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4786|回復: 8

回復太極閒人關於“氣沉丹田”的留言…….. 魏坤梁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9-23 19:40: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2-1-25 13:20 編輯

太極閒人網友于2011年4月28日留言:“魏老師:您好!讀了您的文章讓學了三年太極的我感到特別受益,心中許多疑惑與問題,在您的科學而深厚的理論功底和長期實踐體悟的文章中得到啟發,您的文章我都認真拜讀。借此謝謝您!在此想請教一問題,能否系統地寫一寫有關“氣沉丹田”問題?因為這一問題確實太神秘了,……另這個“氣”與傳遞性的“氣”關係如何?”現回復於下:

“氣”是什麼?“氣沉丹田”是怎麼回事?“氣沉丹田”之“氣”與太極拳引起動作的“氣”是什麼關係?這是學練太極拳很具普遍性的兩個問題。現談談我的認識:

(一)“氣沉丹田”不神秘

應該知道,“氣”在古代漢語中是一個有十分多概念的詞,可以說是一個萬用的代詞,從宇宙之大到微粒之小,從無形的精神到各種實體存在、無論何物何事、都是可以用“氣”來表示的。修練道家內丹功,位於下腹部的下丹田會發熱並會感覺到有一股溫熱流溢出在體內流動迴圈,這股溫熱流就被稱為“氣”。這是道家內丹功修煉到了一定層次才能夠發生和體驗得到的一種特殊的生理現象。道家內功這種“氣”與呼吸有一定的關係,但顯然不是呼吸進出肺部之“氣”。呼吸進出肺部之“氣”毋庸置疑是大自然中的“空氣”,是一種多成分的氣體。中華武術普遍有“氣沉丹田”之說,這“氣沉丹田”的“氣”則與上述道家內丹功所謂的“氣”、“空氣”又是不同的“氣”。至遲從周秦時代開始,古今漢語中都存在著“氣”、“勁”、“力”相通稱的情況,有合稱為“氣力”和“力氣”的。“氣沉丹田”的“氣”的實質就是這種“氣”。因此,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楊氏老譜·太極力氣解》、李亦佘先生的《五字訣》、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使用法》中都明顯有把“氣”與“勁”視為同一的反映;李雅軒先生則在他的《隨筆》中明確把“氣沉丹田”和“勁沉丹田”通稱,孫劍雲前輩在《孫式太極拳詮真·孫式太極拳的特點》中也把“氣”視為是“勁”,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人身纏絲正面圖說》中則更直截地指出“勁即氣”。這些文獻所說的“氣”其實質就是人體內力,只是其中強度大的又被稱為“勁”。由此可見,武術中所謂的“氣沉丹田”,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人體的內力沉降於小腹部這樣的一種人體力學現象。

必須明白,國際語言學名著反映:語詞多義是世界各民族語言的普遍現象。這是世界各國語言學家的共識。這種現象在中國近代之前的語言中尤其的多。打個比方就像民間草藥,不同的地方相同名稱的草藥卻是不同的草藥,而不同名稱的草藥卻又是相同的草藥,在《中草藥大辭典》中可以發現這種情況是數不勝數的。究其原因,與歷史上交通不便、資訊不通、交流不普遍、沒有一個權威、統一、規範的依據、如何語詞地可以被引申使用等等因素都有關係。儘管現在每一種中草藥都有了一個統一的學科名稱,但由於這些稱謂在各地民間的使用不僅有相當的地域,而且有相當的歷史,所以就歷史稱謂而言,是必須有它們的存在,不能說哪種名稱對、哪種名稱錯。這種情況即使到了現代,在科學論文與權威、統一、規範的教材中出現的名詞在使用中也出現了不同的概念。比如“條件反射”與“無條件反射”,這是蘇聯醫學家巴甫洛夫最先提出,在現代醫學教材中概念統一的名詞。然而,從很多雜誌的文章中可以發覺不少人將這兩者的概念顛倒互換了。雖然這是必須糾正的,而就另一方面對這些作者觀點的理解而言,則應該根據文章的語言環境認識到他們所說的“條件反射”其實是指“無條件反射”,而“無條件反射”其實是指“條件反射”。而“氣沉丹田”也是這樣的語詞。從文章的語言環境分析,近代有的先人如鄭曼青先生所說的有的“氣沉丹田”其實是指道家小周天功的“氣歸丹田”,就是上述道家功修煉中溫熱流感覺的“氣”從喉頭向下沉降到小腹之內很小一個地方“丹田”的現象,是一種與人體動作(包括武術動作)無關的人體特殊的生理現象。而鄭曼青先生所說的有的“氣沉丹田”則又與楊澄甫、李雅軒等先生所多次反復強調的與武術動作有重大關係的“氣沉丹田”是相同的,是指中華武術中普遍所謂的“氣沉丹田”。這種將“氣沉丹田”與“氣歸丹田”混稱,無非是各人語言表述的不同而已,而就現在的研究學練而言,顯然是必須分辨清楚鄭曼青先生所說的哪些“氣沉丹田”是氣功鍛煉範圍中的生理現象的“氣歸丹田”,哪些則是與楊澄甫、李雅軒等先生所多次反復強調的“氣沉丹田”是同一概念的。

