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768|回復: 4

我對“轉腰”的體悟 ..... 魏坤梁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 16:42: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 16:43 編輯

(一)常見的不符合太極拳特性的“轉腰”法

現代很多太極拳書籍和太極拳前輩都說太極拳的所有動作均是由“轉腰”所引起的,練太極拳者中有傳統師承的人絕大多數也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是現在太極拳界中不同群體的人具體如何“轉腰”卻是不同的,這就反映現代太極拳界中的不同群體對於“轉腰”有各種不同的具體概念。其中有很多人將太極拳的“轉腰”理解為是以腰脊為軸轉動軀體,理論上的權威根據主要就是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中的“腰似車軸”這一句話。這種“轉腰”,具體地說,當一側肩胯以脊骨為軸向後轉的同時,另一側肩胯則以脊骨為軸向前轉。例如攬雀尾左掤,右手提至與肩同高與左手形成抱球時,右肩胯是以脊骨為軸向後轉,同時,左肩胯則是以脊骨為軸向前轉。又例如右摟膝拗步轉左摟膝拗步,當右手向右後捋、左手向右擺時,右肩胯是以脊骨為軸向後轉,左肩胯則同時是以脊骨為軸向前轉。於是在一套拳中,身體就像是五、六十年代之前可以見到的貨郎鼓,不斷地以脊骨為軸轉來轉去,不同的只是各人轉動的幅度大小而已。這種“轉腰”在各地公園晨練太極拳的人群中是很普遍的現象,也是視頻與音像製品中常見的。但是應該認識到這種“轉腰”法是不符合太極拳特性的,或者說,這種“轉腰”法就太極拳而言是錯誤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種貨郎鼓似的“轉腰”不可能促成和引起太極拳的諸多手腳動作,也不符合太極拳的武術要求。比如太極拳的“轉腰”應該符合“沾粘連隨”的需要,要能夠發生讓前方別人之攻擊落空的作用,然這種貨郎鼓似的“轉腰”沒有這種效果。因為在武術搏鬥中,當別人無論是從正面、反面、側面攻擊自己,如果自己身軀的中軸被對方攻擊力量的方向線穿過並且身體的重心垂線也被攻擊到了,對方的攻擊就可能會成功。所以自己身軀的中軸部位與重心垂線是別人攻擊的焦點。但是,這種以脊骨為軸轉動身體的“轉腰”法,不論如何轉動,身軀的中軸部位始終還是在原處;另外,身軀以脊骨為軸轉動,實際上身體的重心垂線往往就是在身軀的中軸部位,那麼,當對方攻擊自己,往往自己身軀的中軸部位被攻擊到時,重心垂線也就被攻擊到了,自己就必然與對方發生頂抗,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的力量大於自己,對方的攻擊就必然成功。由此可見這種貨郎鼓似的“轉腰”是不可能實現太極拳之“沾粘連隨”的,更談不上太極拳之“引進落空”,所謂“以弱勝強”更是無從談起。而且這種“轉腰”,一側肩胯的外側必然朝向了前方的攻擊者,自己明顯形成了“背勢”,往往給了對方可乘之機。由於這些弊端,這種貨郎鼓似的“轉腰”自然應該認為不符合太極拳的特性了,或者說對於太極拳而言是錯誤的了。

(二)太極拳的“轉腰”法

由以上分析可知:自己身軀的中軸部位是他人攻擊首當其衝的部位,只有“轉腰”可以使得自己身軀的中軸部位“隨人而動”,與對方的攻擊不發生頂抗,就像是水上的葫蘆,既有一定浮力般的阻力,又沒有頂抗,使得對方“終不得力”,概括地說能夠實現“沾粘連隨”,這樣的“轉腰”才是符合太極拳特性的。那麼,太極拳的“轉腰”法應該是怎樣的呢?總結許多太極拳老前輩的技藝與我的體悟,僅從“沾粘連隨”出發,應該認為太極拳的“轉腰”法最基本的特性有四個:①身體以某一胯為軸轉動,②身體轉動以腰為力點,③轉動軸之胯也可移動,④身體呈弧形轉動。具體簡要陳述於下:

①以某一胯為軸:

