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636|回復: 4

含胸拔背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3 20:13: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0-12-14 09:25:05 | 顯示全部樓層
正確理解與遵循太極拳的“含胸拔背”/魏坤梁

http://www.21wulin.com/wulin/taiji/tjtd/5472.html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1 09:50: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1 09:50 編輯

你練對了嗎?含胸拔背的基本原理 ─ 拱形結構

http://mypaper.pchome.com.tw/kenny0711/post/1321562545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8 08:46:37 | 顯示全部樓層
主題: 含胸拔背的機能解剖學原理

作者: 湯又悅、 趙桂貞

太極拳是一項獨特的人體運動。關於軀幹、上肢和下肢的操練有著特定的要領和法則,這就是身法、手法和步法,有時也統稱為身法。身法是歷代太極拳家根據實踐經驗和集中群眾智慧而提煉出的某些外形合內動的要旨。在世世代代的太極拳傳授過程中,名家們都非常重視身法的教學和習練。郝少如說:“太極拳藝是在身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身法’是組織內形、產生內勁的關鍵環節,所以身、手、步必須按照太極拳的特定要求進行運動,才能做到相互間的協調配合,達到以內形來支配外形的目的。”又說:習練太極拳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學習拳架;第二階段,學習身法;第三階段,學習內勁。此三個階段也可分別謂之初級、中級、高級。學習太極拳自然由初級開始,而每個有志於太極拳事業者或太極拳愛好者都希望能達到高級階段。為了能達到太極拳的高級階段,必須要在身法訓練上狠下功夫,這中級階段是由初級通向高級的階梯,不可逾越。

太極拳的身法很多,值得注意的是: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中將“含胸”與“拔背”分別挒為第一、二條,而楊澄甫在《太極拳術十要》中則將“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依此逆推楊氏之精闢論述,豈不更易領悟出個中奧妙:要所向無敵,先要力(勁)由脊發,要力(勁)由脊發,先要拔背,而要拔背則須能含胸。由此觀之,楊氏之至理名言不僅指出了“含胸”與“拔背”的重要性及相互關係,還道出了太極夫臻至上乘的一個竅門。

人體的胸和背即胸廓的前壁和後壁,是前後對應的兩個部位。胸廓是由12個胸椎、12對肋骨和肋軟骨,1塊胸骨以用關節和韌帶裝置構成(圖一)。成人的胸廓近似前後略扁的圓錐形,上窄下寬,其結構有相當的穩定性和牢固性。在胸廓中,2----7肋軟骨與胸骨構成胸肋關節(圖二)。肋骨的肋結關節面與胸椎橫突凹構成肋橫突關節,其肋頭與相鄰椎體旁上下肋凹構成肋頭關節(圖三、四)。胸椎相鄰椎體之間由椎間盤連結(圖五)。每個胸椎的1對上關節突與上位胸椎的下關節突相關節,還有1 對下關節突與下位胸椎的上關節突相關節(圖六)。整個胸廓除了12個椎體間的椎間盤連結之外,其關節多達80餘個。眾多關節多屬微動關節,聯合關節;某一環節的運動通常會引起另一關節的運動;各個環節的運動都有著力學上的相互關係,正是”一動無有不動“。因此,楊澄甫將“含胸”與“拔背”合二為一,提出了“含胸拔背”之說,這完全符合機能解剖學原理。然而,因胸廓結構的牢固和穩定,故含胸並不簡單易行,拔背也非輕而易舉。為了尋覓太極拳的真諦,必須從人體內部去找那些“極精微巧妙”之處。因此,把太極拳身法和人體機能解剖學結合起來研究和習練,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含胸拔背”是重要而難學的身法,現在就以此為例作一研討。

一、關於“含胸” 欲要含胸,首先要鬆開胸鎖關節能(圖二),隨即肩鎖關節(圖一)也須放鬆。此刻胸骨已寓下沉預動之勢,於是胸肋關節(圖二)有舒鬆之意。接著,使胸骨往下鬆沉,並使之在垂直狀態下向後略移。順遂胸骨向下並往後微動之勢,以意將肋骨下緣略微內翻(與胸式呼吸時相反),“兩肋微斂”,內含“護肫”之意。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後,胸籠肋骨便有一種舒適而略被緊束之感,此時橫膈下降,胸腔上下徑增長,漸臻“氣沉丹田”,同時在“尾閭正中”的前提下,襠也易撐開。《太極拳經歌訣》中的“束肋下氣把襠撐”一句即含此意。操作至此,還只完成了“含胸”的第一步。下一步是要將肋頭關節和肋橫突關節(兩者屬聯合關節,合稱肋椎關節)(圖三、四)都鬆開。如前所述,胸廓的形狀為圓錐形,上窄下寬,而它的橫切面呈腎形,因為肋骨在轉而向前走行之前,是從胸椎出發而繞向後方走的(圖三)。根據這一解剖學特點,要用胸骨後移之勢,催動兩側肋骨(尤須注意肋勁)各向側後方作柔活運動,以達到充分鬆開肋椎關節之要求。肋椎關節之鬆開是為“拔背”創造“氛圍”,而肋下緣之內翻可助拔背之勢。值此時刻,若能神舒體靜,行腹式呼吸,“胸要虛含如罄”,氣自然會沉于丹田,所謂“含胸者,……使氣沉于丹田也。”整個含胸過程,純系胸肋關節與肋椎關節之精微有序的聯合活動,而在外形上卻沒有一處呈凹陷之跡象。

