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Zoce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

[複製鏈接]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23 03:43:00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四十三》

打太極要不要練肌肉?

用意不用力,肌肉還有為甚用?

 

太極拳訓練肌肉,功能不是指「筋」有幾粗,絕對力量有幾大。

而是在乎「肌肉質素」,對身體有無益處。

即是,頭腦至肌肉之間,神經通道。換言之,反應速度。

 

影響反應速度,其中是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

簡單而言,交感神經與肌肉有關。而副交感神經與內臟有關。

這兩種神經的平衡,對健康、思考、老化有關。

 

《內經》之所謂陰陽平衡,簡單就是血流、體溫、呼吸、血壓、

消化等。這都是自律神經的範疇。而白血球中之淋巴球、顆粒球

比例,與免疫力有關。

 

人只能做肢體運動、呼吸。太極拳也算一套訓練神經、肌肉方法

。對養生而言,不外以上之「調節合度」。

邵保勝  23.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25 15:38:4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四十四》

究竟,芭蕾舞屬養生,還是技擊?

今天晨早電視節目,有芭蕾舞教師說,小朋友學舞要注意「協調

」。即上身下身,頭手四肢。協調,不會局部僵硬,便體態優美



 

我會說:嚴重的僵硬,是大腦未能指揮,關節筋骨活動有關。換

言之,反應遲純。

王唯工說:血液的氧份不夠。

意拳王薌齋說:形體愈鬆,血液循環愈暢,氣力增長愈快。如用

力則身必發緊,全身失靈,甚至阻塞之弊。

楊德茂說:試力,青少年練技擊,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用力不

過癮。以為這樣才是增長功力,實際與王薌齋所傳,背道而馳。

 

養生樁與技擊樁的練法,分別不是「力氣」。而是「相對平衡」

,與「相對不平衡」。

樁法上的相對不平衡,最忌「雙重」。而不是在於形式上,或如

何攻防。

《太極拳論》所謂「雙重則滯」而「為人制」,重點是指「技擊

」。

根據以上推論,太極拳與芭蕾舞,同是練技擊的「單重」。

邵保勝  25.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25 22:56:47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四十五》

邵保勝簡說,人身有「可逆轉系統」,自然調節身體各部,得到健

康。

王唯工研究,指經絡為各臟腑的感傳通道。神經感覺,即癢、酸、

麻、痺、木等。層層遞進,表示血缺氧、血管通道阻塞、內傷的嚴

重程度。

我根據楊德茂指出,站樁功一般效應,以「可逆轉系統」,及「程

度遞進式神經感覺」來切入。

A) 正常效應

一、初學感到酸疼、麻脹。必經階段,可休息一下再練。

邵保勝:這是假設「可逆轉系統」非常高。由無病無痛開始練。

二、出現食量大增,重量增加,但未見發胖。

邵保勝:腿肌訓練,加速代謝。身體肌肉百分之六十在下身。

三、唾液增多,對身體有好處。

邵保勝:因為食量、消化系統運作,容易覺肚餓。口液幫助消化。

四、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邵保勝:這可能是假象。頭腦清醒,因為站樁舒適得力,氧份充足。

身體肌肉,可能經過鍜練後,出現叫停,但慣性的酸麻,巳變成「

木感」。

五、睡眠轉好,失眠者收到效果。

邵保勝:因為缺氧的情況已改善。

六、感到虫爬蟻走,肌肉跳動,腸嗚、打嗝、虛恭,關節作響。

邵保勝:食物在消化系統的行程,是七十二小時。可能改變了消化

節奏的關系。另關節作響,是關節液受壓而爆炸。若果不痛,是正

常。若出現痛源,才可能是關節有問題。

七、自覺手變粗、手變重、出汗、身體突然擴大升高,即進步中。

邵保勝:身體傳感敏感度加強,容易作出自然調整。擴大升高,是

「線性」的感覺差異。我叫「氣」。

八、病患者在患處有特殊感覺,如酸痛、發熱的風濕關節。是好現

象,不必介意,繼續練功。

邵保勝:這是神經感覺,由麻痺轉酸痛。即病情開始好轉,功法有

效。

(待續)

邵保勝  25.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26 09:4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四十六》

(接續)

B) 異常效應

一、除了初練時出現,胸、肩、背、腰、胯等僵緊,皆未能放鬆。

邵保勝:舒適得力,是找舒服。一般唯恐無力,練力而不自知。

二、急燥難耐,心煩意亂,可暫停,之後再練。

邵保勝:改變功法,配合需要。

三、入靜變了睡眠。

邵保勝:並非休息當練功,可以誘導入靜。

四、閉目與搖晃。

邵保勝:只要有自控能力就可。莫忘莫助。

邵保勝  26.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6-30 21:46:3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oce 於 2011-6-30 21:47 編輯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四十八》

治療與心肺運作對著幹的,繼續有得吹。

聞說,中醫沒有「肺氣腫」這個名詞。但治療這病的中藥資料,

很多。不外,脾虛、肺弱、補腎。

肺氣腫是指肺充氣過度,肺臟終末細支氣管遠端部分(包括呼吸細

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脹或破裂,以致肺功能減退,

而引起的一種阻塞性肺疾患,常繼發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

喘和肺纖維化。

肺氣腫在老年人來說,即肺組織彈性回縮力減弱,使肺殘氣量增

多而引起的肺膨脹。殘氣量,即深呼氣後,肺內剩餘的氣量。

 

民初的拳譜,有「通氣學」,是養生功一部份。可理解,當時國

人,多是煙鏟。氣虛,可能是常見的病徵。

通氣有問題,可能指肺部已有些部位,是死腔。即不參與血液的

氧交替功能。當死腔高達40%時,病情嚴重,胸架變形。

 

簡單來說,肺氣腫也是「缺氧」的原因。

 

打太極拳、氣功,如何增加「通氣」?

