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Zoce

《1865年太極拳》

[複製鏈接]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8-26 09:15: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8-26 09:16 編輯

「1865年太極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oC2p0Kit5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Y-l6bu7sw

邵師傅可參考以上的拳架,以「寫意」的心法去演繹,定能打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十九世紀的太極拳式」。眾網友拭目以待啊!

........................................................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8-26 12:06: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oce 於 2011-8-26 12:08 編輯

謝謝。一定有參考價值。
我只取其合用,不敢批評。

吳氏,王茂齋的化勁,與少林釋德健山崖十八手,有相似的身法。
這就是楊澄甫較早一輯的照片,身向後抑。早年教陳微明,也是一致。

另一片說是全佑架,但不知跟誰學。可能我又忘了。
片中每動都有停頓位,玉女穿梭用飛步,進退步起膝等,都是
我近拍陳式拳相似。
他還有跌岔,我就要慢慢練下先啦。

十九.....拳就唔好聽囉,十下十下就真。要下個禮拜至得閑開筆。
聞說楊露禪曾學二郎拳。我不知此拳是乜。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8-26 12:12: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oce 於 2011-8-26 16:35 編輯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8-22 01:19
ZOCE:
這份文件,應在清代也有。太極法說,而不是「太極拳法說」。
..............................


係Bor。
不過咁,太極之理,在清代其他拳譜都有。還有內丹功。
.
.
我個估仔,要唔好比人插得入至得。謝謝提醒。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8-27 01:50: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8-27 02:01 編輯

卅七勢

「太極拳」原叫「卅七勢」。「卅七勢」原是卅七個不連貫的「勢」。學拳時,是學完一勢的打法和用法之後纔學另一勢。一勢有多種用法,每一用法稱為「一式」。

「卅七勢」改稱「太極拳」後,仍然沿襲「卅七勢」的教拳傳統。即是一勢一勢的教。改變的,是加上拳架的練習。但主張拳架柔和與緩慢,也不主張刻板式的拳架。而要弟子隨意的自由行拳走架。

正如舞蹈一般,學跳舞的,不一定能編舞。自由行拳走架不易為。於是,先人定了一個基本的拳勢編排次序。一直被後人採用。所變化的,主要是「招式」的改變。

現在很多人自稱他們的拳架是「正宗」、「秘傳」。其實是「勢無定式」的各種打法。在各種「正宗」、「秘傳」的拳架中可以看到一共同點,就是總不離「基本的拳勢編排次序」。

在「卅七勢」中,你找不到異樣的名稱如:「金剛搗碓」、「躍步護心拳」、「翻花舞袖」、「掩手肱拳」、「獸頭勢」、「抹眉肱」…等等。

................................................................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8-27 08:34:28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8-27 01:50
卅七勢

「太極拳」原叫「卅七勢」。「卅七勢」原是卅七個不連貫的「勢」。學拳時,是學完一勢的打法和用法 ...

根據李英昂版本,許宣平譜有四十二式。
勢與式,可能又有不同。三十七,也叫小九天、先天拳。

我聞說李英昂跟過許禹生學過。我於是找許禹生傳的許氏太極拳,走了一遍。
屬柔練的套路。我也續式拍下,叫710年太極拳。許禹生學自宋書銘,是唐代
許宣平的後人。

吳圖南見到宋書銘時,宋已七十多歲,在1908年得宋譜之後。
1916年抄拳譜給許禹生、楊少候、吳鑑泉、紀子修。
紀子修跟過楊露禪,但沒有拳譜。
即是,宋書銘(生於1830-40期間)的拳架,不是楊式、吳式的混合版。
宋書銘也不會是楊露禪、吳全佑在北京的學生。
宋書銘可能學自一支「宋氏太極拳」。與楊露禪教的有相似。若說要跟楊露禪學,
便可能在1865年前在永年。楊氏幾兄弟可能見過他。

現時所看到的傳承太極拳套路,式子編排大致相似。
即是,來自一個「種子」。





kungfupanda 發表於 2011-8-27 11:40:17 | 顯示全部樓層
Zoce 發表於 2011-8-27 08:34
根據李英昂版本,許宣平譜有四十二式。
勢與式,可能又有不同。三十七,也叫小九天、先天拳。

知道 ZOCE 先生有沒有讀過這篇文章:
‘谈谈“吴图南颜紫元 2009.7’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8-27 12:08:35 | 顯示全部樓層
最後一段倒數共3行:

.....所幸吴鉴泉宗师将宋书铭的“太极功”、“推手手法”、“十个口诀”在吴门中全面继承并传留了下来,实属太极拳界的一桩极幸之事。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8-27 12:13:50 | 顯示全部樓層
kungfupanda 發表於 2011-8-27 11:40
不知道 ZOCE 先生有沒有讀過這篇文章:‘谈谈“吴图南” 颜紫元 2009.7’ http://drstephenyan.blogspot.c ...

看過。顏先生也有很多文章,對研究很認真。

不過,我也有自已的故事。
關於人云亦云,聽了就好。對功夫有關的,才要認真。
這篇,我不認同的地方很多。也發表過,不再重複。

對個別人的功夫如何如何,我沒有意見。
但吳圖南有影片,可作參考。
其中演譯,與董英傑形容少候架式相似。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8-27 12:24:23 | 顯示全部樓層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8-27 12:08
最後一段倒數共3行:

.....所幸吴鉴泉宗师将宋书铭的“太极功”、“推手手法”、“十个口诀”在吴门中全面 ...

顏先生的推手影片,他曾介紹給我看。

我也有…邵保勝太極禪,希望百年之後,也有人研究。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8-28 02:49: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1-8-28 04:52 編輯
Zoce 發表於 2011-8-27 08:34
根據李英昂版本,許宣平譜有四十二式。
勢與式,可能又有不同。三十七,也叫小九天、先天拳。

「勢」與「式」& More

北方人的發音,「勢」與「式」相同或近似。故此,「勢」與「式」常被混用。
「三十七」當是「三十七」的短稱。又稱「三世七」。發音與用字的問題而已。許宣平的四十二式跟卅七勢有何關係須作研究。總之,沒有少林的拳法就是了。少林拳有編定的幾十路拳套。太極拳則沒有。

古人認為天分九重。人體是天的縮影,也分九重,稱「小九天」。也稱「先天拳」。
小九天拳是追求人體自然現象,似乎尚養生多於技擊。但改稱「太極拳」後,則比較多重技擊方面的探索。

宋遠橋傳下的拳書,跟《太極法說》有很多共同點。其中有(一)學拳是一式一式的學;(二)沒有一定的拳架;(三)拳架可以周而復始的循環運作,滔滔不絕。故也稱「長拳」。


正如前文所說,隨意編拳不易為。學生多了,也難逐一作詳細指導。因此,可能是楊祿禪定下了基本拳架編排公程式。教拳也不沿襲舊日一勢一式的教。他把這基本拳架分作六段教學(這六段,六路。不是其他們派所稱的套路)。先教第一路拳架,再教用法。然後教第二路...。餘此類推。六路學全了,便可一氣的打完整套。更可周而復始的循環不息地行架。

近世改變教法。拳架是整套先教,用法則注重推手。搏擊則少有人學得到了。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31 , Processed in 0.01467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