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5-13 16:54 編輯
18、問:前雲戲劇中尚有不少有本之處,較一般拳學高一頭地,但不知君有何本出此言,愚以為此點批評未免失當。 答:戲劇原為補助教育之不足,武功都本拳道而來①。拳中原有“起拔”鍛煉,為試力功夫之一。夫“起拔”者為求頭頂兩足重心之樞紐力,使身體均整放大,與宇宙合為一體,故名“起拔”之鍛煉,戲劇誤名“起霸”②。然觀其姿態與理論之取意,雖不中亦不遠,所以知其有本,至求美觀博人愛悅之種種姿勢,皆偽造也③。今之拳家所有姿勢未見一式而能得其均衡者,且多老馬少駒,反效偽幼,尚有不可能者矣,更何能窺見武道深邃哉④?
【題名解】 諺雲:“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前賢這個總結的說法的確如此!就以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功夫、學問為例:雙方功夫如何?一搭手雙方便知真假高低了;談拳論道之真功夫者,理法如一,一而貫之,便能解得各家拳譜妙論揭得其中精旨妙諦,從不畏懼人家問難置疑。假功夫者,雖然伶牙俐齒亦難道其真,如以拳譜妙論請教,張嘴結舌無言以對,不知所以。 正如老子所言:“知者不言題外話,言者不知其內情。”談拳論道如是,攻防較技亦如是。真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誠實為根本,不在舌機巧! 【注解】 ①、
戲劇原為補助教育之不足,武功都本拳道而來: 戲劇原為補助教育之不足,武術攻防功夫都本無形拳道演化而來。 不單是戲劇,一切文化娛樂藝術活動都是補足教育之不足的方式方法;這亦包含武術、拳術的內容。 ②、拳中原有“起拔”鍛煉,為試力功夫之一。夫“起拔”者為求頭頂兩足重心之樞紐力,使身體均整放大,與宇宙合為一體,故名“起拔”之鍛煉,戲劇誤名“起霸”: 拳術中原有“起拔”鍛煉,為試力功夫之一。夫“起拔”者為求頭頂兩足重心之樞紐力,使身體均整放大,與宇宙合為一體,故名“起拔”之鍛煉,戲劇誤名“起霸”。其這個認識、結論是否得當?我在《點評》中專題論述! 身體均整放大:這是內功修煉的“象天法地”的景象之說法。只有修煉內功養生之道達到“大樂俱生雙運報身”藝境的時候才能體認到的景象。 與宇宙合為一體:此乃修煉內功養生之道達到“真人”藝境的說法。《黃帝內徑•上古天真論》中說:“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其中“肌肉若一”的說法,就是“與宇宙合為一體”的說法。有關這一內容,《渾元劍經》中說:“一點天清,二點地靈,三點神光遍九重。”其中“九重”,就是九重天的意思;再有就是孫祿堂先生說: 惟身體如同九重天,內外如一,玲瓏剔透,無有雜氣攙入其中,心一思念,純是天理,身一動作,皆是天道。故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此聖人所以與太虛同體,與天地並立也。拳術之理,亦所以與聖道合而為一者也。 《拳意述真•內勁性狀》 以上就是王薌齋先生所說的“與宇宙合為一體”的真人藝境的景象之說法。
③、然觀其姿態與理論之取意,雖不中亦不遠,所以知其有本,至求美觀博人愛悅之種種姿勢,皆偽造也: 然觀其“起霸”的姿態與理論之取意,雖不中亦不遠,所以知其有本於“無形法身道體”也;至於演員追求舞臺的美觀效果博人愛悅之種種姿勢,皆偽裝造作出來的。 偽造:偽裝造作的意思。 ④、今之拳家所有姿勢未見一式而能得其均衡者,且多老馬少駒,反效偽幼,尚有不可能者矣,更何能窺見武道深邃哉: 今天之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人,所有演練出來的姿勢未見一式而能得其“意氣君來骨肉臣”之匹配均衡者也,且多老馬少駒外形僵拙內勁柔弱,反而效法偽裝成“柔外剛中”的少年幼童天真無邪的浪漫狀態,尚有不可能如此做到者矣,更何況似此等之人如何能窺見武道深邃的精髓者哉? 老馬少駒與老夫少妻說法真假辨 老馬少駒說的精義 老馬者,形容形體肌肉爆發力的修煉者,則形體動作滯呆緩慢的意思;少駒者,生氣勃勃者也。在此比喻“內勁”不能成為一身之主宰者也。 老夫少妻說的精義 正確地修煉應當是“老夫少妻”:老夫者,乃陽剛之氣用九的說法,傳統文化中九者為陽氣之大矣,大者能司主宰之職;少妻者,陰形用六的說法,至嫩者也。外形柔弱至嫩,善變無形又無窮也!老夫少妻的陰陽剛柔匹配如一,正是“意氣君來骨肉臣”的法式。 偽幼:偽者,偽裝的意思;幼者,天真無邪而又浪漫的幼童。
【點評】 這一段論述,先是肯定了那些“以神為主,以氣為充,形從則利”的尚巧之尚德不尚力的人;繼而又激烈的抨擊那些 “以形為制,崇尚血氣,用橫力,神從則害”的“肌肉爆發力”的修煉者。旗幟鮮明,辯解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