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233|回復: 3

“武德”三篇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4 19:12: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
  習拳練武重“武德”。而武德觀念的提出,是一個含義極為深刻、廣泛的“拳術道德的範疇”,又是傳統拳術功夫內容的實質性之表述。
 文以評心,武以觀德。
習拳練武,有德者得之。  
尚德不尚力。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  
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輕。  
拳以德立,無德無拳。  
武以德彰,武要重德。  
••••••。


  類似論“德”的武術、拳術之諺語數量極多。而綜觀眾各門派的拳譜家法之開宗明義,幾乎無一例外都首先闡明“武德”的重要性。故于“武德”的內涵及其作用,不得不論述明白其具體所指。明白此點,這對於一個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乎到一個習拳者的始與終,是否能實現“打拳原為保身之計”的目的,故對“武德”內涵、實質的分析、討論,就成為重要課題之一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武術、拳術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為什麼在武術、拳術承繼和發展的歷史上卻出現了“有上乘功夫藝境之人,卻做傷天害理的缺德之事;而有品行道德修養意境崇高之人,卻拳術功夫藝境平平;有上乘功夫藝境之人,而品行修養亦崇高;有下乘功夫藝境之人,而品德修養意境亦未脫俗。”等四種現象的事實呢?當然以第三種說是修拳得道的大家風範、標準,而藝達此境者代不乏人。第四種說是一般習拳練武者普遍存在的現象。而此兩者,卻同為表裡如一,雖藝境修為有高低之別,都與自己的修為有關係,這好理解。而第一種和第二種的兩種現象的存在,確實讓人費解。因其所修、所為表裡不一。正因於此,才能說明“武德”的含義非辯不知。

  “武德”,確實存在內德、外德的分別。那就是說“武德”確實存在有兩個內容所指:一個是指練拳術功夫的“內德”;而“外德”有兩個內容:一個是指本身形體的外德之修煉,乃指形體柔弱無骨的外德之修,一個是品行德性的修養而說的。而一般拳譜的拳論之論述“武德”,都是指習武練拳之人的品行德性,為人處世為重點修養內容而說的,這都在各門拳譜中白紙黑字明擺著的事情。而拳術功夫的“內德”之修、外形的“外德”之練,全在各種內修外練的功法中含蓄著,或由師傳的口述傳授中得知,故不顯而易見,而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武德”說,實際上是蘊含著“內德、外德、品德”三個內容的綜合之論述,也就是說,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內德、外德”的修煉和“品行道德”的修養兩個內容,只有這樣認識“武德”的內容,才能很好的解釋上述“四種”存在于武林中的現象之事實。

  以“武德”而論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中樞的關鍵是“內德”之修煉,即“氣沉丹田德潤身”之“德”,也是《越女論劍道》中所說的“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句的“陽興”。而此“德”是為上天之德,故又名“上德”,也是楊譜論拳所說的“上乘之修”的內容即指“內勁”而說的,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能以形體修煉而得此內勁之修為主者,再以此內勁的聚放之運行使形體柔弱無骨,內外合一,便能達大乘之藝境的“虛靈妙境”,此乃諺雲:“習拳練藝,有德者得之”之“德”。此“德”是身體內按法而修煉所得的一種“內物質”。此物質初期可以意念引導而隨意調動。功夫成時,達自動化藝境,則有感而應。此“德”的物質即“陰衰陽興”中的“陽興”之內在功夫的“內德”;形體的柔弱無骨,是“陰衰”的外在功夫之“外德”,內德與外德的合一,各有主從的攻防功能以為用,諺雲“拳以德立,無德無拳;尚德不尚力”中的“德”,即指“內德”為主而說的。“內德”乃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練、用的一切功夫藝境之靈魂。可以說:拳無內勁,就不是傳統拳術功夫。這種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從各家論拳中可以知道,如“十年練拳,十年養氣”、“意氣君來骨肉臣”、“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術曰內勁”。都在強調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內德”即“內勁”在拳術中練用的“靈魂與主宰”的中樞作用。孫祿堂先生的內勁自我體驗之論,最有代表性:“惟身體如同九重天,內外如一,玲瓏透體,無有雜氣攙入其中,心一思念,純是天理,身一動作,皆是天道,故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此聖人可以與太虛同體,與天地並立也。”從此論中可得知“武以德彰”的“德”是拳術中的第一層內蘊,乃“內德”之說,即“上德”之論,乃不容質疑了。

