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 11:40 編輯
②、蓋德化則心感,力挾則意違。守乃生機,攻乃死機:
內功修煉建立“健之體”,外功修煉建立“順之體”,內外功修煉建立“健順德之體道之體”,則脫拙換靈,具備“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內感通靈”的自動化功夫,進一步修煉就是“寂感遂通”的功夫藝境,這一系列的修煉方法過程就是“德化則心感”的內容精義。
如果運用外形的力量修煉攻防技法,正如現在時人所說:“肌肉爆發力”的修煉方法,則形體被力所拘束,則心意指揮不了外形反而心意被“力”所拘束而受困,就是“力挾則意違”的說法之精義。正如前賢所指出“力挾則意違”的弊病時說:“拳家之根本,藉乎氣之足則力亦足,不可亂出。苟或亂出,則如大力之人,多有一遇對敵,力轉不能以自伸,所謂“氣阻力閉”,而無迴圈相生之妙也。”
防守者,乃指守住自己的生生不已之機勢,才能見景生情,隨機而用以制勝,所以說:“守乃生機”;攻擊者,失於防守,再進入險地,乃死亡的機會臨頭了。故曰:“攻乃死機也”。
德化則心感:前賢雲:“德者,得也”。建德體的系列修煉法式,謂之德化;內感通靈的境界,亦名“心靈感應”,簡單的說法就是“心感”。
③、彼攻我守,則我之心閑,我之氣斂,我之精神勇力,皆安適寧靜;於是乎生氣蓬勃,任人之攻,無所患也: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攻防較技,處於彼攻我守的態勢,則我的心態嫺靜,我的意氣收斂,我的內氣、外形皆處於中正安舒寧靜適宜的戰備狀態;於是乎生氣蓬勃,可以任人攻之,自能“順從以為進退,四兩撥千斤;逆力以為揭獻,借力打人”以制勝也。故而,沒有任何禍患也。正如兵法雲:“同樣的兵力,用於防守,似乎有餘;用於攻擊,似嫌不足。”拳法通兵法,理法相通也。
④、攻我者怒氣上湧,六神暴跳,而不守於舍;於是乎神輕氣散,而其力自不能聚,縱一時鼓噪;以鎮寧臨之,不須與攻殺,片時即自敗矣:
再加之主動攻擊我的人必定怒氣上湧,六神暴跳而不能守於舍;於是乎精神輕浮意氣散亂,而其周身兵力自然就不能組織起來有效的攻擊,縱然是一時鼓噪進擊,乃是神狂氣躁外強中乾的態勢;如果以安寧鎮靜厚德載物的防守的架勢臨之,不須與其攻擊拼殺,片時其必神衰氣竭形亂就自然顯露潰敗跡象矣!
六神:修煉家認為人的“心神、肺魄、肝魂、腎志、脾意、膽氣”的功能,謂之神。故而合之曰:“六神”。這六神說,源自傳統醫學的“藏神”說。神者,主宰者也。
⑤、故練功習技者,宜先瞭解於此,然後可以有成:所以,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者,首先要瞭解:
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的“在神為非人力也”的“唯道是從”的道理,然後,如法修煉:即法分三修,遊歷三境,歷經九個階段,方能成功一也。
⑥、拳械與功夫猶火也,善用之固足以生人,若不善用,亦足殺人。故前人雲:用火不戢將自焚,學技不晦將自殺:
持械的械鬥術與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攻防技術、功夫猶如“火”也,善用之則“少火生氣”足以養生保平安;若不能善待而濫用之則“壯火食氣”乃戕賊自害亦可殺人也。故前賢得出結論雲:“用火不當,將必自焚;學技不明,將必自殺”也。
⑦、老納謂無論練功習技,首須養氣,氣沛則神完,神完則力足,力足則百體舒泰,而筋骨強健,心靈性巧;至此而利欲不能侵,榮辱不能動,威武不能屈,風雨寒暑不能蝕,一切邪魔不能賊,能臻此境地,無論練功習技,所往都可,而可以無患矣:
所以我說:“無論是修煉內功養生之道和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首先要做好的是培養自己的真元之氣,只有真氣養至充沛,才能至德全神,只有精神圓滿完備,才能氣力充足,只有氣力充足,則自身百體舒適安泰而筋骨強健,才具備人心靈、道心知”的靈知統一之至巧至妙之運用的應變制勝的能力;修煉至此“明心見性”的至道無上的藝境,則功名利祿的欲妄不能侵害,榮辱不能動搖其心,威武不能屈其志向,風雨寒暑六淫之邪不能腐蝕其機體,一切邪魔不能傷損其身,正是“金剛不壞之身”了。修煉內、外功夫能功臻此境,無論是修煉內功養生之道,還是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所往皆可以達到“至德全神,德普三光”的聖境,而可以永遠脫離浩劫禍患矣!
老納:老者,首也、頭也。納者,佛經上所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此輪說明“納”者,包容的意思;再有:佛門弟子身穿“百衲衣”,而百衲衣能包裹自身。這些都說明“納”乃包容的意思。而老納,乃是佛門一種謙虛的自稱而已。這裡的老納,乃是妙興大師面對自己的弟子們談拳說法時的謙虛之自稱而已。因為,妙興大師陣亡時年方三十七歲,如何能稱“老”呢?因為他是“頭”而以稱老的;因為他是“住持”方稱“納”的。
金剛不壞之身:乃傳統的“真人”藝境的說法,正如《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所說:“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⑧、養氣之法又何如?曰:明生死,洞虛幻,悟真假,澄心志,遠思慮,絕情欲,摒嗜好,戒暴怒,如斯而已:
具體修煉內功養生之道的“培養真元之氣”的方法又如何呢?首先要明白生死機的道理,就是人一出生,就向死亡奔去,名之曰:“出生入死”。而修煉內功養生之道的“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的法式,就是“返本歸元”的“出死入生”的健身長生的法式。有氣則生,無氣則死。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明生死”機了。內功養生之道的修煉功法中景象萬千,對於這種景象雖然都是虛幻的,但可假借以修真,這就是“洞虛幻,悟真假”的意思。通過內功養生之道的系列功法的修煉,可以使自己心情寧靜、志氣專一:遠離凡思俗慮的騷擾,斷絕七情六欲侵襲,摒除一切嗜好,戒除暴怒,都是為了培養真元之氣,保命健身而已。正如老子所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內功養生之道的一切方法只是為了守住中和之氣而已。
⑨、練七十二藝功夫者,以強健體魄為要旨,宜朝夕從事,不可隨意作輟:
少林寺流傳下來的七十二種攻防技術功夫藝境,有說為“七十二絕技”的,其中有軟硬功夫說,硬功夫,也是“其所以堅硬者,則在逐節之骨節。骨節者,兩骨間之空隙也,乃人身之壑穀,為神明所流注。此處精神填實,則如鐵如鋼,屈之不能伸,伸之不能屈,氣力方全”的“接骨鬥榫”之硬架勢,並非“肌肉爆發力”僵拙之鋼硬也;其軟功夫,就是柔弱無骨的形體似水流的狀態。因為,少林拳法功夫亦是“意氣君來骨肉臣”為宗旨的“打拳原為保身之計”的設想而成之的。正如妙興大師所言:“以強健體魄為要旨”,所以,宜朝夕從事修煉,不可隨意作輟之。
⑩、尤宜深體佛門悲憫之懷,縱於功夫精嫻,只可備以自衛,切戒逞意氣之私,有好勇鬥狠之舉。老衲為此言也,亦深恐弟子有好勇之舉,終反以功夫殺其身,故爾諄諄相戒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