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340|回復: 1

太極拳身法糾偏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7 20:5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6-7 20:50 編輯

武林 胡鳳鳴

楊班侯、郝為真式的一代太極英傑,對推動太極拳歷史文化向前發展,具有劃時代的作用。

  眾所周知,太極拳理論體系的形成,最早是來自于一代宗師武禹襄。他最早傳抄的早期太極拳理論,是出自于王宗嶽一家,在此之前並無任何一家有關內家拳練法的隻言片語。

  武禹襄精通“易經”。他赴河南公幹時,在兄長武澄清任所閑住,從舞陽縣鹽店得王宗嶽的《河圖》、《洛書》及“陰符”槍譜和《太極拳論》。這為他精研太極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武式太極拳的立論準則,就是武禹襄一生精研“太極拳學”的集中體現。

  他嚴格遵循《河圖》、《洛書》、《易經》的演變創拳、練拳。遵循“中庸”之道而立論。

  繼武禹襄之後,把武式太極拳推向技擊高峰和理論高峰的,是他的外甥李亦佘。其精確理論和高妙的技擊手法,是和他爺倆精心研究提煉分不開的。公正地說,他爺倆同是武式太極拳的開山“鼻祖”。

  武、李均以儒生自居,且又是名門望族。兩人都不以教拳為生。一生擇徒甚嚴,授徒甚少。高精的理論和高妙的技擊手法,在當時知者不多。

  承襲兩位先哲所研拳術和理論的一代宗師,就是武式太極拳的第一座里程碑——郝為真宗師。

  郝為真宗師把武、李研究的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永年太極拳界,被人公認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郝為真宗師身材偉岸,膂力無窮,自幼嗜武如命。他精通六合拳、春秋拳、二郎拳、大洪拳,而且技擊爐火純青,若不拜服在武、李兩位先哲的技藝之下,他是不會研習太極拳的。

  郝為真宗師聰穎靈透,舉一反三,他把武、李拳藝推向了一個空前絕後的高峰。和他試技的人,無不驚歎佩服。習拳的人都以拜郝為真宗師學拳為榮。

  話說了這麼多。才書歸正傳。先從武禹襄先哲的身法八要所提及的“松肩”和“沉肘”講起。

  “松”者,是向四面八方而松,松得恰到好處,松得有目的。松肩是有含蓄之意。所以肩是有機的“松”,松得越含蓄越好。

  “沉”者,下沉也,下沉之氣不使上浮,“肘”能沉,則氣亦能沉。進而肩也松得好,然總須豎掌坐腕,掌能豎則“肘”能“沉”,肘沉則肩松,相互並聯。

  “肘”以意下“沉”,肩才能“松”得輕靈,這裡說的,一“松”廠“沉”完全是隨意機能的調整。“松肩沉肘”是模擬的身法公式,是武禹襄先哲的完整立論思想體系。

  有的人說“垂肩”和“墜肘”,這一“垂”一“墜”,完全是和“太極拳經”唱反調。意思是你們武式拳的理論是“松肩”和“沉肘”,而我們則是“垂肩”和“墜肘”,這是我們流派的思想體系。殊不知這“一垂一墜”便把你的身法練得支離破碎了。

  “垂肩”的模式是一味向下,但它不輕靈,有的人按此、法去練,練出夾肩和聳肩的毛病,再加上按照“墜肘”去練,這樣愈練愈把自己練出雙重的毛病來。因為“垂”和“墜”擬定了向下“沉”的死板模式。
  還有的人把“墜肘”說得更形象,他們說“肘尖下好像墜了一個大秤砣,使其肘永不上浮”,這種理論可笑之極,誤人甚深。太極拳愛好者們如這樣去練,就是你練成“雙重”之病的自身體現。

  要練“松肩”、“沉肘”,不要練“垂肩”、“墜肘”。要認識“垂肩”、“墜肘”對身法的危害性。“涵胸”之說在武禹襄先哲的立論思想上是這樣一個意思,“涵”的定義是不輕浮、不急躁、不慌張。既然是“涵”,那麼胸就要空,胸空小腹就能實,這樣胸空腹實肩膀活,胸空膀活腰腿就能變曲。能涵胸就能拔背。涵胸拔背,腰腿變曲起落自然。進而做到“動牽往來氣貼背”。
有的人把“涵胸”說成了“含胸”,這個“含胸”,把“涵”的意思完全修改了。

