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海大富

笑爆道德經

[複製鏈接]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5 20:25:57 | 顯示全部樓層
《笑爆道德經之二十五》
《道德經》之所以笑爆,莫若看到大德、學者們,對
第十三章的解釋:
「若果我無身,就無患可畏了。」
「等到我們沒有身體,我們自己也沒有禍患。」

《說文》
患,憂也。
身,躬也,象人之身。
寄,托也。
《爾雅·釋詁》身,我也。

《孟子》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
貴貴尊賢,其義一也。
《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

邵保勝笑爆解《道德經》第十三章:
我有三個身:別人看的我,我做給人看的我,我的本我

有身,指無論別人看我,或我做給人看的我,都有讚的
,也有彈的。讚時,驚喜若有得。彈時,激動若有失。
都令我不快樂。

如何令自已快樂呢?
無身,指別人看不到的本我。就把本性,寄托於自然環
境,隨境而安,消遙自在。對於別人怎樣看我,我則處
於泰然,無論讚彈,只不過是自然平常不過。

即是,人在江湖,有讚有彈,都不要乍驚乍喜。世事只
不過,是項無關的寄托的名稱。做好自已本份,對自已
負責。這就是自然的「道」。
邵保勝 28. 10. 2010


附錄:
《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辱
,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
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
天下。


李敖訓詁老子《道德經》
在《道德經》十三章裏又是說老百姓為人處世的,他說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首先,他解釋什麼叫“
寵辱若驚”,他說:“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
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這就是自己要順著外界的對
自己的評價,別人對自己寵,你要驚,別人對自己不好
,你也要驚,這不是裝孬,現在流行寵辱不驚,但這只
是人的幻想,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什麼叫若呢?就是
自己本身不自己內心不在乎,只是表面做做撐撐場面,
別人的意見虛心接受,要不人家就要有意見。
那寵辱若驚和第一章有什麼關係呢?因為寵辱是暫時的
名,是非常名,他們的同謂之玄是寵辱若驚。
然後是:貴大患若身。老子說:“何謂貴大患若身?吾
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
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天地造人,使我們有了身,同時我們的身體會生老
病死,所以這兒身和患是兩個相對的事物,也就是第一
章的“此二者”。
同樣,大患和天下相對,也是個“此二者”。經過我這
一倒騰,這下一句就通了。何謂貴大患若身?因為我們
所以有生老病死,因為我們自己有身體,等到我們沒有
身體,我們自己也沒有禍患,就別說天下的眾生了?
所以我們把大家的禍患,也就是大患像重視自己身體一
樣重視,我們才能寄身與天下,托身與天下。這也是貴
以身為天下,愛以身為天下,只有這樣才能把大患當成
是和自己相關的事來做。
第十三章也是關於“此二者”的,寵辱若驚和貴大患若
身是說我們可以同謂之玄,但不能無視“此二者”。要
不然就是消極處世了。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5 20:26:36 | 顯示全部樓層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太极拳解
自卫时,人怎么都打不到我,我怎么会害怕呢?

怎么会打不到呢?
外其身而身存 後其身则身先
无外有内後发先至     .....Fred Hao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5 20:27:32 | 顯示全部樓層
《笑爆道德經之二十七》
你知道世界上有幾多個笑話?那個最好笑?那個是最新
的?如果你在懷疑之中,就先看看以下一個。
這一刻,保證是最新鮮的。因為對上一個,是1800年前的。

邵保勝笑爆解《道德經》第十三章:
自古以來辦事,經常處於優勢的人,對細節很用心,能
把握時機,明白何謂「深奧不可測」的「大道」理。
須謂深不可測,亦可用有形的「名」來解說。

成功的秘訣,就在乎平衡極細微的功能:
掌握規律,如了解過冰川承托的振動力度;
減少阻力,如控制猶與二獸的騷擾,而不驚嚇鄰里;
管理先後次序,與時間空間配合,如城市、人流物流、交通運輸;
拿進度火喉,如冰溶解的溫度;
發展新時代技術,如烹調之生熟度;
把握需要,及時作出反應,如空曠山谷的吞吐;
分析條理系統化,如渾濁之中,多元而不亂。

