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8-25 01:00 編輯
Zoce 發表於 2011-8-24 08:36
紀效新書/卷十四
《拳經捷要篇》 明 戚繼光
( 此藝不甚預於兵,能有餘力,則亦武門所當習,但眾之不能強 ...
「綿張短打」是指張松溪的短打。張松溪的後人明指張三丰是袓師。「綿」,當是「綿拳」之意。「太極拳」不也稱「綿拳」嗎?
「中國人」也稱「唐人」。不提「中國人」而衹稱「唐人」就認為「唐人」不是「中國人」嗎?
戚繼光傳下多路拳套。陳王廷也傳下多路(七)拳套。有一一例出比較嗎?比較一下招式名稱,戚拳與陳拳不更接近嗎?陳拳若是「太極拳」,何以沒有太極拳經論作依據而要採用《紀效新書》?
戚繼光與陳王廷所傳的拳法有一定的套路。而太極拳則不受套路所規範,可隨意而行架。柔和與隨意而行,是太極拳的特色。太極拳架不用勁,是拳譜的指示。用勁之法在功法中。在拳架中用勁,是教與沒有學功的學員。有學功的弟子就絕無在拳架中用勁的必要。
陳拳招式跟太極拳的名稱近似而打法與用法則不一樣。道家拳法更不會採用佛家的名稱如「金剛搗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