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太極閒人

齊敏軒 & 鄭天熊

[複製鏈接]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4-2-18 08:29: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4-2-18 08:38 編輯
花留香 發表於 2014-2-18 07:03
和人推手,能使攻擊者力不得逞、處處落空,實在深奧。有道是:手化,身不化;身化,手不化。手化,我幸得閒人高人在舊年教料。至於身化,自從近來玩了陰手棍和大桿子後,才開始對此有些認知。有一大堆DVD影帶,但沒有 big bucks、沒有良師、沒有機緣,經年也學不到。這就是我的寫照。

孺子可教也!

不要氣餒。
使攻擊者力不得逞而處處落空之法,在於能否識對方的發力路線。發力路線一般是腿、胯、腰、臂。把路線其中的一連接處(關節)稍為移位,便能減弱他的推力,甚至引力落空。

有些情況單單以手引便可化解,有些則需要身馬配合。細想我上次給你的引空法,觸類旁通,或可解決難題。Good luck

..............................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4-2-18 08:35: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4-2-18 08:36 編輯

吳家學員的訛傳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香港武館林立,學員良莠不齊。時有好事之徒生事。在公園裏練太極的會被人欺負。年青藝高的鄭天熊接得投訴,便會出面應付。太極鄭天熊善戰之名逐漸傳開。

上世紀四十年代,吳公儀長子大揆以實戰見稱。名頭響亮於珠江三角洲一帶。1948年,吳公兩父子移居香港。吳大揆以實戰見稱於前,而鄭天熊成名於後,吳家的學員遂認為鄭天熊的散手是吳大揆所教的。以訛傳訛。甚致訛傳鄭天熊追隨了吳大揆很多年云云。

1946年吳大揆在廣東佛山時,鄭天熊正受教於齊敏軒。吳大揆於1948年到香港,而鄭天熊在同年的年末自立門戶教拳。吳家不長進的學員,胡言亂語!

..........................

花留香 發表於 2014-2-18 11:05:09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4-2-18 08:29
孺子可教也!

不要氣餒。使攻擊者力不得逞而處處落空之法,在於能否認識對方的發力路線。發力路線一般是 ...

若非具備大通家的修為,絕對不能娓娓道來,盡是金玉要訣。特別在這裏道個謝。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4-2-19 03:00: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4-2-19 03:01 編輯
花留香 發表於 2014-2-18 11:05
若非具備大通家的修為,絕對不能娓娓道來,盡是金玉要訣。特別在這裏道個謝。 ...

言重了!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4-2-22 07:06: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4-2-23 06:47 編輯

吳鄭內功是否相同?

曾有人問鄭天熊的太極功跟吳家的是不是相同。我這閒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不錯,功式與名稱都一樣。但些微的差異是難免的。君不見同一個師傅的師兄弟打出不盡相同的拳架嗎?

我這閒人的閒腦是這樣想的:能否學到正確的功式有兩大條件。一是模仿力強;二是領悟性高。模仿力是要做得跟師父相像;領悟性是要明白為什麼這樣做。這兩個條件似乎很易具備,其實不然。這世上缺乏自知之明的人是!

回頭再談我這閒人何以肯定吳鄭內功是同一功法。基於下列理由:

其一。齊敏軒教功時,看過了鄭天熊從叔父學來的十八式,認為沒錯或沒有改正之處才教後六式。齊敏軒的傳承支線是:班侯全佑齊閣臣、凈一和尚齊敏軒。另一支線是:班侯王蘭亭凈一和尚齊敏軒。授功時,齊敏軒認為鄭天熊的十八式沒錯,我這閒人當然相信沒錯了。

其二。我這閒人看過吳家後人演示過跟鄭師相同的兩三功式。一是吳光宇(吳公儀孫)。一是馬江豹(馬岳樑兒子)。

述提及學到正確的功式有兩大條件,事關重要。你要選擇師傅,小心啊!

............................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4-2-26 13:02:36 | 顯示全部樓層
Sorry. I have problem with my Chinese writing application.
花留香 發表於 2014-2-27 00:47:50 | 顯示全部樓層
I can't wait to hearing from you very soon - in Chinese or English.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4-2-27 09: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花留香 發表於 2014-2-27 00:47
I can't wait to hearing from you very soon - in Chinese or English.

Thanks goodness. Problem solved....
I have it re-installed.
 樓主|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4-2-27 09:02: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太極閒人 於 2014-2-27 09:13 編輯

亦剛亦柔太極拳

吳家太極的拳史這樣寫道:
楊祿禪在京授拳時,神機(火器)營中的萬春、凌山、全佑受益最佳。經數年勤學苦練,三人各得所長。凌山善發勁,萬春得剛勁,全佑則長於柔化

以上的記述,明確表明太極拳有剛勁的一面。王蘭亭喜歡用拳頭,創編「五行捶」。據說這「五行捶」是節取自太極卅七勢的拳勢(例如:搬攔捶、栽捶、撇身捶等)

齊敏軒傳授給鄭天熊的散手,就有剛勁的拳勢。太極剛勁的拳勢不等如硬拳的剛勁。

硬拳剛勁的要求是捶、臂、膊三者都必需剛強地合成一體。出拳時,有若雷霆萬鈞,勢不可當。洪拳“鐵橋三”這號人物,就是典型的剛拳表表者。他伸出拳時,拳臂膊有如鋼鐵鑄成一體的,沒有關節。硬拳若遇著硬拳,無疑較強者勝。或者兩硬相交,可能會彼此膠著,變招較慢。

太極剛勁在於捶。臂膊關節不可剛(鬆)。舉個比喻:拳頭是鐵捶,臂是鐵鍊。出拳時,拳頭有如鐵捶被彈出去。被擋時,因為關節鬆而變招夠快。對方若以剛勁擋格,更可借力變招。如此借力變招,更是不用思考的條件反射(多練鬆拳搏擊,可練成這潛意識本領)。

...........................

花留香 發表於 2014-2-27 13:00:34 | 顯示全部樓層
找到一位學友(同習楊太)肯陪我玩,研究閒人的話意,多天一起摸索。雖然進展極慢,心裏感激萬分。自信巳開始見一點曙光。化卸,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3:51 , Processed in 0.04136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