所謂「道」,其實就是「無為」的系統,有自動調節功
能。這是「理想」的標準。

實際上,清濁之間,靜會令其清,動會令其濁。只是,
誰也不能長期控制,大勢的動靜。

以「道」辦事的人,凡事微調,不會過分,處理不停出
現的微障礙。只有這樣,才能「接近」「自然之道」的
「標準」。
邵保勝 28. 10. 2010

參考資料:
文選魏都賦張載注引老子曰:「古之士,微妙玄通,深
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頌」。作「頌」者古字
,作「容」者今字。強為之容,猶雲強為之狀。
謙之案:不可識,範本作「不可測」。
《說文》玄,大也。
《禮·學記》禁於未發之謂豫。
《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
《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禮·曲禮》儼若思。
《徐鉉曰》容,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
《易·正義》渙者,散釋之名。
《說文》孰,食飪也。生之反也。
《書·梓材》又凡器未成者,皆謂之樸。
《註》師古曰:曠,空也。
《說文》渾,混流聲。
《易·豐彖》盈,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正韻》盈縮,過曰盈,不及曰縮。
《爾雅·釋詁疏》蔽者,覆障使微也。 

附錄:
《道德經》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
之將釋。孰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顯德第十五 》
古之善為士者,
(河)謂得道之君也。
微妙玄通,
(河)玄,天也。 言其志節玄妙,精與天通也。
深不可識。
(河)道德深遠,不可識知,內視若盲,反聽若聾,莫知所長。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河)謂下句也。
與兮若冬涉川;
(河)舉事輒加重慎與。 與兮若冬涉川,心難之也。
猶兮若畏四鄰;
(河)其進退猶猶如拘制,若人犯法,畏四鄰知之也。
儼兮其若容;
(河)如客畏主人,儼然無所造作也。
渙兮若冰之將釋,
(河)渙者,解散。釋者,消亡。 除情去欲,日以空虛。
敦兮其若朴,
(河)敦者,質厚。朴者,形未分。 內守精神,外無文采也。
曠兮其若谷;
(河)曠者,寬大。谷者,空虛。 不有德功名,無所不包也。
渾兮其若濁。
(河)渾者,守本真,濁者,不照然。 與眾合同,不自專也。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河)孰,誰也。 誰能知水之濁止而靜之,徐徐自清也。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河)誰能安靜以久,徐徐以長生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河)保此徐生之道,不欲奢泰盈溢。
夫惟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河)夫為不盈滿之人,能守蔽不為新成。 蔽者,匿光榮也。新成者,貴功名。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6 22:01:01 | 顯示全部樓層
笑爆道德經之二十八》
《道德經》笑爆到此,我把笑料與練功夫串連。
繼續笑爆,基本上,點了笑穴,人為是不能抑止。

老子也有練功夫。他的老友,名黃帝,寫了一本書叫
《黃帝內經》。
其中《上古天真論》說:「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獨
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
王薌齋先師引用此語,成就「站樁功」。
站樁功,如何與「道」有關?

我自圓其說,亂嗡如下:
以我解《道德經》 第十五章的內容,「無為」是古代
辦事最好的人,希望達到的標準。他們只能用「微調
」的方法,在規律、阻力、次序、進度、後著、反應
、分析條理上,做到「幾於道」而已。

據此,所謂合道的靜功,初步達到近乎「無為自動化
系統」,靠「微調」作用。
例如,強名言之,「無為」的胎息。
全方位的胎息,我還未練到。具體慨念上,就是不停
「微調」做反應。

站樁功的指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巳之動」。
邵保勝太極禪 Methodology,其一是Control & Response。

最後,「微調」成為「無為」即時一部份時,就是「
胎息」的「谷、神、不死」標準。
邵保勝 29. 10. 2010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6 22:01:42 | 顯示全部樓層
Fred Hao 寫到: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太极拳解
自卫时,人怎么都打不到我,我怎么会害怕呢?

怎么会打不到呢?
外其身而身存 後其身则身先
无外有内後发先至

Uncle Fred,這麼小小一段,人家輕輕的引經据典,長編大論一番,你的就不見了。

等我幇你推一推。    ......小毛頭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6 22:02: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大富 於 2011-5-16 22:03 編輯

小毛頭 寫到:
Fred Hao 寫到: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太极拳解
自卫时,人怎么都打不到我,我怎么会害怕呢?

怎么会打不到呢?
外其身而身存 後其身则身先
无外有内後发先至

Uncle Fred,這麼小小一段,人家輕輕的引經据典,長編大論一番,你的就不見了。

等我幇你推一推。

還要愛你的敵人,愛他/她個天地長久,以其不自生,, ,,,,,用意敷他/她死...........

....Taz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6 22:03:05 | 顯示全部樓層
Tornado Taz 寫到:
小毛頭 寫到:
Fred Hao 寫到: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太极拳解
自卫时,人怎么都打不到我,我怎么会害怕呢?

