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派實力 :現在明勁都練不好,那有練到暗勁的人?
形意拳是由外入內的練,當練明勁時就是練內氣過程。
所以如按正確的明勁訓練,練三個月左右就會有種熱感。
這種熱感流到那人體那就有舒暢感。但不能刻意追求,要不就會出偏。
應該對它不離不棄。待練到這種溫流能在身體大片大片出現時,
特別在腹部有大片熱流時,這時會性欲增強,全身有癢感。
這個關特別要把持住,如隨隨便便去泄精那就前功盡棄了。
過了這個關,打明勁時會有股熱流隨身而動。
比如打崩拳,那熱流就會從腹部向手上行走。
這時打的拳就不用力氣了,會有一種推力推動拳頭運動。
那樣打拳的動筋動骨感就沒有了,更不會有氣喘。
這就是初步暗勁。
※德智體 ::暗勁是明勁的提高階段,也就是拳中的柔勁,屬易筋的功夫,應先將明勁練好,再練暗勁。練時所用之勁,是將形氣神合住,兩手用力往後拉回,如同練虎鉤時一般,其意又如撥鋼絲。。。。。。從總體上說,神氣要舒展不可拘束,動作要圓活而不可停滯。練到至柔至順,到達極處,便是暗勁之終、化勁(也即是形意拳的高級階段)之始的時候了。
※練暗勁松不是懈,是含著勁。要把拳架子練小。
※暗勁有了才會松。否則只有稀鬆平常的“松”,那樣的話你“松”上十輩子多不會有內勁。
※山民2:練武到了暗勁階段,才能說有稍稍體會到了武術的"靈性",形意拳的靈性猶如汪洋大海,明勁是浪頭,暗勁是海底下的流向.
練形意拳先要把浪頭練出來,再從浪頭返本求源.暗勁的體會是,能感到身體裏有個人長起來,脫胎換骨的感觸.身形不動,但感到身體像水流一樣四溢,人是"沒邊"的.
生了暗勁後,人會格外敏感,也就找著了呼吸,形意拳特殊的呼吸之法,只有在暗勁階段才能找到.找著這呼吸以後,呼吸修得成就了,才能有虎豹音,找到明勁容易,老師可以幫得上忙,指點一下可以達到.
而到了暗勁階段,老師就幫不上忙了,只能說對或不對.暗勁只能算是練形意稍上了路子,還不是高東西,暗與明是一體的,練暗勁時也要時不時打個浪頭,有明才有暗.練出了暗勁的感覺,明勁才能成就.
形意的高東西,是化勁,這時成就了.
化勁不是別有個化勁,是明暗融合後,明暗一體練出的東西.
化勁成就的標準是.一\好像與萬事萬物都有血緣關係,二\有耳聰目明返老還童之效.
化勁階段就出了虎豹雷音,這是生命更新的聲音.
這也是強硬的劃分,到了化勁階段,打人也要用浪頭.但浪頭下後繼的勁道無窮盡,所以變化也無窮,打人跟變魔術似的,身形沒有邊,這是有了神變.
與人交手,越隱晦越好,這就是暗勁的用法,勁隱晦了,身形也就隱晦了.這是暗勁的用法.
這是從李仲軒老人家的書稿裏摘出來的.關於明暗化勁簡要的言論,李老在<尚式形意的形與意>一文中有論述.關於形意拳找呼吸,關於練拳找來龍去脈,在近兩期武魂中有論述.
※輕狂不可教.
為人處事上也有暗勁,
當今是暗勁的年代,
武術的暗勁很難有人能練出來,
而在為人上,暗勁的高手多得是,
看來形意祖師們教育我們先學顧法,
真是高明。
※奇怪 :“虎豹雷音”是明勁到暗勁過渡時候用的“咿呀哼哈”以發聲助丹田鼓蕩,其聲有攝人魂魄之意識
而到暗勁的時候就不用虎豹雷音了,而用“嗯,嘶”之類的“隱雷音”,是由丹田鼓蕩帶出之音
※山民2 :關於雷音,有四種說法
1\已淘汰
2\威懾作用
3\助力_____您說的那種
第四種,您可再問問您的師傅或師爺
可提示一點,在練明勁時連呼吸都不准故意,哪能發聲?
形意是內家拳,思索雷音,要從內養內修上揣摩,
雷音不是形意的絕學,
當今懂雷音的大有人在.
如果您真有形意傳承,對待長輩要尊重,否則惹別門人笑話.
我不想再作意氣之爭,卻還想規勸您一點:
一個人,對拳學發展有促進,對同門有恩惠,卻死得身敗名裂,
這是天下一等慘事.作人還是要有一點同門之情的,
在歷史沒有解密之前,請先不要道聼塗説,出口傷人.
※山民2 :下面引用由拳派實力發表的內容:
“特別在腹部有大片熱流時,這時會性欲增強,全身有癢感。
這個關特別要把持住,如隨隨便便去泄精那就前功盡棄了。”
——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說法,估計也不是你的體會,而是從別人那聽來的。
孫門的非正式弟子宣傳孫祿堂,說他們的祖師練得陽物其小無比,
這等於是噁心孫祿堂。
所以沒學到真東西,想捧人都不知道怎麼捧。
這位老兄可能也受到了這些說法的影響,
這個說法,只能說明練拳者是個體格很弱的人,尤其外陽缺乏鍛煉。
如果是長期禁欲,過了三十五歲,而不能匹配陰陽,
沒過上正常的夫妻生活,
練拳就會有此情況發生。
補救的方法是作些形意“兜丹田”(轉小肚子,拍外腎)的基本功。
或有正常的夫妻生活。
但您說的那一點不錯,
就是練拳會調節生殖系統。
練得不當,就是不當刺激了。
※taoist:餘以為暗勁是以劈拳來練的,慢慢的,渾身上下象蟲子一樣蠕動,尤其是丹田的蠕動。
手往回收蓄勁時,全身都松了下來,長期習練此式,自然丹田飽滿,內氣充盈,全身放鬆。
練時是以死步練習,逐漸過度到活步。純純粹粹是以丹田元氣來催化關節,發力等等。
所以不會練養的人,長功夫是很慢的。
※公瑾 :有道理!
以身運拳,以身帶步.舒展渾厚.力達八方動既是力.拳拳如此,三回九轉是一式.
_________________
多情卻似總無情
惟覺蹲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贈別
悟拳中的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