,說來可憐亦可笑。對於應敵,如遇高手則勿論,倘對方是不緊滯呆板者,縱令該拳名手則也無所施其技矣,流弊所及大有成為棋譜勢之“太極拳”。近二十年來,習此拳者多是非莫辨,即或能變亦不能行。至於一般學者,大都以耳代目。故將該拳葬送而破產,是為可惜耳。願該門有力分子,迅速嚴格整理,以圖進益於將來。他日有成,以作拳好知音之良友。餘對“太極拳”敢雲知之深,不覺論之切,知我罪我,為高明者有以諒之。同時想“太極拳”學之有得者,觀吾所論,恐將頷首默認,啞然失笑矣: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 10:53: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 10:55 編輯

拳諺雲:拳打腳踢下乘拳,真正功夫在身上。就是全體透空的虛靈妙境為拳術根本功夫。正如前賢所說:所以有其虛空靈通之全體,方有神化不測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內外一氣,動靜一源,體用一道,所以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也。因人為一小天地,無不與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陰陽變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與天地道理相合,身體虛弱,剛戾之氣,豈不能易乎?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強,柔者易之剛,悖者易之和。所以三經者,皆是變化人之氣質,以複其初也。

但是,太極拳的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的一點子黏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還是非常高明的技術、技巧方法。此法運用精熟,確實可無敵於天下矣!這是不可否認的拳學真諦。

通臂拳通行華北,都門猶盛,餘所遇者大都不成形,然亦有持理論而近是者。考其功能,相去甚遠。想前輩當不如是,抑後人之失傳也。雖偶有局部深邃之絕大功力者,然終不易走上拳學軌道:

通背拳屬於古老拳種,近數百年,京城附近修煉者眾,然能精通是技者,確實百不一見。所以得出:然終不易走上拳學軌道的結論。

何謂拳學軌道?就是法分三修,遊歷三境,歷經九個階段,方能成功一也

然終不易走上拳學軌道的意思是說,最終不容易達到全體透空的道境,就是達不到神拳神明的藝境。

⑨、“梅花拳”,又名“五式樁”,其嫡派至今仍有輩行流傳,河南、四川最盛,與福州、興化、泉州、汕頭等處操“五枝散手”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於應敵亦多有深造獨專之長,惜片面多具體少:

“片面多具體少”,意思是說攻防技法方面掌握的多,而體現道體功能的整體功能方面的少。即以聽探用順化,順化中亦聽探,聽探、順化相互為用的功夫能力者少的意思。

⑩、“八翻”、“綿掌”、“劈掛”、“八極”、“大功力”、“三皇炮”、“連拳”,互有長短,大多偏於剛多柔少,缺乏精神內斂功夫。至於“大小紅拳”、“彈腿”、“戳腳”具知各拳長短。及其他各家餘不欲論之矣:

上述數家拳種的表現,多是勝人之貪心的打法,缺乏的是精神內斂的功夫。雖然能打,表現的是互有長短,而施手用招、施招用手大多偏於剛硬的多,柔和的少。

【點評】

如果以如下面的觀點觀之:

正確的拳學“修煉至用”的觀點古今一致

故血氣盛行,正氣衰弱,以致身體筋骨不能健壯。故昔達摩大師傳下易筋洗髓二經,習之以強壯人之身體,還其人之初生本來面目。後宋岳武穆王擴充二經之義,作為三經:易骨、易筋、洗髓也。將三經又製成拳術,發明此經道理之用。拳經雲:“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與古之五禽、八段練法有體而無用者不同矣。因拳術有無窮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陰陽混成,剛柔悉化,無聲無臭,虛空靈通之全體。所以有其虛空靈通之全體,方有神化不測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內外一氣,動靜一源,體用一道,所以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也。因人為一小天地,無不與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陰陽變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與天地道理相合,身體虛弱,剛戾之氣,豈不能易乎?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強,柔者易之剛,悖者易之和。所以三經者,皆是變化人之氣質,以複其初也。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勁,練精化氣之道也。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于丹田之內,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模鍛煉,練至於六陽純全,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勁之功盡,易骨之勁全,練精化氣之功亦畢矣。