二、關於“拔背” “拔背”是直接關係到由脊所發之內勁威力大小的緊要環節。“太極拳的內勁是一種富有彈性的勁”,而“內勁來源於各關節間骨縫的鬆開和韌帶的伸長。”人體整個脊柱的關節多達百個,而胸段脊柱則占了大部分。脊柱上不但關節眾多,而且韌帶豐富(圖五)。如果練拳練得使脊柱既能“節節鬆開”,又能“節節貫穿”,那麼它所發出的內勁之威力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楊澄甫所謂“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乃深中肯綮之言,並非過甚其詞。

在依照上述之法完成“含胸”之後,背脊已寓預動之勢。趁胸骨催動肋骨向左右側後方位移之機,使整個脊柱在垂直狀態下向前微移。此種肋骨與胸椎的相向逆行位移,可促進肋椎關節充分放鬆,有利於脊柱的“節節鬆開”。所以郝少如也曾強調說:“作為弓把的腰脊位置絕不能後移。……相反地,腰脊要有向前移動之意。”旋即用意使胸椎第一節往上拔;第二節胸椎隨之也往上拔,以後每個下位胸椎隨之也往上拔,直到第十二胸椎。(如以勁整來講,應拔至第三腰椎;第三腰椎以下部分則須向下沉)。隨著,頸項豎直,以頂勁虛領整條脊柱,使百會穴與長強穴(尾骨尖前)在一條垂直線上。各椎弓的上、下關節突關節(圖六)和椎間盤以及多種韌帶(圖五)都儘量往上拔伸,猶如雨後春筍之拔節——每個節間都在伸長,內中感覺富於彈性,恰似張弓之勢。脊椎的拔長,椎管容積的增加,便會產生一種氣貼於脊背的感覺,所謂“拔背者,氣貼於背也。”

楊澄甫生前“推手技巧精妙,善化善發,獨步一時,出手綿軟而內似鋼條,動之至微,引之至長,發之至驟,凡身受之者,未覺其動而已騰空跌出”(顧留馨語)。這些都是與他熟練地運用各種身法尤其是含胸拔背分不開的。在技擊上,“含胸”的主要作用是為了蓄勁和化勁,所謂“運化在胸”是也;而“拔背”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卷勁和發勁,所謂“勁由脊發”是也。所以“含胸”和“拔背”的技擊上是蓄發相變的關係。“含胸”和“拔背”相輔相成,混然一氣,故謂“含胸拔背”;含胸拔背與虛領頂勁、鬆腰、尾閭正中等其他身法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如若“尾閭正中”作不正確,“含胸拔背”也就不可能到位。

關於“含胸拔背”,需要研究的問題很多,例如:化勁時的“拔背”和發勁時的“拔背”似應有所不同。化勁之拔背是從上往下地節節鬆開,意要放在椎體及椎間盤上;而發勁之拔背則是由下而上節節貫穿地放鬆,意要集中在椎弓之上,相應之下,“含胸”亦似乎應有兩種:一、發動時的含胸,胸肋關節由上往下地鬆開,而肋椎關節卻由下往上地鬆開。如此,含胸之勢恰好與脊背的發勁之勢相合。二、化勁時的含胸,肋椎關節由上往下地鬆開,而胸肋關節則由下往上地鬆開,如此含胸則兩臂的棚勁更富彈性。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8 08:46:55 | 顯示全部樓層
“含胸拔背”之法,皆是用意,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切不可用拙力。人體既成含胸拔背之勢,內中就會蘊涵著幾對矛盾勁:拔背之向上而略帶前傾的鬆彈勁與含胸的下沉卷勁既對立又互補;含胸時肋骨後移之勢與拔背時脊柱的前移之勢使肋椎關節前後對拉,形成鬆柔之矛盾勁;即可綜合成六面整體渾圓勁,能使機體進入渾圓狀態。此時,背部感覺舒展,胸部覺得通暢。因而,也曾有人提出要將“含胸拔背”提為“開胸闊背”。實際上,“含胸拔背”已包含了“開胸闊背”,但若只作“開胸闊背”卻未必能獲得“含胸拔背”之功效。用其他一些說法來對“含胸拔背”作輔助性的說明是可以的,但不能以此來取代之。

人類的骨骼屬於內骨骼,配布於機體的軟組織中,是一種能動的有生命結構。它是個複雜的杠杆系統,乃太極運動之基礎。骨骼包括由顱、脊柱和胸廓組成的中軸骨骼以及附肢(即上、下肢)骨骼。太極拳特別重視中軸骨骼之運動修煉。清代楊氏老譜中就有《身形腰頂》一首,曰:

“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工夫!
腰頂窮研生不已,身形順我自伸舒。
舍此真理終何極?十年數載亦糊塗!”

“所以太極拳名家們常常說:‘練太極拳要練在身上,不要練在手上’。就腕關節來說,必須將腕關節的動度減小,迫使一舉一動不得不運用身法,從腰脊上運出來,”“含胸拔背”就是修煉脊柱和胸廓的極為重要之法則。運用“含胸拔背”就可進行胸廓與脊柱之內在運動,由是可漸臻“勁由內換”之境界。“含胸拔背”是關於軀幹運動的大身法,此乃須臾不可離的太極拳特徵性的身法。“含胸拔背”之內涵何其豐富,真可謂“妙不可盡之於言,事不可窮之於筆。”


.......  網友, 舊論壇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7:02 , Processed in 0.00681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