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115|回復: 0

龍法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8 19:54: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5-18 19:54 編輯

龍法有六,曰:滄海龍吟,雲龍五現,青龍探海,烏龍翻江,神龍遊空,神龍縮骨。

其為物也,能伸能縮,能剛能柔,能升能降,能隱能現;不動如山嶽,動之如風雲;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氣如四海,玄曜如三光。度來勢之機會,揣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動中處靜,以進為退,以退為進,直出而側入,斜進而豎擊。

柔去而驚抖,剛來而纏繞。縮骨而出,放勁而落。縮即發也,放亦即縮。甲欲透骨而入髓,發勁意在數尺間。

【題名解】

古有《龍虎經》流傳,拳家有:“如龍靈便,用力不見力而山莫能阻;似虎快利,出爪不見爪而物莫能逃”的說法。故知,“龍法”之說,取自此意之中而單獨立論的。

其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乃是龍法六式的名稱,第二部分則是取自“心意拳決”中的內容,第三部分乃是王薌齋先生的總結認識之論述。


這篇文章在20世紀中期的社會環境中發表的,當時的習拳者都不知道這些事情的內容的來龍去脈,故而在當時拳術界確實取得良好的社會轟動效果。

“縮骨而出,放勁而落。縮即發也,放亦即縮”這四句話,清楚的說明自身內氣、外形的陰陽逆從,勁形反蓄的“暗勁”法式的技術功夫內容。正如《拳經拳法備要•千金秘訣》中所說:

“陰陽逆從 勁形反蓄”之妙論“動變平衡”法式

一、問曰:勢去腳不穩,何也?

答曰:在勢去意來。
勢若去時要猛狠,意旋回時身步穩。
百骸筋骨一齊收,後手便順何須恐。

闡釋:

問:攻防較技,施招用手、施手用招,攻擊對手必然要勢猛雄壯,但腳步不穩,保證不了攻防時自身的動變平衡,中正安舒,是什麼原因?應如何求之?

答:要從“勢去意回”中去求“勢雄腳步穩健”。傳統拳論中說:“夫拳之為用,氣與勢而已矣”。而“氣”以“意”論,意即是氣,氣即是意;外形以“勢”論,俗說“形勢”者,可喻之。“勢去意來”,說的是“外形之勢發出去攻擊對手之時而內勁(意)要有旋轉回來之勢”。此即平常我們所說的“來回勁”。這種說法,正是傳統拳學中“陰陽逆從”的法則和“勁形反蓄”的方法。以此法則方法所成之拳勢、步法就沉實穩健,身法自然能夠保證是動變平衡的穩定狀態。陳鑫說:“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王鄉齋說:“順力逆行”;宋老邁說:“拳一擊出,有來回勁之妙”。皆同樣都是說的拳勢中“勢去意來”的“陰陽逆從”、“勁形反蓄”的。此乃傳統拳術攻防功法的特點。
歌訣第一、二句,講了拳勢擊出必然是要雄狠猛壯,但要有內勁旋回之意以配合,步法沉實穩固,身法自然也就穩健,手法攻擊犀利自在情理之中了。然此“勢去意來”的“勁形反蓄”之技術方法,乃形意拳門所論的“暗勁”功夫之內容。此又不可不知。

歌訣第三、四句,講了百骸筋骨一齊打收束勢之防守式時,原來的後手要隨防守收束勢的動作同時順直而出擊,這是從自身的外形拳勢之“陰守陽攻”同時存在和“收束勢、展放勢”同時存在的道理,說明了又一種動變平衡的機制——“陰陽逆從”的法則。

上述“勁形反蓄,陰陽逆從”兩種動變平衡的機制做到了,發手用招,攻防變化自如,何必還會擔心自己所發的攻防拳勢的腳步不穩、身法不平衡呢?在這裡提醒注意,雖然攻防拳勢能做到“勁形反蓄、陰陽逆從”只是解決了拳勢攻防動變平衡的機制,但要同時做到“人字架”和“中土不離位”時,才是真正的攻防拳勢之“中正安舒、動變平衡”的自身之真實功夫。千萬莫要忽略了“人字架”和“中土不離位”的修煉。


人字架:即本《拳經》所言:“前腳如萬斤之石壓,後腳如門閂之堅抵來,臀如坐剪夾大銀,身如泰山無可撼”。

中土不離位:即百會至會陰的虛中之中軸,順直向下之線,不能超出雙足間的中間之1/3範圍內,出則是病,不出是功夫,此法名為“中土不離位”。

此問答、歌訣,談出了“陰陽逆從,勁形反蓄”是解決拳勢攻防動變平衡的方法、準則。一句“勢去意來”,就將問題講得很清楚、透徹,毫無秘密可言,可見先賢傳統拳術攻防功夫之精純,認識之的確,駕馭文字能力之才華,令今人敬佩而心服。我在觀譜,實操演練所述技法的精華奧妙之處,常情不自禁的發出自歎不如之感慨!

