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海大富

練太極拳怎樣配合呼吸

[複製鏈接]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7 07:16:01 | 顯示全部樓層
天風於2006/07/26 17:55 回應

一直以為人活著就會呼吸,差別只是呼吸方式的不同。【一般人的想法都是這樣吧 】

有個問題不甚明白,之前曾跟您問過:若練功時不放丹田,改放湧泉的問題。我試過,覺得好像無法完全「儲蓄」那股能量,似乎還是放丹田比較好。雖然不曉得這種看法是否正確,但自己感覺是如此。難怪很多書上都要女孩子在生理期時 停止練功 或 氣降湧泉,看來果真是生理構造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原來,女生要練功的話,也挺辛苦呢!

再問您個問題:體內的能量是有顏色的嗎?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7 07:18:24 | 顯示全部樓層
標題:呼吸【二】
作者:走近太極

盈則洩,虛則注,此為呼吸準則。

勿刻意強作,一切以靜中求;鬆則有應,廣通泛體。

存一念自然,存一識呼吸聽體本能任憑之。

求通而已。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7 07:19:19 | 顯示全部樓層
春錦於2009/03/17 11:18 回應

你能用文字表答出來這已是通的第一步了. 再接下來就要身體力行了. 呵呵呵!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7 07:20:04 | 顯示全部樓層
春錦於2009/03/12 13:15 回應

你通了! ........一通到底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7 07:20: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來,人也是一種能量於2009/03/17 00:46回覆

上個月因為有機會所以有在上班休息時練;這是上次的心得。

其實;寫這次的新得現在我還不是很通--只是我知道這樣寫沒有錯但是要怎麼將這些文字具體實踐還需想想。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7 07:21: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2-1-7 07:22 編輯

春錦於2009/03/11 08:52          回應
                                 
強求無益, 動中有靜, 靜中有動. 牽一髮而動全身.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7 07:22:1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來,人也是一種能量於2009/03/17 00:50回覆

練氣時是無法強求的,那只會造成催眠的假象。

強求?~怎麼作???

我只有再17歲時有這樣玩過吧?現在早忘了。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7 07:27:38 | 顯示全部樓層
標題:在武學上尋求呼吸的秘密
作者:四寶

呼吸種類繁多,但大抵分內外呼吸,再細分為有意(導引)或自然呼吸、、、

除此以外,尚有如文中提到的神明相應等現象(土地公能量場,相應於腹部)此是另一層次之現象,套句話說:【神佛也是一種能量,只在相應不相應】、、、

相應方法,只需放鬆,恭敬頂禮即可,此方法如練太極拳之鬆柔一般,人的身體是一全方位的半封閉狀態(以氣的强弱為結界),只要自己夠鬆即可透過五大(地水火風空)而擷取存於天地間的微細能量,此即是拳經中之{階及神明}、、、

以上所說是練呼吸之另一種方法,亦是培養內力的高階功法,而練全身呼吸之吐納可學習哼哈之法,而發勁之法可依太極拳招式,深入站樁以培養內氣循一定之逕路,以成其勢,自可發出不同之內勁以攻擊對手之用、、、

至於身體氣動現象以外丹功最為突出,於太極拳之基礎呼吸法一文中之最後兩式即是氣動,其訣竅在於意念,太極主張{從陽入陰,從陰出陽}之循環無端,故不氣動、、、而外丹功是以意念著於一點,此點即可發生氣動,先從手腳末端練習,日久功身,全身皆可,入於第二境之行雲流水(衝脈)亦不難、、、
以上所言,略提一己之得,提供參考雅正、、、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7 11: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5-5 19:40:45 | 顯示全部樓層
標題:漫談太極拳與呼吸的關係
作者:林作梅
出處: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會「太極拳研究專集」65期
說明:感謝財團法人振興醫學中心教學研究部王嬿婷君協助轉載本文


