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海大富

太極拳推手與拳架合一說.....等推手的文章

[複製鏈接]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4 07:51:47 | 顯示全部樓層
①右肘始終在胸部的前側外方,右大臂與右胸的角度基本上是不變的,與身軀相對而言,右大臂只有因為肘的下沉上浮而上下的移動,基本上沒有左右的移動。或者說大臂經常地就像是粗樹幹很不容易搖動,只能被身軀所帶動,有的情況下被移動立即就恢復到原來的形態了;小臂則比較容易被對方所作用動與被自己身軀所牽拉帶動而與大臂發生角度變化。自己的右手臂在與對方之間的空間始終要要佔據儘量大的範圍,空隙之處儘量都要佔據,就象葉大密先生所說的要“逢虛必補”。

②右肘始終在胸部的前側外方還表現為大臂下緣的上端部分與胸部總是有一個間隙,或者說右腋下總是有一個空隙,這是保證身軀能被對方所作用而被動地自動,從而發生沾粘連隨化解作用、自己的身軀不會接受落實對方攻擊力量的重要條件。這個間隙和空隙消失,沾粘連隨就會受到嚴重破壞,對方攻擊的力量也就能夠立即落實作用到了我的身軀了。

③在化解後撤回捋的過程之中,在相對最接近胸部時,左肩外側、右手腕與右肘的連線至少出現形成半圓形,甚至是內凹的彎月形,這是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所必然出現的外在現象,如果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反映化解對方的攻擊是右臂腕發生了外家拳的局部主動用力的強行硬性的橫撥作用了。

④手臂的內旋與外旋是由於手臂放鬆、身軀的位置移動和轉動等變化所引起的。化解之後撤回捋時,隨著身軀的右轉,右大臂和右小臂都發生外旋,手心會轉向上,右肘向下沉降,手指儘量朝向左上方,手心甚至朝向右肩部;攻擊前隨著身軀恢復正面朝向對方的向左轉,整條右臂發生內旋,右肘升起,手臂適當平的圓撐,手心變為向前,小指一側向上。如果不是這樣,其一反映手臂沒有放鬆,其二,化解時右肩臂會發生牽強感,攻擊時勁力的傳遞會不順遂。

⑤無論是化解還是攻擊時,右手臂應該始終儘量多地與對方手臂相接觸,就象“敷”貼膏藥,而且手臂總有一部分處於對方手臂之上,就象始終“蓋”在對方的上方;這樣化解時可以更有效牽制對方的肘部向我攻擊,攻擊時右手臂會有更多部位以掤攻擊對方的機會。

⑥攻擊對方時,從俯視角度看,右手臂必須呈弧形,攻擊除了手的推按,還有小臂的掤,右小臂的外側必須包圍住對方的身軀。對方如果主動強向拖捋我的右手腕,我的右手腕不應頂抗,應該隨其強捋而移動,隨之以小臂之掤或大臂與肩之靠攻擊對方。

單推手中手臂的以上這種情況充分反映了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反映了“由腳而腿,由腿而腰,如練一氣”。這後一句話反映了全身任何一個部位對下而言是被動地自動的,也就是不能主動地自動的,而對上而言又是主動的,也就是全身無論對己對人都似乎是既被動、又有主動的。再具體細緻地說,化解時與人所接觸的手臂部分無論對己對人都是最被動的,表現為既對人始終具有惰性的阻力,又沒有頂抗,能夠隨人而動,對方不能將力落實;這樣的狀態在攻擊對方未發勁之前也是如此;直至無論是推按還是捋之發勁的一瞬間,手臂對人才表現為主動,但對己而言又始終是被動的,越對往下的部位就越表現為被動。也正因為手臂對己的這種被動,才會有對人迅雷不及掩耳之主動的冷快絕倫。太極拳推手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在這樣既被動又主動的基礎上,如果丟離了主動,是那就不可能是太極拳推手;而如果丟離了被動,那就是形似太極拳推手的外家拳的操作了。

