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805|回復: 6

盧氏結構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4:40: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空空提供

以下是楊鴻塵先生的兒子楊儉所寫的“金匱抉微”盧氏結構全文

但我相信只屬於盧氏結構的機能訓練部分.

“金匱抉微”盧氏結構全文 – 楊儉

<一> 盧氏結構簡義

盧氏結構(又稱盧氏定理或盧氏理論及規律等)是20世紀新的科技文明的崛起,而現代人體生命研究和體育科學反應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出現技巧與技能難以統一深入的矛盾課題的情況下,經過盧忠仁(號正文)先生近半個世紀的艱苦探索而形成的後現代科學水平的基本理論概念體系。

早在1937年,微觀物理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丹麥人——玻爾,來華訪問時,在見到中國古代哲學的“太極圖”時大為震驚,並據此圖反思了他以前為了解決有核原子結構模型中的繞核電子運動矛盾(根據傳統的電磁理論,運動著的電子勢必發射能量,電子最終令能量損失落入核中,致使原子結構得不到穩定)所提出的量子化電子運動,即電子各按一定能量軌道繞核運動而不發射能量,只有向上、下級的躍進有所吸收的發放(經光譜實驗證明),玻爾自己稱這種運動為“互補性原理”,他所提的電子軌道雖然不可觀測,卻推動了量子力學的前進。當時,玻爾面對傳統的經典電磁理論學說,提出了“互補性原理”,這無疑是始于大膽的設想,可是當他見到了我國的太極圖中陰陽相對的互補性內涵後,才知道中國已在很久以前就有了這種哲理,玻爾對這一思想的深奧普適力量極為珍重,以至把太極圖作為自己家族的族徽。

日本科學家湯川秀樹是50年代介子(新粒子)的發現人。他在發現了30多種基本粒子後,就意識到從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汲取啟示,他根據《莊子‧內篇》關于“條”和“忽”在“混沌”相會的寓言,運用了“混沌”概念,將“混沌”的無序狀態看作是包裹著又可分化為一種類基本粒子的時間、空間。至60年代,湯川在他的著作《創造力的真空——一個物理學家對于東西方的考查》中這樣寫道︰“空域中觀念正是老莊哲學對我的想法所發生的成形影響的表現,”“這種觀念也許保留了老莊哲學某種精神。”

《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作者,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和新三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的始人,比利時著名科學家普利戈西金等人都在倡導科技的新突破,應該是西方科技同中國古老文明相結合,從而迸發出新智慧火花,在搞尖端科技時,更要從中國古老哲學思想中求取啟示。

80年代以來,東西方科技文化方面交流日益廣泛。其中有人體運動現象上的最大科學難題被劍橋大學動物病理學教授,當代科學方法論名家WLB‧弗里奇發現,然而,他的發現“現代科學的全部知識”,(關于現代全部科學知識,據法國科學家讓‧帕朗——維亞夫人所依據的統計說︰“至少存在九百門科學,競然無法圓滿地解釋這種現象”。貝氏在他的專著《科學研究的思維技巧》推理部分中鄭重提出︰“所有的兒童……脊椎動物,都發現了萬有引力。”盧氏結構這一科研成果,不僅解答了貝氏的難題,並且也使李約瑟博士畢生追求而懸而未決的問題(人類直立會走後,因勞作和運動造成軀體偏向適應失去相互平衡等系列矛盾)找到了答案。

同時也是為本世紀中期現代體育科學反映在訓練過程中暴露出機能與技巧難以統一前進時(通過大運量大強度訓練和各種營養品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得出的指導或替代現有運動思想的技能的全新理論和技術體系,完成了人類運動機制的轉換工程,並將其理論與技能系統化,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運動體系。它可理想的提高運動成績,也可使運動員在訓練中減少傷害,更可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整體體現了前俄國體育教育驅列斯加夫特所提出的“最大限度地節省消耗”、“高度自如地控制身體”和“提高體能以達高難技巧”的課題。

這一“區別于現代有關各學科既定的、被決定的”的人體運動系統連同內臟器官運動條件下的恆定性的運動模式,曾經在文化遺產中的吐納導引的發生機制中的模糊記載或局部存在,在武術中的活體對抗下自身整體部位受力時能使對手整體失控的極少數頂尖人物身上有所體現。但要確認這一發現並使之進入科技領域,卻耗盡了正文先生畢生的精力和心血,他必須將上述體現所涉及的諸多現象系列出來,而後逐一剝離研究,直至找出最原始、最抽象、蘊含基本矛盾萌芽的部分。然後再由此最抽象的內容重演和再現,如果能再現剝離前的整體諸般現象,則由此才能確定這些東西是正確的,如此反復探索實踐。實際上的研究工作量甚巨,而且根本不具備應有的設備場所和資金,尤其是實際研究工作並非想象中的順理成章。因為每步的抽象,所析之因不見得都是有意義或是有用的,必須考察其在過程上的地位和作用,而有的可以確定的問題又不一定是符合現代科學的,更不能因為研究的對象是“寶貴遺產”而暫時假定下來,科研工作來不得半點誤差,更不能允許有假設和暫定。所以正文先生在運用“從抽象上升具體”、“純粹形態分析”的同時,還必須安排活體的練功實踐,有專題的、有過程的、有階段性以及有參照體的逐一驗證,直至驗證無誤才能確定下來。如此研究需要反復十幾次、數十次,甚至幾百次。而如何確定細胞形態也就是如何確定研究的邏輯起點,是研究工作的極為要害的問題。

在這項科研工作中,正文先生首先找到並確定了第一個最原始、最抽象,蘊含基本矛盾萌芽的“細胞形態”——任何強力、緊張、爆發性的動作,肌肉都是“舒鬆狀態”。研究工作深入後又發現和研究了對抗動作的意識的“引力反饋”——任何動作的全過程(由起始——行進——終了)都能克制阻力並反作用于施力對手,使之整體失衡,(真傳上武技的特性是隨時隨地要克服阻力;否則只是招法和體操動作);“意識反饋”的重要概念是“放棄抗引力”。然後再通過科學訓練將在地心引力由制動力變為驅動力!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4:42: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5-8 14:43 編輯