    太極拳運動和其他運動最大不同之點,是其他運動都是憑藉力量而運動,而太極拳則是憑藉意氣而運動,所謂「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這是太極拳最大的訣竅在人體運動中異軍突起地建立其獨特的價值和觀念。
   
    凡是練過太極拳的人,大家都知道,拳練到相當程度,相當程度的含義,應該是:(1)架子已盤得相當嫻熟和正確;(2)練習時間約有三五年之譜以後,行功之際,就要講究如何呼吸,每一招式,都要合乎「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要求。但是拳的呼吸和人類本能呼吸是相同還是不同呢?拳經云:「能呼吸,然後能靈活」。呼吸本是人類的本能,乃不待學而能者,今加一「能」字,這就表示太極拳的呼吸,是與本能的呼吸有所以同,必待學習才「能」的了。茲擬就太極拳有關呼吸的問題,提出下列幾點,以就教於高明之士:


一、能否與動作配合?

    就是說太極拳的呼吸,應否與拳的每一招是配合?也就是說,一呼一吸,應和一招一式合拍,成為有節奏的運動?關於這一點,一般拳書所記載的,都認為呼吸應與動作配合。茲舉例如下:
    (一)「楊氏太極拳法定本」云:「十三勢行功心解中云『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意即呼吸與動作,當求其互相合拍,應呼者呼,應吸者吸,蓋吸則為需,呼則為實,知之然後身體自能靈活,否則,虛實不分,練習太極拳之真諦全失。因太極拳最注重虛實,普通教習授徒,分內外兩部,內部為呼吸,外部為拳勢,往往僅教外部,而不授內部,此乃恐授之不得其法,反滋弊端,故不聽其自然,日久或能知其訣竅,非謂教者故意不肯示人也。大抵在盤架子時,出手為呼,收手為吸,升為吸,降為呼,提為吸,沈為呼,開為吸,合為呼,動步轉身及各式過渡之時,為小呼吸,小呼吸者,即呼吸不長,又呼又吸,而含有稍停息之象也」。(見原書二九頁至三十頁〉

   上文是從太極拳虛實上以論呼吸的配合。因為太極拳最重虛實,吸氣為虛,呼氣為實,若呼吸不正,則虛實不分,全失太極拳之真諦矣。至如何呼吸,文中亦已明指:「出手為呼,收手為吸,升為吸,降為呼,提為吸,沈為呼,開為吸,合為呼……..」可見一呼一吸,亦均應與出,收、升、降、提、沈、開、合等動作相配合也。
    (二)「吳氏太極拳法定本」云:「習太極拳者,求每勢之開闔,勢勢存心,揆其用意然後呼吸附麗於開闔之中。呼為開,吸為闔,各勢中有手開闔,足開闔,身開闔,縱橫開闔,內外開闔。一開闔即一呼吸,開闔所在,即意所在,亦即呼吸所在,習之既久,自然氣遍周身。下手之功在呼吸,成就玄妙不可思議之功,亦在呼吸。……」(見原書第九頁〉
上文明白地指出,一開闔即一呼吸,開闔所在即呼吸所在。可見一呼一吸,都應與動作配合。「習之既久,自然氣遍周身」。