“以某一胯為軸”,就是身體的轉動以某一胯作為支點。這樣,身體就可像是一般房屋之軸在一側的門,別人推其身體的中軸部位,就可能會像是推一扇虛掩之門的中間部位,如果推門者站著不動用力前傾著推,這扇門所推的部位不僅向後移動,而且向旁移動而離開了推門者所用之力的方向,推門者往往會因為用力落空失去站立平衡而往前跌倒。太極拳“沾粘連隨”之“引進落空”正是需要這樣的效果。具體舉例說,攬雀尾左掤抱球時的轉身,模擬的是右手臂往上承接住前方攻擊者的手,由於借對方之力自己隨之而動的向右轉身,自己的中軸偏右部位位於對方攻擊之力的方向線上,因此自己不能以脊骨為軸向右轉動,如果身體向右轉動以脊骨為軸從而半個身軀各前後轉動,自己的中軸部位仍在原處,而且左肩胯外側轉向正對前方敵人還更靠近對方而形成背勢,而是必需以左胯為軸轉動整個身軀,從而左肩胯外側始終不靠近和不暴露給前方攻擊者,與其接觸的右臂也始終不與其發生頂抗而可以形成捋。右摟膝拗步轉左摟膝拗步時的轉身,模擬的是右手臂往前承接住前方攻擊者的右手,同時左小臂貼附在對方的右臂外側,然後借對方攻擊之力隨之而動的向右轉身,對方攻擊開始時自己的中軸偏左部位位於對方攻擊之力的方向線上,因此自己也不能以脊骨為軸向右轉動,不然自己的中軸部位也仍在攻擊之力的方向線上,而且左肩胯外側還轉向正對前方敵人並更靠近對方而形成背勢,因此必需以左胯為軸向右轉動整個身軀,從而左肩胯外側始終不靠近和不暴露給前方攻擊者,自己與其相接觸的左、右臂也始終不與其發生頂抗而可以形成捋。這樣的轉身從另一角度說,從轉身前兩胯的外側緣與胸骨中點各作一條與前後方向相互平行的三條直線,那麼轉身後,左肩胯的外側緣不會離開原來的這條直線而移向這條直線的右邊去,或者還會略移向這條直線的左邊去,而胸骨中點與右肩胯外側緣隨著轉身向後移的同時還都會移向原來直線的左邊去,這就避免了以腰脊為軸轉動軀體而使得自己身軀的中軸部位與重心垂線部位合一始終處於對方攻擊正中、並且一肩胯外側暴露給前方敵人形成背勢與對方頂抗的弊病,也具有了可能使得對方攻擊落空的效果。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之“放即是收,收即是放”反映了“沾粘連隨”在太極拳中是無處不存在的,實際上也正是如此,尤其是攻擊人時,太極拳的姿勢決定“沾粘連隨”是隨時可以發生作用的,而“以某一胯為軸”轉動身體正是“沾粘連隨”所必需的。因此,“以某一胯為軸轉動身體”是太極拳“轉腰”的特性之一。

②以腰為力點:

太極拳“沾粘連隨”的特點是“不先不後”地“隨人而動”,從而身軀能夠象水上葫蘆既有浮力又沒有頂抗那樣最大限度不接受對方攻擊的力量,這樣,“以某一胯為軸”轉動的身軀為了保證這樣的效果,自己的兩胯就必需像是浮置似的放鬆,從而可以象潤滑的軸承那樣借人之力靈活地被動而動,而為了被動而動更靈活,太極拳的轉腰還必需由自己所控制的由腳而起的“四兩”之勁力發生恰到好處的主動的促進作用。但是,這“四兩”勁力不能作用在作為轉動軸的這一胯。因為如果這樣,就是杠杆的力點與支點相重合了,對身軀的轉動,“四兩”的小勁力必然不夠,要能起到促使身軀轉動,主動的勁力就必然會較大,或者說身軀轉動的主動成分就必然較大,這樣就很難合拍地“不先不後”地靈活地“隨人而動”,身軀就很可能會接受到對方攻擊的力量。而且,胯對轉身發生力點作用,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 16:43: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 16:44 編輯