正文先生運用“歷史與邏輯統一”等哲學思想,把握住中華武術中由原始的弓箭到古射法、 石器砍砸到器械格斗(石器砍砸增加了肌肉的鋼性;弓箭的使用增強了肌肉的彈性),由械到拳,由拳到械兩個過渡這一技術鏈條,然後再溯中華民族哲學思想《周易》和老莊思想的緣起,再使仿生在人體、能工巧匠的技能對武技介入,以及《黃帝內經‧素問》篇中養生強體、祛病延年理論等哲學精華的引入,使這一涉及人體機能,人與自然相合一的鏈條,在二者相繼相互的交結下,理出了網絡中的人體機能形態上的演變,並以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提出的︰肌肉如何張馳;關節如何反復;呼吸如何出入;血脈如何流通這四大要素入手深入研究,解決了這項成果中肌肉、骨骼、呼吸、內臟、意識五大要素的具體形態特征,使人體和人體動態內外結構的合理成為千百年來肉眼可見,用手能觸摸到首次定性。並由此逐次抽象追朔原起,直至把握住在運動初始條件機能形態上(即種族遺傳的既定形態,也即現代學科的既定狀態,)始由歷史的最初介入而開始轉變動作機制,再遵循歷史的演進,給以訓練過程中的邏輯處理,並著重實踐使之經歷了三代人的活體訓練、對抗和理論驗證,在根據實踐中新活體實作對手的系列失控現象,檢驗新活體自身發現萬有引力的完備程度︰新活體發現萬有引力和他的競技對手身上的失控現象是一一對應的。據此,才從中國有史以來的傳統哲學因素、社會因素、歷史演進因素手網絡中,結合我國傳統平衡人體生理、機能和人體運動技術演進這兩大鏈條交叉在人體各大要在形態變化上,分析其正反實踐經驗 ,去偽存真,並加以處理推進,確認此一發現。這項學科的確認和應用,會使人體內外協調下的運動最佳內涵,必將成為現代體育訓練進程完善化的最高原——進入運動動作機制再轉換機。

自盧氏結構問世以來,短短的時間內得以迅速發展,得到大批有識之士的支持或參與到這一民族大業中來。正當其駕駛科學之舟沖破重重激流險灘,揚帆遠航之時,極個別心懷叵測者卻認為有機可乘,開始興風作浪,有的一葉障目,不識泰山,詆毀盧氏結構沒有套路招法,不算武術;有的自己吃不到葡萄,卻流著口水說葡萄是酸的;更有甚者,利用廣大追求者渴求學習這一成果的心理,公然以假亂真,大肆販賣虛假偽劣產品,經調查和廣大武友的舉報證實,這些所謂的“盧氏結構”都是把楊鴻塵先生的《王薌齋拳學》和《武學指要》兩本書的內容剽竊復印的。

我自幼從家父習藝,並有幸得到盧老和三路師叔的親授,拜識並研學了祖國的原傳拳法和結構功法,經多年實踐,體認到其原理的確可以推進現代人科研和體育項目,亦可使廣大習武者在原先所練的拳種上明理精進,立竿見影,這一成果已為世人所矚目。自家父在《王薌齋拳學》一書中介紹了正文先生的事跡後,各地讀者紛紛來信,要求郵購《盧氏結構》一書,以使大家研習,而使這一科技成果盡早地服務于大家也是正文先生的宿願,遺憾的是因家父忙于身授,常年奔走于大江南北,只能由我代筆,而我的學識和能力又實難勝任這一艱巨工作,何況“盧氏結構”不是一門新拳種和養生術,也不是什麼百日速成的神技,更非氣功、輕功、硬功之類的雜耍。它概括了多門學科,並涉及到人體生命現象的未知階段,屬後現代科技成果,而我只是淺顯地翻閱過此類書籍,也從未向盧老請教過有關深奧理論,只是專注于活體對抗這一方面的學習和實踐,即使是這一方面,多年的實踐亦證實其在理論、功法、教學和科研等方面形成了獨一無二,冠絕古今的訓練體系,故于人體對抗這一方面的體會也是淺顯之見,只能以蠡測海,勉為其難而已。 因此成果千金不足以得,故名之“金匱”,而我所寫僅是點滴盡得抉微而已,是以不敢妄稱“盧氏結構”,所寫只能稱為“金匱抉微”,計有“盧氏結構簡義”和“樁法心鑒”及“運動技能竅參”等章節。復因此教材專供大家練功急需,亦不作任何文詞修飾,于源流、神意等主要內容也未作介紹,誠望大家諒解。


<二> 樁法心鑒
武術是我國傳統科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學科始終是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和發展的,隨著時代的前進積累了豐富的功法和經驗。但是,傳統的拳技雖然著述如林、源流相繼,代有傳人,但其中真傳內蘊卻多是淺而不確或秘而不宣,即使偶爾見到一些蛛絲馬跡也多是隱言設喻,因此就造成了精華的失傳或只在少數人中密傳,而廣大習武者至今仍沿習著低級或偽劣的功法,尤其是如此博大精深的國粹至今還沒有科學的理論,各家拳派大多是以自己所習功法去往五行八卦、無級有極原始哲理上生搬硬套,因此,破解千古之謎關確定指導性的科學理論和功法並使之進入科技殿堂已成為時代的呼喚。而盧氏結構工程的確立,完成了這一歷史使命。在此我僅就涉及其中的人體對抗部分,以其原理指導直述一下內在的技術程序中的部分內容,這一部分的核心功法就是站樁。


樁功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運動形式和訓練手段,隨著武術運動的普及和深入,“樁功為高深武功的基礎和深入的根本大法”已經成為歷經磨難的覺悟者和繼續執著追求武學真諦者的共識,在此不在贅述。我相信練過馬步等樁法和站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樁法而收效甚微或至今明白“為何有此一站”的朋友會從本文中受到啟益的。


1、 混元勢
混元樁也叫基本樁,是所有功法之基,其它樁法、功法均以此樁為本,只是外形和作用稍有
變化。其主要作用是返先天之體能,求取整體連通放長後的整體勁力。其練法如果套用傳統的諸如“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之類的流行之詞恐怕根本就毫無意義了,為了使學者加深理解和便于掌握,只能請大家莫厭其繁了。下面就盡量詳盡的介紹一下練功的方法和要領。


身正體端,雙肘環抱,雙足平行站立,其寬度不是與肩相同,而是雙肩(肩峰喙)的垂直線, 正好是雙足的內側距離,也就是雙足內側與肩同寬,雙膝微彎。其外形略如此,其內在要求更需一絲不苟,處處到位,保持練功始終。