單推手還牽涉到了許多太極拳的要領與武術意圖;單推手肢體的外形變化,比如手臂活動位置的高低、寬窄與遠近、手臂內外旋的幅度、身軀移動與轉動的幅度、含胸拔背的幅度、腿腳屈伸的幅度等等都是沒有固定形態的,由於篇幅所限,不能都一 一盡述。然而以上所述的這些基本要領是不變的,凡是化解,都是隨人而動、借人之力的,攻擊都是一切均由腳而起的,都是“如練”而一氣呵成的,絕對不是有意識地進行主動的上下相配合。只有這樣的推手練習才是屬於太極拳推手的鍛煉,才會有“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粘連隨不丟頂”的效果,與學會這樣的技能。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9 20:20:36 | 顯示全部樓層
引言回覆:
Hao兄講到:搭手者常死在手,因不內知細微身心

在頻视看到Hao兄的鬆黏身法手法非常了得! 同時小弟亦領會到Hao兄是在推手, 但不是[推手] 。上面說:搭手者常死在手, 因不內知細微身心。死於手, 小弟明白。[細微身心] 可否有幸聆聽?


.......   易然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31 18:19:51 | 顯示全部樓層
Fred Hao 寫到:
易然 寫到:
引言回覆:
Hao兄講到:搭手者常死在手,因不內知細微身心

上面說:搭手者常死在手, 因不內知細微身心。死於手, 小弟明白。[細微身心] ?

心常驅動己手,因而手處理外事外物自然就快,身也就遲重,如讓好友經常在你身上
放肆,還得身心冷靜,以身讓人手而不動手,冷靜久了,讓久了,身心自會入對己.對人.對應細微處,這是心常趨動身的必然結果, 相反的, 身心燥熱亂動,人手和己身細微就聽不到

Hao兄的簡單描述, 便講出了太極拳[心] 和[靜] 在推手上的重要性, 多謝! ....... 易然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4-28 08:43:09 | 顯示全部樓層
主題: 談“阿Q推手”

一. 不會定步,竟然會散手
二. 不走化,只會發勁
三. 說是以柔克剛,竟要求對手不能用力
四. 化不開就比力氣
五. 苦練套招,只能套招
六. 身為傳人,盡是比賽身段
七 . 爭強鬥力
八. 死守中正、膝絕不過腳尖

‥…阿Q推手,泛指有心苦練太極推手,卻一路走偏而不自知,並非指隨意玩玩,或非太極推手的他類推手,或不同門派的他類太極推手。
簡單的說,當你走入旁門 (與經論背道而馳,曲解經論)還自以為是,將錯就錯努力苦練,你就是阿Q了。
因此,推手老師也可能是阿Q,阿Q老師再教出更多的阿Q,最後放眼拳界盡是一片Q海。
難怪,綜觀國內大小推手比賽,多少慕名太極功夫的老外,看在眼裡盡是阿Q推手,只得大搖其頭!
人之所以會掉入陷阱是因為事先認知不清,最冤枉的是:掉入陷阱而不自知…‥如此昏天暗地苦練推手,就是 阿Q推手!

.....................................................................................................................................

看到威哥轉述“阿Q推手”這社會現象不禁讓我苦笑!
就是有如此多的阿Q前輩
熱心推廣“阿Q推手”讓它這麼火紅
前輩們執太極拳界之牛耳
領導太極拳人與世界接軌
將比賽規格化、制式化、遊戲化
讓太極廣泛成長〈國內國外8歲~80歲都有人玩〉
阿Q前輩功不可沒啊!

當運動是好運動〈鬥得大汗淋漓,爽!〉
當遊戲是好遊戲〈雖曠日費時但比打麻將好!有時得獎也得了滿足〉

用來當功夫,就是“玩命找死”

