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海大富

陳氏太極拳的文章, 影片 ..... (一)

[複製鏈接]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6 15:30:57 | 顯示全部樓層
陳家拳保留了原始特色,技擊性最強,不但擒拿多,肘膝招法也多,可謂處處綿裡藏針、殺機暗顯。陳式太極以螺旋為第一要務,螺旋接勁的好處是護住垂直中心線,所有加之於上的勁力都可能被旋轉著甩出去,有點兒百毒不侵的意思。這也是陳、楊兩家一個很重要的區別。

用旋轉的方法接半邊勁的原理,是對方發勁之初的方向是對著我的垂直中心線的,而我通過旋轉後中心線必然錯開這個勁的勁頭,他的勁只能加速我的旋轉,並從一側滑空下去,我只要從側面粘住他一點就能借他的半邊勁,兄想想“退步壓肘”的招法。這就好比一頭野牛向你直沖過來(也可以想像有人騎著自行車向你直撞過來),可以略加旋轉閃至側面,一把抓住它的一支角,以這支角以定點的順著牛力方向的旋轉運動甚至能把這只牛甩出去,這就是空半邊勁接半邊勁的一種解釋。接的半邊力不能侵入身內,在螺旋圈外滑過,“亂環訣”說的可能就是這個道理。

http://www.taiji.net.cn/lilun/ddxl/200904/11208.shtml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6 15:48:37 | 顯示全部樓層
斬手技法演示....王二平
http://www.56.com/u12/v_Mjc4NTY0ODk.html

翻花舞袖技法演示....陳超
http://www.56.com/u23/v_MTc4MDUyMjg.html

前招、後招的用法....李儲功
http://www.56.com/u71/v_Mzc5NjQzMTY.html

順攔肘....李儲功
http://www.56.com/u45/v_Mzk3MzQ2NzQ.html
...........
http://www.56.com/u25/v_MTUyMjUxNTg.html

0:00~0:32頗似陳氏二路的斬手,多了把對手推出去的動作。

這是通臂拳的斬手,又稱展手、斜劈山,演示者的前進步法稱為閃戰步。也可採定步頗似陳氏二路的斬手。
http://tw.youtube.com/watch?v=ehaXbzkrIZA

躍身撇捶
http://tw.youtube.com/watch?v=OpsylqcT4d8&feature=related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6 15:48:55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6 15:49:24 | 顯示全部樓層
陳氏拳發勁講究鬆、活、彈、抖,特別是抖勁,陳照奎曾形象地將這樣的發勁方法,比喻為北方農村的牲畜幹完活,卸去身上的輓具後在地上打滾,起身後霎時間用勁猛地一抖,事實上是用了全身之力,陳氏拳的發勁驚炸之勢就很像這種情況。對於這樣的發勁方法,《太極拳研究》一書中說:「太極拳的抖勁,是一種突如其來的爆發力量。抖勁的特點是快速,氣足,力猛,勁長,動短,意遠。功夫純粹的,手、臂、肘、肩、背、胸、腰、胯、腿都可發出抖勁。這種抖勁是從腰襠勁的迅速一轉而發出的。」、「太極拳內勁的來源,確切地說,也可說是從腰襠而來的。」。