(1) 正頸平鎖
頸部微上聳,鎖骨向兩側鋪放下降,頸鎖相互對稱,形成上體頭、頸和兩臂的整體協調。正頸不甚同于籠統的頂頭豎項,因為絕對的頂頭豎項會造成頭昏腦脹,久習會產生弊端,正頸的要求是頭部隨頂拔之勢撂在項骨上這時後腦部的皮毛肌腱會隨之發緊,用手觸摸頸後的凹溝會由肌腱運動而鼓平,此為頭部陽面的要求,而陰面雙目直線視覺平視,散線視覺內斂于鼻尖,至口至心,這就是所謂的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牙齒如咬一根牛筋但不能咬斷,舌微上卷,在這種狀態下口腔內的唾液會增多,將其慢慢下咽,並隨其勢向丹田處撤氣。面部肌肉放鬆向面骨上貼近。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4:44:15 | 顯示全部樓層
平鎖的要領甚為關鍵,因為習武者大多知道練功時必須使雙肩窩和胸口窩處放鬆,但無此要求就根本不能真正放鬆,大家可以做個試驗︰舉臂或踢腿,再用手觸摸鎖骨處,常人的鎖骨和其周圍的肌腱都會隨動作而上起,只要鎖骨上浮,就會出現聳肩和胸部發緊、氣向上浮的現象。如果有意識地保持其向兩側下降和鋪放做動作就不會僵肩浮氣了。平鎖同正頸同時正確,才能形成上體和雙臂的對稱協調。

(2) 卸胛回胸
卸胛是下降放寬肩胛骨的距離,肩胛骨向兩側橫拉包裹的同時胸部須向下鬆沉,行家們常說鬆肩是練功的至要決竅,其實此說不確,因為上肢的根節不是肩部而是肩胛骨,只有肩胛骨下降放寬才能真正作到肩放鬆,才能連通上肢,通過訓練獲得發力時與整體漲縮一致,同時有利于脊柱控制上肢的運動。回胸不同于傳統拳術中的含胸或涵胸的模糊概念,這一要求包括胸廓正形和劍突定位兩個主要法則。胸廓正形指將圓形胸廓向後靠並使之定形,通過鍛煉形成陰面凹圓陽面凸圓的形狀。劍突定位是指劍突略向後下並保持定位。這一要領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保持胸窩的鬆軟,更重要的約束胸廓的單項運動,加強心臟彈力,均恆心臟的位置,保證在運動條件下內臟不紊亂。

(3) 矯正脊柱
脊柱為人體最重要的運動中樞,矯正脊柱就是矯正脊柱後天形成的三個生理彎曲,使之成為大椎上拔,尾閭下沉背部後靠上下對稱拉拔的後繃形態,從而帶動四肢和腰背部的肌肉連通放長,並在運動中以脊柱帶動身體各種整體一致的運動。

(4) 卷肱滾肘
卷肱是原傳內家拳法的正確要領,肱是指肱骨。這一要領已失傳,太極拳的倒卷肱已成了招法,至楊氏太極時干脆改成倒攆猴了。“拳傳卷壓、陳氏稱肱、要義撐裹、百家莫明。”卷肱的要領是肩部放鬆,向下垂撐,即鬆著把肩拉開。肱骨頭向內下方卷壓,肘尖部則反向外翻滾,注意外翻之力與內裹之力必須同等。由此要求可以體會到掌握真正武學的不易和敘述功法的難處,僅肩部就不能用一個動詞表明。卷肱對肩部的要求就必須同時作到鬆、垂、撕、撐、翻、卷、壓等要領,而另一關節處肘部必須象擰毛巾一樣對應反向運動。肘部的滾也包括吊、拉、撐、捻等要領,也必須同時做到保持練功始終。

(5) 漲腕撐指
卷肱滾肘定位後,腕部隨勢拉抻,以加大拉伸量,十指彎曲每節都要向外頂力,指尖伸力以加大腕部漲力。

(6) 束腰雲膝
束腰指腰如束帶,評書中有罩袍束帶之說,以束帶之意鍛煉才能使腰部穩固,中盤鬆韌適度,連接下盤,同時臀部微斂(但不要提肛),大腿內裹之力將胯部關節打開稱為擰襠翻胯。小腹隨著前文所述的卸胛回胸之勢向胯內沉插,這樣人體的上下部的連接處就會形成插式的對接狀,而小腹的邊緣和胯部又是人體的總重心,兩部插接要比平口對接的形態穩固得多。小腿隨大腿內裹之力外翻,膝部需前頂亦要懸提,這里要注意雙腿的彎曲並不是所謂略蹲,而是臀尖和腳跟定位後用膝部的頂提之力將雙腿拉彎的。雙足十趾不要死抓地面要隨雲膝之力向後撓力。


按照以上要領的同時到位,周身陽面的肌腱都會感到發緊繃漲,如同一張張開的網,此狀態傳統拳種只有朦朧的局部認識和理論。如身備五弓和伸筋拔骨等所謂密傳。其實雙腳後根大筋和脖項的連接使人體成為一張大弓外,每一處部位和另一處部位又相互牽引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弓。進一步講,也不僅僅是多少張弓的問題,通過結構功法訓練活體的實踐證實︰依照上述要領樁能使整體肌肉連結為一個整體並使之整體放長,同時能消除肌肉的天然緊張,增加肌肉原來的長度(初長度)使之均勻。並能自如的進行整體的鬆緊交替運動。站欄的目的主要是疏導連通和精細分化等。所以在此提醒大家注意兩點︰

1、 只許掌握並保持要領,不許用拙力死拉硬拽。更要避免胸部和雙肩的緊張憋氣。
2、力求整體均衡,不允許加強任何局部的用力 。
以上要領,開始要求一步就全部掌握有一定的困難,時間也不會站的很長,但應盡快做到同時到位和關節在空間定位。時間上也不能少于十五分鐘。要力爭早一些作到每次站四十分鐘。 因為初練時會因與日常習慣動作相反而感到不適應,當感到周身筋力拉長,關節伸拔又需保持這種狀態時就會感到很累,但如果剛一拉長就因難支而收功,豈能收效和深入?所以累了也要堅持到極限,不能少于十五分鐘,但這種極限不能過分,因為硬撐又會使用後天的僵拙之力。希望各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素質掌握好這一關鍵環節。從起樁至15分鐘才能使周身進入樁態,就可以圓滿收功,休息一會再練。這樣循序漸進直到一次達到四十分鐘而紋絲不動。