人體力學現象的“氣沉丹田”是有著生理現象的“氣歸丹田”所沒有的特點,那就是就效果而言,能夠使得人體的重心下降從而站立、行走穩重而使得兩腳能夠移動輕靈,使得人的軀體底部成為肢體動作的動力源等。這種人體力學現象其實是普遍存在於許多技藝中的,是許多技藝提高水準的重要技能。比如吹笛子必需用“丹田之氣”,歌唱也必需用“丹田之氣”,懸腕書法寫作也必需用“丹田之氣”。如果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吹笛子與歌唱就會尤其嘹亮與輕鬆,書寫就會有“入木三分”的效果。如果不是這樣,就反映技藝還是屬於低層次。而使用“丹田之氣”就必然需要“氣沉丹田”。中華武術中“氣沉丹田”與“丹田之氣”更是十分普遍地應用著的。儘管“丹田”、“氣”都是道家的概念與術語,佛家與佛家拳原本是沒有的,然由於相互滲透、吸收,有的禪僧不僅接受這種概念與術語,還傳播這種概念與術語,如歷史上著名的道家內丹功大家清初柳華陽就是禪僧;而武術中少林拳主要拳種之一的心意拳就十分講究“氣沉丹田”。當然,各技藝、各拳種的“氣沉丹田”應該是各有特點的,尤其是太極拳與外家拳的“氣沉丹田”應該是有所不同的,但原理是基本一樣的。由此可見,“氣沉丹田”是一點也不神秘的,更談不上是“玄之又玄”的。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9-23 19:41:3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2-1-21 20:44 編輯