這一胯就很難放鬆,這一胯的“隨人而動”的靈活就必然會受到影響。可見促使身軀轉動的勁力是不能作用在作為轉動軸之這一胯的,不然就是錯誤的。但是,“四兩”之勁力也不能作用在不是轉動軸的這一胯,因為如果這樣的話,就是杠杆的力點與阻力點幾乎相重合了,“四兩”之勁力對身軀轉動的作用就必然較大,也就是身軀轉動的主動成分較大,身軀也必然很難合拍地“不先不後”地、靈活地“隨人而動”而很可能會接受到對方攻擊的力量。既然如此,太極拳的身體轉動,這由腳而起的力量應該作用在哪裡呢?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中的“主宰於腰”、“氣如車輪,腰似車軸”、“腰為纛”、“命意源頭在腰隙”等已經作出了回答,那就是這由腳而起的力量必須先作用於腰脊,再由腰脊作用於軀體至胯。所謂“主宰於腰”,是因為太極拳全身肢體的動作都是由兩胯的動作所引起的,而兩胯的動作又是腰脊的作用所引起的,因此,“腰”就成了全身肢體“主宰”性的樞紐了。“主宰於腰”顯然就是這樣的意思。“腰為纛”、“命意源頭在腰隙”也是這樣的意思。古代的“纛”是指軍隊中的大旗,是大本營的標誌;但在“腰為纛”這一句中,“纛”不是指大旗,而是與古代的“土木”借代指建築工程、“帆”借代指舟船一樣,是借代指軍隊出發與彙集的大本營,是樞紐的意思;而“命意源頭在腰隙”中的所謂“命意”,按現代語言,是指中樞神經所支配的神經反應,所以這兩句都是說腰脊為全身肢體動作的中樞、都是“主宰於腰”的不同說法而已。“氣如車輪,腰似車軸”是“主宰於腰”等更具體的說法,這“氣”指的是包括“勁”的大小不同的傳遞性的人體力量,由此可見“腰似車軸”正確地理解是不能撇開“氣如車輪”的,顯然“氣如車輪,腰似車軸”不是指腰脊為人體轉動的軸,而是指腰脊為人體傳遞性力量運行的中樞、腰脊是軀體運動的力源,就腰脊支配傳遞性力量而言,就像是車軸支配車輪一樣;軀體運動的力源顯然不等於軀體運動的軸,這就象杠杠的力點不等於支點一樣。將“腰似車軸”理解成腰脊為軀體的轉動軸顯然是屬於斷章取義的牽強附會。所以,太極拳的轉身雖然幾乎都是以一胯為軸的,但胯不是動力的所在處。具體舉例說,攬雀尾左掤抱球時的轉身、右摟膝拗步轉左摟膝拗步時的轉身,雖然軀體的轉動軸都是左胯,但左或右胯都不能作為力點,對身體轉動發生力量作用的必須是腰脊,兩胯(也就是兩髖關節)都是必需不用力的,這是兩胯能夠象浮置似放鬆、靈活的必要條件。由此可見“腰脊作為身軀轉動的力源”也是太極拳“轉腰”的特性之一。

③轉動軸的胯也可移動

任何武術的攻擊都可分為單手與雙手。雙手攻擊者其兩手外側的寬度往往可以控制被攻擊者整個胸部,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被攻擊者作為轉動軸的這一胯始終在原來的空間位置不動,那麼,這一胯的肩與胸脅就始終處在對方攻擊的範圍之內,這一胯的肩與胸脅也必然會與對方發生頂抗。由此可見,對於太極拳而言,轉身時作為轉動軸之胯如果總是在與身體前後移動線平行的原來的直線中,那還是不夠的,必需在不少情況下,作為轉動軸的這一胯也是應該有向外側橫向的移動。具體舉例說,攬雀尾左掤抱球時的轉身、右摟膝拗步轉左摟膝拗步時的轉身,左肩胯都是有向外側略微移動的。這樣,這種轉身如果有必要足夠大,原來身軀位置的空間就會成為前方攻擊者的完全撲空之處,這正是太極拳技藝在某些情況下所需要的,而即使原來身軀位置的空間沒有成為前方攻擊者的撲空之處,這種轉身也是借人之力“牽動四兩撥千斤”之捋的良好條件。由此可見“身體轉動軸之胯可移動”也是太極拳“轉腰”的特性之一。

