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太極閒人

《張三丰太極拳經》

[複製鏈接]
花留香 發表於 2011-12-23 03:10:51 | 顯示全部樓層
《張三丰太極拳經》云:「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古時嘅文字同埋語法,唔係我哋現世人咁易明嘅。就算依家可多北方人士都唔知我寫X嘢啦。
我以為,上面果句野係話:有力打無力、同埋手快贏手慢嘅本事,都係人人與生俱來嘅本能,唔使食過夜粥、唔使學過野都已經有嘅。(希望太極閒人網友係廣府人、睇得明我講X。祝聖誕同埋新年快樂!)
花留香 發表於 2011-12-23 03:23:47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極拳經》果句野暗示:食過夜粥、學過野之後,人嘅本事就唔止「有力打無力、手快贏手慢」咁簡單嘅啦。(信唔信?由得你啦。)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12-23 11:35: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12-23 11:37 編輯
花留香 發表於 2011-12-23 03:10
《張三丰太極拳經》云:「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上面果句野係話:有力打無力、同埋手快贏手慢嘅本事,都係人人與生俱來嘅本能,唔使食過夜粥、唔使學過野都已經有嘅。

這跟我的理解有別嗎?似乎係我明你而你唔明我呀!

...................................................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12-23 11:41:01 | 顯示全部樓層
花留香 發表於 2011-12-23 03:23
《太極拳經》果句野暗示:食過夜粥、學過野之後,人嘅本事就唔止「有力打無力、手快贏手慢」咁簡單嘅啦。( ...

這是笑話嗎?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12-24 09:48: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12-27 12:36 編輯

  題外話

我寫這論題的目的,除了如前述要建議眾人多作思考外,並無意否定祖師張三丰的存在。

張三丰是太極拳的祖師是楊祿禪口頭傳下來的。每年的袓師誕慶祝也是從楊公一直流傳下來的年度傳統活動。楊公從無背叛其師之言。他學拳之處與陳家子弟的隔離。有理由相信他學的東西跟陳家子弟的不同。

據說楊公跟陳長興學拳十多年。師徒關係無疑十分良好。除了太極拳外,陳公可能也教他一些陳家溝的拳法。所以有楊班侯也會砲捶之說。而陳家子弟肯定是只學得家傳的拳法而學不到太極拳。因為根據吳圖南所述,陳長興被禁止教授外來拳法給自家子弟。

這《張三丰太極拳經》要談的,是其確實性。從經文的內容,去探討其立論的正確與否。對經文若無存疑的態度,就不能客觀探討了!

P.S. 要存疑,是因為其來歷可疑;要存疑,是它剛巧落在一位想學太極拳而又不能好好地從師的人手上。


...............................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12-25 09:57: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12-25 09:57 編輯

......................................................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12-27 12:33: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12-31 08:18 編輯

「耄耋禦眾之形」

《鹽舖祕笈》云:「察四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一般為了讓讀者易於明瞭,寫文章時都會引用成語、典故、或通俗語言事物來表達心中要說的話。這經文引用了「四兩撥千斤」與及「耄耋能禦眾」二語來表述太極拳「小力勝大力」與及「慢可勝快」的道理。

「四兩撥千斤」通俗而易明。但「耄耋能禦眾」呢?老人以寡敵眾可不是尋常可見的事。在訊息靈通的今天,老人常被賊人欺負的消息常有;以寡敵眾的新聞則似乎鮮有所聞。

原文「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意思是「看看老人以寡敵眾的龍鍾老態,怎可以快呢?」

這《拳經》所提的是一般情況呢,還是特有的一個例子呢?不會是一般的情況吧?若是特有的例子,哪老人是誰呢?...這是語焉不詳!

不要忘記這《拳經》是宣稱張三丰寫的。難道張三丰之時已經有「慢打快」拳術的存在了?張三丰舉出某慢打快的老人為例?再說。他只是舉出龍鍾老態的老人也能以寡敵眾。卻沒有說明為什麼可以、或怎樣去「以慢打快」。這語焉不詳的論調、讓現今的「太極拳家」都是靠自以為是理論去自欺欺人。

......................................................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12-29 12:45: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12-29 12:50 編輯

不知所謂、殘缺不全

前文談鹽經的不知所謂,提出了「斯技旁門甚多」與及「非關學力而有為也」等幾點。現在談談它的殘缺不全之處吧!

來歷不明的鹽經云:「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話是說:「之所以稱作長拳,是因它好像長江大海(河)的水,滔滔地流動,無息無止」表面看來,這已經說明了為什麼稱作長拳。其實那有說明。拳怎麼會滔滔不絕地動?於是,聰明的太極拳家想到了答案:「跟敵人周旋時,我們的攻勢是滔滔不斷的。」更聰明的太極拳家獲得金庸小說的靈感,詮釋道:「我們運使內勁,滔滔不絕地輸送入敵人體內。」這是不明確說明的好處,讓各聰明太極拳家盡量發揮想像力。

現在且看看楊祿禪的《太極法說》怎樣講。在「太極進退不已功」的項目下說道:「掤進履退自然理,陰陽水火相既濟。先知四手得來真,採列肘靠方可許。四隅從此演出來。十三勢架永無已,所以因之名長拳。」這裏說「十三勢架永無已」是指拳架可以不停地打下去。其項目也叫「進退不已」,是可以不停地運動。(不像其他門派的有套拳;不像陳王廷的有七路拳法。)

在「八五十三勢長拳解」的項目下說道:「自己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滔滔不斷,周而復始,所以名長拳也。」...這不是說得很清楚了?之所以叫長拳,是因為在獨自練拳架時,可以循環不絕地打下去。跟著的一句話是「萬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所以,在循環打拳時,也可不依先前一輪的勢式次序而行。如此這般的打下去,循環不斷,故稱「長拳」。

宋遠橋的《太極功》也這樣說:「此勢應一勢練成,再練一勢。萬不可心急齊用三十七勢。亦無論何勢先、何勢後,只要一一將勢用成,自然三十七勢皆化為相繼不斷也。故謂之長拳。」這宋遠橋的《太極功》所述,跟楊祿禪的《太極法說》有不謀而合之處。

有心研究太極拳學的,萬勿多耗無謂的精神時間在殘缺不全的、不知所謂的鹽經上。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3:19 , Processed in 0.01145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