(二)“氣沉丹田”的機理怎樣

太極拳的“氣沉丹田”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的體悟,形成的原因是人體從頸開始的所有運動肌由於放鬆而發生層層微微的沉墜從而引起內力下降於小腹,然而頭的高度又毫不下降。運動肌放鬆了為什麼會發生沉墜?這是因為肌肉所謂的“放鬆”就是“鬆弛”,就是沒有了收緊的自身作用力,由於地球的地心引力,肌肉就必然向下墜降。所以,對於太極拳而言是“鬆即沉”,這是太極拳所謂的“放鬆”與許多氣功所謂的“放鬆”又一個本質的不同。因為許多氣功是不必追求“沉”的。現代有的人喜好玩文字遊戲。喜愛“放鬆”與“柔”,不喜愛“鬆弛”與“軟”,更不喜愛“鬆懈”;喜愛說“鬆而不弛”、“鬆而不懈”與“柔而不軟”。其實,對於肌肉而言,“放鬆”就是“鬆弛”、就是“鬆懈”,肌肉放鬆了就必然相對較“軟”。“放鬆”、“鬆弛”與“鬆懈”是同義詞,“柔”與“軟”也是同義詞。無非往往“放鬆”是褒義詞,“鬆弛”是中性詞,“鬆懈”是貶義詞而已;“柔”與“軟”則都是中性詞。對於太極拳而言,所謂肌肉徹底放鬆就是肌肉的狀態與完全休息時是一樣的“鬆弛”與“柔軟”。許多人以為“鬆弛”、“柔軟”就是沒有力量,這是錯誤的。泡沫塑料是“鬆弛”的,但飄在太空中的泡沫塑料可以將宇宙飛行器的金屬外殼洞穿;麻雀很軟,但在空中遇上飛機,也可將飛機的玻璃洞穿。世界上的力量在一定的條件下都是可以傳遞的,鞭子很軟,你能說揮動的鞭子沒有力量?因此,肌肉的徹底放鬆與沒有力量這是兩回事。並且,人體肌肉“放鬆”其品質仍然是存在的,肌肉層層沉墜與頭的高度毫不下降就必然引起肌肉重力的下降,也就是身軀的重心下降了。必需明白的是這種肌肉沉墜是體內的反應,具體地說是肌鞘內的沉墜,因而是沒有外形的變化,但確確實實有自己的感覺。而且,“虛領頂勁”還必需依賴於這種頭的高度毫不下降的肌肉沉墜,所以這“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是“不頂之頂”與“不沉之沉”。而這種情況到了一定程度,就像是在凳子上放置了重物凳子變得穩固一樣,必然會感到站立、行走穩重了,而肌肉重力下降也就是人體的內力下降又會引起內力在小腹部位的積蓄,這團力量又成為在腰脊的作用下身軀向下輸送力量的動力源了。正是因為這樣,由於地面的反作用,由於地面的品質遠大於人體。從而可能發生比人體的重量還大得多的力量,人體的下端即腳同樣出現這種力量,又由於人體適當反作用的反應,這股力量就會由腳向上傳遞,在腰脊的支配下傳遞到兩上肢與另一下肢。這樣,儘管手臂具有了比手臂本身能夠發生的力量還要強大的力量也就是“勁”,然而,手臂局部又是不用力的;而腳有了腰脊傳送的力量,也才能夠變得“輕靈”了。當然,在腰脊的控制下,這股力量也可以很小被稱為“氣”。“氣沉丹田”發生與作用的機理無非就是這樣而已。由此可見,“氣沉丹田”對於太極拳是何等的重要。顯然,如果沒有“氣沉丹田”,也就沒有傳遞性的力量,要出現手臂不用力又能夠有力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既沒有“氣沉丹田”又說是“不用力”的在練太極拳,那麼可以完全肯定這是屬於“無氣微力”,不是太極拳所要求的“有氣無力”,仍然還是在用微小拙力打拳,雖然有太極拳的外形,只能認為是初學的、低層次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太極拳,很可能是模仿太極拳外形的氣功導引而已。由於“氣沉丹田”的實質是軀體的內力沉降。而逆腹式呼吸的呼氣胸腹間的橫隔肌下降,從而腹壓增大,也能夠引起內力下降。可見逆腹式呼吸的呼氣是有助於“氣沉丹田”的。所乙太極拳當尤其需要“沉著”比如發勁時,隨著不斷鍛煉會自然地發生逆腹式的呼氣。但是,逆腹式的呼氣又並不是引起內力下降引起“氣沉丹田”的唯一原因。

如上所說,既然“氣沉丹田”的重要功效是使得人體的重心下降從而站立與行走穩重而兩腳移動輕靈、使得人的軀體底部成為肢體動作的動力源等。那麼,將身軀鬆沉的力量不經過“氣沉丹田”直接沉到腳不是更方便嗎?然而,如果這樣的話必然出現的結果就是:①由頭頸開始向下鬆沉直接到達腳的“氣”因為沒有經過聚蓄,就必然分量不足。這就像是自來水公司沒有水塔,水庫的水直接流到千家萬戶去,水就流不到高樓層的百姓家裡去了。②身軀的底部沒有向下力量的聚蓄,身軀就缺乏了足夠的沉穩。③太極拳的“輕靈”要求在腰脊的控制下身體重心在兩腳迅速靈活轉換,因此“氣”必需在身軀的底部有一個就近的中轉站,如果沒有就近的中轉站直接沉于腳,必然會造成兩腳的活動都重滯呆遲而形成“雙重”,那麼,太極拳的“沉著”與“輕靈”就都無法實現了。因此,太極拳沒有“氣沉丹田”是不允許的。