有些前輩說:「少林拳慢練就是太極拳」
是根本上的錯誤

「太極拳」有其基本的指導原則〈拳經拳論〉
不符合原則,不要說是“少林慢練”
就算外形打得和太極祖師一模一樣,也是不及格

就我認為
1.定步、活步應該是“應勢利導”不該設限
2.沒有“化空補空”〈化盡來勢,貼補空隙,無孔不入〉
不要說是用“太極拳”出手
3.不會接勁,不會借勁,橫衝蠻幹,發力讓人痛得要死
不要說“會發勁”,會給人笑
4.以柔克剛,伸手不打笑臉人
柔到讓對方“硬”不起來,想施力找不到施力點
叫對方不要用力,是自己功夫不到家
5.如理如法還化不開,立刻就要“反求諸己”
從基本功或拳架去找答案
蠻幹贏了:是個人贏了,太極拳輸了〈自己知道〉
6.推手大履有固定模式,是找勁、聽勁用的
最好不要拿來比賽
7.太極要活學活用或比賽,應該只有“散手”
規則只有一項
鄭曼青大師說的:「站著和躺著的,不一般高」


........  網友, 舊論壇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3 05:53:06 | 顯示全部樓層
與陌生人摸摸手,無論他/她看來如何友善誠懇,都不可放下警戒心。
要分分鐘提高警覺。手上的警覺(聽勁)尤其重要。要隨時應付突變

不要怕對方說你的運勁太剛太硬,若果太剛太硬是缺點的話,
就看他如何在你太剛太硬的情況下佔到便宜。
他若佔不到便宜的話,你的太剛太硬也就不是缺點了!

“放鬆走勁”而被傷,證明你不懂“放鬆”之道。
這個“放鬆”,是“形鬆意不鬆”!是“似鬆非鬆”!
你是“放鬆”而失去警覺性。是形鬆意也鬆了。

很多拳術都談“以弱勝强”,“以小勝大”。
事實上,强勝弱是常理。大勝小也是常理。
對方身形比你高大的,勝數也高。除非他是大笨牛。
太極拳手與人搏擊,也要以體重分級別。跟其他拳派沒两樣。
跟比自己高大的人推手,也就要格外小心了!
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像為憑,易於明瞭;
無事實根據,難以探討!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3 11:38:12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6 16:04:01 | 顯示全部樓層
主題: 推手練習之意見

個人之談,還望指正:
見現今很多人日日練推手,或定下隔幾天練推手之練習,有感而發.
當初亦有此疑問,推手練習是什麼回事,
在陳溝亦不見村裏人在外面練拳,推手.在外面練的都是武校的.
當初為此亦問了老師一下:
他說他們都是練拳,很久才推一次手.平常各家都是各有各練,不會一起的.
推手就知道問題在那裏,那不夠鬆,拳架那出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所以根本就不怎麼練推手,因為推手就是檢查.可能很多年才推一次.
就等於小朋友考試,考完後拿著試卷,不停問老師那出問題,為什麼錯,而不回去勤加苦讀,那當然不會進步.當然,為商業教學,拳友互相練習,增加興趣,另作別論.


......  Steve Chow
===================
以前和老師說開推手,他說過聽勁其實是從練拳架練出來的,內氣,丹田勁越強,皮膚毫毛知覺反應越快.這就是為什麼陳發科前輩日練幾十趟拳曰日如是,練到內氣充盈,皮膚毫毛反應快絕.老師說這叫皮膚功,是比較深的功法.我看過他放出手臂不動,但手上皮膚扭動,很奇異.纏絲勁吧!


......  Steve Chow
===================
當時北京傳言楊露禪三徒各得其皮筋骨之說

這個皮不知和你說的有分別嗎?
還有你能以陳式的角度分析皮筋骨之說嗎?

......  無情
===================
練太極拳其中一點就是練筋骨皮,走拳架也好,馮志強老師的纏絲功法也好,甚至現在有一種叫太極導引和古時易筋經也好.也是動作骨節轉動,強壯筋骨.例如膊頭鬆下,向前伸,關節好像脫了下來一樣.在南方拳術這叫脫膊.在這裏很難說明,要見過才會明白的.易筋易骨後,就深一層修練皮膚了.其實就是控制身體,先學習圓形動作,然後轉動各關節,控制了,就自然慢慢帶動筋骨,再練就是皮膚了.
同一個走圓動作,就看能控制自己多小了.一轉動,筋骨皮一起轉動.
練纏絲勁ma.


