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海大富

太極功夫:觸之旋轉自如

[複製鏈接]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8 07:21: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8 07:28 編輯

故手之出與抬必因腎氣飽足…..手之落實無落也意不在起落…..只是啟動脊椎骨節節上推至頸椎梢….而兩肩胛骨如軟土陷蹋才帶動肘而腕而指….但肩沉時肘反升肘沉時腕反浮腕沉時指如葉飄方隨沉….但手之起與落只是內氣運盪起沉的表象….是種意念強化更是種自我暗示…..相反的若內在氣勢因外力而動運時手只是因內在氣機運盪而生起落….人動我胸我胸一函即腎隨飽足大臂自掤不過肘….手指已如鬼魄附人體入人身…..人一壓我手我隨肩之沉而集氣於丹腹已隨時待機而發….一個動中就是外形起浮沉落就是開合蓄放….但卻都只內在後蓄足前沉實之表象…..

全文:  http://tw.myblog.yahoo.com/jw!JRVgF4mGQUfpCQEIrEuOng3P/article?mid=1063
………………..
起勢的肢體動作由開左腳曲膝微蹲開始,身體往上帶動兩手上升,到定位後身體再往下,兩手隨之往下按。

分析太極拳運動通常是xy平面的描述,例如:前後、左右旋轉,都是xy軸的平面探討。

起勢是太極拳運動惟一的z方向的單軸運動。手隨身體往上運動而上行,身體到位時手尚未到位仍在上行的途中。

手分三節,肩關節是根,肘關節是中,腕關節是梢。太極拳運動是根先到位,中繼之,最後是梢,先到位的肩關節也是身體的一部份。

紅色的字是描述手臂的動作,將手臂的運動分成3段:

(1)肩關節到位
當是根的肩關節到位時,肘關節、腕關節還在上行的途中。沒有停頓,身體立刻下沉,肩關節也跟著身體下沉。

(2)肘關節到位
肘關節到位時身體已在往下的運行途中,可是腕關節還在上行的途中。

(3)腕關節到位
腕關節到位後,沒有停頓馬上往下沉。當腕關節開始往下沉時就是身體全部完上上升的動作正式轉換為下沉的動作。

不要忘了腕關節後面有手掌、手指,所以腕關節下沉時手指還在上升的途中。

但太極拳只考慮3節到梢為止,所以即使腕關節下沉而手指還在上升的途中,還是認為身體上升的動作已全部完成。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9 06:58: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9 07:00 編輯

起勢符合人體經脈運行原則,整個過程可分為2個階段,一是吸氣身體上升,另一是吐氣身體下沉。

行氣玉銘曰:「行氣,吞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復,復則天。天其本在上,地其本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先是把氣吸進胸腔,然後身體向上延伸,這是「行氣,吞則蓄,蓄則伸」。

身體向上延伸到位後開始下沉的動作,吐氣外並轉成氣聚丹田,之後將此氣壓縮,這是「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

所以知道完成起勢動作相當運行了一半的行氣銘。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29 19:45: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29 20:20 編輯


太極拳運動的聽有2種,聽自己的身體、聽外界。

由右方向左方旋時,在未過平衡點前是依序聽右腳的踝、膝、胯,過平衡點後,從腰沿身體中心線隨身軀的移動往喉頭方向聽前進的軌跡,直到左方到位止。

能精準的聽自己的身體,節節貫穿就做得好。

《金仁霖講拳記錄 》中有這樣的說法:

1.太極拳是被動的拳。一定不能主動,主動就不對了。像是有球從小腹向上滾的過程,腹胸是被動內貼,而不是主動吸氣。  
2.球到下頜的時候,頭一抬,再一"透",就打人了。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0 07:38:00 | 顯示全部樓層
90度的轉身變步有2種方式,以實例說明。

人面對正前方,站左弓步,要轉身變步向左方,身體向左方轉了90度。

(1)旋右足,當旋到右膝蓋使身體的重心移到雙重點時,外擺左腳掌,利用腹拉胯的力量,轉腰同時提右腳。
    重心移到雙重點 → 外擺左腳掌

(2)旋右足,外擺左腳掌,接著旋右膝蓋使身體的重心移到雙重點,利用腹拉胯的力量,轉腰同時提右腳。
    先外擺左腳掌 → 重心移到雙重點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0 20:54: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0 20:56 編輯

影片:
太極拳的起勢是身體向上伸長後再向下沉,上下都是z軸的運動,行氣符合人體經脈的原則。

影片中的鶴拳抖肢與太極拳的起勢本質上是一樣。伸屈並不是z軸的上下,它是身體往前俯後再往下蹲,也是伸屈,抖肢的手一直在身體的前面畫弧,往上手掌張開然後往下在左右腹胯處握拳,氣的運行也符合行氣銘。其勢如人體突受冷而顫抖,意在突出鶴拳的彈,抖,震,撞之力量。

鶴拳抖肢可看成是太極拳起勢的連續循環動作,那太極拳與鶴拳的內勁有無相同之處?可看看以下的摘錄與二泉網友提供的資料。

(1) 大雅雜誌1999年第二期

樂幻智原藉河南固始,生於十九世紀末葉,卒於本世紀六十年代之始,太極拳大師董英傑嫡傳弟子,儘得董大師真傳。

功夫靠練,不靠嘴上研究。有人問何謂內勁?樂師曰:「落水狗上岸後渾身一抖,即是內勁。」,問者哈哈一笑。出,樂師喟然嘆曰:「吾適所言,正是練拳要訣,想不到他當我說笑話,不去細心體會。」。