2、 摶氣勢
依前所述渾元樁要領站好後,雙手向前翻成掌心向外向前,十指向上,同時掌刃內攏、掌根外吐、掌心相合上捧、雙肘隨攏、吐、捧三勁下捻,由渾元的吊、撐、捻之力變為垂肘但仍不失此三勁。這時胸部會感到有擠壓,肩部及腋下、兩肋的肌腱有拔起繃漲之感,周身氣血鼓蕩。我們第一步先要做到使氣血平穩下來,因為血液在流動中是靠氣壓來催動的,所以氣能順下來血流動的速度就會平和心臟壓力就會減少。氣順首先要“氣沉丹田”。從頭頂順面部將氣下沉至肩部這時渾元樁中所練的平鎖骨之法就會顯出作用,雙鎖骨按前文所述隨面降下來的氣向下向兩側平展,再從肩部須胸將氣放在胸腹的連接處,胸腹接口的尖突部位向後向下靠約一指將氣灌入丹田(恥骨上端)此目的不是為了練丹成仙,從人體胸廓的呼吸形式上看,是胸部平穩,腹部豐滿、背部圓撐、腰不過分地塌陷。這樣的呼吸形式,一方面調整了脊柱習慣形成的彎曲,一方面促進了內臟(內穩態)的機能平衡。這時胸部的擠壓感就會消失,整個上身以脊椎為軸,兩側肩胛、雙肋、雙胯同時像兩片合面一樣內合,這樣加大了渾元樁的雙臂抱圓抱方的裹力,連上了中盤肋、胯的裹力使身體、雙臂、雙胯、的裹力同步。加強了整個身體左右的連通性,為將來左右的分化力奠定基礎。氣順之後氣血就會平和,四肢的運作用力得宜,靜脈血管總是回血通暢脈管隱伏。而肌肉的韌度沒有局部性的緊張縮短現象韌度很強。這一點氣順、血和是相互制約的。渾元樁是入人體筋絡上、中、下三個部位的橫向連接稱作“三校”,摶氣勢樁法的三個部位的縱向筋絡連接這才是完整的“三校歸一”。基于此,再進行人體四肢、軀干等各處的動作練習,形成一個“整中有分,分不失整”的完整系統性的統一的整體。摶氣勢的腿部要領與渾元勢相同。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4:45:42 | 顯示全部樓層
此樁在《武魂》期刊上曾引起“夾馬”和“騎馬”的學術爭論,是因作者訓練各自有所側重而致。此樁同原傳八卦掌夾馬式外形雖似內在要領和目的早已深入推進,內有撐、抱、攏、吊、吐、托、扶、沉等嚴格要求。最主要是練到高境界後周身氣血會如指紋般的摶轉運動故曰︰摶氣勢。

3、 反沖勢︰
雙腿並攏站立,兩腳尖的度數約四十五度(這里以左勢為例,右勢與之相同)左腳順腳尖方向邁一腳半距離。再向左移半腳,腳尖微向內扣,內扣之勢與踝關節中小腿骨與腳骨正接為易。前膝前頂上提將前腳跟微拉起,足趾撓地。前胯下撤。後腳跟向外移少許,同樣小腿骨與腳骨正接。與之相配後腿大腿根部內裹下掖,膝蓋部拉曲。這里要強調一下,站樁時身體關節的角度萬萬不可定死,如以上所述後腳跟外移是為了裹大腿之力,而後腿膝部彎曲,是為了下掖胯量,前腳腳跟微抬是為了前膝頂力加大,而頂前膝又是為了與後腿的裹、擰、掖、之力相爭加大下肢的拉伸量,這是真正的矛盾力,真正的不動之動。所以並非站樁的架子低就功夫長的快,站的高而無內在勁法之竅要也是無效果的。因此拳法中傳統稱用力為“勁力”以區別普通的用力。雙手抱攏高舉過關頂,抬舉之力與雙胯下掖之力對稱。雙掌心上翻,肩部卷肱之力加大,與翻掌之力對稱。此手法動作取原傳八卦的托掌之勢形式,這個形式對于器械練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渾元、摶氣二勢樁法是為了增長功力,反沖勢身法是取于古傳“射經”(內講射箭之法)中“額前臨如封兕(大犀牛)欲斗”之要訣以應武打之需要。其它內在要求要與渾元、摶氣二樁保持高度一致。此勢看似防護,實則內藏殺機有很強的反沖殺之勁法。
 
<三> 站樁的其它內蘊和要領

1、重心的辨識和處理︰
這一問題在任何拳術動作中都很重要,其它拳術都是把重心壓在腿上,典型的如弓馬步、趟泥步(深州馬莊老譜雲︰消息全憑後腳蹬)、之字步(也就是磨擦步,是趟泥步和步提落胯的勁法結合)、西方的跳躍步等,就造成了雙腿拖著身體運動的現象。結構功法則要求應把重心放在身體的邊緣上。這種重心的處理可以解決步法和重力分解的問題。關于重心的辨識應該首先辨認人體總重心——即所謂丹田。此處在肚臍以下恥骨上端大約一寸三分處,所謂一寸三分不是指度量的尺寸,而是借用了中醫的說法,以個人的指寬為一寸。辨識了總重心後,在練功和對抗中都要以此處配合脊柱帶動四肢運動。這樣就不會總覺得自己功力不夠了。關于其它重心是根據扎齊奧爾斯基的人體數據體會證實的。其位置是︰兩眉之間為頭部重心;還有四肢重心;大腿重心位于大腿中段靠近臀部處;小腿重心位于小腿中段靠近踝關節處;大臂重心位于臂中段靠近肘部處;小臂重心位于小臂中段靠近肘部處。辨識體會出各重心點後,在站樁時應意想將四肢的重心點放在支撐物上,頭部和軀干的重點應在腹股溝微折疊的要領下放在雙足尖的連線外緣,三田一線垂直地心。在各重心接受引力後周身骨架定位,肢體的皮肉隨各要領拉長下沉,象一個放風箏的線故稱放鬆。現在有些拳家指的放鬆是風箏落地後的線。當此法練到一定境界肢體的皮、肉、骨呈“滑脫”狀態,即肌膜能夠禁受大的“撕拉”,骨骼堅硬如鐵石。也就是名家前輩的看家絕學易筋脫骨。有此就可以自如的控制和運用重力和慣性使內力系統和外力系統相互推動,在激烈對抗中、動作結構的多變中,不破壞整體間架,達到任何局部都具有整體的慣性作用。在此還要糾正一下“把重心放在體外”的誤傳,過去有些武友曾初步學習過結構功法,因疏于不求甚解又以誤傳誤,把重心放在體外其結果必然是前僕或前滾翻。正確的原理應是“重心上提出體,但不要出支撐面。”同時還應注意這一要領應是後長前降,整體如釣魚竿一樣。切莫機械前爬折腹,造成憋氣。