(三)“氣沉丹田”與太極拳引起動作的“氣”是什麼關係

太極拳引起動作的“氣”,就是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十三勢歌》所說的“氣遍身軀不少滯”的“氣”、《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說的“以心行氣”與“以氣運身”的“氣”,其特徵是“由腳而腿,由腿而身”、“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起來說,是一種由腳開始向上傳遞,可以一直傳遞到手指的力量。從運動力學角度說,就是人體的“動量傳遞”。其傳遞形式是波浪形的,感覺就像是揮動的彩練(也就是綢帶),所以又被稱為“如練一氣”。這種傳遞性力量的動力源當然不是在腳而是在“丹田”;這種傳遞性力量之所以能夠傳遞也不是憑意念可以實現的,而是必需一系列的身法要領共同作用才能形成的。但就與“如練一氣”的關係而言,分析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這“沉于丹田之氣”是不屬於“如練一氣”的。為什麼呢?可以用確定江河來作比對。比如現在已經確定長江的源頭是青藏高原腹地的當曲。那就是說,長江的長度是從當曲某地到入海處。但當曲的水當然不是當曲產生出來的,而是雪山上的積雪融化流下來的、高原各處的地下水滲出來的等所彙聚形成的。然而,儘管如此,誰也不會認為長江是從雪山頂開始的。而且國際上所採用確定河流正源的三個標準是:①河源唯長,②流量唯大,③與主流方向一致。按照這樣的確定標準,長江就應該是指從當曲某地到入海處,而不是從雪山到入海處。太極拳“如練一氣”也是這樣,顯然“如練一氣”的“主流方向”是“由腳而腿,由腿而身”。顯然,從頭頸向“丹田”鬆沉之“氣”還沒有彙聚,不是“量唯大”;“沉于丹田之氣”則由於還沒有與地面發生反作用,也不是“量唯大”。所以雖然從頭頸向“丹田”鬆沉之“氣”是“丹田之氣”之源;“丹田之氣”是“如練一氣”的動力源,但都還是原料,而且也都不是“與主流方向一致”的“源唯長”,因此都不屬於“如練一氣”。只有“其根在腳”向上傳遞的力量才是“源唯長、量唯大與主流方向一致”的“如練一氣”。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這樣的結論不僅在理論上說得通,而且可以由實踐真實地體驗與證實。因此有人說上下肢的力都是由腰腹直接分流傳到兩上肢與兩下肢的,又有人將太極拳說成是以“丹田”為中心的運動體系的,不僅違反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主宰於腰”與“其根在腳”等理論,在運動力學理論上說不通,而且也是不能由實踐真實地體驗與證實的,顯然都是不正確的。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9-23 19:43:0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2-1-25 13:23 編輯

(四)如何“氣沉丹田”

具體如何“氣沉丹田”呢?近代太極拳家有很多的論述。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說:“太極之氣沉丹田怎樣可以做到呢?那就必須先鬆心,後鬆身,心身俱鬆之後,其意氣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將氣意壓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將氣意壓下去,那就會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體發生疾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學者應當多加注意。”還說:“每練功一定要把勁沉在丹田,如能丹田裡沉下勁去,人的氣度一切就要變了,如沉不下去,那一切神氣態度都是浮的,所以練功須練到氣沉丹田這一步。”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視本末》中也指出“氣沉丹田”是“氣逐漸積于丹田,非實腹也,慎之”。分析這幾段話,除了對於“氣沉丹田”重要的強調外,有關方法的內容可以歸納為四點:

①氣沉丹田形成的原因是心身放鬆因而體沉與鬆軟著練拳,呼吸不是主要因素。
②氣沉丹田是自然、逐步形成的,不是人為一下子可以形成的。
③要追求在太極拳的學練中始終氣沉丹田。
④有人將錯誤的“氣壓丹田”的“實腹”當作了“氣沉丹田”。這是應當“多加注意”與“慎之”的。

我的體悟,精神的安靜對於“氣沉丹田”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精神的安靜又不是“氣沉丹田”的組成部分。有篇雜誌文章介紹“氣沉丹田”說當練道家功精神安靜到了一定層次,會突然感到有一股氣由胸沉降到了“丹田”,體會到了“虛胸實腹”。顯然,這所謂的“氣沉丹田”也是一種純屬於氣功特殊生理的“氣歸丹田”,不是武術中所謂的人體力學現象的“氣沉丹田”。因為武術所謂的“氣沉丹田”是不可能僅僅由於精神安靜而一下子發生與出現的。武術所謂的“氣沉丹田”主要是肌肉實際鬆弛因而內力沉降形成的。而且是如李雅軒與鄭曼青先生所說的是由於長期鬆軟著練拳自然、逐步形成的。就是說“氣沉丹田”是一種技能,不僅僅是方法。因此,初學者是不可能用什麼方法能夠一下子達到的或發生飛躍性突變出現的。