【注解】

①、龍法有六,曰:滄海龍吟,雲龍五現,青龍探海,烏龍翻江,神龍遊空,神龍縮骨:按《龍虎經》的意思理解,龍者,氣勢也。滄海龍吟,內氣猶如海嘯之勢也;雲龍五現,內氣猶如亂雲飛渡之勢也;青龍探海,內氣潛降之勢也;烏龍翻江,內氣猶如江水奔騰滾動之勢也;神龍遊空,內氣在身內鼓蕩之勢也;神龍縮骨,內氣在身內收斂之勢也。

②、其為物也,能伸能縮,能剛能柔,能升能降,能隱能現;不動如山嶽,動之如風雲;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氣如四海,玄曜如三光。度來勢之機會,揣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動中處靜,以進為退,以退為進,直出而側入,斜進而豎擊:內氣之為物,能伸展擴布無邊無際其大無外,能收縮緻密無形其小無內;能剛者無堅不摧,能柔時無所不化;能升者升至九天,能降者降至九淵;能隱藏於無形,能顯現於德普三光;其不動如上嶽難以搖撼,動之如風雲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尾;變化無窮如天地之變化,充實如太倉無處不在;浩然之氣如四海蒼茫,炫耀明亮如日月星之三光普照;能度來勢可乘之機會,揣摩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有上法,動中處靜有借法,自能以進為退,以退為進,進則人所不及知,退則人所莫明速;直出而側入身法窄秀,斜進而豎擊勁勢威猛。

③、柔去而驚抖,剛來而纏繞。縮骨而出,放勁而落。縮即發也,放亦即縮。甲欲透骨而入髓,發勁意在數尺間:柔勢進取而蘊藏著驚抖剛發的勁勢,剛勢擊來而運用柔和的纏繞法勢化解。形縮則勁出,放勁而落點準確;形出而勁縮,縮即發也;放亦即是縮。甲欲透骨而入彼之髓,發勁的意念要放在敵人方向的數尺間距離處,自然能勁勢長放得人出。

【點評】

即以龍言,主要論述勁勢的方法法式。故而,龍法六勢皆以內勁法式論之,較為貼切。繼之,以古拳譜中的拳論,詳細的論述了內勁的種種功能。最後談到了內氣、外形, 陰陽逆從,勁形反蓄的“暗勁”法式的內容。有關“暗勁”的法式,歷代前賢亦多有論述,以資對照,錄而並解之如下:

勁形開合吞吐升降動變平衡四象法則論

有由者,由於懂勁,自得屈伸動靜之妙④;有屈伸動靜之妙,開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動靜,見入則開,遇出則合;看來則降,就去則升。夫而後讒為真及神明矣⑤!

《清代楊氏傳鈔老譜•懂勁先後論》

【注解】

④、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有由者,由於懂勁,自得屈伸動靜之妙:由懂勁階及神明,自然所往就有緣由了!這因由就是由於懂勁,及至神明藝境,自然得到攻防拳勢之屈伸動靜之自動化的妙用之藝境。

⑤、有屈伸動靜之妙,開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動靜,見入則開,遇出則合;看來則降,就去則升。夫而後讒為真及神明矣:有了攻防拳勢之屈伸動靜的自動化之妙用,拳勢攻防的開合升降之法式的應物自然也是有緣由的。由拳勢外形的屈伸動靜之運用來看:見到對手入進則形開,遇到對手退出則形合;由拳勢內勁的匹配來看,看到對手進來則內勁降者為吞,就著對手退去則內勁升者為吐。如果從攻防拳勢的內勁外形匹配合觀之,就是:見到對手入進則形開,配以內勁降之吞;遇到對手退出則形合,配以內勁升之吐。這就是內氣外形陰陽逆從、勁形反蓄的暗勁法式的論述。充分的掌握了內氣外形陰陽逆從、勁形反蓄的暗勁法式而精熟之以後,才能真及神拳神明的藝境。

這篇文章與前面《拳經拳法備要•千金秘訣》歌訣的內容合而觀之,則對自身內氣、外形柔外剛中匹配如一的“陰陽逆從、勁形反蓄”的“暗勁”法式,就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和把握了。這樣再修煉運用時就有了准的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9:33 , Processed in 0.00634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