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海大富

試探《內功四經》

[複製鏈接]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2 12:34: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承上一發言。
氣息吸入肺中,胸腔的體積靠橫膈膜、肋骨、腰腹呼吸肌肉群綜合作用。吸氣時小腹微收,氣沉丹田就是這個感覺,兩肋張開,上身放鬆;呼氣時保持吸氣的狀態,保持氣息的壓力,像打針一樣逐漸把氣息推出去,依靠呼吸肌肉群對抗的力量來保持穩定的氣壓,這樣氣息可以持續時間就會變長。
吸氣時,橫膈膜下降,胸腔底部向下伸展,胸腔和肺部全面擴大,兩肋張開,空氣隨之吸入肺腔內。吸完氣腹肌和隔肌立即控制這種吸完氣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由吸氣轉換成呼氣的狀態)。將這種狀態控制瞬間(注意:不要用喉部弊氣)。
在胸肋保持住吸氣狀態的前提下,腹部相關肌肉有控制地收縮,壓迫腹腔內的器官向上,使橫隔膜回復原位,肺腔的氣息在腹肌收縮和隔肌推擠下有壓力的隨之呼出。呼氣時胸腔和兩肋始終保持吸氣時的狀態不動,切忌用胸腔和兩肋收縮動作呼氣。
來源:復健師給的資料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2 12:34:3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原文:
既明脈絡次觀格式
    格式者入門一定之規也不明此即脈絡亦空談耳
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
    正頭起項壯面神順肩活背勢平正胸出身微有收斂此式中之真竅也
尚濟形意拳經解:
既明脈絡之後,還須講究姿勢,此即氣功中所謂“調身'是也。正確的姿勢才能有助於內氣按正確的軌道運行。對於姿勢,拳經中有明確規定:「頭正而起,背圓而正,肩平而順,胸出而閉。 足豎而穩,膝曲而伸,檔深而藏,脅開而張。」,形意拳內功雖有坐功,站功,行功之分,但仍以站功,行功為主。上邊一段話主要是針對站功講的。可是無論練哪種功,在姿勢上都應正頭起項,壯面凝神,肩鬆胸出背圓,前身微微有收斂之形,此乃練內功之真正訣竅。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2 13:04:5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原文:
氣調而勻勁鬆而緊
    出氣莫令耳聞勁必先鬆而後緊緩緩行之
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有丹田氣之歸縮
    吸入呼出勿使有聲提者吸氣之時存想真氣上升至頂也下者真氣落下也伏者覺周身之氣漸小墜于丹田龍蟄虎臥潛伏也
下收穀道上提玉樓或立或坐吸氣於喉以意送下漸至底收
    收者懼氣泄也提玉樓者耳後高骨也使氣往來無阻礙也不拘坐立氣自喉以肺心也氣雖聚于丹田存想沉至底方妙
升有升路脅骨齊舉降有降所俞口氣路
    氣升於兩脅骨縫極力開張向上舉之自然得竅降時必自俞口以透入前心方得真路
尚濟形意拳經解:
形意拳內功的呼吸法,即“調息”,是用的逆腹式呼吸,也叫“後天法”。 氣路是走的“混元氣”而不是“經絡氣”。 即並不按十二正經的順序行氣。 這在拳經上也有明確說明: 「先吸後呼,一入一出'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收丹田,氣之歸宿。吸入呼出, 勿使有聲。」,又曰:「下收穀道,上提玉樓,或立或坐,吸氣於喉,以意送下,斷至底收。升有昇路,脅骨齊舉,降有降所,氣吞俞口。」,所謂提,即是引氣上升,所謂下,即是導氣下降。 下降之氣必會漸縮漸小,伏於丹田之內。 耳後高骨,拳家叫作玉樓,並不是針灸穴位;俞口位置在背後上部自大椎到夾脊這一段,拳家統稱之曰俞口,非穴位也現在先將坐功和站功(即站樁)的姿勢與行氣分別介紹於下練坐功時,可以盤膝靜坐於榻上,閉目紺口,舌頂上顎,兩手內外勞宮穴相對,置於小腹上。 也可以坐在板凳上,以兩腳踏地兩大腿能放平為宜。 兩手可分別放在兩大腿上,掌心朝下。 仍要閉目紺口, 舌頂上顎。 調息時,一出—入,皆從鼻孔,要均勻細長,好似肺部不動只用肚臍呼吸一般。 氣定後,即吸氣一口,以意領之自湧泉沿兩大腿而上升入丹田,再上升入兩脅。 脅骨即上舉,將氣送達耳後高骨——即上提玉樓是也。 再上達於百會。 降氣時,隨呼氣即以意領之,從百會降至印堂,經人中入口內,再由舌而至喉。 故必以舌頂上顎去接氣。 然後自喉通至後背,即所謂“氣吞俞口”是也。 自後背直穿出前心,沿任脈降至丹田。 