  單講“含”的意思,含是嘴裡含了東西,那麼嘴就被所含的物體占住,嘴裡就被所含的東西填實了,不能動了。而“含胸”也就是胸裡填滿了東西,若胸中填滿東西,胸就不能空了,這樣背也拔不起來。膀也不能活,自然桎梏了腰腿變曲和動牽往來氣貼背的動義

  更可笑的是,有人這樣認為,說“含”是把對方吞住而“化”之。試想胸怎麼能去“含”人,“吞”人?我認為“涵胸”之理確切真實,而“含胸”之說則害人不淺。

  “尾閭正中”在太極拳一身備五弓上理論確切實際。因為它嚴循“中正不偏”的道理。雙股用力尾骨尖前送,托起丹田。尾骨尖前送有上挑之意和臉之下巴骨有相系相吸之意,這樣就是“尾閭正中”,照這樣做即能“神貫于頂”滿身輕利,也能夠“裹襠”和“護肫”。而“尾閭中正”之說本人實在不敢苟同。持這一說的人認為,不管行拳和打手,身體偏離中心線多少,只要“尾閭中正”就行。我也看到有些人確實這樣行拳,他們貓腰出腚,前俯後仰。和他們探討研究,他們還說這是得了真傳,是出規而合規。說:尾骨尖和腦後的“為嘴坑”相對,即是“尾閭中正”。真是危言聳聽。

   武禹襄先哲是這樣說的:“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由引看來只有“尾閭正中”之論確切實際,而“尾閭中正”之說是站不住腳的。

  再來對比“命意源頭在腰隙”和“命意源頭在腰際”。“命意源頭在腰隙”這個論點鮮明地告訴習者,“腰隙”就是兩個腰眼命門穴。不然就不會出現太極圖上所標的兩個小虛實點。武禹襄先哲明確地告訴習練者,兩個腰眼要認真地去修煉,去運用,去保護。這裡就是你的“命意源頭”。

  但有人認為“命意源頭在腰際”的理論正確。他們說“腰際”即是“帶脈”,腰部周圍都是“帶脈”,這才是習練的緊要處。害人不淺啊!習練者怎樣奢能修煉好這樣一個寬廣的“腰際”?很顯然這樣的理論站不住腳。它從根本上修改了“命意源頭在腰隙”的含意。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7 20:51: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6-7 20:51 編輯

“工用無息法自休”,武、李、郝幾代太極宗師都是這樣去做,這樣去練的。這句話是他們幾代人研練的結晶。按照口授秘訣嚴格修煉占了“工夫”長了“功夫”。有水到渠成之感。

  先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即是說熟練之後先用“著”去作用於人。“著”用熟之後再求“懂勁”,先從“著”熟第一個階段。再接著練第二個階段。懂得用“勁”路制人這就是懂勁。懂勁後再練第三個神明的階段。神明後自然“著”就不用了。因為此時周身已渾然一體,處處無不體現太極之渾圓勁。武、李、郝三位先哲神明功夫登峰造極。自然而然不再用“法”去制人。這就是“工用無息法自休”的體現。

  而“功用無息法自修”的理論卻這樣說:“功要常常用,法靠自己修。無師自通的人有之,但他也得觸類旁通,才有發悟。如果閉門造車地去修,那又能派上什麼用場”。“工用無息法自休”是“工夫”練得多“功夫”長得好,先用著制人,再用勁制人,進而周身如此勁處處制人。達到神明階段,自然不用“法”了,“法”也自然就“休”了。這一“工”一“功”,一“休”一“修”從太極拳本質上就有適得其反的區別。望習練者詳辨。不要被“功”用得多了“法”就修好了的謬論而迷誤。這跟無師自通有什麼區別,要“工用”,不要“功用”,要“自休”,不要“自修”。

  “太極拳學”成就的公式是:得了傳授下功夫去練拳,占了“工夫”二長了“功夫”:“著熟”二“懂勁”;“神明”:“工用無息法自休”。把自己的先天拙力,變成太極渾圓之勁。太極拳的上乘功夫也就臻於完成。
_________________
覓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2:35 , Processed in 0.01075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