初學者如何自然、逐步達到“氣沉丹田”呢?我的體悟那就是李雅軒先生所說的“鬆軟著練拳可以有丹田的沉著之勁,”就是要全身在“虛領頂勁”的前提下放鬆,尤其是要追求手臂的動作都是被身軀所帶動、催動的,肩臂在動作中不能主動局部用力,隨著身軀帶動、催動手臂動作的部位逐漸下降到腰骶部,漸漸就會感覺到腰骶部有似乎微脹的沉重感覺和小腹部有一股向下催動的動力感覺,站立、行走會感到尤其的穩重與輕靈;而且逆腹式呼氣時就會尤其感到這種感覺的增強。根據近代太極拳家的論述,這種現象就是“氣沉丹田”。必須要十分注意的是這種放鬆必需是與“虛領頂勁”相互促成的,是體內的。所以,“氣沉丹田”主要並不是外形方面的,也不是小腹局部的感覺,而是一種由於“虛領頂勁”前提下全身放鬆漸漸自然形成的有上述武術效果的技能。

對於“氣沉丹田”的感覺,初學時既要有意識地培養,又不能刻意地追求,就是說不能努力地去想。如果努力地去想,也是會出現這種情況的,但這是神經過敏的錯覺,是不真實的;只能是漸漸地順其自然地不求而得,水到渠成,而且當達到有了“氣沉丹田”的感覺後還必須漸漸使得這種感覺成為不假思索的無意識的反應。當然,“氣沉丹田”的水準是隨著太極拳功夫的提高而提高的,就是說太極拳功夫越高,“氣沉丹田”引起的“虛領頂勁”、穩重、輕靈與向下催動的動力就會越明顯和越大。這樣,太極拳不易被引動的能力、沉著與輕靈的能力、傳遞“如練一氣”的能力、不用力的能力、爆發強大內勁的能力都會提高。可見“氣沉丹田”是太極拳功夫提高的重大特徵之一。因此,不僅太極拳經典古拳譜中出現了“氣沉丹田”,近代太極拳著作反映凡太極拳家都是十分重視和再三強調“氣沉丹田”的。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就兩次提到了“氣沉丹田”,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也多次提到“氣沉丹田”,在不少動作的論述中還都特別指出是用“丹田之氣”。還強調說:“所乙太極拳的功夫,對氣沉丹田這一規則是很重要的。”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視本末》中也多次提到“氣沉丹田”,並將“氣沉丹田”列為楊澄甫先生家傳的太極拳要點之一,還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視本末》中強調:“體能沉已善矣,尤須加以氣沉丹田。”吳英華、馬岳梁先生在《正宗吳式太極拳》中也將“氣沉丹田”列為要點之一。
太極拳鍛煉當有了這種“氣沉丹田”的感覺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這種感覺在練拳中始終存在,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在任何形勢之下,我的氣意始終是沉著的,絕不會使氣意浮起。”當然,這不是僅僅“鬆軟”練拳所能夠實現的,還是必需要有多種要領共同作用的。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所有的動作都必須是起於腳的,身軀是不應該主動活動的。

現在太極拳界的事實是有許多人包括某些全國聞名的名家自以為是地誤解了“氣沉丹田”,將人為強行向腹部努力、憋氣使腹壓增加、腹部鼓大當作了“氣沉丹田”;甚至有以上體下屈強行壓縮胸腰椎使得腹部鼓起來、如氣功表演與練某種瑜伽功那樣使得腹部鼓得氣球一般自以為是“氣沉丹田”,並且將這種錯誤的做法說成是“正宗秘傳”傳授給弟子門。顯然這樣錯誤的做法既與身軀的鬆沉沒有關係,也不能使得自己站立、行走穩重與輕靈,更不能由小腹向腿腳提供動力;而且這種錯誤的做法是違反自然的,必然還會損傷身體的健康。所以這種所謂的“氣沉丹田”與太極拳的“氣沉丹田”當然是風牛馬不相及的,顯然是近代許多太極拳家都再三強調指出必須要糾正的錯誤。從這一種現象也可以使人明白,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9-23 19:44:12 | 顯示全部樓層
現代太極拳界有的名家有的所謂“正宗秘傳”其實是自己想出來而冒充為是“代代相傳”的,而且是錯誤的。對此,太極拳學練者是應該有所警覺的。然而,眾所周知,現代太極拳界有位名家一再公開地否定“氣沉丹田”,甚至搬出一位少林僧人否定“氣沉丹田”的話,以此強調武術中講“氣沉丹田”是錯誤的,還說太極拳的“氣”應該直接沉到腳,不能沉于丹田,說“太極拳家一般不提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有悖太極陰陽變化”,還說“氣沉丹田”會損害健康。這些說法反映:一、這位名家不瞭解“丹田”說是道家的理論,並不是所有佛教徒都信奉與懂得的。二、這位名家無視太極拳經典古拳譜與楊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極拳家以及無數太極拳先人包括吳氏正宗傳人前輩的教導與無不十分重視“氣沉丹田”的事實。三、這位名家將許多太極拳家所屢屢強調必須糾正的向腹部努氣、憋氣的錯誤做法當作了“氣沉丹田”。顯然這位名家這種否定“氣沉丹田”的說法反映了這位名家並沒有得到太極拳“氣沉丹田”的真傳和沒有真正的太極拳實踐經驗,是信口雌黃的胡說八道。對於這種標新立異恣意否定歷代太極拳家關於“氣沉丹田”的寶貴理論與經驗的錯誤說法,太極拳學練者更是應該嚴肅批駁、堅決唾棄的。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9-26 08:51:5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9-26 08:53 編輯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9-23 19:40
太極閒人網友于2011年4月28日留言:“魏老師:您好!讀了您的文章讓學了三年太極的我感到特別受益,心中許多 ...