  既然有上乘功夫的“內勁”,即“內德”修煉為主,而外形體的“外德”之修煉又是所指為何呢?外形之德,就是形體“柔弱無骨”功夫藝境的修煉而說的。老子曰:“摶氣至柔,能如嬰兒乎。”就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外形體的修煉方法及準則。楊譜《太極下乘武事解》說:“太極之武事,外操柔軟、內含堅剛,而求柔軟之於外,久而久之,自能內之堅剛,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柔軟也。所難者,內要含蓄堅剛而不外施,終柔軟而應敵。以柔軟而應堅剛,使堅剛盡化無有。”孫祿堂曰:“形體應當似水流”,無不是在論外形的柔弱無骨,才是外形的“下德”之修。從此論中可得知,“武以德彰”的“德”的拳術中的第二層內蘊,乃“外德”之說,即“下德”之論,又不容質疑了。

  以上所論,皆是從拳術功夫的自身闡明“內勁”的“內德”之修,又有形體“外德”的柔弱無骨之修。內德、外德具備,合一而用,才見傳統拳術攻防功夫藝境。內德為上天之德,外德為下地之德,內外合一而用,才見人的“誠之者”的“合德”之功夫藝境。所謂“內清虛而外脫換”的傳統拳術功夫藝境,就是自身“內德”、“外德”內外合一的“合德”功夫藝境之描述,即“虛靈妙境”的“中和之道”的真功夫藝境的寫照,練用皆以此為宗旨。

  因此,內勁的上德之修,外形柔弱無骨的下德之修和內外合德如一之修,才是“有德者得之”的“武德”,才是自身功夫內涵之精義。故此“武德”之德,單從自身拳術功夫修為而說,誰具此“德”,誰便能達大乘之藝境,誰不能具備此“德”,誰便不能獲大乘之功夫藝境。這就是我常說的“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自有其實質性的功夫內容”。這一實質內容的存在,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誰能明白這點,誰就能獲得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真實功夫藝境以享用。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4 19: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5-14 19:17 編輯

  “尚德不尚力”是指上述“內外合德”的功夫藝境而說的。此言點明了傳統拳術的修煉和運用於攻防藝境的精髓所在,是傳統拳術修煉和運用的宗旨,即以順隨為法,能順隨而用的自身條件,就是功夫。


  “武以觀德”,是指拳術行家裡手能觀拳的法眼、觀察、品評練拳,用拳於攻防的人的“內勁、外形、內外合一而用,及是否順隨為法”的修為而說的。俗雲:“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就說的這層意思,行家裡手能觀其內德、外德、內外合德,及其所用,便明瞭其人功夫藝境之“道”境如何。此乃“武以德彰”的“德”在拳術中的又一層意思,是綜合了前面所論的兩層意思在內了,是為“功夫之德”。

  以上所論的“德”的內容,是“武德”中自身內在的“內德、外德、內外合德、順隨為法”的自身內在功夫內容而說的,是決定自身功夫藝境水準高低的直接的“德”的內容。

  而一個人習拳練武,非自己所能努力而明之、得之,必有“一方拜師,八方學藝”的完整過程,才能獲益。這就有了習拳學藝、不斷地與他人切磋較技而必然存在的方方面面的人際關係之交往。故一個人能取得明師的傳授,高朋好友的點撥、陪練,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品德修養,才能得到明師、高友的賞識而獲益。這就有了在家孝敬父母、疼兄愛弟、助人為樂、和睦友鄰,為人處世仁義當先、謙虛為本、盡忠報國、忠於職守、在所不辭的全方位的品性道德的修養了。這就是常人所說的習拳練藝之人的“重武德”的意思。尤其是藝有所成之時,又不仗藝欺人、恃藝淩弱,才能技有所得、功有所進,而不斷地進步、提高,這又是“武以德彰”之“品德”的含義。

  習拳練藝之前,有了良好的品德的修養,才能容易得到明師的賞識而傳授、高朋好友的各方面的指點,才能獲得內德之修的方法、外德之練的準則、內外合德的藝境。這就是“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的說法之精義。此處“習德”是指品行修養之德而說的。一個人有了良好的品德之修養,便能自覺地尊師愛友。以拳為寶,則師可傳授“內德之修、外德之修,內外合德之修”的法則。自己尊師之囑,按法而修,功夫日進不息。不管是修煉時,還是運用時,堅持“尚德不尚力”的法則,持之以恆,明學潛修,假以時日,便可達上乘功夫之聖境矣!這乃是拳術行家裡手所說的“武重德”之內涵深意。“有德者得之”,此又有品德修為好,容易得明師、高友的真傳之意思。所以說,功德、品德又能相輔相成以為用,而相得益彰。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傳統拳術各門宗派的優良傳統之一,藝成不忘本。因為從一個人對其師父的態度便可知其為人了。而能從此處可觀察一個人的“始終”之觀念。“有始無終,一事無成,要是練功,自然稀鬆”,這樣的人多好高騖遠,急於求成,多終生一事無成。而能“慎終如始”者,必能有大成就,可托大事之人矣!必能終生事師如父。