2、耽耽虎息︰
呼吸,是體育運動,尤其是激烈的對抗性項目至為重要的問題,如果互搏之時,上氣不接下氣那後果可想而知。現今的解決方法國內外都是以加大運動量和超負荷訓練或到高原地區訓練以增加肺活量。我國傳統各家拳派尤其是內家拳派雖然引入了周天法,要求氣守丹田或氣沉丹田,但也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用說無附加條件的實作,即使理推手,如果不按各門派的固定順序,一陣連摔帶頂,名家們就無不“其氣喘矣,其身搖矣”!氣急缺氧,勢必造成膈肌發緊,使原本就處在顛箕不穩狀態下的心臟和其它臟器各不守位,互相沖撞,其危害不言自明。結構拳法是把這個問題也作為重點進行研究並予以解決。其手段是擴展呼吸範圍,整體漲縮建立臟器的“生物內穩態模型”。


常人的呼吸都只是胸在起作用,那是單項呼吸,盧氏結構則要求脊柱主動調節,並由脊柱帶動胸骨、肋骨、周身各細胞共濟調節,以求達到呼吸深度,加大肺活量,以求其最大功能,脊柱主動調節呼吸,使胸部與脊柱相互共同增大呼吸範圍,提高肋間肌的工作能力,腰椎胸椎共同配合,主動牽引胸骨向後運動,會使胸廓形成三維呼吸的運動方式。復因腰椎不為肋骨所限,可利用其幫助橫膈下降,如此脊椎主動,整體漲縮,周身繃漲時汗毛孔張大參與吸氧運動,耽耽虎息整體一致,胸腔進氣量自會增加,日久功深,自然能久戰不倦,氣定神閑,無論如何疾猛運動,內臟始終抱整不被牽拉沖撞,使養生和擊打,機能與技能做到高度統一。

以上所述,偏重于上體,這並非其它部分得不到鍛煉,而是人類直立會走後雙臂“游離”了尤其雙臂部的拙力習慣最為嚴重,要“返先天”,上肢應首先改造,而且此處體會比其它各部位要快。也就是說長功夫從上往下長,退功夫由下向上退,站過樁的武友們都有體會,如果有一段時間不站樁就會感到腿部發飄,這就說明在開始退功夫了。此時周身陽面全部放鬆,這里的直觀感能是陽面隨衣服的下垂而放鬆,有的武友于此可能有些困惑,前文所述是陽面整體連結拉長有明顯的張拉之勢,而陰面是下撤放長。現在陽面又要全部放鬆豈非矛盾?如果大家觀察一下虎豹,由其是牛的體態就會明白了——牛的背部脊柱高拱,周圍的皮肉向肋骨兩側由腹部的極放鬆軟的皮肉牽引著。這種狀態在人體上的體認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老牛筋”功夫。

站樁訓練需注意鍛煉的階段性,如果一開始練功就進行陰陽兩面的整體連接,很容易造成憋氣身僵,這一點已有深刻教訓,目前為止,已有五、六人因急于求成而造成嚴重惡果。所以練拳要先學好做人,塌實勤懇、勇猛精進。初習應使陰面全部放鬆,只連結放長陽面(但不能因陽面的拉伸造成陰面的收縮而憋擠于胸腹部正確的要領應使陰面的肌腱初長度不變。待陽面拉伸有了功夫後,再使陰面放長,經過烘煉有得後,再利用頭等客觀物質因素——地心引力(包括地磁)充分放鬆,使陰陽兩面通過鍛煉已獲得的條件不變(不斷加大),隨著動作的進展,起伏轉換,陰陽兩面的交替都兼有強弱的鼓蕩,此即內在的全部變化。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4:47:08 | 顯示全部樓層
三、運動技能竅參

盧氏結構,這一人體運動器官連同內臟器官運動條件下的特定性的新的運動模式。是由五大要素(肌肉、骨骼、內臟、呼吸、意識)在原自組織機制上加以“再組織”而建成。其特點是拳技活體對抗時強調緊張下“機能穩定和技術高度相統一”。站樁訓練能使身體機能恢復先天素樸的平衡,此為進行活體對抗的最根本條件,如若進行互搏還需進行技能的訓練。嬰幼兒的體能是最理想的,是我們苦練“返先天”的啟示和目的,但嬰幼兒都不會科學的進行技術對抗。科學的訓練技術不僅可以掌握、熟練、精通、直至本能的發揮對抗時的諸如起勢、布形、蓄發、漲縮、臨界、觸點、路線、軌跡、變化等技術,而且會因量變產生質變。更加深入地促進和完善生理機制的再組織,二者互為作用,相輔相成合,只有機能和技能的高度統一才是真正的人體運動內在機能“後天返正十二組合”的多功能統一結構。

一個整體,二重性用力,三個交互關系五大要素自組織機制科學體系後天反正十二組合︰


(一) 交換︰依從地心引力的在關節定位下肌肉互反屈伸,互讓牽引送呼吸充壓內臟互為因果的消息內容
(二) 交替︰蠕動脊柱反稱四肢連結均勻腹背兩側運動器系統一起止的張縮運動
(三)交叉︰十五環節互為支承的立面體彈性變形“天體運行式”的運動軌跡。再加五對範疇︰屈伸、陰陽、剛柔、動靜、虛實。從以上要點中我們能感到這是由靜態樁法身體各部要領轉向動態對抗的關鍵環節所在!

1、 運動技能的特點︰
除前文述及的增長整體連通、擴展呼吸範圍、統一協調、內臟穩定、脊柱主動、辨識和利用重心等特點外,還有如下幾個主要特點,這些特點體現是中外所有對抗項目無法作到或無法完全作到的,它體現了中華民族于人體科學研究領域遙遙領先的精華所在(格斗時的戰略戰術和打法特點暫不論及)。

(一)、結構廢棄一切招法等局部動作練習,即使是簡單實用的手法、腿法也一概不練,在周身各部要領同時到位時,瞬間手法、腿法等外形只是完整身法下的整體勁力的局部體現而已。而現今中外的搏擊術,雖然,也倡導所謂的整體動作和慣性爆發等勁力,但因內在機制不明,無一拳種能真正體現或完全體現這一特點,以人們公認的津津樂道的截拳道和拳擊而論亦是不具備這一特點,拳擊的發力都是腿拖著身體身體的定步發力,未能把地心引力由控制力變為驅動力,其發拳的路線直、擺、勾、刺、點等均未能統一,在變化中是直線的抽撤運動,露出了形跡,李小龍本身(現在練截拳道的“截拳王”,“截拳正宗”等無一人真懂此拳,只是模仿了影視中的外形而已,他們的搏擊水平無一人是國內散打前10名者的對手,故無資格為例)整體筋力強勁已極,但內在機制不明,發拳踢腿未有周身陰陽兩面的交替,骨力的爭拔,所以在打斗中也是以手或依靠躲閃再進攻處處受力的生拼硬打。

