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ce 發表於 2012-10-24 08:47
高度「遇阻即變」,也是問到了。但不代表贏實。因為下一個磯手,機會就對衡了。
所以電影中,不停擋格, ...
電影中的打鬥是 “套裝散手”。在 “李小龍時代”之前的電影打鬥就好像同門對練的“套裝散手”。一大班人打極唔死。導演認為打夠時間了,就開始逐個逐個的瓜直(死去)。
上世紀七十年代,李小龍開創電影打鬥新紀元。對打縮短了“套裝散手”的配搭。出招以快勁激動人心。李小龍時代之後,則是飛天與凌空勁時代。但偶然也可看到打不死的舊橋。
看看現實的打鬥,都是短暫的接觸的。看看詠春的黐手,也沒有不斷的變招對拆的。
「問手」是雙方接觸前的探測,或「誘動」。一旦真的交上了手,就沒可能看到對手怎樣出招變招。「遇阻即變」就須憑「聽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