丹田氣足,則向下經會陰過尾閭,故必須內收穀道以通氣路,尾骨還要向前向上兜轉,叫作“提肛縮腎”,則氣可直上過命門,夾脊,玉枕,而達泥丸(即百會,道家叫泥丸宮)。 玉枕穴在腦後高骨稍後處,也是內氣不易通過之處,要以目內視頭頂,慢慢引導之。 如此迴圈,周流不息,這就是小周天法。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2 13:05:3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升有升路,肋骨齊舉;降有降所,氣降俞口 原注:氣升於兩肋,骨縫極力張開,向上舉起,自然得竅。降時必由俞口,以透入前心,方得真路。
    己見:對於前面兩句我還是贊同的。只是對於後兩句中的“氣降俞口”有不同的認識。因為有的朋友在解釋中,是將“俞口”指為背後的“肺俞”穴(或者是“胃俞 ”穴),所以當氣行走到人中以後,就要以意領氣直達背後的肺俞穴,再透入前心,而後再向下行走。但是,我對這樣的解釋一直存有異議,因為這種循行的路線既 不是小周天的運行路線,更不是大周天的運行路線,無論是道家也好,還是佛家也好,我翻閱了許多資料,都找不到這樣的迴圈路線。前面第一句中已經講的非常明 白了“前任後督,氣行滾滾”,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氣至背後的肺俞穴呢?況且肺俞穴也不屬於任脈上的脈絡,為什麼要從人中(俗稱“水溝”)直到脊背後面呢? “俞口”究竟指的是什麼地方呢?我在網上也問過解釋這句話的兩位朋友,但都沒有得到答覆。 在《大成捷要•關竅秘訣》中道:“夫人身後有三關,尾閭、夾脊、玉枕是也。尾閭在夾脊盡頭之處,其關通內腎之竅,上行乃是一條髓路,名曰漕溪,又曰黃河, 此陽炁上升之路,直上至第七節,與內腎兩相對處,謂之夾脊關;又上至腦後,謂之玉枕關,此身後三關也。人身前有三田,泥丸、土釜、華池是也。泥丸為上丹 田,方圓一寸二分,虛間一穴,乃藏神之所,,其穴在眉心,入內一寸為明堂宮,再入內一寸為洞房宮,再入內一寸為泥丸宮,即上丹田。眉心之下向口中有二竅, 即口內上齶,謂之鼻樑金橋,又曰上雀橋,舌下也有兩竅,下通氣管喉嚨,蓋頜下硬骨為喉,乃內外氣出入之處也;下軟骨為咽,乃進飲食、通腸胃之所也。其氣管 有十二節,名曰重樓,直下接肺竅以至於心,心下有一竅,名曰絳宮,乃龍虎交會之處也;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黃庭宮,為中丹田,左明堂,右洞房,亦是空間 一穴,方圓一寸二分,乃藏炁之所,煉丹之鼎,外與臍門相對,約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萬四千里,自心至腎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 分,地腎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總計八寸四分,合天地之全數,人身一天地也。腹門內號生門,中有七竅,下通外腎,乃精氣走漏之處,腹之後,腎之前,中 間一穴,名曰偃月爐,又曰炁海,稍下一寸二分,名曰華池,乃下丹田藏精之所,采藥之處,左明堂,右洞房,亦是虛間一穴,方圓一寸二分,此處有二竅,向上一 竅通內腎,直下一竅通尾閭,中間強名曰玄關,無中生有之處,煉精煉到精滿炁足,自然產生出真一之炁,玄關自開。又雲人身中,有修煉金丹三竅,不可不知也。 上竅離宮心位,外陽而內陰,中藏元神,為性、汞、龍、靈山是也;下竅是坎宮,腎位,外陰而內陽,中藏元炁,為命、鉛、虎、炁穴是也。以及命宮,坤爐生門、 密戶,皆此一處,人能憑真意、元神下凝命宮,自然超生了死。此上下二竅中間又有養胎一竅,是空洞之所,虛無之窟,乃人身之正中。在心下腹上,黃庭之處,中 丹田是也。此人一身之關竅也。”
    從以上所講,非常明白,並未提到有關背後肺俞(或胃俞)一字,更沒有那樣的行走路線,所以“到背後俞穴,再透入前心”的說法明顯是不對的,而且按那樣練下 去,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什麼是“俞口”?它在什麼地方呢?俞(在這裡應讀作“魚”音,而肺俞或胃俞,則應讀作“輸”音)口,指的就是口角。在炁通過上雀橋時,除了舌頭的作用以 外,就是口角的收縮。只有這樣才能使真炁順利地通過上雀橋而復歸於下丹田。
摘自:對《拳道集錄•內功四經》 原注中的一些不同認識/周繼江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2 13: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續第37發言。
形意拳經上對這一段行氣之法有如下的敍述:

     “緊攫穀道內中提,尾間一起縐節骨,玉枕難過目視鼎,來到丹田存消息。悉心搭通鵲橋路,十二時中降地池。鎮住心猿拴意馬,要立丹田海底基。一時快樂無窮盡,返本還元心自己。久練自成全剛體,百病皆除如童予。”

      收功時,將氣收於丹田,覺氣漸收漸小,如龍蟄虎伏而藏於斯。 然後以意送下,直至湧泉。 收住。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2 13:06:2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原文:
曰通勁之順也曰透骨之速也
    通透往來無礙也伸勁拔力以和緩柔軟之意
曰穿勁之連也曰貼勁之絡也
    穿貼橫豎連絡也,伸勁拔力以剛堅凝結之意
曰鬆勁之漁也曰悍勁之萃也
    鬆漁者柔之極也養精蓄銳之意也悍萃者剛之極也氣血結聚之謂也松如繩之系悍如水之清
曰合勁之一也曰堅勁之轉也
    合者合周身之一也堅者橫豎斜纏之謂也
尚濟形意拳經解:
      當靜功(樁功)練有一定基礎之後,即可加練動功。 “動功”也叫“行動”或“練功”。 是動中求靜,內外合一,行氣與走勁並重的練法,是內功比較高級的階段。 既要走勁兒,便不可不先明“勁路”或“勁功”。

      拳經云:
      “足既動,膝用力,前陰縮,兩脅張。氣調而勻,勁鬆而緊。”
      “曰通,勁之順;曰透,骨之速。通透、往來無阻隔也。”
      “曰穿,勁之連,曰貼,勁之絡。穿貼,橫豎連絡無間也。”
      “曰松,勁之漁'曰悍,勁之蘋。松如繩之系,悍如水之清。”
      “曰合,勁之一'曰豎,勁之轉。周身如一,橫豎斜纏也。”
      “按肩以練步,逼臀以豎膝,圓檔以豎胯,提胸以下腰,提頦以正項,貼背以轉鬥,鬆肩以出勁。
      曰橫勁曰豎勁, 變之分明。 橫以濟豎, 豎以橫用。 五氣朝元,周而復始,四肢元首,收納甚妙。 ”

      以上便是拳經所載的行氣與走勁結合的練法要領,甚費理解。 現依個人體會稍加解釋:
      練動功時,形式不拘一格。 一般採用五行拳與八字勁功相結合,以內氣帶動外形,以暗勁運化周身的練法。 通,透,穿,貼,松,悍,合,堅,是形意拳的八個勁。 一出手要八勁俱全,要哪個有哪個。 拳式之銜接變化,隨意而為。 凡一舉手,眼看虎口穴,下頦往前用力,脊背塌下,則氣自湧泉直上泥丸,下明堂,灌兩目。 其氣走鼻孔,洩出時便納入丹田(放力時氣沉丹田)。 凡一舉步,兩外虎眼極力向內,兩內虎眼極力向外,膝要屈,尾中大筋極力要伸直,四面相交,周身三力相合(成平衡力系)用力一扭,則湧泉之氣可騰然而從中透出矣。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3 20: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形、息、意是內功修煉三要素,缺一不可成。為什麼經絡框架只有中國才有,就是中國的修煉與眾不同。同樣崇尚修煉的瑜珈、佛門為什麼發現經絡?就是它們缺少形、息、意三合一的修煉。瑜珈只有形與息的訓練,且它的息與中國內功修煉的息不同內涵。它的息只是配合形體呼吸,內功的息是綿、悠、緩、長,功深是綿綿若失及呼吸系統的消失。佛門只是練意,消除意識欲望。