  謙虛,乃做人的基本準則,凡具謙虛品德之人,言必有信,言不托大。表現在習拳者的身上,不管自己藝境如何高妙,總能做到“人人為我師”的藝境,具備手德、口德、良好的品德。而此三德,又能觀其心德。

  手德:與人切磋較技,用必打犯不傷人,從不發黑手,惡招傷人,亦不誆騙對手以擊之,是謂之有手德。

  口德:談拳論藝,只以拳術為宗旨,闡明理法術功心得體會,從不妄論他人之短長,以招高自己,從不惡語妄言中傷他人,是謂之有“口德”。

  良好的品德:心懷坦蕩,只有拳術理法術功之論,沒有門戶派別觀念之是非;只有拳學技術功夫藝境的追求,沒有功名利祿的非分之想,人人皆為我師。以上皆為“心德”之修為。

  手德:可在較技中以觀之,如推手中,突然出手擊人或傷人,或在手談、較技中突出黑手傷人,或乘人不備而偷襲擊人致命要害處,皆屬藝低無手德之人。亦可觀其心德矣!

  口德:在與人論談拳技功夫藝境時以觀之,如談攻防之技而妄言隔空數米能打人,如何成仙、成神,已出拳術之範疇,近乎神奇怪異之說;論某人之技如何如何不如自己,毫無謙遜之態度,目的在抬高自己,皆屬此人無“品德”,心性如此,已入迷途,故多妄言。

  品德:可從其日常的言談話語、行動坐臥等各種表現,便可知之,不必細論。

  謙讓:二人較技,目的在於切磋,僅在比較中認證各自的功夫藝境之高低而已,相互攻防變換,你來我往,其中勝負已分,旁觀之人不曉得,乃習武之大家的風範、上乘之武德具體表現。此乃體現出習武之人的“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輕”的成人之美的優良傳統之一,只有習拳之大家才具有的成人之美的“謙讓”之美德,不以勝負的名利而計較。如此,才能習拳練藝達到大境界。


  尚有什麼“藝高人膽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寧可受人打,決不先打人;見義不為,無勇也;該出手時不出手,同樣是無勇;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等等,都是廣泛的“武德”之概念的不同層面的表述。

  而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武德”全方面的圓融的最高表現,就是“拳道”。一個人的拳術功夫修為的最高藝境之表現,也是“拳道”。達到“拳道”藝境,其人已返樸歸真,與普通人無異,即老子所說的“被褐懷玉”之人。而在較技時,不崇尚智取的巧手妙招變化之用,純以“順隨”為法,即“拳道本一,順隨為法”,便可應對對手萬拳攻防之變化了。用此藝則修身處世,即為“拳道”的真人藝境了。而能藝達此境的人,必是內德、外德、品行修養之德備。三德合一,必然神充氣足,盡性立命才能如此,這才是“武以觀德”的全部內容。

  如果一個習拳練武之人,內德、外德、品行修為之德,此三德之修的方方面面不能齊而如一,便會最終出現因某方面修為不到、不精、不純,而影響其人的“武德”虧損而不完善。由此可知“武重德”的“德”的內含及其外延之廣泛如此,不是一句空談之語。“武重德”,其存在是針對習拳之人的始終及一生對拳道的追求、修為而說的,亦包括承傳之內容。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4 19:19:41 | 顯示全部樓層
  今日論明“武德”的精義,並非我的遐想杜撰之言,老子《道德經》中,論道唯一,而論德卻有二。錄其文如下,並加以闡釋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闡釋:上德,乃上天之德,在拳則為“內勁”。氣沉丹田德潤身之“德”即為“內勁”。內勁屬陽,氣化之物,不具備“形式”,是以“無形無象,似有似無”,具乾陽健運不息的陽剛之德。下德,乃地之德,在人則為外形。外形的柔弱無骨,乃外形象坤地,有“形式”而具備靜而不躁的順隨的陰柔之德,所以外形的柔弱無骨功夫之藝境,無法體現內勁的無形無象具健運不息之德。