又謂人曰:「董老師帶我去見楊澄甫老先生對我講了一句話,我終生不忘,他指著腕說:『我們的拳在這裡。』」。

常囑門徒對練推手,叮嚀說:「一面五百下,專心找勁,且練腰腿,切勿拉拉扯扯,你偷我襲,徒亂精神,徒費光陰。」。

(2) 網友二泉

永春白鶴拳譜也有類似描述情節:

《方七娘拳祖》論正直沉身發力之勢

正直出力者,人與物俱同,譬如犬有時落水,觀其離水之間,頭正身直,四足落地,沉身發力,其水一彈而乾。人之行步,身中正直,沉推一束,欲進則進,欲退則退,不致有艱難之患,無接續之勢也。............

另《桃源拳術》也有“搖身峻(駿)勢”即全身搖顫,發出震顫之寸勁的說法。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1 08:06: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1 08:06 編輯

很多書上都有提到太極拳起勢的技擊用法,網路也有影片示範當雙手被抓住時,將兩手由下往上平舉就可將對方彈出,可是我認為在實際技擊時那是行不通的。

因為人碰到危及狀況時一定是奮力反擊,你將手由下往上抬,有可能只抬到與肩同高時就停止嗎?在奮力一擊的自然反應下一定會將手抬高到盡處,結果手停止的位置會高於頭部。


當手高於頭部時身體就無法保持立身中正,如果要勉力保持立身中正,你的身體一定會往後仰,結果是對方還沒被你擊倒,你的身體已先向後方躺在地上。實際上,你的身體一定會往前俯,整個技擊的過程就跟影片的鶴拳抖肢一樣,而不是太極拳的起勢。鶴拳拳架的肢體動作的美觀性較差不如太極拳,可是它的實戰性很強,每招每式都可套在技擊。

太極拳的拳架教的只是法或稱法則,應用到技擊時要變但變不能脫離法則,一旦脫離法則就變成打架不是功夫了。
太極閒人 發表於 2011-1-31 13:35:53 | 顯示全部樓層
節自 63#《金仁霖講拳記錄 》
太極拳是被動的拳。一定不能主動,主動就不對了。
-------------------

功夫是用來自衛的、被動的,不論是什麼拳派(包括太極拳)。不過,什麼拳派都沒有「一定不主動」的笨想法就是了。面對兇神惡煞者的威脅,你有兩條選擇。一是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二是凝神以待、伺機而攻。

上述第一個選擇勝在可以立即息事寧人,免卻很多隨後的麻煩。但要看當時的形勢能否讓你安然退避而定。形勢不讓你走避的話,「凝神以待、伺機而攻」就是你不得已的選擇了。

「凝神以待、伺機而攻」是被動的。就是說:「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他一動,我看到了他的「虛與實」,便即時避實擊虛地反擊。但「彼微動、我先動」有一十分重要的條件。那就是敵我雙方還未動手交戰時的矩離。

無論你反應多快,都需要有反應的時間。惡人站幾尺外突襲,你有足夠的時間作出反應自衛。惡人若在咫尺間突施攻擊,你便沒有足夠的時間來作出急應。故此,敵我雙方間的矩離,應該是你決定「主動與否」的重要因素。

惡人迫近咫尺,你必需「先下手為強」,纔免得「後下手遭殃」之災!
Zoce 發表於 2011-1-31 17:15: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Zoce 於 2011-1-31 17:55 編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dPP0TmqKiU

最好不要做多餘的「動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_qikOybOgQ
沒有試試jab兩拳熱下身。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1-31 20:16: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1-31 20:22 編輯


太極拳的肢體動作練的再怎麼正確,如果不能掌握、做好開合那還是進不到拳的殿堂。

開合是意識、動作、呼吸3者的合成體。

開合非常抽象很難解釋,盡最大的努力用文字寫清楚,舉感覺、現象2個角度來做說明的例子。

1.感覺
  
  呼氣是開,吸氣是合。
  
  人站立著然後開始緩緩吸氣直到有氣斂入骨的感覺,接著緩緩呼氣直到氣吐完,這時你會感覺到在人體的外方有個圈。前述的吸氣、呼氣都是無意識狀態,參見圖1。

  重覆前段吸氣、呼氣的動作但是有意識的呼吸,感覺呼氣產生的氣圈快接近前段無意識呼氣所產生的最遠氣圈時,開始有吸氣的意識,吸氣的意識隨著氣圈向外擴張而漸漸增強,氣吐完時到達最外圈,此時吸氣的意識最強也是等於合的動作的開始,不停頓馬上開始吸氣的動作,見圖2。這就是開中有合。

  然後試驗有意識的吸氣,這就是合中有開。

2.現象

  大家小時候都有吹氣球的經驗,氣球未吹氣前是塌塌的,當充氣到一定程度後繼續吹氣,可看到氣球遠端的氣球的表面皮向外擴張的程度會越來越緩,可是向人的嘴巴端的氣球表面皮向內擴張的程度卻越來越大,也就是說向外的開漸漸小了,可是向內的合卻越來越大,這就是開中有合。

要做好開合,呼吸要採心呼吸或稱橐籥呼吸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2-1 07:21:30 | 顯示全部樓層
影片 ..... 太極拳中的氣 ..... 陳二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12:34 , Processed in 0.01088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