(二)、結構拳法自始自終反對木樁和沙袋等踢打練習,所以和任何一項運動一樣要出成績是不能速成的,有人認為拳擊、摔跤等對抗運動練得快,所以很多門派便以速成來招攬生意,其實一個真正的專業拳擊、摔跤運動員每天的訓練時間不低于六個小時,到他的運動生命頂峰都是經過十幾年的苦練。所不同的是他們是邊練邊在對抗性實戰中發揮技能,增長經驗,而中國傳統拳的練習在講招破手,或總認為自己所下的功夫未到,一但隱居出關便能笑傲江湖,把放手搏斗當成一種野蠻行為曰︰不講武德。而一些“德高望眾的名家卻以當年師祖如何一拳將人打翻,一腿把人踢死,自己發的勁力如何與老祖宗相似而顯示人前,並且樂此不疲。結構拳法需要日復一日的艱苦鍛煉和體悟。眾所周知凶猛的動物,如熊、虎、豹、等是根本不操所謂局部硬功的,但它們隨便一爪或一掌就能使被捕對象皮開肉綻,骨斷筋折,其原因是經們所用之力均無意識本能的符合了萬有引力的原理,並且均為脫骨狀態下的穿透力,王薌齋先生“且莫學排打”的遺警是其一生研悟體認的心里話。在此還要舉一個最易懂的例子,練功如樹木之成長,打踢硬物而獲得局部硬度,如同楊樹、泡桐樹的樹疤,因生理機能損失而出尖,瘡痛加強了局部硬度,但其它部位似楊樹、泡桐的樹枝、樹干,並不都如樹疤處的堅硬。我們的內在機制轉變,則如同紫檀鬆柏一樣,雖長的不如楊樹之類的樹種快,但內部整體堅實如一。如果為了速成,當然可以去操拍打,但必須放棄結構的練習,因為二者是矛盾的,結構需要連通放長的整體勁力,而一操打則筋肉無不回縮。

(三)、大多實戰拳派都是靠躲閃或硬抗(受拳能力、對方的進攻進來力)而結構雖然也偶有此種情況發生,但其訓練的要求則是使習者自身成為一個彈簧體似的堅狀整體拱形間架,整體拱形內蘊橢圓、三角等科學間架,但優于這些間架。筆者專門去觀瞻過聞名世界的趙州橋,京廣鐵路未通之前,此處為京廣大道,每日車水馬龍,人擠車壓,僅乾隆南巡路過此橋時就有三百多輛重載之車通過,但其歷經千載卻完如無損,世界各國無不稱為奇跡,此橋建築除采石尋料嚴謹,施工精細外就是利用了拱形的原理,被世人公認為第一座拱形石橋。結構拳法的訓練會使習者的內在骨骼間架成為“七節拱梁”使對手和巨力擊打自身分解並達于地下,並在不受力的情況下將施力對手沖起而使其失重。其它拳種的發力路線是對折的直線伸縮或畫圈,無不是靠局部加速、肌肉收縮和振顫來完成的,而結構拳法的發力卻是周身無處漲伸情況下的鬆靜狀態,而且所有拳法的路線都是橢圓軌跡的統一。

(四)、在傳統拳派中,也有練習站樁和做拳要求一致的拳種,但要領和目的同結構拳法大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有的是為了練氣(實際是憋氣),有的是為了扎馬(把雙腿定死),還有通過站樁刻苦訓練,好不容易使整體連通或幾個部位湊整,但一單操或實搏就失去了樁的要領,自然也就失去了整體間架,盲揮亂踢也就沒有整體力了。這就造成了站樁同發力、步法等練用同站樁脫節。

而結構訓練的各種變化是拓樸變形。對抗之際,對手是在不斷變化的,發力的時機、角度、部位也是在變化的,死持一樁而搏則必敗無疑,但變化應是內在間架,威力不變的前提下隨機隨勢隨意自如變化的,此謂拓樸變形,如鐵水、玻璃漿等倒進不同形狀的模具內冷卻後可以形成不同形狀的成品,但如果因種種原因冷卻後的成品內部晶格或化學分子式不符合工藝要求則為破壞性的變形,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種形狀的東西,但內在物質機能未變。玻璃杯有方有圓,有大有小,各種形狀都為拓樸變形,但殘缺或漏水,甚至摔壞均為破壞性變形。結構拳法的任何變化必須是拓樸變形,每步一樁,每拳一樁,每動必樁,拓樸簡稱橡皮薄膜幾何學。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4:48:14 | 顯示全部樓層
2、 搖子午訓練功法︰

搖子午是盧氏結構由靜到動的最主要的功法是結構拳法在運動路線中功力增長的總則。首先站好反沖勢,我們在樁法心鑒中提到反沖勢內含渾元和摶氣二樁的全部內容,也就是渾元樁和摶氣樁功力的應用之勢。三校歸一就是要把周身上中下三盤的橫向經絡在放長拉伸後再使其形成束狀,這要靠撤氣,摶氣來完成,這就是一束渾元氣貫通,在反沖勢中要體現此內涵要領。反沖勢上體不變,步距向前再加大兩腳距離,小腹隨勢下掖,以脊柱督率全身反稱而動,脊柱作立圓轉動軀干,由四十五度變為十五度,雙手臂上升前伸,隨身體做反稱的立圓。也就是身體向後,向下而手向上向前,身體向前向上,手向下向後回收,下肢隨之掙拉和關節旋轉,陰陽兩面的相互交替,下氣可使周身上虛下實,也就是自身上舉展放的雙臂已不感費力,對手沖殺之力可傳遞到地面,周身左右兩側相互交錯,傾壓隨時發定力,寸力一觸擊出對手整體,這就是二分整體陰陽明。有的讀者看到此處,肯定會有似曾相識之感,極個別的人還會說︰“我們所習拳種也是劃圓,也是螺旋運動。”不錯,有的拳種的理論或功法的確已提出過螺旋和弧線運動,但其距盧氏結構的深度還差十萬八千里,下面的內容是所有拳種從未認識到的,如果的 話,那只有兩個原因︰

一、 從這本教材上抄的原文或把2改為1+1之類的創編。
二、 學了盧氏結構的功法。希望各位朋友日後明辨和作證。(在此要說明︰王薌齋先生等極少數登峰造極者身上晚年已明顯體現但內在機理未留下文字)。

從現代科學技術的最高標度看——即“最優化理論”,整體勁力的運動軌跡應是“十五環節”(手2前臂2上臂2股2脛2足2頭1胸1腹1)十五個重心共同組成的綜合軸向的橢圓軌道。