文中引述的「太極閒人絕非本人!
讀了魏先生的文章,我這太極閒人絕不會得益!

..........................................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0-7 19:13:09 | 顯示全部樓層
少林童子功 ─ 氣沉丹田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21 20: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2-1-21 20:32 編輯

......
......
(四)如何“氣沉丹田”

.......。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說:“太極之氣沉丹田怎樣可以做到呢?那就必須先鬆心,後鬆身,心身俱鬆之後,其意氣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將氣意壓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將氣意壓下去,那就會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體發生疾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學者應當多加注意。”還說:“每練功一定要把勁沉在丹田,如能丹田裡沉下勁去,人的氣度一切就要變了,如沉不下去,那一切神氣態度都是浮的,所以練功須練到氣沉丹田這一步。”.....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1-21 20:30: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2-1-21 21:22 編輯

標題:練功原來應該這樣
來源:
小蟹的太極館

買了一本李雅軒的《楊氏太極拳架詮真》,裡面的話都很受用,其中幾句尤其切中疑惑:

.練太極拳套路,應感到神清氣爽,精神愉快;習練完畢,手心窩會熱熱的,這便是功夫已找到要領了。
.氣沉丹田,不是採用壓制的方式將氣壓到丹田,而是將身勢放鬆,使氣自然而然的自己落到丹田裡去。
.虛靈頂勁,是在身勢端正,穩靜舒適後,虛靈之氣自然上升之謂;而非頭部強力上頂。
===========

同樣一個“氣沉丹田”議題卻可言簡意賅地將要點講出來。

魏先生的文章有引用過多的他人論述造成陳述混亂,讀者不好理解。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2-2-3 19:38: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2-2-3 19:46 編輯

本文這麼說:

.......
現代太極拳界有的名家有的所謂“正宗秘傳”其實是自己想出來而冒充為是“代代相傳”的,而且是錯誤的。對此,太極拳學練者是應該有所警覺的。然而,眾所周知,現代太極拳界有位名家一再公開地否定“氣沉丹田”,甚至搬出一位少林僧人否定“氣沉丹田”的話,以此強調武術中講“氣沉丹田”是錯誤的,還說太極拳的“氣”應該直接沉到腳,不能沉于丹田,說“太極拳家一般不提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有悖太極陰陽變化”,還說“氣沉丹田”會損害健康。.....

氣沉丹田還是氣沉到腳?看看《郝月如太極拳拳論》怎麼說:

平日走架行功時,必須以意將氣下沉,送于丹田(以意非以力,非怒氣,非用呼吸),存養涵蓄,不使上浮,腹內鬆靜,氣勢騰然。依法練習,日久自能斂氣入骨(脊骨)。然後用意將脊骨之氣由尾閭從丹田往上翻之。達此境界,就能以意運氣,遍及全身。彼挨我何處,我意即到何處,氣亦從之而出,如響斯應,疾如電掣。周身無一處不是如此,此即所謂“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催”,亦即“意到氣即到”是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35 , Processed in 0.01389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