  所以,內勁、外形合一而達虛靈妙境的自動化上德之藝境時,在較技中會自然地以順隨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藝境,有感而應,應感而發。這是拳術功夫達到上德的無為藝境時的“無心而為”的拳道之上德的藝境了。

  當尚未達到“無心而為”的拳道藝境時,雖是無為運作,有意以順隨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為法,雖然也是有感而應,應感而發,但由於是有意而為主,故屬拳道的下德之藝境。


  從上述所論上德、下德、拳道功夫的差異來看,只是“無心而為”的無為法和“有意而為”的無為法的微妙之區別,即妙手和神手的區別,正是“養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固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的分別。

  而以此論述品行道德之修養,亦分為上德無為之修的“無心而為”的自覺境界、下德無為之修的“有心而為”的區別。

  通篇綜合地對“武德”的論述內容涉及到“武德”的方方面面,以此而觀“一個習拳練藝之人的武德”則較全面矣!依此而論“武德”的內容,可謂全而明矣!便於習拳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執此以自檢;執此以觀他人之“武德”矣!故有此“武德”之論的文章以成文矣!

(二)
  或曰:聽先生論拳時有精義,此聞先生論“武德”,可謂詳矣!斗膽而問,此“武德”之論,是否先生杜撰?但請如實相告。


  答:苟一生言拳論藝,實不敢稍加己意,恐以己意闡述,貽誤後人,罪不可赦矣!我所闡釋論述中華傳統拳學的理、法、術、功的內容,皆前賢之精義微旨。

  諸如上論“武德”中的“內勁”為“天之上德”、“外形”的柔弱無骨”之“地之下德”之說法,乃本老子的“上德、下德”之說而論。而孔子在十翼中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此乃以“乾、坤”論德之說。而前賢有從此而論拳的。如:故夫乾之為德,剛健中正,純粹之精也;坤之為德,柔順利貞,坤道之德。君子之攸行,內勁、外形匹配合一而“柔外剛中”,乃人道之德。“武以德立”其旨明矣!


  昔孔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剛之義大矣哉!小人勉強一時剛健,又豈能中正?既不能中正,又焉能純粹其精也耶?剛之為的,乾也,動而直,故易知;柔之為物,坤也,動而辟,故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柔而功成,不大可允,此聖賢之德業也。能成位乎剛柔之中者,其金丹之道乎!所以乾陽之備,主乎秉與;坤陰之德,專乎含受。夫乾剛交坤柔,乾秘中虛,而為離,坤柔承乾,坤乃內實而為坎。是以坎離繼而符陰陽之直且得剛柔之正。

  此論又點明:筋勁骨力剛勢之拳法乃小人勉強一時之剛健,豈能中正呢?只有內勁外形的柔外剛中之柔從,才能有大作用,才能長久而不衰,乃聖賢修煉傳統拳術之“德”業也。只有內勁、外形的柔外剛中之匹配,能有“坎實”的松沉之拳勢,才能有“離虛”的輕靈之拳勢,只有“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明乎此“內勁、外形的逆從匹配之用”,才能得“剛柔相濟”的中正之功夫,此乃拳學渡命真言。

  由此而論,內勁,性剛;外形,性柔;內外匹配合一之“柔外剛中”才能有“剛柔相濟”之功,又以順隨為法而用,才是功夫。

  乾天、坤地、內外合德,才見虛靈妙境,此乃聖人之“德”業。怎能說“拳乃小技”?實蘊聖賢之德業爾。言小技者,無關乎大業也。而自能得“道”之法,自又不能以小言之。

  通篇所說,“武德”之道明矣!吾豈敢不遵聖賢古訓而自言之。綜合老子、孔子、拳家眾前賢之論“德”,可知“一理貫之”,明“武德”之論,便能知拳藝之修,故有前後兩篇之“論武德”,希習拳者自讀而明之,以備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所用,自不迷矣!

  由此兩文之論述,可知:欲精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練與用,必先精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可證此言不謬矣!

(三)
  或問:您兩論“武德”,其意已明。“內勁”的修煉,是謂之“上德”之修,而“至德全神”的藝境,如何而修方能得之?