以“搖子午”為例︰脊柱、頭頂、四梢如撐在一個略似立著輪轉的“飛碟”或橄欖或禽卵的薄殼中,從我們的間架中不難體會,雙手雙腿撐抱和身裹的對角形成一個菱形對角,而上下左右前後的六面立體撐力才能使同身撐滿薄殼,在轉動中雙手臂、雙腿分別和身體形成的菱形會出現長、短的變化,但菱形的內角度的和使終不變,這就是三維空間菱形變。搖動時,或使身體觸殼部分迫使薄殼輪轉,或使身體觸殼各部緊撐薄殼使人體和薄殼成為一體向軸向(俗稱斜向的立圈)一起碾壓;這里頭、胸、腹三個環節各自的斜向立圈,軌道是三個斜向立圈,而各圈軌跡的起止點略有交錯手和前臂兩個環節的重心軌跡,異常處不太明顯,而上臂和手、前臂則有特殊表現(這是關節特有的形狀決定的),搖動時,上臂重心軌跡呈橫圈似的軌道,統一處在于上臂中段靠近時部處(這是上臂重心位置)在看來是橫圈的動轉下,實際橫轉之中已是隨著身體總體的斜向立圈做出統一的由前向下,向後,向上又向前的斜向立圈運動了,腿部同理,隨各關節的特有形狀,盡管轉動範圍各異,身體總的大圈之內有各環節組成的小圈,小圈之間彼此軌跡同行而起止點不同,形成了一對對的“陰陽魚”,四肢各圈與軀干之圈也形成了“反稱”(丹田軌跡是小于各處的)這就是人體內部運動軌跡上的一幅淋灕的“太極圖”(現在的太極拳運動對此可以說是門外漢的)。按照這個圖做發力時,腎部自然會朝向所發方向,上體這一側的腎部自然呈出略突之形,就不需要外加一個“突腎”了。至于肩胯的互爭和變面就上述,十五重心軌跡圓滿時,即是肩胯互爭面轉的最優境界。關于發力的最優化,應是“斜向立圈的連續輪轉橄式的薄殼的哪一面孤面某點,上有沖殺力量,即從受力相反方面將孤面收縮近平(使原有的圓凹了)的同時,原來斜向的立圈仍是接著不停地轉,即如似小鐵塊投擊已轉動的砂輪相似。”可見,我們的發力是旋轉切削,壓軋之力,這樣周身各處隨時地都可發出重拳。

搖子午是內在運動訓練的核心功法,它貫徹了習者的拳學生涯的始終,其外形雖未大變,但其內在要求卻隨著功法進境而不斷深入使習者日感艱難。我曾研習過多種拳派和功法,確也見到過“身體作立圓,平圓,斜圓的整體運動”的少有真知灼見,可惜的是研求者雖皓首窮經但未有緣親見到真正個別妙手身上的表現等原因而仰鑽莫入。在此請大家先作個試驗,——以全身做豎圓轉動打出一拳,再以日常習慣出拳,試驗結果肯定是兩種打法的勁力大小差不多,甚至畫圈的身體後坐力還減輕了拳力,這是因為肩未鬆開和整體沒有連結放長彈力不足所致。所以搖子午的要領是︰“重力軀動,脫肩過重,三維爭拉,關節反稱。”太極拳也主張圓,也講繃勁,但大家可留意一下全國的名家動作和該拳前輩留下的拳照,不用一一細看,只看起式即可——都是目隨手走,手隨身動,而且身起手高,身落手低。連一弓也拉不開,要拉開一張弓,最少也需要把弓的兩端相爭相合,身與手相爭相合……,如果都朝著一個方向用力,連項羽也拉不開一張小弓,故最起碼的要求應該是身手反稱(長手抽身),即身起臂落,身落臂起。

再請大家作個試驗,抬起右臂,讓肘部劃個橫圈,再抬起右腿讓膝部劃個豎圈,試驗後大家就會明白所謂周身劃橫園和豎園都是想當然,實際上肘部根本劃不了橫圈,而膝蓋也劃不了豎圈,這沒辦法,是生理決定。搖子午的運動軌跡是總重心自轉,各關節按各自生理結構特點自轉,在此還要說明,脊柱和和肩、髖關節是可以隨總重心的轉動而趨方相向的,但其在空間位置不同,所呈軌跡也甚規則,我們知道太陽系中九大行星都是圍著太陽轉動的,但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如︰地球),不然就不會有日夜的現象,人體運動亦然,各大環節以丹田為總重心,在公轉的同時都在自轉。這才符合陰陽之傳哲理,如果喻以現代說法搖子午的軌跡是一幅天體運行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天人合一。

在這里還要強調︰搖子午時各關節均為相互反稱運動,單一骨骼自身兩端也相互反稱,每關節兩端在運動時都呈太極圖中的黑白陰陽魚軌跡,而整體則是一幅標準的立體太極圖。(不能牽強附會,必須真正作到達標)如此軌跡運動,整體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向心的平衡系統,同時此項訓練使身體各部肌肉又加大了天然長度,使肌肉強度更加增強,作好了一觸即發的準備。而且是發力的最佳狀態,可以隨意由此子午線發施各向勁力。由于全身各骨骼關節反稱,路線也是圓就形成了獨特的連續不斷的發力機制。隨著功法體認的提高和功夫的增長,應繼續深入三連六斷的練習,深入需先體認整合六分三維的交替機制。先體認上體上臂與下肢的分化動作(上下);繼而再體認整體腹背兩面的分化動作(前後);再體認整體左右的分化動作。三連是借用太極圖中乾卦(三)符號來代表拳法中的囫圇整體勁力;六斷是(三三)坤卦符號,代表分化的勁力。三連力和六斷力是盧氏結構的專用術語,三連力指整體勁力的連通放長後的威猛勁力,歷代具有此功力者已屬廖廖。只有具備了三連整體力以後,六斷力的分化訓練才能搜出骨力而整體不散。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14:49:37 | 顯示全部樓層
3、搖旗
反沖勢站妥當,胸腹為一塊整皮向下撤,以腹股溝為底邊,左肩胛骨同大臂的重心點和小臂的重心點相爭(意念中如同右大臂重心點和右小臂重心點上各系一條橡皮筋,另一端系在左肩胛骨;左大臂和小臂的兩個重心點亦有橡皮筋相系,另一端系于右肩胛骨),同時再設想左腎部有一橡皮筋同右手腕相系,右腎部有一橡皮筋同左手腕相系。總之,身體各部都有一如反沖勢要訣——依從地心引力,關節定位,互反屈伸,互讓牽引,互為固定。然後再用總重心摧動兩臂螺旋轉動,意念中如搖旗撼樹,此功法訓練同搖子午一樣會因周身蓄漲之勢而出現波動。同時又是綜合軸相的螺旋。其目的是訓練整體的速動體勢,並增加“兩臂如固,專搖其身”,也就是兩臂如固定在空間,兩臂的各重心自轉,將軀干當作兩臂搖動起來,日久功深,自能使身法達到最高境界。


