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6-9 08:06 編輯
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間的山西人 ( 故稱山右 ) 。1792年他在河南洛陽教書,1795年在河南開封教書。他的武術著作有《太極拳論》一篇,解釋長拳和十三勢內容的殘稿一篇,修訂了《打手歌》一篇和《陰符槍譜》,共四種。
《太極拳論》以太極兩儀立說;解釋"十三勢 "以八卦、五行立說; 《陰符槍譜》以陰符立說。陰指暗,符指合,故陰符意為 "靜處為陰動則符 ",正如陰符槍法的原則 "靜如 處女,動如脫兔 "。
王宗岳少年時讀過經史,也讀過《內經》、《道德經》及兵法等書,兼通擊刺之術 ( 擊劍、刺槍 ) ,槍法最精。
《太極拳論》實際上是概括性很強的總結推手經驗的論文,它所依據的理論是我國古代哲學樸素的陰陽學說, "一陰一陽之謂道 ",以此作為太極拳的基本理論,就使太極拳在廣泛流傳中不致練成剛拳、硬拳,也不致練成柔拳、軟拳,而是大家公認的有柔有剛、剛柔相濟。這應該說是《太極拳論》的主要貢獻。
下面,對《太極拳論》逐句逐段試作解釋。
(一)、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所謂太極,古人"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一也" ( 《易系辭》 )。這是我國古代的天體演化論,把太極形容為陰陽兩氣,混沌未分。也有人解釋"太極" 是屋中最高處正樑的中心,意為最高、最中心的東西。
(太極圖)呈圓形,內含陰和陽兩個半弧形的類似魚形的圖案。太極拳採用這個名稱,象徵著太極拳是圓轉的、弧形的.剛柔相濟的拳術。
‥無極而生 " ,周敦頤 ( 1017一1073 )所著《太極圖說》說 :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王宗岳說 : "太極者,無極而生",是根據《太極圖說》而立論的。
‥陰陽之母也"意指陰陽兩氣包含在"太極"之中,所以說"太極"是 "陰陽之母 " 。
(二)、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古人認為太極是一個混圓體,包含陰陽兩氣。動時這個混圓體就起變化,分陰分陽,所以說太極生兩儀,亦即 "動之則分"。靜時仍然是一個混圓體,陰陽變化雖然相對靜止,但陰陽的道理完全具備,所以叫做"靜之則合"。
上面五句話,講的是太極拳的理論,下面就根據這種理論來闡明太極拳推手的要領,方法。
太極拳創造於清初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左右,創造人是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他寫的太極拳的原始理論《拳經總歌》有 : "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 "兩句話,王宗岳據此進行了發揮。
(三). "無過不及,隨屈就申"
推手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來屈伸進退,要隨看對方的動作而採取攻防動作,不可主觀,不可盲動,要隨對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對方的動作密切不離,不要過與不及,要不頂不丟 ; 對方進一寸,我退一寸 ; 進一分,退一分。退的少了成為"頂",退的多了成為"丟 " 。
‥直來橫去,橫來直去"是武術各流派的共同經驗,太極拳推手還有形象上纏繞絞轉的"粘隨"特點,可練習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以利了解對方的動向、力點和快慢,作出判斷來克制對方。這比單憑目力來判斷對方動向的拳種,多了一種偵察能力 "聽勁 "。
(四)、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 推手時要放鬆,攻和防都如此,逐漸練出一股"柔勁"來。剛勁好像一根硬木頭,堅實但變化少。
柔勁好比鋼絲繩,變化多。俗語說軟繩能捆硬柴。但從理論上講,柔能克剛,剛也能克柔。
單純的柔是不夠用的,太極拳主張"柔中寓剛"、"剛柔相濟",粘與走都要以柔為主,柔久則剛在其中,人以剛來,我以剛去對抗,這是兩方相抗,不是"引進落空"、"借方打人"的技巧,而應該"人剛我柔"地把對方力量引開,使之落空不得力。
所以學太極拳推手一開始就要放鬆,心身都要放鬆。對方剛來,我總是柔應,便對方不得力,有力無處用,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順勁,造成有利於我的形勢,使對方走背勁,造成不利於對力的形勢。
當對方來勁被我走化形成背勁時,我即用粘勁加力於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從而無力反擊。粘好像膠水、生漆粘物一樣,粘走相生,剛柔相濟,這是推手的重要原則。
"粘"這個字,是三百餘年前俞大猷、戚繼光等提出來的,武術書上最初見於明朝俞大猷的《劍經》,在他的對打棍法(不是套路的對打)中有時用粘字。到清初,太極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勁,於是"粘 "的用途日廣。
練粘可使人的反應變快,觸覺靈敏,所以能做到隨對力來勁粘走相生,克敵制勝。
(五)、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動作快慢要決定於對力動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張。首先,手臂放鬆,觸覺靈敏,才能急應緩隨,處處合拍。只有觸覺靈敏了,才能做到 "彼微動,已先動 ",才能制人而不為人所制。 ? (六)、"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動作雖然千變萬化,而粘走相生,急應緩隨的道理是一貫的。
(七)、 "由看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 這是太極拳推手功夫的三個階段 :即著熟、懂勁、階及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