  攻防之“道”,能主此道者,聖人也;能行此道者,神人也。“德”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上事。因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而不修“德”,是有陰無陽,即只有形體的攻防招法之修煉,沒有“內勁”的修煉,終歸是俗學,或入旁門。只有“道德”全修,陰陽自配,才能達中和的“虛靈妙境”,即“內勁、外形”內外合一的修煉,才有“內勁、外形”的“主賓、幽明”之用,如“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摧逼不捷”。這就是“內、外”陰陽自配的傳統拳術功夫之用法。知此者,便可明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練與用爾。

  正氣者,乃先天之陽,長存不壞;積累長久,變形即可通靈之性體,此乃為“長生不老功”也。練此“正氣”者,是謂修仙了道。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內勁”法,皆以“金丹大道法”為法而修煉。故前賢有“練精化氣、煉氣生神、煉神還虛”之說法。而此“煉神還虛”之虛,乃自身體內“空虛、虛空”之虛,因傳統拳術修煉的是“內神通”功夫,即“渾身無處不太極,挨著何處何處發”,標明的是“內神通”的“內感通靈”的功夫藝境。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4 19: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只有“伏練”者,才能得其“上德”。如“懷玄抱真,化跡隱論,含精養神,通德三光”,才是修煉傳統拳術的上事先行之法。故又雲為“爐火”功夫,是謂之煉已,“真氣薰蒸”,遍於一身,如爐中有火,暖氣似燒。至“津液腠理,筋骨致堅又至柔,眾邪辟除,正氣長存”。如上四者,是名“伏氣”,是謂之修煉“金丹大道”之功夫。非為“合成金丹”,乃修煉傳統拳術之“內功法”也。以此而得“中氣”即“內勁”也。

  蓋“懷玄抱真”者:內懷玄一之氣,負抱太乙之真,即“氣沉丹田德潤身”之“德”也。又訣雲:“道自虛無生一氣”,此一氣者,即“真一之氣”爾,又名“上德”。

  “化跡隱論”者,形,陰象也,陰則有體,以有為無,使形化氣而超凡軀以入聖品,即“虛其形質,以氣勢為用”乃拳術煉形之上法。因形留真氣,以直氣而養形。故“內動不令人知”,是“德”行無跡,謂之“韜光藏跡,沉淪隱跡,使人不可識,故知我者稀,則識我者貴。”故古之善為之上法者,其功夫藝境微妙玄通,觸之深不可測,其得“道”矣。故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善者,貴在“養精神”。含精者,飽含真永之精以練已;養神者,外養全體之神以合氣,積累功德至此,大要通德三光。三光者,即:神光,目中有青蒼之氣,足以照遠岀威,可禦亂敵;靈光,身外有紅光繚繞,使敵一見生畏怯之心;元光,乃體外黃光閃耀,臨大陣而耐久。三光具足,是內外功滿,毫無欠缺,渾光普照,周身光芒不斷無隙可乘,目中身內手上,更有一番靈通穩准氣象,足使人畏,故敵人動而得其咎。學力至此,乃為煉家。

  德者,修行之上事。修拳道而不修德,是謂有陰無陽。道德全修,陰陽自配。練拳者修德,自雲有德而實無德,緣以妄想,德不感通。修煉拳道之人,德愈深厚,自不想德,德皆感徹。如張葛許,自積自修,心實罔覬。此即為通德三光也。煉已即勤,積德通感,是謂之“伏練”。行功至此,行拳出手用招無不有感而應、隨感而發,已得拳之神品矣!

  通觀歷代聖賢所論,無不如此而述之。黃帝伏練九鼎大丹者,此之謂也;陰符而下,列聖相繼,載於經者:文王周易,明乾坤其易之門,咸恒夫婦之道;孔子十翼,明乾動而直,坤靜而翕之義;道德五千言,明有無玄牝之門;孫子論兵法,攻防進退之道;歧黃之學,乃明生死之機;子思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孟子養浩然之氣,又明至大至剛,以直養無害;賢者論拳之經,明言健順參半之旨。無不是以“修德”之大要為心法。

  至德全神,我已在闡釋《黃帝內經》的“上古天真論”一文中,闡述得明明白白了。可兼觀而習拳術中的“全體透空”之藝境,便是“至德全神”之神明藝境了,即“虛靈妙境”。亦可同觀《“肌肉若一”解》一文。

此文再論“武德”之內容,三篇文章之論,可謂全矣!習拳者可通觀之,對於“武德”之概念通明無誤矣!拳藝修致於此,可謂明拳之“修身、修技、修殺”的三性通德之光明矣!徹底明白“打拳原為保身之計”的宗旨了。習拳練藝可不迷途矣!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9:19 , Processed in 0.00760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