目標,是加大有效氣量交換。

一、肺腔效益

深而慢的呼吸,較淺而快的呼吸爲好。

二、腹式呼吸

縮唇加大內壓,延遲呼氣。

三、吐氣發聲

發長聲單母音,體會腹肌與呼氣的關係。

邵保勝  30.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7-1 11:43:47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四十九》

太極拳養生,其中目的是「氧份」。即全身協調性,增加肺活量和

耐力。呼吸均勻,使足夠的氧氣進入體內。

邵保勝強調「彈力」,即反應。

以下參考肌力的訓練內容。

一、力量鍛煉主要影響快收縮纖維,耐力鍛煉則影響慢收縮纖維。

力量鍛煉,引起肌絲數量的增加和增厚,蛋白合成增加,分解減少,

結果出現肌纖維肥大。

耐力鍛煉,引起肌肉線粒體數量和體積增加,肌漿中的能量釋放酶和

電子傳遞能力增加,並增強肌肉的血循環和氧化代謝。

二、呼吸肌

呼吸肌鍛煉,提高肺活量。即有力量鍛煉,及耐力鍛煉。

 

肺虛氣腫,部分並有胃潰瘍。即是,治肺虛時,用補脾胃的藥,是有

原因的。

八段錦的「調理脾胃須單舉」,同時鍜煉胸腹肌肉,與肺活量有關。

邵保勝  30. 6.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7-2 03:50:5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五十》

王唯工說「氣」之後,也談「水」。

上文講到肺氣腫,如果是肺水腫,就要立即去醫院了。

水腫,與老化有關。「水」,就是酸水,身體的毒素。

 

養生拳,講放鬆。但架式的要求,多令人僵緊。

發力,技擊鬥力,易變肌肉拙力,產生酸水。一般做運動時,出汗排

走。

 

人腦的能量,多不是來自肌肉脂肪。但酸水來自燃燒葡萄糖,比肌肉

多三成。

水往下流,所以腦子在最上方,利排走。即是,我少年時非常蠢。可

能多練「倒立」有關。或者,腦曾積水,影響思考發育。可能以後練

了站樁,情況改變過來。

身體另一最易集水的地方,就是「腹」。

練功夫、氣功,一般都說收尾閭,拉直脊骨。當尾閭向前兜時,便形

成一個大盤,如大水缸。所以,拳師上了年紀,改做教拳時,動作多

,但排汗相對少,酸水便形成「氣功肚腩」。

我理解,翹起屁股,一可令酸水易下流至腳趾。二可鬆命門,增加血

液流量,強化心臟。

據此,我不會練養生時,強調形式上「溜臀」,才算功夫。實際上,

翹尾在肢架力學上,也有其用處。

邵保勝  2. 7.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7-2 12:06:54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五十一》

幾千年前,《內經》指出腎與骨髓關系。

《素問·平人氣象論》:臟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

 

血生於骨。即是,血細胞,在骨髓中製造。成年人主要產血的骨髓,

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

規則骨(胸骨、脊椎骨等)的鬆質骨間網眼中的一種海綿狀的組織。

骨髓中的新血,經由骨膜的穿管,進入微血管。

 

調整製造血球數量,是由腎臟發出訊息。即紅血球、氧氣量。換言之,

腎臟落單,叫骨髓做血。

人能練練太極拳,氣功,做運動,加快血液循環。其實亦牽動,附於骨

膜與肌肉的韌帶,及軟骨組織。

鬆腰,有益腎臟。拉筋,令新血快些投入服務。

邵保勝  2. 7.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7-4 18:24:56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五十二》
化療及放射治療,壞處是副作用。

一種沒有副作用的抗癌藥,原理是「免疫系統」。

以下一段影片,講及 Burzynski 有關抗癌研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81PXHwjMAQ

話說這種抗癌藥,癌細胞可以在一個月內,完全消失。

換言之,人的自我復修能力,非常之強。

有病時,如果不吃藥,人能夠做些甚麼?

我不知道。

當無病時,就不要吃藥,做運動,保持免疫力,無副作用。

邵保勝 4. 7. 2011
 樓主| Zoce 發表於 2011-7-5 10:34:10 | 顯示全部樓層
《大話黃帝內經打太極之五十五》

氣功、太極拳的速度,為甚麼要慢、平均?

簡單說,放鬆、慢、平均,加大血流量,減少肌肉負重,幫助補給血液

的氧。

王唯工說,血液的輸送動力,來自共振。

即是,各器官的共振頻率,是與血脈有關的。所以心跳,必須要穩定,

來維持血流量。

當然,我理解,這是狀態條件。

人的心跳會變化,這根據不同情況需要。當心跳加快時,血管、器官的

血壓就要調整,來保持共振。

適應壓力變化,血管、器官都要維持一定的「彈力」。

心跳變化太突然、太快,器官恊調彈性跟不上,影響血流。

我會認為,太極、氣功,也要對適應性,訓練「恊調彈力」。

邵保勝 5. 7. 2011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8:47 , Processed in 0.02246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