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124|回復: 0

論順隨

[複製鏈接]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8 07:58: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或問:綜觀您所著《中華傳統拳術明鏡錄》書稿中的內容,洋洋百十萬言,涉及之廣、論述之詳,真可謂拳學一大觀。這一書稿已初步完成,根據您老所論中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方方面面之精華及您自身之修為,您認為中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精髓、真諦是什麼?也就是說“中國功夫”的概念是什麼?希望您老能以最簡煉、最精闢之言闡述予以論明。因為您老對拳術攻防之道從不分門派、拳種,希望在這一點上也能得到各門派、各拳種的修煉之人的共同認可,才是最佳的選擇。我這樣提問,對您老來說不算苛刻吧?但為了廣大的習拳愛好者,也只能這樣做了。
  答:您太客氣了。您所提的問題,也是很有見地的,苛刻也就談不上了。中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精髓、真諦,即中國功夫的概念、其練用的核心,也就是“順隨”二字便可以概括了。您可能認為我的說法太主觀了,其實不然。這乃是我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歷時五十年認識的結果,通觀古今各家拳論之精髓的總結。當然各家並非所有的“各家”,這我辦不到;但具有代表性的數十家之論,也可說明問題了吧。

  首先,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要外順隨天道自然的法則、規矩、規律,內順隨自身內外各部位器官之性情。關於這兩個順隨的內容,已在書中各篇論述中,多次的闡述清楚了。就是在實戰的雙方較技變化中,也就是“順隨”二字為其施招用手的基本法則而貫徹始終的。故此,我說“順隨”二字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精髓、真諦,是中國功夫的概念,並非是我的杜撰吧!這有歷代各門的拳論為之佐證,以下簡單地介紹其內容。

  《易筋經•貫氣訣》一書中“行氣論”說:“此交手認路之巧法也。手一出,氣偏著一面,不能面面著力。直出者無橫力,我截其橫;橫出者無直力,我截其直。上擊者無下力,我挑其下;下劈者無上力,我劈其上。斜正曲伸,無不皆然。此倒虛之法,攻其無備也。我出手他若用此法,我不回手,惟轉手頭,摧二氣以打之;他若再變,我再轉手頭,摧三氣以打之。此埋伏之法,出其不意也。”此論闡明一切攻防招法之運用的“順其勢,隨其變”的法則來施招用手。此拳譜沒有門派,具有拳學的普遍性,故適用於各門派、各拳種。

  諺雲:“要想傷人,必定借人力。”借力打力,乃順隨用招發手的法則。心意拳訣講“靜以待動有上法,動中處靜有借法”、“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處;閃即進,進即閃,不必遠求。”都是“順對手之勢,隨即施招用手”的讓力頭打力尾的“順勢打勢”的順隨法的論述,及“心要佔先,意要勝人,身要攻人,步要過人”更顯明地論述了意在人先的“順其勢,隨其變”的施招用手的具體方法。

  《六合十大要序•手法足法》中說:“順起順落參以領搓者,謂之截手”,更明確地規範了“截手”這一概念,即必然“順隨對手的起落而起落,並參以領、搓”才是。在《上法進法》篇中說:“順者,自然也。”就是典型的表明“順隨”乃自然的法則。只有在施招用手以順隨為法時,才能體現出施招用手的巧妙、果斷、得機得勢、動不容情、心一動內勁發出、以重擊中、以定用手中見真功夫,則對手難以變化也。攻防招法連出,“隨其老嫩,一動而即至也”的藝境,皆言“順隨”為法的功夫而說的,由此自見順隨功夫為核心之論。

  在《少林正宗拳經》(即張孔昭撰、曹煥鬥注《拳法拳經備要》)中的“借力”說:“敵人進來時,雄狠難擋,而我須兩眼認清。或用躲,或用閃,借其勢以跌之。所謂見勢因之跌更奇也。”“偷力”說:“敵人來時,縱然雄狠,而我須於軟處,或節縫處鬥之,則彼之力無所用,而我得以伸其力矣。”此兩段文字,皆論順隨的施招用手之法則的。
  王宗嶽《太極拳論》中所說的“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之粘走四法,乃順隨用招法的精華之論。因為只有“順隨”為法,才能“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其提出的“沾連粘隨”施招用手的基本方法,就是運用“順隨”為法的精髓之法則的論述。

  通過以上對各家之論述“順隨”為法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各門派、各拳種在“順隨”為法的理解、認識、運用上是相同的,那各門派、各拳種的習練者修煉各自本門拳技的內功、外功的方方面面,皆圍繞“順隨”二字的藝境為核心而開始修煉的。一切攻防招法的攻防變化之應用,皆以“順隨”為法則而運使的。這就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各門派、各拳種的共性。我就是從這一共性為出發點來認識各家拳術功夫及其藝境的。

  然而,能夠以“順隨”為法,用於較技中而能夠取勝,這就是功夫。“人剛我柔,人柔我剛”的法則,就是在“順隨”為法的基礎上提出的較具體的方法準則。這一法則的提出具有普遍性的意義,也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學術體系的核心內容,即自身“氣形的剛柔之用”。

  能夠在修煉傳統拳術功夫,運用於實戰中,達到“人剛我柔,人柔我剛”的順隨為法的運用而又能致勝,這就要求自身具備順隨為法的施招用手的最佳機制,即自動化的應變機制。

而這個自動化的攻防機制,有兩方面內容。一是“聽探”的良知,一是“順化”的良能,即自身隨生具來的知、能。拳術攻防之道就是最終體現在“聽探”的良知和“順化”的良能之運用水準的高與低。由此而知,較技的勝負也是最終比較自己順隨運用自己的“知、能”能力之高低的。所以我說,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是外順隨天道法則、內順隨自身內外各部位器官性情;較技用招是順其勢、借其力而行之。故曰“順隨”二字乃核心也,一點也不為過了!《渾元劍經》所說的“順從以為進退,逆力以為揭獻”就是順隨為法的“四兩撥千斤”和“借力打人”之方法,皆是“以柔用剛”的順隨之技術方法的實施。由此論亦可知“順隨”二字乃傳統手戰之道的靈魂,自成事實了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1-1 09:00 , Processed in 0.03026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