    (三)李英昂編著:「張三峰和他的太極拳」云:「修鍊內功,專重講究呼吸,引導氣血。所以…每一個動作,都要研究它是開,是合,是提,是沈,是收,是發,配合呼吸的功夫,應呼者呼,應吸者吸,借胸腹一呼一吸之功,在手足一收一發之間,把渾身精力,鍛鍊化而為氣,充滿全身血脈之中,久而久之,自然會造成體內不可思議的功勁。……」(見原書第一一七頁)上文亦明白指出,每個動作,都要分清是開,是合,是提,是沈,是收,是發,而與呼吸相配合。
    有了上面所舉的三個例子,我們便可知道太極拳的呼吸是應和動作相配合。但也有認為不盡然的。近讀張齊賢先生著:「太極拳體運與使用要法」一書,其中有一章「拳與呼吸」的專論,便有不同的看法。他說:「拳之招式,長短不一,動作無方,快慢互異,呼吸求其均勻自然,遂能達到吐故納新之目的。如果隨拳之動作招式快慢,而呼而吸,則我之氣必上浮,上浮則氣喘,氣既喘矣,何能靈活?更無法沈乎丹田,養乎丹田,鼓蕩於週身。足見人之呼吸,強欲配合拳之動作,何異削足適履,不可為也,」(見原書第八頁) 但可怪的是,張先生在作這一論斷之前段所論列的,其所給人的印象,還是一呼一吸,應與動作配合,何以突然轉變為不應與動作配合?且看他說:
    「所謂拳之呼吸,乃是外在之呼吸(按呼吸應為內在之意氣活動,若說成「外在之呼吸」,似有研究餘地)使肌肉皮呼皆與空氣相吻合,向前推出是呼,向後收進是吸,向左盪去是呼,向右擺來是吸,舉上是呼,按向下是吸,如此一張一弛,無異一呼一吸。能一呼一吸,則我之動作,遂能產生靈活,不能一呼一吸,則我之動作,處處均顯呆滯,故有能與不能之分。拳能呼能吸,然後遂能從心所欲,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如不倒翁之左右逢源。拳不呼不吸,則如洩氣之皮球,既無彈性,又無活力,無異行屍走肉,一無是處矣。」(見原書第七頁)
    以上張先生前後所論列的,我們發覺其中有很大的矛盾。太極拳的動作,誠然變化很多,也即是張先生所謂「動作無方」,但說「快慢互異」,則作者不敢苟同。因太極分兩儀,陰陽原無長短,「式式均勻」,何來快慢長短呢?就作者平日體驗所得,太極拳的招式,雖有三十幾種之多,但除去少數招式,一氣貫串兩個動作外,其餘都是「式式均勻」,一氣一式,自然配合。掤捋擠按的「按」,和玉女穿梭的一掤一按,祇像音樂中音符的半拍。而左手先按出,不必換氣,右手跟即按出,先後兩按,只是一呼氣,中間並不要換氣,也來不及換氣。玉女穿梭的一掤一按,亦只是一呼氣先後出手而已,所以一按一掤,亦都只是半拍。在其他招式,似乎都可以「式式均勻」來包括。即式與式間的動步轉身過渡等動作,亦都可均勻配合呼吸,不必另來一套什麼小呼吸。
    此外,還有盧太育先生其所著:「盧氏太極拳術練法研究」一書中論及呼吸時,亦認為呼吸無法與動作配合。他說:「太極拳之呼吸,……主勻靜細長,……然每一姿勢,各有長短,高底,左顧右盼之分,並不齊一,若以固定的一伸手作為一呼,一收轉為一吸之方法行之,有時呼吸所需之時間,無法與動作配合,例如「雲手」,「翻身撇身捶下勢」等姿勢,當右手由胸前緩緩向右作半圈形伸展,直至與右肩相並,然後輕輕按下時,所需時間甚長,一次呼吸不能貫注到底,勢將摒氣以俟其到達,一摒氣則全身氣血之運行立即停止……「下勢」亦然,俯身姿勢較低,若不換氣則起身接下一姿勢「金雞獨立」時亦將不得不摒氣以使全身起立………」
    盧先生之所以認定呼吸不可能與動作配合,也由於誤認姿勢有長短所致。而他所舉的「雲手」和「下勢」兩例子,似乎也並不正確。設若今天我們能把太極全全部姿勢,連同進步轉身過渡等動作,來作一次科學的實驗與分析,看看每一姿勢或動作所需時間多少,如所需時間相同,那「式式均勻」這一原則就確定了。另外看看有幾個姿勢是可以一氣呵成兩個動作的?或究竟有沒有某些姿勢過長,一次呼吸還不能到達,中間還須換氣的?現在,我們在沒有得到一完整科學實驗報告之前,我們對此問題,也只能本自我體驗並以拳論或先賢遺訓為依據,認定太極拳的動作是應和呼吸配合。拳論中「其根在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這段話,已給呼吸下了很明確的定義,再加上太極拳要領中的「式式均勻」,更告訴了我們既然式式均勻,那自然可與呼吸順利配合了。

