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發招,發勁,發力的發。然發招有發攻招,發守招之別;發勁,有順、逆之分;發力,拳術中有發力之說。“以柔用剛”之技術方法,柔者,外形,以力言;剛者,內氣,以勁言。明此,發勁、發力自明矣!
然而練拳者真知“發力”的人不多。王薌齋先生論“發力”時說:“無力而發,是名發力”。此論乃是真懂拳術“發力”的明者之言。修煉拳術攻防之道運用攻防招法時,由自身內部聚力而發者,皆病拳也。自身已凝聚僵硬,何能發力呢?所行者皆蠻、僵、硬、拙之笨力而,非拳術功夫之勁勢的運用,習拳難明者,此也!
現引新城“五公山人”的《太極連環刀譜.總論》中,論力時說: 近人用力,刀未出而力先聚,先存心聚力,則力在骨肉,與刀何涉?吾之用力,力在筋骨,骨弱筋柔,周身氣脈相連,雖不用力於刀,而周身氣力自全在刀焉。 讀此將刀字易為拳字,便可知之。拳術功夫歷來講求內勁的勁勢之用。而勁勢在體內虛空之中運行,與外形體之勢結合產生攻防的拳勢,骨弱筋柔,周身氣脈貫通,雖不用力於擊發點而周身氣力之勁勢自全在對手的“跌落點”處應之。只有以柔用剛之拳勢的運用,才具攻防的效用,與“發力”何涉,希習拳者明之。
太極拳講求:“渾身無處不太極,挨著何處何處發”。此“發”字乃言說的是發“以柔用剛”之拳勢,而拳勢分剛柔。發勁勢為剛者是直擊對手;發形勢為柔者是曲化對手。如果將此“發”字單純理解成“發力擊人”則失誤矣,習拳無法矣!
而在拳術的修煉過程是由“拳變造式”開始;拳變造形;神、意、氣、勁、形、中六合一統的拳變造勢;天地“繩、准、規、矩、衡、權”六法度的“權變造勢”;權勢必形。都是拳勢的功夫內容,即“以柔用剛”的功夫內容,由始至終皆不存在“發力”的問題內容。因為我清楚“無力而發,是名發力”的無力而發的“發”,即發拳勢的剛或發拳勢的柔的“發”。因為剛柔都有外在力的顯著效果,故“無力而發,是名發力”。即“以柔用剛”的技術方法,希習拳者能從此論中,悟出“發”的真諦,不要在某些不通拳術之人調強的“發力”誤區中迷而不知返。要知道,單純的以“發力”為技能,會流入外家拳法一流,又為絕技而代替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全部功夫的認識也是錯誤的,這樣會貽誤自己。應于精細微妙處分辯。
樁——一步一樁論 前已有論“練樁”的內容,然此處所言之“樁”乃攻防招法運用時“一步一樁”的運用的論述,眾口不一,又有將此“樁勢”功夫與站樁之“樁功”相混淆的趨勢。而出現對“樁勢”越描述越不清楚,越說越模糊,越說越神,至使後學者不知遵從何說為是。故有必要將“樁勢”論說明白。以利後學者明之。
此“樁勢”的形成,即內勁之勁勢和形體之形勢,內外合一而成,是以柔用剛之拳勢功夫達到一定水準的功夫景象。此“樁勢”的形象,就是“外有自身形體,而以防守手法部位為准,內勁圍繞自身形成“勁勢圓柱體”的景象之名稱。前賢亦以此功夫藝境為“樁”論,故有攻防招法運用時“一步一樁”之論,我為述說明白,概念清楚,以區別練習樁功的“樁”法,而名之曰“樁勢”,因其勁勢象“圓柱體之樁”。此樁勢因其隨自己攻防之招法而善變無常形,及攻防運用時具有的威力最大。此樁勢皆以防守之手法位置而決定著“樁勢”圓柱直徑的大小,不管此樁勢直徑的大小,其威力的品質不變,而存在功夫厚薄之分。所謂的樁勢的威力,是說,“用招攻防自身穩健,攻則勢銳,守則無懈,其順隨對手招法善變無形而不為對手所主宰”。是拳術功夫上乘者,遇強勁對手時常用的功夫藝境之一。
此“樁勢”功夫藝境,必須是“心清氣靜,形虛氣運”的修煉者才能達到的,必是“德之所施者博,威之所制者廣”的內勁功夫深厚者才能修得,是在“文練法”暗勁功夫階段內,而以“陰遁陽使之守,陽遁陰使之攻”用招方法中,才能逐漸地,清清楚楚的體會到“樁勢”以防手之手為准的“圓柱形勁勢”的存在,而自身即在此圓柱勁勢形之中偏後。如果說此圓柱形勁勢是虛構的,是不尊重客觀事實的認識。它是練功夫達到一定程度水準時的“場效應”是可信的。以我練功的切身感受,感覺,此“圓柱形的樁勢”是物質的存在,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什麼級的我無法憑感覺辨認清楚。可以肯定的說,是修煉內勁功夫出來的自身內最微妙物質形成的,而以氣場的現象存在著,這是客觀事實。最大的特點是收發自如,輕沉自調。
論述至此,修煉拳術攻防之道的人,應該明白,練習“站樁”是修煉功夫的方法;此說“一步一個樁”乃言說攻防招法運用中的“樁勢”功夫,此兩者,練功之人萬不可混淆。
如以練“樁功”的方法,直接求“樁勢”的功夫,其內景像是,但功夫不是,因“樁勢”功夫是:內功,外功,靜功,動功綜合練法而修煉出來的功夫,豈能依賴一法而能成之。況且,此“勁勢圓柱體”的“樁勢”是運用的說法。
弓——身備五弓論 此乃陳氏和武氏太極拳,在闡發“靜若山嶽,動若江河”上下相隨、周身一家的功夫藝境,完成“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的要求,全身整體勁勢的蓄髮相變是需要一身備“五弓”的方法,是外形之身法運用的“術語”。習武之人應身備“五弓”。大椎穴到尾骨尖是為身之弓;胯至足是為“足之弓”;肩至手是為“手之弓”,由於身備五弓,故拳術攻防招法,蓄髮相變生生不已,招法攻防源源不斷,才有不斷的弧形走化,不斷的直進粘逼;才有渾身無處不太極,挨著何處何發的最好的以柔用剛的攻防效應。其他門派亦見有五張弓的論述,然其內容已非,由於我所觀拳譜有限,確實不知“身備五弓”的說法,最早出處於那裡,亦只好以陳氏和武氏為主而論了。而古人有論:“人身猶如一張弓”。三皇炮錘論說“人身備三弓,身弓,手弓,腿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