4、中指拔綱十二勢
以摶氣勢站妥,周身筋骨放鬆漲大,將雙肘固定,然後以中指挑領周身大筋(為拔綱),肩、肘、腕、胯、膝、踝(包括左右兩面)十二關節鬆活協調的轉動,身形由高難度而低,再由低而高,如此反復訓練,可洗開全身關節之量。


練此功法需注意以總重心帶動身體各部運動,周身筋骨拉伸量不能回縮,各關節必須鬆柔,內在的攏、勾、提、戳、崩、塌等勁力必須連貫一氣,不許破體露形。待將各關節洗開後,動作外形由大動變為定位似的小動而各關節之間以脊柱彈射帶動軀干,使關節內部產生共振,周身大筋隨之鼓蕩,則為“金雞抖翎,”“脫身幻影”之表象。


5、步法
盧氏結構的手法(包括掌法、拳法)和腿法(包括步法和踢法)都是統一于整體身法和整體勁力之中的,以上訓練實際上包括了手法和步法的訓練,如果將步法的動作從整體中分離出來介紹,則必形成其它搏擊術中招法和單操訓練的誤導,所以在此只能述其環樞。主要步法有雞行、鳥蹺、馬踏、單、雙炸步等。以點、劃、擦、蹬、鏟、銼等結合運用,訓練總的原則是以脊柱主動躬送,上肢相應配合,二分整體,半邊如雙輪升降運動,腰背帶腿,束腰而動,胯部轉運,膝先到位。下肢的要求非常嚴謹有序,在此以虎射步為例︰軀干和上肢的運動軌跡是從反沖勢變為子午勢,下肢隨之完成下述動作︰勒胯後高前低,折疊(大腿根)吸胸,出腿不出體,大腿互錯,前腿胯撬膝,膝順勢前頂,足拿起勒足足踝,小腿順勢射出,同時坐顫後胯,注意整體協調一致,落身不落腿。左右互換反復練習。無論和種步法其外形雖異,但其內在要訣注意是一致的,尤其注意任何步法均不許有鋸齒式的起伏。


<四> 並非結束語
最後,在介紹一下大家最關心的課題——活體對抗。我需先要告訴大家的是︰必須具備了前文的基本功夫後才能進行實作訓練和搏擊,不如此則欲速不達或畫虎成犬。這就如同電器等現代科技產品,原理和制造組裝的工藝程序極為慎密復雜,而一旦成為合格產品後,輕撫鍵盤或微按開關即可隨意使用,結構功法亦是如此。再說人休科學的探求同創編花樣和“一招精”之類功法有天壤之別,任何一項要求都是由後天的體能和習慣動作改造為先天素樸的艱苦鍛煉,本非一日之功,何況周身各部都需要連通再造呢?如束腰之功法,若無腰部肌腱的放長鬆韌是根本無法作出來的;而下氣之訣要更需脊柱、腰背等部位真正訓練達標後才能實現,功深後才能勿忘勿助,無形無意。在此介紹探討此項功法的本心是為了讓各位先對其有所認識和了解,以備日後進境之需。
盧氏結構的該項原則亦同其它博擊術有著很大區別,其取勝和重創對手的發力要求不是四兩撥千斤之類的紙上談兵,也非意想著把對手穿透或致殘,而是把對手當作一個支撐點,不是打擊點。也就是說將自己的體能和勢能在瞬間全部輸傳于對手。根本不允許以手、足去夠對手,更不許以所具優勢——整體勁力去破解阻擋對手的手法和腿法,其核心要訣是起手制敵,這里的起手二字也是專用術語,不是攻防勢,也不是把雙手抬起或把手伸出的意思。是指整體勁力的蓄漲之勢和發力前一身之法的起落變化狀態。前輩中久經大敵的名手均有“重拳容易起手難”的心得。盧氏結構則將起手作為重點課題予以研究和解訣,如果按分解之法概有起動、布形、臨界、奪勢、放鬆等,在此也只能述其原理︰


起手布形,高吊勢能;初如隱雲,視之不動;犯之則展,風起雲涌;
呼吸同步,提放引送;臀吸內勁,旋踝轉脛;束身急趨,馬踏連營;
異趨同軌,點劃擦蹬;匍伏前臂,冷炸擻驚;合肩變面,攪肩起動;
掂肩提換,脫肩過重;提按牽抹,拓樸變形;全身牽張,身手反稱;
十五切線,面閃伏騰;脊柱主動,懸珠爬行;疊錯傾壓,摩挲腎脛;
蓄勢弓滿,犯者立傾;奪勢瓖嵌,雷震石崩;舒鬆爆發,雨過天晴。


以上我不揣淺陋,將自己對盧氏結構的認識、習練和體會的點滴集驗向大家作了介紹,不當之處,尚望精于此道的前輩和同學予以指正。在止筆之際,深感言猶未盡,特在贅述數言。

首先,我要向一些朋友們道歉,因為這些朋友們走上習武之路是受了武俠影視、書刊的影響,所向往的是北丐東邪式的功夫,追求的是“獨孤求敗”式的名氣。還有的人是神往無敵的絕招和嘩眾取寵的套子,我想你們看完此教材後一定很失望,在此請你們諒解,因為你們現在所走的習武之路正是我和許多武友們以前走過的彎路、邪路,故我不會迎合你們的需要而增加多余的文字,再編造些奇招怪式。

另外,我再次提醒大家,吸取教訓,不要再上當受騙,因為極個別者還會將此教材添枝加葉,改頭換面,以高價騙取錢財,或創編“樸真”之類新拳。在此我深切寄語廣大的志同道合者︰當今人世,物欲橫流,人心不古,熙熙攘攘,名往利來,許多人越來越浮躁和急功近利,商品經濟使芸芸眾生承受的心理重壓越來越大,武術界更是個重災區,想必大家早已耳聞目睹,于是人們越來越呼喚誠實、正直和善良,企盼科學的新綠染編心靈中的荒漠,屢屢受騙焦慮的靈魂更需撫慰,我期望盧氏結構這一甘泉能濕潤你們——追求真才實學和高雅人生的朋友們的焦渴,並和我一起由此步入正軌。攜手並肩,沿著崎嶇之徑,不畏攀登,為學習、研究、掌握、發展盧氏結構這一民族瑰寶加強聯系,交流體會,共勉並進。我暫時劃上這個沉重的句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3:36 , Processed in 0.00957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