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n-Hoo Choung 寫到: | 賣老 寫到: | 1
第二,是個人觀念,我不改你的,但可思考我的........
『無「中」可守,要守的一定不是「中」』,又先拿掉「中」,若「守」時你不會是「攻」,又「攻」時你絕不是「守」。這跟常人說「以攻代守」的說法兩回事。常人因人之攻而想守,故攻者當然可不守,不是攻就是守。這裡就不談「鐘」了否則又....。
拿「不倒翁」,他不用守著如何「不倒」。雖不頂抗,動後仍能「不倒」,但這「不倒」跟「不動」是兩回事。人一有所謂「守中」的觀念,一定是想「守著不想被動」的中,這跟老子道德經的「守中」是兩個「坡」。因體會拳架後,人就已如吊墜中墜在哪,等一切可能的動。如人就只等人動我,就能動叫中。「中」是太極本身就是「中」了,太極不是教你如何守中的方法。
|
賣老誤解我所謂的「守中」。
陳微明先生言:「伸、展、開、合之未發謂之中。寂然不動謂之定。」
吾師教吾練拳時應守此「中定」之氣。 |
狐兄
我來插個話
身上有感覺,加些想像力, 跟人用時可驗證合了,可解說如下:
不倒翁和懸垂物,人未動他們時如:「伸、展、開、合之未發謂之中。寂然不動謂之定。」
人動他們時他們就合動了如:賣老言:"因體會拳架後,人就已如吊墜中墜在哪,等一切可能的動。如人就只等人動我,就能動叫中"
這讓我想起一句:靜中觸動,動猶靜
這不倒翁, 蓮, 柳, 懸物 ...."體會"了拳架之後,就如體己能如前幾物,
風動旗動心不動這功夫應用起來,著實好用
無畏之合
但自然真的很難, 因在那但無須守,這就自然些 ....... Fred 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