王薌齋先生的觀點是正確地,確實指出了當時修煉者的時弊了。

然而,就“內家拳”、“外家拳”,“內家拳法”、“外家拳法”的觀念、認識,還需要討論清楚,才能有益。針對這個問題,在現實仍然是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者容易模糊的概念問題呢!故而,有必要論述清楚達到統一之一致的認識。以資對照,將我有關這方面的著作發表如下:
再論拳術“內外”家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發展到近幾百年來,就“內家拳”、“外家拳”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時至今日尚未有一明確的定論。到底什麼是拳術的“內外家”說法?什麼門派拳種是“內家拳”?什麼門派拳種是“外家拳”?
從“內家拳”概念的提出,直到現在武術界中始終也沒有一個一致的答案。到底在中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有沒有“內家拳法、外家拳法”的說法呢?“內家拳、外家拳”的說法存在不存在呢?其說法對不對?有拳術大家肯定地說:“拳不分內外家,就是一家。”有的拳術大家又肯定地說:“拳術有內家拳、外家拳的分別之存在,拳分內外家是對的”。而在歷史中各家皆各抒己見,而現在的習練傳統拳術之人也存在著對”內外家”的說法之認識意見不一。雙方所持觀點對立,辯論時相互指責對方,常爭得不歡而散。有鑑於此,應《武魂》編輯部的約稿再論述傳統拳術“內外家”的各種說法的實質內容,多層次分辨清楚,給廣大的習拳愛好者一個“公認的結論性”的說法,以期了結中國傳統拳術發展史上的這段“內家拳、外家拳”雙方爭論不休的公案。這樣,有利於傳統拳術各門派、拳種之間的團結、統一、發展,有利於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再度發揚光大、再現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輝煌。

拳術“內外”論

  首先,應該知道什麼是中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內外”論。明白了這一點,對於解釋拳術中的各種“內外”說皆迎刃而解了。

  拳諺雲:“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從這條諺語中,可以看出:丹田一口氣為“內”,筋骨皮為“外”。這就是傳統拳術中“氣、形”的“內外”論。拳術基礎功夫的“內清虛、外脫換”就是指內氣、外形的藝境而說的。

  拳諺雲:“一陰一陽是為拳。”是說“拳”由一陰之外形、一陽之內氣,內氣外形相互為用所形成的。前賢雲:“拳術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就是指內氣、外形匹配合一而說的。

  內氣:即“氣沉丹田德潤身”之德,是修煉出來的一種內在的物質,又名“真氣、元氣、浩然之氣、精神、神明、內勁”。此乃體現出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發展,在各歷史時期對同一物事的不同之稱謂。而此內氣具有在自身內“升降漲渺”的功能,是產生“拳勢”的主要因素之一。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 10:56: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 10:57 編輯

  而在黃百家之文中說:“自外家至於少林,其術精矣!”即原來崇尚筋勁骨力,主於搏人的技術、技巧就更精了。張三豐既精于少林的外家拳法主於搏人之術,複從其崇尚筋勁骨力的主於博人之術,翻而成崇尚“內勁”為主、形體為輔的“內家拳術”,即“尚德不尚力”的“以靜制動”的拳法,能達到“犯者即僕”的效果。

  綜觀此二文之意,是在說“以外家筋勁骨力的剛勢拳法的尚力之用的拳技,是從原來各門派外家拳法傳到少林的,少林精此搏人之術”。而張三豐其人“精于少林搏擊之術,因其術能被人所乘”,複翻為“以內氣為主,形體柔弱無骨的柔勢拳法的尚巧之用的拳技”,說明瞭“內家拳法”是由“外家拳法”為基礎,進化發展而來的。這個認知是成立的。但如何進行了“複從而翻之”的。我們從理論上已經認識到“由自家外在的筋勁骨力為主的搏人之術,翻到由自家內在的內氣為主的靜以制動的拳術”。但具體在自身中又作了哪些“複從而翻之”的呢?這一點,我們只能從《內家拳法》記載的王征南所述“十四忌”中看出其中端倪了:“所載犯病法若干;懶散、遲緩、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軟腿、脫肘、戳拳、扭臀、曲腰、開門捉影、雙手齊出。”文中從反面論證“內家拳法”的自身功夫的要求,用對應法將正確的“內家拳法”自身功夫的要求開列如下,使習拳者自己體驗品評,是否適應于尚巧的內家拳法之要求。

  功夫十四法:“虛領頂勁;快慢相間;中正安舒;沉肩墜肘;步法虛實分明;含胸實腹;身法備五弓;後趨逆行;似直非直、似曲非曲、曲化直發;尾閭中正;松腰泛臀;雙手交互長短置胸前,外三合,要三扣、三抱、三圓,才能是“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的開門攻擊、閉門防守的正確方法;拳打一陰一陽、前後左右、攻守同時存在”。通過上述的對比,複從而翻之法,確實利於“崇尚內氣為主”的柔勢拳法之攻防。這從太極、形意、八卦、翻子拳、五形八法拳諸拳種中,可以看到“內家”拳法的存在及遵從的普遍性。但我從“十四忌”中,看到了其中所列的也不全是“外家尚力拳法”的內容。此十四忌,應是古今“內家、外家”皆忌諱的內容。當然,其中有些內容是符合“尚內勁為主”的拳法功夫運用的。這些才是改進的“內容”吧!這需要更多的史料才能分辨得清楚。這裡只談自己的一點見解而已。