對於初學者來說,打好掩手肱捶確非易事。首先要從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功入手,多做腰胯間的左右旋轉練習,具體練習如下:(1)兩足分立兩腿微曲,兩腿的寬度和彎曲度因人功夫深淺而定;(2)兩臂曲伸環抱於胸前,似渾圓樁狀;(3)腰胯放鬆,左右不太快地做螺旋狀轉動,注意保持身體上、下中軸一條線;(4)以上練習達到一定程度後,腰胯的的轉動改為瞬間的彈抖,這樣的彈抖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勁從下肢通過腰胯直達手梢,有的把這種練習方法叫金雞抖翎。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練習,就可以認真體會發勁的勁路,拳論說:“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不但是說蓄勁之意似張弓,身體也真的要像弓一樣。所謂身具五張弓,是說四肢四張弓,軀幹一張弓,合起來是五張弓。四肢四張弓容易做到,軀幹一張弓往往不容易做到。所謂“涵胸拔背”,事實上是從人的背部看,上下呈弓狀,左右也呈弓狀,照這樣說,全身都是弓狀。身體的這種狀況並不是自然的狀態,加上成年人更習慣于昂首挺胸,就更不容易做到這一點。掩手肱捶的發勁最重要的是先蓄好勁,形成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勢,這樣的發勁不但快速、力猛、勁長、動短,而且氣足、意遠。掩手肱捶發勁熟練之後有多種變化的打法,初學者宜用老架中最基本的打法,讀者仔細從陳正雷演示的影碟中不難模仿。其詳細程式如下:(1)做完上三歩最後一歩之後,左腳跟向左前方沿地面擦出。(2)身體重心漸身左移、兩臂同時左右兩側分開,此時以逆腹式呼吸小腹上提吸氣。(3)雙臂分到最遠點時身體重心漸身右移,雙臂內合左手呈鬆柔的八字掌直臂停于左肩前,右手半握拳,拳心向上停於腹前右側,呼吸依然小腹上提,有明顯的“氣貼脊背”之感,至此蓄勁動作已完成。蓄勁過程最重要的是使軀幹這張弓的張力恰到好處,張力不夠不能形成蓄髮之勢,張力動作過大易形成貓腰,勁勢後瀉,造成無有反彈勁,發勁虛而無力。(4)完成蓄勁動作之後,已成箭在弦上之勢,初學者仍不可急於快速發勁,可使軀幹這張弓從腳到胯、到肩肘,以節節貫串之勢,推動右拳在身左轉的過程中慢慢打出,沉肩墜肘停于右臂斜前方。(5)隨著右拳的打出,氣息從鼻孔中呼出、小腹下沉成“氣沉丹田”之勢,身體放鬆,左手八字掌下沉到腹部左側,掩手肱捶一式即做完。以文字敘述動作,需要說許多話也未必能說清,做起來往往是一瞬間的事。

http://hi.baidu.com/adam520/blog ... 943ce437d12215.html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6 15:50:00 | 顯示全部樓層
網路流傳:

氣功內所謂通三關,即要求氣通過尾閭關,夾脊關和玉枕關,它包括整個脊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氣功的坐、臥、站三功是採用靜功法任其自發地通過三關的,而太極拳的這種行功,則是動中求靜,在一動無有不動的過程中,通過專一而動,使意志集中,以求得動中之靜。

拳論云:「心不靜,則不專,動作全無定向矣。」,太極拳行功,由於具有一定指向的動作和意識的相互輔助,同時,在行功過程中,內勁與外形又要做到尾閭正中神貫頂、氣沉丹田海底間和含胸拔背,開胯圓襠,促使氣從襠中過來。這樣,就鍛煉了這一條全身前下後上的迴圈大道。日久之後,使氣功中的通三關可不去求通而自通。通三關應從自然中不求而得,不可著意追求。

太極拳身法上的“立身中正安舒”,與靜坐功、氣功的身法是一致的。練太極拳時,脊柱節節鬆沈,隨著動作的開合,會陰間的襠勁有上翻之意,百會穴虛領頂勁,而氣往下沉,內氣沿任督二脈自然流轉,用功日久後,可使任脈和督脈自然接通。因此通三關就不求通而自通。

通了三關全身有舒服融和的感覺。但不必妄求,否則極易發生流弊。在陳氏太極中,通三關的練法舉例也有特定的姿勢。在這種拳式中,任督二脈可以用意交互運接。
  
如陳氏太極拳圖說十九勢中的“閃通背”,當頭與肩往下栽時,臀部往上一挑時,則督脈由會陰起,從長強穴(脊背)逆行而上,過百會以至人中,任脈接住;下行以至丹田,入會陰,是引陽入陰,繞行一周。右手從襠下向上引時,任脈即從會陰起,由丹田逆而上,以至承漿穴(下嘴唇),右手隨身逆轉,手到下,督脈接住,從人中逆行過前頂後頂,由啞門、大椎順行而下,複至長強,入會陰,是由陰附陽,繞行又一圈。待轉身右手從下上引,則督脈又自會陰經長強逆行而上,已至頭頂百會穴,其時督脈上運已半圈;待下一勢掩手肱拳合住,則督脈由百會下至人中,任脈接,由承漿下行以至丹田,複入會陰,是已經繞行三周,閃通背(三通背)一勢,督脈上下來回三過其背。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6 18:39:28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7 07:03:10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7 07:03:34 | 顯示全部樓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3:40 , Processed in 0.008473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