二、氣的旋轉方式(氣路)

    太極拳一起勢,周身皆動,內外都動。外部是肢體在動,內部是意氣在動。這裡我們所要研究的,就是氣在體內如何在動,有沒有一定的方向?也即是有沒一定的旋轉方式?據一般拳書所載,氣分上下二層,上層為後天氣,下層為先天氣。兩氣相合,即為「氣通」,為學拳最後達到之玄妙境界。氣的旋轉方式分為(一)先天往後天和(二)後天往先天兩種。由先天往後天,即由前往後(即由上往下)丹田氣往下行達於海底,經閭尾,緣脊骨上行,經玉枕,天靈等穴,下過前額,人中,喉結,心窩,臍輪等處,而仍歸於丹田原處。至由後天往先天(即由下而上)即由後往前,丹田氣往上過臍輪,心窩,喉結,人中,前額等處,經天靈至玉枕等穴,緣脊下行,抄尾閭而過,達於海底,往上仍歸於丹田原處,正與前式相反。
    究竟氣是由前往後,亦是由後往前?或由上而下,亦由下而上?這一問題的解答,我想不是氣還未練過的人所能辦到。若是氣已練通了,則本其經驗,自然知道氣是怎樣走的,其旋轉方式是如何。作者曾經以此一問題請教過一位同道前輩,據他說,氣路只有由上而下之一路,並無相反之路。再證以拳論中所謂「其根在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的遺教,可說是行功最基本的原則,一吸氣由丹田到腳底,一呼氣由腿而腰,而脊,而臂,而由手指發出。這明明也指出我們氣路是由上而下的。不知這一認識是否正確,還請高明指正。

三、呼吸與健康的關係

    太極拳的呼吸,對健康關係極大。據張俊賢博士在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會講:「太極與健康」時,對太極拳與健康的關係,提出五點意見,其中有三點意見,便直接與呼吸有關。那就是(一)對循環系統的影響;(二)對呼吸系統影響;(三)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張博士認為經常練習太極拳,使心臟收縮能力增強,促進血液循環的良好狀況,一定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其次談到對呼吸系統的影響,張博士說,如果我們能天天打太極拳,則肺活量一定能增加,一定能多吸一些新鮮空氣進來。肺活量大的人健康較佳,否則較差。太極名家鄺允征曾應石牌榮民總醫院邀請,作一項肺功能的試驗,他的肺打破了世界停止呼吸時間的紀錄,長達五分鐘之久(世界紀錄三分鐘)。後來該院醫師又為鄺先生作全身體能檢查,結果發現這位當年四十六歲的中年太極拳名家,他的生理年齡只有二十歲左右。記者訪問他,他把身體健康和肺功能的強壯,都歸功於練習太極拳(呼吸)的結果。最後談到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張先生說:「我們需要食物,以維持生命,但我們所需要的澱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需要消化系統來消化,將養分輸送到血管裡面去。消化系統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腸,大腸,肝臟,胰臟,以至肛門等等……打太極拳的人,因為運動的關係,就能促使消化系統的分泌物增多,使食物吸收得很好,成為營養,所以患慢性胃病的人,打太極拳會幫助痊癒,是可能的」。我們知道,內部臟腑,不易運動,惟有藉太極拳的呼吸,導致橫隔膜的逼上壓下,而使胃腸肝臟等等,也都運動起來,而助於消化機能的促進,這是其他運動所辦不到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45 , Processed in 0.00723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