  我們從以上論述,可以知道:“內家拳法”概念的提出,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歷史發展中的必然產物。尤其是黃百家《內家拳法》四個字,說明“拳法”是“內家”,以此推理“外家至少林,其術精矣!”是說“外家拳法傳至少林,少林將外家拳法的搏擊技術研究應用得更精妙了。雖然攻防招法運用精妙,但尚有被人所乘之機勢”。而習“內家拳法”,得其一二,就可足以戰勝少林精妙的外家拳法。此是說“內家拳法的施招用手更尚巧妙,因其柔弱無骨,就會毫不受力”;而外家拳法雖有攻防招法變化適用,其畢竟是崇尚筋勁骨力的外家拳法,最大的弊病是“受人之力”。由此可知,“內家”拳法的提出,標誌著中華傳統拳術功夫藝境有了“質”的變化,說明“尚巧”的內家柔勢拳法,比尚力的外家剛勢拳法的功夫藝境的層次更高。

  從上所論,知道了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由外家拳法的尚力派功夫為基礎,有人提出了由外家拳法可以轉化到“內家拳法”的尚巧派功夫的認知,這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發展,達到了質的變化的飛躍之證明。當然,“內家拳法”的提出之時間,是否就是“尚巧派內家拳法”的具體誕生之時期,在此文中不重要。據我推論而證,應是越女論劍道的時期,其論中有:“道分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如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及莊子論手搏“且以巧鬥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泰至多奇巧”,和“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的論述,皆為尚巧的柔勢內家拳法所運用。即可證明,所謂“內家拳法”真正出現的理、法、術、功統一的時期,會更早一些,即春秋、戰國時期,屬於先秦時期吧。關於這一論述,另撰文論證。

從拳術歷史的發展看內外家

  我們再從拳術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認識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幾個具體發展的階段,來證實“傳統拳術攻防功夫宗旨的異同處”,由此可以看出,拳術攻防之道也是由初期低級的階段向中級期昇華,由中期向高級藝境的昇華,最終由拳術向拳道發展而宣告“完善”,傳統拳學的完善。

  從各種史料記載,比較原始的徒手搏擊之術,謂之“拳勇”。拳者,曲指握固為拳;勇者,力之奮也。講求拳乃力勝的“筋勁骨力”的外家拳法,崇尚內氣強化筋勁骨力而用於搏技之中,這種原始的拳法功夫是“力大打力小,快打慢,強打弱”,就是黃百家所說的“外家拳法”功夫。也是王宗嶽所說的“旁門”功夫。又是陳氏所說的“氣強者取乎勢之剛”的“尚力”派的功夫。外家拳法亦分別有高低不同的層次。

  而到了越女論手戰之道時說:“陰衰陰興,內實精神,外示安儀”,和莊子論手搏“泰至多奇巧”,直到黃氏提出《內家拳法》的這段歷史期間,是拳術尚巧的整個發展過程時期。而這段時期內,《漢文志》的《手搏六篇》亡佚了,的確不能佐證了,也留給後人諸多遺憾。

  而由黃氏提出內家拳法到王宗嶽《太極拳論》的問世,是崇尚內勁的柔勢派尚巧拳法的成熟的表現時期,也是傳統拳術達到“拳道”的完成的時期。而這最終的“拳道”之論述,是由楊氏和孫祿堂先生來完成的。孫先生的“道本自然一氣遊,空空靜靜最難求。得來萬法皆無用,形體應當似水流。”這首“拳道”的詩頌,是最終完善了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之見證。而完成傳統拳術攻防的理、法、術、功的全面論述,是由陳、楊、吳、武、孫各太極拳門和形意拳門的明、暗、化勁的論述。而拳道之理法,幾乎是在同一個時期內完成的。內家拳法亦存在層次差別。