氣竅的出現,是內功修煉的開始。練氣修脈,丹道法很具體細膩。內功的修法取自於丹道,這段修煉法王南溪解釋得非常好,非常詳細,也說得深入淺出。
摘自:《內功四經》班門弄斧之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3 20:1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原文:
按肩以練步逼臀以堅膝圓襠以堅胯提胸以下腰
    將肩井穴之勁沉至湧泉逼臀者兩臀極力貼住也襠者內向外極力掙橫也提胸者起前胸
提頦以正項貼背以轉鬥松肩以出勁
    頦骨向上提起項是矣兩背骨用力貼住覺其勁自臍下而出至六腑穴向外轉出至鬥骨而回出勁之時將肩井穴軟意鬆開自無礙矣
折天柱以下氣瞻合骨以立門
    此穴存項後高骨上下氣之時極力貼之合骨者虎口穴也遇敵時擎卷目視之

橫勁豎勁辨之分明橫以濟豎豎以橫用
    豎者肩至足底也橫者兩背手以身說豎者自腋至二肩穴橫者自六腑轉於鬥骨背也自襠至足底自膝至於臀以腿而言之
五氣朝元周而復始四支元首收納甚妙
    吸氣納于丹田升真氣於頭複自俞口降于丹田一運真氣自襠下於足底複上自外胯升于丹田二運真氣自背骨膊裡出手複自六腑轉于丹田三一升一降一下一起一出一入並行不悖周流不息久久用之妙處甚多煉神氣返本還元
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
靜生光芒動則飛騰
    氣勝形隨意勁神神帥氣氣帥形形隨氣騰
尚濟形意拳經解:
按肩是兩肩井穴之勁向下塌,沉至湧泉。逼臀是兩臀極力貼住,向內捲勁,襠要極力向外橫掙,但有其勁而無其形,謂之圓襠。 前胸提起,腰自塌下,下頦內收,項自豎起。 兩鬥背骨用力貼住,勁自臍下而出,經六腑轉過鬥背骨而回。 將兩個肩井穴軟意鬆開,勁自然可以放出去。 足一動,膝用力,前陰向回縮,即所謂縮腎也,兩脅外張,小腹內收,足落氣沉(小腹外凸),肩松,勁發。 勁路則橫豎斜纏,互為補充,周身連絡如一而變化分明。 運動中,肩背要圓活鬆靜,襠胯要靠緊,用力要以意出之,以氣騰之,以神足之。 行氣要'五氣朝元”,才能以氣催力。所謂五氣朝元,也就是大周天功。行氣時,分五路進行:一運真氣自。丹田沿大腿內側下於足底,復自外側上升於丹田。二運真氣自背骨膊裡出於手,復自六腑轉回於丹田。一升一降,結合沿任督的小周天運行,並行不悖,周流不息。鼻有呼吸,氣有升伏,勁有吞吐,三者緊密結合。息息相通,隨心所欲。無入而不自得也。
拳經在“內功”部分最後總結性地說:“煉神煉氣,返本還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3 20: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貼背以轉鬥,即氣貼背,便於左右手的攻防之轉換,此名為“通背”。氣貼背便利於內勁及時轉換到鬥骨處。鬥骨,腕部小天星處,即小指側的肮部撓骨頭處。而兩手亮架報門之勢,又稱“斗門”皆圍“手為兩扇門”的說法。故知,鬥有鬥骨說,有斗門說,關鍵在貼背,此文注解“兩背骨極住”,不如後來的氣貼背的“通背”法解說得遠。
當能做到氣貼背時,還要做到鬆肩,只有鬆肩做好了,才有利於內氣的出入。故前賢云:「活肩是習拳首備之功夫。」。
來源:網路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4-3-23 20:16:0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海大富 的帖子

《內功四經》中有「提頦以正頭,貼背以轉鬥,鬆肩以出勁」的說法,其中“貼背以轉鬥”,即氣貼背骨,左蓄右發,右蓄左發,便於左右手的攻防之轉換。凡發勁之側,皆謂之背發勁。而能左蓄右發、右蓄左發,通變自如,蓄髮相生,是為背通。通背拳取義於此背發勁左右背通而立拳名。可見背部確有功夫可得而用矣!此乃第一句之精義。
摘自:《郭氏錦囊》/郭古民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3:43 , Processed in 0.00990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