④身體呈弧形轉動

太極拳的往後轉身,不論轉動軸之胯是否有往外側移動還是沒有往外側移動,這種轉身都不是呈平板的,而是呈弧形的。這種弧形移動就像是有一個貼附著自己胸腹部的水準的圓盤向自己移壓過來,為了自己胸腹部不受到這圓盤的壓迫、胸腹部又不離開這圓盤,就需要胸腹部貼著這圓盤的圓周往後又往旁的弧形移動,這種弧形移動其實又屬於身體的轉動。這就是說太極拳以一側胯為軸的往後轉身,不是非轉動軸之胯領先身體呈平板的轉動,而是恥骨聯合上緣某胯內側的腹股溝上的小腹部領先轉動,感覺上就像是某側小腹部先變成為向後凹的弧形,然後這弧形擴大或移動,同時以轉動軸之胯為支點轉動身體,非轉動軸之胯倒是最後被後凹的小腹拖著轉動的,這就像是橡皮膜風輪被風吹著的轉動。這樣的轉身,腹股溝上的小腹部如同有一個圓球從一胯內側滾壓向另一側,從而造成整個腰胯的轉動。或者說這種往後轉身的感覺是小腹某內側先往內往後收吸,然後收吸依次往另一側延伸,最後非轉動軸之胯才被收吸拖著往後轉動。必須明白這種收吸的感覺不是意念活動所引起的,而是實實在在的神經反應與軀體活動,但這種收吸也僅僅是在腹部,背臀部是幾乎沒有變化的。當然,這種轉身開始鍛煉階段需要有意識地體驗和想像,形體也可以有明顯的變化,但體驗、想像都是為了形成不需要意識支配的條件反射,而不是總是保持這種體驗、想像;就是說一旦這種轉身形成了條件反射,所有的體驗、想像都將淡化消除;而且,明顯的形體變化也要消除。這種轉身如果轉動軸之胯有往外側的移動,那麼,轉身其實也是轉動軸之胯領先的繞平圓圈的弧形移動。太極拳的“沾粘連隨”,肢體首先“隨人而動”的要求在對方攻擊的著力部位,太極拳的手臂與人接手也必然是與其相應的,而身軀手臂等形體“隨人而動”首先就是弧形後凹的反應。這樣的弧形後凹,對於前方的攻擊者而言,太極拳功夫高者甚至沒有大的動態,身軀與手臂會起到鍋底形的弧形滑坡之捋的效果,對方往往會由於其自己用力而被弧形外捋。這樣,太極拳功夫高者使得前方攻擊者落空就不必自己的身軀移開原來的空間位置了。可見這種弧形轉身是太極拳十分重要的一個技法。具體舉例說,攬雀尾左掤抱球,右手小臂是模擬向上移動其外側與對方攻擊之手相接觸,所以首先是右側腹股溝內側向後凹吸,這向後凹吸依次向左延伸,就象有一個球從右向左滾壓,引起身軀似乎貼著一個水準圓盤以左胯領先向左弧形移動,身軀移動與向後凹吸延伸的方向一致;這身軀移動又是以左胯為軸身軀右後轉;右側腹股溝內側向後凹吸則又引起兩股力量,一股水準弧形向左胯伸展、另一股斜向上向右手臂伸展膨開,就象花朵開放那樣,從而形成攬雀尾左掤略微右側身和右臂的向外向上提起。右摟膝拗步轉左摟膝拗步時的轉身,右手小臂是模擬與對方向自己身軀中間攻擊的手相接觸,所以可以首先是左側腹股溝內側向後凹吸,這向後凹吸依次向右延伸,就象有一個球從腰胯左內側向右滾壓,從而引起最先向後凹吸的左側腹股溝內側兩股力量一股向右伸展帶動右手臂弧形地向右後捋,另一股向左伸展帶動右手臂弧形右擺,同時造成身軀以左胯領先向左弧形移動和身軀以左胯為軸向右後轉,身軀向左弧形移動與向後凹吸的方向相反。如果轉身不是這樣弧形的而是平板的,那麼,上述這些效果都是難以出現的。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 16:44: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 16:45 編輯

由上述可見這四種特點協調形成的“轉腰”法是太極拳不可或缺所必需要的,因而是完全符合太極拳特性的,概括地,這種“轉腰”的樣子與感覺猶如五、六十年代的農村中牽動小石水磨身體的左右轉動,正好用《楊氏老譜》所說的“能如水磨摧急緩”很形象地來表示。

(三)太極拳“轉腰”的重要性

上述這種“能如水磨摧急緩”的“轉腰”對於太極拳有很多作用。舉例略述於下:

⑴引起含胸拔背帶動上肢動作

太極拳的所有上肢動作都是由含胸與拔背所引起的,而這種“轉腰”正是身軀中含胸與拔背的源頭。如果不是這樣的“轉腰”,含胸拔背是難以由下而上、裡開外合整體性的;太極拳的手臂動作千變萬化,而且既有與轉腰方向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其源頭也正是這種“轉腰”。如果“轉腰”不是這樣,而是以腰脊為軸的、或是以一胯為軸平板的,要想由轉腰引起和促進上肢的動作那至少是很困難的。

⑵直接帶動下肢動作

太極拳的所有下肢動作也可由這種“轉腰”所引起的轉胯所帶動。比如單鞭轉高探馬,腹股溝由右到左依次收吸,左腿腳就會很自然地被提起來。如果不是這樣的“轉腰”,轉腰”是以腰脊為軸的、或是以一胯為軸平板的,那麼,是很難有這種效果的。

⑶太極拳“不用力”、“不動手”的樞紐

由於這種“轉腰”可以引起和帶動上下肢的動作,這種“轉腰”成了太極拳上下肢動作的總機關,上下肢在動作中對於腰胯而言始終是被動的,因而是可以始終放鬆與不用力的,因而這種“轉腰”是太極拳“不動手”的基礎和保證。

⑷沉著與輕靈的保證

這種“轉腰”所引起和帶動的腳的提起和移動、這種“轉腰”所引起身軀重心轉換所造成的兩腳虛實變化,可以使得站立十分穩固,移動也十分輕巧。比如倒攆猴轉斜飛式,身體右轉達130度,如果是弧形地轉身,腹股溝依次由右到左收吸,就象有一個球從左胯內側向右滾壓,就能使得穩固地站立,右腳很輕靈地伸向西北方向。可見這種“轉腰”是太極拳“沉著”與“輕靈”之十分重要的保證。

⑸化解的先頭

這種“能如水磨摧急緩”的“轉腰”是太極拳各種化解的先頭反應。比如,四正推手形成相互搭手時,有的人可以很方便地化解掉對方的推按攻擊,有的人無法化解,能夠化解的一個關鍵就是一胯內側往內收吸為先頭反應。有的人無法化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這種“轉腰”的先頭反應。

⑹有利於形不外露

這種“轉腰”在開始鍛煉時,外形的動態幅度必然較大而明顯,不少人甚至還感到無法完成;但學會以後,隨著鍛煉的不斷深入,功夫的不斷提高,這種“轉腰”的動態幅度會越來越小,甚至會外不露“轉腰”之形。因此,對於太極拳功夫高的人,往往發生有的人認為其不會轉腰這樣的事。而因為這種“轉腰”的動態幅度能夠很小,背勢也就不易形成,從而有效保證了“沾粘連隨”的成功。

這種“能如水磨摧急緩”的“轉腰”對於太極拳的種種作用,可以用太極拳“主宰於腰”這一句話來概括,滬、杭等地功夫較高的太極拳前輩都是或自覺或不自覺地這樣轉腰的,但如不經指點,外行的人又難以察覺,有的太極拳前輩因此將這種“轉腰”當作了對外人的不傳之秘。而從這種“轉腰”對於太極拳的重要而言,如果不學會這種“轉腰”, 太極拳也是難以入門的。因此,學練太極拳是必須明白這種“能如水磨摧急緩”之“轉腰”法的。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 10:44: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4 16:51 編輯

好像門旋轉時它的旋轉軸在那裏一樣。

富麗堂皇的大飯店一樓都有個旋轉門,旋轉門的旋轉軸在門的中央;一般人住家的大門的旋轉軸在側邊。

左、右胯關節、左、右肩關節為4個點,這部份的軀體剛好形成一個門板。重心在右,身體由右向左旋時旋轉軸在身體左方的軸。

此門板共有3個垂直軸─2個腳軸,左右腳各是1個軸,1個身軸即身體的中心線。2個腳軸要保持此門板在水平穩固的移動不致傾斜,身軸的垂直投影是身體重心運行的軌跡。

腳軸並不是像可見到的電線桿一樣只有1節,它是由小腿、大腿2個骨架形成的支撐,這2個腳軸不是垂直支撐,是斜支撐。太極拳運動中小腿、大腿的夾角角度一直在變動,左右腳的腳軸的水平高度要控制好不能讓門板傾斜。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4 22:22:06 | 顯示全部樓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6:46 , Processed in 0.029632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