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海大富

波浪系統Wave System , 跟TAZCHI 的有一些類似

[複製鏈接]
TAZ 發表於 2011-3-1 03:45: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AZ 於 2011-3-1 04:35 編輯
Zoce 發表於 2011-2-27 10:31
I just landed 跌時咳篤噤。好多估仔聽。


[跌咳死]那邊TAZ剛看了一下,無mud興趣,不過這邊的舊舖有人學TAZ包頭, 玩wee蝗蝗。
Zoce 發表於 2011-3-1 14:25:1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又學包頭!
TAZ 發表於 2011-3-1 23:52: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AZ 於 2011-3-1 23:53 編輯
Zoce 發表於 2011-3-1 14:25
我又學包頭!


包頭,原來youtube有教。





Zoce 發表於 2011-3-5 20:37:33 | 顯示全部樓層
GRACIA. I would try that.
Zoce 發表於 2011-3-7 00:33:11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2 20:24: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3-22 20:25 編輯

太癡 寫到:
Taz 寫到:
太癡 寫到:
筆者的看法:
.........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汪永泉先生的老六路是一套訓練方法/拳學系統, 在訓練方法/拳學系統, 根據不同的層次和目的, 以及自身的條件, 拳架的外形是有不同的演譯的, 不是某種打法才是汪永泉先生的老六路, 筆者以為, 這樣理解比較合理.
........

太癡筆者的看法跟TAZ的類似

TAZ 學的也分三段,每段二個大組合。

老老老老老TAZ說是母拳。這母不是在歷意義上的,是從學練上的。
即這個母拳的殼可分幾重練法從而注入不同內意和心法:

0. 母拳的形
1. 氣和以內意摧形
2. 發放,八種基本內勁和複合勁
3. 擒拿
4. 擊打
5. 化氣

故學母拳的殼時,切忌含《打》意。
0-1-2未成時,一這打意,便容易執邊。
也因此,在每個進程外形,意念也有所不同,
也與行拳者的心意著積處,所顯示出的外形和變化有所不同。

註:拳境進階為:形、勢、勁、意、氣、神、空
TAZ的體會很有意思, 願聞其詳.

我們倒過來看:
空為用,怎用?
意在精神,不在氣,神意向上有了依歸
意氣君來骨肉臣,筋骨之體有了鍛鍊
骨節實質開合,筋絡實質曲伸,勁才得忽隱忽現
勁未到之前感勢,照個相則為外形

.....  Fred Hao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2 20:31: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3-22 20:32 編輯

Leen-Hoo Choung 寫到:
...
把中醫裡對氣的用詞和武術裡氣混為一談根本是一團糊塗﹗
.......

同意。

更煩的是很多文人書生把道術、中醫、和武術的相近詞彙,
左借右換,來大談太極武術。原本簡明的東西,弄至玄之又玄!

不過,今時今日,把太極拳內練心法說的簡明,是沒市場的!

太極嘛,以拳入道嘛。怎能無道術呢?
太極嘛,以拳養生嘛,又怎能無經絡呢?
太極嘛,陰陽之理嘛,又怎能無易學八卦呢?
太極嘛,中華瑰寶嘛,又怎能無儒佛道之哲理,詩詞歌呢?

太極聚會,吹水吃飯,沒這些,無話可說嗯!

在太極迷而言,說話也要太極。
如人問:人一拳平胸打來,如何應?

答:
1. 行開 (這人不懂武術)
2. 以一拳還之 (離譜野人拳)
3. 以手xxx 接 (差勁)
4. 用手以棚勁接 (好一點,有些太極味。但未入門)
5. 以不丟不頂,虛靈頂勁的身法,用手粘住,再看對方來勁,引進落空合即出
(umm, 這個像樣了... )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2 20:33:31 | 顯示全部樓層
Fred Hao 寫到:
人習慣正面疏忽了反面
自然力學把正面"讓"給人,以反面相濟,來成就大我

SURE ...... DOG = GOD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3 08:07: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3-23 08:07 編輯

筆者認同太癡兄及TAZ兄的看法:

1. 汪永泉先生的老六路是一套訓練方法/拳學系統, 不同的傳承/家數/流派 只是不同的訓練方法.

2. 今天的楊家太極拳和今天的陳家太極拳應該與楊露禪和陳長興的不同. 楊澄甫(楊健侯)和陳家都有改變, 並且走向不同的方向. 參考田秀臣和杜毓澤的拳架會發覺同楊吳兩家太極比較像.

3. 得楊建侯較多較全的是田兆麟. 從種種資料來看筆者個人認為田兆麟是楊建侯訓練來為楊家(楊澄甫)接受挑戰的徒弟.

4. 筆者也聞說楊澄甫先生少年時不太用功的故事, 但筆者相信楊澄甫苦練(六年?)後功夫在田兆麟之上(至少在某方面).個人認為應該是功法的訓練方面, 不然田兆麟不會重新拜師.

5. 筆者個人認為太極是飬生和技擊共存的, 只練拳架(不論什麼拳架)可以飬生但很難有技擊功夫. 技擊功夫的訓練是應該有層次的, 並且可以有持續的成績(同一方法同一時間類似的成果).筆者記憶中只有鄭天熊在 70-80's 十多年中每2年左右會有不同徒弟在搏擊賽中得獎.並且他的訓練很有層次, 拳為架,功(主要太極功廿四式)為基,抱摔/擊打為用.鄭天熊很少公開評論哪一種太極能打,只是用搏擊賽成績認證他的訓練成果,懷念.

6. 奇怪地現今楊吳武孫各家拳架都變得簡單,有時跳過拳架思迷可能更快地獲得成功達到目的,可能這是楊澄甫受到敬重的原因.

..... Vincent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3-27 14:59: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3-27 14:59 編輯

Dr. John K. Fung 寫到:
youseeme 寫到:


一隻會內功的青蛙,如何跟草猛的朋友大閘蟹比賽呢?

Being able to recognize a hiding crab, or a hungry Taz early improves the frogs chance to run away and safe himself.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43 , Processed in 0.01003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