  拳術歷史,呈現的是:初級為崇尚內氣強化筋勁骨力的外家拳法——崇尚意氣君來骨肉臣的內家拳法——內勁、外形的虛實中和成一“虛靈妙境”的“拳道”藝境,即“拳道合一”。而現在此三種傳統拳術的“拳法”又都同時存在於各門派、拳種的習拳之人中,這是客觀事實。故此,外家拳法和內家拳法,雖然在拳術發展的歷史上,出現的時期有先後之別,又有後來同時存在著的事實。這符合拳術發展存在的客觀規律。統一的功夫層次將另文闡述。

  再有一點,一個人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而欲想達“拳道”藝境,必須先修“崇尚內勁為主、形體柔弱無骨”的尚巧派的“內家拳法”才能達到。因為從崇尚筋勁骨力的外家拳法而想達到“虛靈妙境”的拳道藝境,這是不可能的。必須先轉為“內家拳法”才是必經之路。有此亦可以看出“內家拳法”的提出,其在拳術發展歷史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 10:58: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 10:58 編輯

  由上述所論,可以知道,所謂的“外家拳法、內家拳法、拳道合一”雖然功夫藝境、內在機制有別,但都是“內氣、外形”的內外合一而用,這一點是相同的。儘管它們的功夫藝境、內在機制、存在高低層次不同,但都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的“拳術功夫”。這是不能否認的。

如何修煉尚巧的內家拳法

  通過練功、實踐較技的證明,拳道功夫高於內家拳法尚巧的功夫,內家拳法尚巧的功夫藝境高於外家拳法尚力的功夫藝境。

  從拳術歷史發展的推論可知:外家尚力拳法是內家尚巧拳法的基礎,尚巧的內家拳法是拳道功夫的基礎。拳道藝境才是修拳術之人想達到的最佳藝境。

  根據大小相同的原理,我們可以知道,每個習拳練藝的人,修煉傳統拳術功夫直至拳道藝境,都是在重複著拳術發展歷史的一個過程。因為每個習拳練藝者都從最基礎來開始,也就是說習拳先從外家功夫練起。這由《拳經拳法備要•口傳百法》之論:“練打之時,要雄狠盡力,從硬打軟,從有力打做無力,方有精法,開始就以軟打,後來終無精法,故拳要軟中求硬者此也”。可以證明瞭,如果說此文不算明白,那形意拳門的“練拳先練形”和“明暗化”三勁功夫層次的分別修煉之論,皆可適用於各門派、拳種之宗技的修煉拳藝了。而自會由尚力拳法達到尚巧拳法,再進修而能達到“拳道”藝境。

  特別提出,太極拳門人習拳練藝,直接從柔軟的“尚德不尚力”開始,催僵求柔,有心求柔軟,最終達堅剛,即軟中硬者,乃“柔外剛中”的內家之法爾。亦要有“明勁”階段。

從中可以看出,各門派、都有自家的一套完整的“氣形”合一的理法及攻防“尚巧”或“尚力”微妙之區別。論法不同,其理一也,只在習拳者自己追求而得,藝境高低全在自為之。君子求諸己,習拳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如何認識“拳’的內外家說

  從以上所論述而知,“拳”是由內氣、外形合一而用。故所有門派、拳種的“拳”都是內、外合一家的“拳”。這是主張“拳”有內、外家說法的人的觀點。

  各門派、拳種,沒有“內家拳”、“外家拳”的分別,都是“內外家”合一的拳。這是主張拳無“內家拳”、“外家拳”的人的說法。

  但在拳術中,卻有“外家拳法”和“內家拳法”的功夫藝境的區別的存在,這是事實。

  如:所謂的“少林拳為外家拳說”,如果按法而修,亦能得到“內家拳法”尚巧的功夫藝境,再進修而能達拳道藝境;太極、八卦、形意拳所謂的為“內家拳”說。如以內氣強化筋勁骨力為用者,也就成了尚力的“外家拳法”了。以此而能證明,傳統拳術各門派之拳種,沒有“內家拳”、“外家拳”的區別,而存在有“外家拳法”、“內家拳法”之修為的區別。所以說,各門派、拳種的修煉之人,是修“外家拳法”還是修“內家拳法”,皆由習拳者自己把握,才能確定自己所修的是“內家拳法”還是“外家拳法”。

  所以說,是否是“內家拳法”、“外家拳法”和傳統拳術各門派、拳種沒有關係,只要按“內家拳法”修煉,就能達到“拳道藝境”。

  通篇所論,了卻傳統拳術歷史的“內外家說”的一段公案,給現代習拳之人如何修煉傳統拳術,劃出了一條成功的道道,還了《武魂》編輯部的一點心願,我亦可泰然了。免去了今後之人的多少不必要的爭論!

馬國興 
書錄於北京
20000530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3:59 , Processed in 0.01387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