怎么会打不到呢?
外其身而身存 後其身则身先
无外有内後发先至

Uncle Fred,這麼小小一段,人家輕輕的引經据典,長編大論一番,你的就不見了。

等我幇你推一推。

還要愛你的敵人,愛他/她個天地長久,以其不自生,, ,,,,,用意敷他/她死...........

寫長對我來說很辛苦, 能短則短     ...Fred Hao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6 22: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笑爆道德經之二十九》
天長地久,出自《道德經》第七章。

河上公解:「百姓愛之如父母,神明祐之若赤子,故

身常存」。

即是,犧牲自已,無論死,或不死,其他人都會送「

貞節牌坊」。牌坊、虛名,就可以長久了。

近二千年了,有無聖人出現過?當知,聖人一生,只

可能做一次犧牲。換來的,是別人的敬佩。敬佩,其

實是一廂情願的虛名。最好的證明,就是「岳飛」。  

河上公所謂「聖人無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

聖人會不會重視,這樣的浮名呢?  

邵保勝笑爆解《道德經》第七章:

天地之運行,是一個自動系統。萬物不會獨立存在,

而是互動。相生相濟,空間才能伸長,時間才能永久



我有三個身:別人看的我,我做給人看的我,我的本

我。

得道之人,明白「有身、無身」的道理。辦事會先考

慮本我之身,其他人彈讚的「道外」之「身」是次要

。表現的本身,一切順其自然。沒有迷失本性,所以

能長久。

明明別人看到這「身」,也算是無身嗎?只要不做作

,懶得理做給人看的我,就是本我。

所以對愛人說「天長地久」,是指真心一片,不理會

別人眼光。

邵保勝 30. 10. 2010
 
附錄:

《道德經》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

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

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6 22:04:44 | 顯示全部樓層
《笑爆道德經之三十》
越看所謂注解老子「正宗」,我越難忍住不笑。
例如,居高位的,最好不要理事。一切由手下辦,叫
做「好自然」。
可能幾千年前社會,沒有「有限公司主席」、「執行
董事」、「常務總經理」這些職位吧。

故此,河上公解《道德經》第十七章:
「太上,謂太古無名之君。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
,而不臣事,質朴也。」

破解秘密的關鍵,就在標點符號。例如:有「太上」
,當然有「太下」,這樣才合理。太上,當然不是指
「太上老君」。

邵保勝版本《道德經》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
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
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邵保勝笑爆解《道德經》第十七章:
知道有部份人,說話喜歡誇大,過了火位,上綱上線
。不是說上線,就是說下線。
這些人的說話,靠親近關系,就拍馬屁說好話。對自
已無利時,就施加壓力,阻人前進。
內容除有些誇大的,還有些距離事實很遠,盡情侮辱
。當然不可信足,或直情不可信。
相反,遠離這些人,言語出自沒有機心的,才值得專
敬。辦正事,功成身退,不搞是非。對於一般人的所
謂「讚彈」,一於少理。我行我素,就合乎「道」的
本性自然。
邵保勝 31. 10. 2010 

參考:《禮記·曲禮》太上貴德。
《說文》上,高也。
《孟子》用下敬上,謂之貴貴。
《傳》悠,遠也。

附錄:
《道德經》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
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
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樓主| 海大富 發表於 2011-5-16 22:05:25 | 顯示全部樓層
《笑爆道德經之三十一》
你聽過,用腳趾企高,就不算站立;撐開大脾,就不

能行嗎?

是否有些莫明其妙?

《道德經》開始時,是說萬物之道。之後,發展物性

與人性關系。

《道德經》第十七章,指出「太上」、「太下」。而

別人說有關自已的時候,多數「太下」不懷好意。失

實居多。

那麼,自已說自已「太上」又如何?


邵保勝笑爆解《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當自已站得比人高,行動比人快時,往往別人會認為

,自已說「太上」。例如,自視、自以為是、好功、

自誇。在「道」而言,叫食剩、累贅。多餘的物,尚

且令人厭惡,所以得道之人,不會過線,犯眾憎,令

別人不與合作,而招至失敗。

邵保勝 1. 11. 2010  

參考:

《說文》企,舉踵也。立,住也。

《註》跨,過其上。

《荀子·勸學》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

《揚子·方言》自賢曰矜。

《註》索隱曰:贅壻,女之夫,比于子,如人疣贅是餘剩物也。

附錄:

《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

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_________________
YouSeeMe
琴棋書畫,改頭換面,過癮埋往後幾個寒暑,早抖;
刀槍劍棍,裝模作樣,風騷得至多三至五年,再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太極論壇

GMT+8, 2024-12-23 09:16 , Processed in 0.011494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