......  Steve Chow
======================
和有祿

推手有三個主要功能:

1。檢驗拳架姿勢是否正確。
2。熟練技術技法。
3。切磋競技,提高興趣

......  admin_L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07:46:26 | 顯示全部樓層
在蔡李佛中
黏手或推手均不叫黏手或推手
而叫纏黏勁
也不叫聽勁
而叫覺勁

好像形容得更貼切

......  無情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8 07:47:01 | 顯示全部樓層
聽勁練習
1.輕
兩人任取招式定步拆解,以不丟不頂為原則,練習接觸時的輕柔
速度由慢而快
2.接化
拆解招式時,雙方勁道放攸長,在輕柔不失之下接下對方勁道,再化開
勁道由柔而猛
3.發打
一接即化,一化即打
輕柔仍不能失

無須過多理論,依此練習,一天一小時
3ㄍ月內聽勁功力與應用必達水準之上
_________________
多情卻似總無情
惟覺蹲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贈別
悟拳中的庸者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6-15 08:27: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6-15 08:28 編輯

標題:怎樣進一步提升太極拳推手和防身的素質
作者: 楊國旌       來源:太極網

從浮萍談起。它是江或湖上不值錢,沒人關注的浮游小草,但它能忍受任何打壓,最終仍浮於水面和生長。其根在下,青綠葉面總是在上。關鍵在於其有堅實的根莖,所以才能始終不顛倒。

練太極拳,走架要有根,如拳經所述“其根在腳”。經數年後則不管走架、推手均雙腳平浮、滑行於地面.如浮萍草似的,能靈活多變經得起打壓。特別像太極的活步推手一一踩浪花(爛採花).這是高檔次的推手,必須要有穩健的根基和堅韌不撥的意志,才能如浮萍不顛倒。

當行拳、推手時.人體以腳為根基,其次是腰胯或丹田。其他各部位也重要,而以前二者更為重要.腳跟最為重要。當然,也要依“意”來控制和調節,才能做到“用意不用力”.推手才能保持重心平衡,不顛。

走架、推手均要松柔至各關節、韌帶、肌肉、骨骼、皮膚,達周身,呈似松非松.似可分離又可湊合.終不是渙散、軟弱,這才能達到大腦神經系統的精神煥發,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靈敏度。當我方得機得勢時.也要試探對方.不要總是認為可“百發百中“,因為遇到功深高手,會迅速隨時改變。我方也要隨機應變。在我不得機得勢時,要接受和敷對方所接觸我的部位.做到沾粘連隨不丟頂。同時.也要隨機應變,才能轉變為得機得勢。在我順人背,確定可攻時,全神貫注,全身關節、肌肉、韌帶都合成一體.或連成一線,集中一點.有的放矢,出擊敵人,則勢不可當,無堅不摧。

真正做到“舍己從人”,則當對方攻擊所接觸的我身體的某部時.如果對方要我皮膚給皮膚,要我某塊肌肉給肌肉,要哪個關節給關節,要哪根骨骼給骨骼.要我手臂給手臂.要我上身給上身。要強調的是,這都是指對方接觸我方身體上的部位。凡是對方攻擊、接觸的部分,按“舍己從人,’之意思.我方要有大氣度.即是他要什麼給什麼。當然.對方未接觸到,未攻擊的部位.絕不能給他。而且,我仍要防守住,有擁勁、中定勁.始終保持良好平衡狀態。對方進攻我的局部.我歡迎.甚至以請進我臥室一般。我完全接受.吸收和化解。當他退縮返歸時,我也以禮相送,即順勢出擊.做到順其道而行之.如同機關槍連珠炮般掃射出擊,達到無往而不勝的境地。

太極推手必須要懂”聽勁”。推手不講聽勁,則根本不是太極推手。所謂“聽勁”,不是用耳去聞,而是以我身體的皮膚,甚至汗毛被敵方觸及所感受的感覺。由此,我即可辨別其方向、角度、力量及速度。首先.我要接受,似略讓步,在一瞬間清晰瞭解對方,我方能正確應變。在我順人背時,立刻還擊敵方而獲勝。

聽勁要在有效的、正確的拳架和推手中獲得.習之日久自然能懂勁.最後達到“階及神明“之境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30 , Processed in 0.02346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